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前 徐藝嘉
《芳華》現象的原因
徐藝嘉:電影《芳華》不僅收獲了高票房和熱口碑,還成為一部難得的“現象級”影片,甚至在網上圍繞此片還展開了一場規(guī)模浩大的論戰(zhàn)。
一部影片能發(fā)展成為“現象級”,除卻電影本身的因素之外,更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觸碰到了社會敏感點,能夠讓觀眾對照自己的現實生活找到共同話題。作為一部并非反映當下生活題材甚至和當下生活有一段距離的影片,您認為《芳華》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朱向前:據我觀察,有這么幾個原因吧。首先是影片中反映的時代背景是一個相對純粹的時代,盡管這部片里的人看起來并不那么單純,甚至是人心叵測,但實際上當時的社會氛圍恰好和當下的世風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反差。改革開放后,當代中國經歷了近40年巨變,今天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比如精神缺失、道德滑坡、人心不古等等。現在的60后、70后這一代人的成長,基本是和中國改革同步的,很多人因為時代的原因積累了深重的或深淺不一的失落感,而《芳華》作為一個逝去的時代參照,正好能夠勾起不同年齡段人們對青春歲月的懷舊情緒,讓大眾帶著一種尋找、回顧和反思的心態(tài)去看它。包括影片里用一些具有時代特色的歌曲串聯起時代發(fā)展脈絡,特別是結尾時,全場響起韓紅版的如泣如訴、一唱三嘆的歌曲《芳華》,既給影片點了題,也讓觀眾們退場時隨著激昂的歌詞和凄美的旋律,心頭涌起一股股復雜的情緒,無限感慨,不勝唏噓,一言難盡。
徐藝嘉:嚴歌苓筆下的故事頻率一向是比較迅速的,人物不同時期的命運可以迅速切換,這一點又恰巧特別符合銀幕觀眾可以接受的故事發(fā)展速率。
朱向前:還有就是影片涉及對過去年代的一種比較復雜的感情和認知。它基本上反映的是我們國家發(fā)展的一個過渡時期,也是變化、變革最為迅猛和復雜的一個時期,時代的更迭可謂波瀾壯闊,并且每個歷史段內都有那個年代明顯的符號印記。當我們回望這段歷史,感情也是復雜的:既有對那個純真、激情年代的懷戀,又包含了對極左慣性思維的反思和批判。因此,這段歷史在影片中呈現出來的面貌是豐滿的、多維的、復雜的,因而能引發(fā)觀眾廣泛的追憶、想象、思考和辯論。
兩極化解讀背后的歷史真相追尋
徐藝嘉:您剛剛分析的這些是構成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大賣的深層原因。在獲得市場成功的同時,這部電影又引發(fā)了許多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的評價和解讀,認可者認為這是嚴歌苓近些年最有誠意、最具人文關懷的作品,而馮小剛也因執(zhí)導這部片子被視作超越了同時代諸如張藝謀、陳凱歌而在純藝術道路上堅持得最徹底的導演。而反面抨擊者也毫不留情,有人認為這是一部極端個人主義的電影,打破了時代集體主義的固有美德,淪為名人話語權基礎上的情緒宣泄,等等。在我看來,這兩種說法都有些言過其實了。
朱向前:網絡上的這些評論我也看到不少,的確是言人人殊,差異很大。
