張國剛
上一期講到了憲宗朝裴度鏟除藩鎮(zhèn)之事。關于唐朝的藩鎮(zhèn)割據(jù),還應從安史之亂以后的政局說起。
公元763年,安史之亂以史朝義自縊、其黨羽紛紛投降唐朝而結束。但朝廷無力徹底消滅這些勢力,便以賞功為名,授之以節(jié)度使的稱號,由其分統(tǒng)原安祿山、史思明所占之地。于是,朝廷任命李懷仙為幽州節(jié)度使,統(tǒng)治今河北東北部;李寶臣為成德節(jié)度使,統(tǒng)治今河北中部;田承嗣為魏博節(jié)度使,統(tǒng)治今河北南部、山東北部;薛嵩為相衛(wèi)等州節(jié)度使,統(tǒng)治今河北西南部及山西、河南部分地區(qū),共四鎮(zhèn)。其后,薛嵩為田承嗣所并,四鎮(zhèn)變成了三鎮(zhèn),史稱“河北三鎮(zhèn)”。這三鎮(zhèn)名義上雖服從朝廷,實際則屬于獨立狀態(tài),軍中的主帥,或父子相承,或由大將代立,朝廷無法過問。為了防范河北的藩鎮(zhèn),朝廷在中原建立了很多藩鎮(zhèn),邊疆地區(qū)設置的藩鎮(zhèn)同樣不能撤掉,因為邊疆形勢也很嚴峻,于是就形成了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所以我們說從唐代宗初年到唐德宗末年,是藩鎮(zhèn)割據(jù)形成和發(fā)展的時期。
一、德宗即位
唐德宗李適,是代宗的長子,母親睿真皇后沈氏,天寶元年(742)生于長安大內之東宮。李適的整個少年時代,正值大唐帝國昌盛繁榮的輝煌時期,但好景不長,他14歲那年即755年的十一月,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在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變遷中,李適和其他皇室成員一起飽嘗了戰(zhàn)亂和家國之痛,也親身經歷了戰(zhàn)火的洗禮和考驗。他做過天下兵馬大元帥,封魯王、雍王,后因討平安史叛軍有功而兼尚書令,廣德二年(764)被立為皇太子,大歷十四年(779)五月即位,時年三十八歲。
代宗對藩鎮(zhèn)采取姑息的態(tài)度,當時還是太子的李適對此就非常不滿。所以,他繼位以后很想在藩鎮(zhèn)問題上有所作為。
德宗首先要解決的是朔方軍過大的問題。平定安史之亂,最重要的一支軍隊就是朔方軍(治所在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那么當時的朔方軍統(tǒng)帥是誰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子儀。郭子儀擔任的職務,史書記載為“司徒、中書令領河中尹、靈州大都督、單于·鎮(zhèn)北大都護、關內·河東副元帥、朔方節(jié)度、關內支度·鹽池·六城水運大使、押蕃部并營田及河陽道觀察等使”,可謂“權任既重,功名復大,性寬大,政令頗不肅”,因而“代宗欲分其權而難之,久不決”a。德宗繼位后,尊郭子儀為尚父,胡三省對“尚父”一詞解釋說:“太公望為周師尚父。說者謂可尚可父,天子師也。”b這是給予郭子儀極高的尊榮。此外,還“加太尉兼中書令,增實封滿二千戶,月給千五百人糧、二百馬食,子弟、諸壻遷官者十余人”。朝廷給了郭子儀這么高的待遇,換來的是將其“所領副元帥諸使悉罷之”,并把他所領的軍區(qū)一分為三:“以其裨將河東、朔方都虞候李懷光為河中尹、邠·寧·慶·晉·絳·慈·隰節(jié)度使,以朔方留后兼靈州長史常謙光為靈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定遠·天德·鹽·夏·豐等軍州節(jié)度使,振武軍使渾瑊為單于大都護、東·中二受降城、振武·鎮(zhèn)北·綏·銀·麟·勝等軍州節(jié)度使,分領其任?!盿
除了解決郭子儀的朔方軍問題,德宗還要換宰相。當時的宰相常袞,“性剛急,為政苛細,不合眾心”b。有一個叫崔祐甫的官員,對常袞有一些不滿,兩人于是發(fā)生爭執(zhí),“聲色陵厲”。常袞不能忍受,就說崔祐甫“率情變禮”,要將其貶為潮州刺史。德宗以為懲罰太重,便將崔祐甫改貶為河南少尹。
這個時候正趕上郭子儀等人入朝。郭子儀也是宰相,但他是使相。什么叫使相呢?就是凡擔任節(jié)度使、樞密使、親王、留守的重臣,其檢校官兼三省長官(侍中、中書令、尚書令)或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為使相(出使在外的宰相)。使相不在中央為官,而是在地方處理政務。按照此前的規(guī)矩,凡是宰相提出的報告,由首席宰相簽名,并且代使相簽名,就是說不需要通報使相,因為使相在地方上,那時候也沒電話,通報起來很麻煩,容易耽誤要事,因此代簽字就行了。
對于崔祐甫貶官一事,郭子儀等人入朝時“言其非罪”。德宗覺得很奇怪,就問道:“你們自己不也是同意的嗎?為什么又說他不該被貶呢?”郭子儀等人回答說我們不知道這件事。原來,當時常袞獨居政事堂,他代郭子儀等人簽了名來彈劾崔祐甫。
德宗剛繼位,認為常袞欺罔,大駭,覺得你身為宰相怎么能這么做,怎么可以沒有跟別的宰相商量就以個人名義貶逐崔祐甫。當天德宗便下旨,貶常袞到潮州當刺史,而將崔祐甫提拔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對于這件事,“聞者震悚”。德宗大駭,“駭”的是什么?就是常袞“欺罔”。德宗這種人不容許別人欺騙他,很有點神經質的緊張,他的這個性格特點,從這件事上可以表現(xiàn)出來。應該說,德宗分了郭子儀的權,表現(xiàn)出了他的魄力;而他換宰相一事,則表現(xiàn)出了他的敏感。
二、德宗的改革
德宗繼位后還著手治理的一個弊病,就是宦官問題。肅宗、代宗優(yōu)寵宦官?;鹿俚降胤匠鍪?,向地方官員索要東西,皇帝也不禁止。有一次,代宗派一個宦官到一位妃子的家中送賞賜?;貋碇螅趩柣鹿?,這家人給了你多少回禮?回答是給得很少。代宗聽后很不高興,認為這是看不起自己的使者。這個妃子得知此事,十分害怕,趕緊把自己的珍寶送給這個宦官。從此以后,宦官更加猖獗,到哪里出使都公然索要禮物。到宰相那里,也照收不誤,因此宰相的辦公室必須經常存點錢,宦官來了,就要送上,不能讓他們空手回去。這種做法,在今天看來就是公開鼓勵貪腐??!德宗素知其弊,所以他繼位以后就用嚴厲的手段加以糾正,受賄的宦官將被處死,這使得當時出使的宦官紛紛把接受的禮物扔掉。宦官索賄、受賄之風由此得到遏制。
與此同時,德宗還剝奪了宦官的兵權。神策軍是當時一支重要的軍隊,統(tǒng)領者王駕鶴是個宦官,德宗讓一個叫白琇珪的朝官來替代王駕鶴的職位,擔任禁軍的大將軍,而讓王駕鶴做東都園苑使,照看皇家園林,就是讓他去做宦官應該做的事。
德宗還對財政進行了整頓。他讓劉晏來做轉運使。轉運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央派到地方去的財經官員,主要負責鹽鐵的專賣和漕運的事務;鹽鐵專賣和漕運,是當時稅收的主要來源,占到全國總收入的一半。德宗讓劉晏對征收體制進行了改革。
另外,就是改革國庫制度。此前,國庫和宮中的用度是分開的,就是說國家的錢是國家的,皇帝私用的錢是皇帝自己的,二者不相摻和??墒前彩分畞y期間,這個制度被破壞了。當時負責財政的官員,頂不住那些軍將不斷地向他索要軍餉,所以財政官員干脆把賦稅送到皇家的內庫里,由宦官來掌管,這就是以天下公賦為人君私藏。到后來,財政部門的人根本不知道天下收了多少錢,支出多少錢。而“宦官領其事者三百余員,皆蠶食其中,蟠結根據(jù),牢不可動”a。
德宗繼位的時候,宦官不僅掌軍,還管財,這都是肅宗、代宗慣下的毛病。當時,一位財經官員叫楊炎,他跟皇上講了一段關系國家命運的話:“財賦者,國之大本,生民之命,重輕安危,靡不由之,是以前世皆使重臣掌其事,猶或耗亂不集。今獨使中人出入盈虛,大臣皆不得知,政之蠹敝,莫甚于此。請出之以歸有司。度宮中歲用幾何,量數(shù)奉入,不敢有乏。如此,然后可以為政?!眀就是要求皇帝把國庫的財政交給國家的財政部門掌管,宮中每年需要多少,確定數(shù)字之后留下來,絕對不敢有缺。皇帝當天就下詔,所有的財富歸左藏庫,完全按照安史之亂前的舊規(guī)矩,從中挑三五千匹絹,絹就是錢財,納入大盈庫。這個楊炎對稅收還做過一個改革,就是推行兩稅法。兩稅法其實醞釀于代宗時期,但成就在德宗時期。兩稅法就是把過去按人頭征稅,變成按財產征稅,每年分兩次征收,這反映了一種新的財產關系的變化,是一種進步。兩稅法對后來明朝的一條鞭法,乃至清朝的攤丁入畝都有很大影響。人頭稅逐漸減少,財產稅逐漸增加,這是比較合理的稅制改革。
對于財政的改革,還有一點。在代宗的時候,遇到皇帝的生日,或是過年過節(jié),都鼓勵地方上給皇帝送禮,送得越多皇帝就越高興,所以地方官員經常以這個名目進行加稅。德宗繼位后,把這種送禮之風也給廢除了,反映出了一種新氣象。
對于官員的腐敗,德宗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但在反腐敗方面,卻也暴露出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史書記載:“大歷以前,賦斂出納俸給皆無法,長吏得專之。”a朝廷不反腐敗已經有二十年了?,F(xiàn)在,德宗對那些腐敗的官員,無論是中央的還是地方的,都加以懲處??墒?,在反腐的過程中,德宗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就是他剛繼位的時候,疏斥宦官,親近朝士,像“張涉以儒學入侍,薛邕以文雅登朝”,但后來他發(fā)現(xiàn)這些朝士先后因腐敗被彈劾。于是,宦官和武將們就有借口了,他們說:“你看這些文臣動不動就貪污這么多錢,還說是我們把天下搞亂了,這不是欺騙蒙蔽皇上嗎?”史書中用了“欺罔”一詞,對于這個詞,我們應該不陌生,前面德宗對常袞的批評就是說他“欺罔”,于是“上心始疑,不知所倚仗矣”。就是說皇帝此時心里有些猶豫了,我到底應該信任宦官呢,還是武將呢,還是文臣呢?他剛繼位的時候,一心想疏遠宦官武將,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自己親近的文臣也這么貪腐,于是開始舉棋不定。這說明了什么?說明德宗雖已是不惑之年,但在政治上還是比較幼稚。文官有貪腐的,也有不貪腐的,懲治貪腐不能靠文官、武官或者宦官來決定,而是要靠一套反腐的措施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