徐藝嘉:這種解讀的兩極化就如同您所說,是因為其間包含著太多復雜的歷史元素,而由此產生的歷史觀問題也最容易引發(fā)爭論。但是我愿意首先承認,這是一部有溫度、有情懷的誠意之作,它試圖展示特殊年代的小人物走過最美青春年華過后,在社會巨輪的碾壓下如何身不由己地動蕩沉浮。影片一開始調子是歡快浪漫的,這和小說原著本身是有差異的。在小說里,何小萍這個角色,包括文工團的氛圍,始終是壓抑的。但是電影里這一點得到了改變。一群青春年少的男孩女孩們,在文工團度過了最無邪的一段時光,除了何小萍和劉峰,每個人似乎都是無憂無慮的。比較明顯的一點是,導演運用了大量身體美學鏡頭,男孩女孩們一起洗澡、游泳,用一種看似清純的行為模式大肆展現身體美,也是為了加強和渲染這一效果。而在影片結尾,以蕭穗子口吻出發(fā)的敘事者卻不愿展示年華老去的樣子。影片前后的人物命運構成了一種張力,無論是誰,在時間面前的遭際都是公平的,嚴歌苓以中年的心態(tài)和經歷回望芳華,美好一瞬即逝,接下來人物要接受戰(zhàn)爭的洗禮和現實生活的碾壓,這種被命運裹挾的巨大失落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斗既A》的人物命運感處理得很到位。
朱向前:你談到的這一點,也屬于《芳華》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但在我這個過來人看來,感覺整個片子還是過于陰冷、過于壓抑了。
徐藝嘉:這個緣由恐怕就要進入影片內部來看,來具體分析分析它擰巴的一面。主人公何小萍和劉峰,都曾在年輕時有過好的機遇,但是幾十年掙扎下來,最后卻淪為社會的最底層,這就是所謂人的命運。在原著中,由于整體氛圍都是壓抑的,因此這種異化是順理成章、一望即知的,而到了電影里卻進行了改寫,人在歡快亢奮的大環(huán)境中逐步變化乃至淪落。戰(zhàn)爭一來,何小萍瘋了,劉峰成了殘疾軍人。觀眾還沒回過味來,和平年代里他們又成了相互依偎的最底層小人物。何小萍和劉峰是影片里相對最純凈的人物,對道德底線堅守最嚴實的人,這樣的兩個人,觀眾從影片里可以看到他們的來路和去處,卻無法認同他們的遭遇。如果說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呼喚的是逝去的信仰,那么這個電影卻讓我們看到信仰在現實面前是多么無力,于是就有人不斷為影片的整體價值觀做判斷,其實是試圖推導出一種令人信服的邏輯。
朱向前:從創(chuàng)作心理學來說,恐怕還要從主創(chuàng)者身上找找原因。我看兩個主創(chuàng)者早年的從軍經歷或者說青少年的經歷曾受到過一些情感和事業(yè)上的挫折和創(chuàng)傷,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那么他們有沒有可能在電影里自覺不自覺地放大了這種心理陰影呢?我看是有的。
對于真善美的心理訴求
徐藝嘉:要是這么說起來,兩個主創(chuàng)人員還是把自身的傷痛在藝術作品里放大了,成為帶有他們各人色彩的回憶錄,而導致回望過往生活,尤其是軍隊生活的片面性。但是這個片子之所以又能引起許多人認同,還是因為它把時代和人心緊密貼合在一起了,這里的人心好像是一種集體心靈的昭示,個體在其中極為無力,好像陷入一張密不透風的網。而許多人是認同這樣的觀念的。
朱向前:大時代面前,確實顯出人的渺小和無能為力,但是影片據此就推斷出因為時代是壞的,所以人心也都壞了的結論,這樣的邏輯并不成立也不符合歷史真相。藝術家的可貴就是要從那樣的環(huán)境中依然發(fā)掘出真善美來,給人以正能量,才是更加難能可貴的。而影片里的何小萍那么孤立無助,除了劉峰沒有其他一個人對她好,反而所有人都莫名其妙地聯合起來欺負她侮辱她。何小萍瘋了以后的一段獨舞是整個片子里最凄美的一個片段,也是人物命運遭際跌到極點的體現,可是在這種時候,仍然沒有爆發(fā)出一種正面的力量去引導她、解救她,從而給人以絕望感。
徐藝嘉:嚴歌苓曾經當過戰(zhàn)地記者,也是由此開啟了她的寫作生涯。這一段可以說是她個人視角看待戰(zhàn)爭的一種體現,我想這也是女性或者說少女視角出發(fā)對戰(zhàn)爭的一種理解吧。有專家認為這樣的解讀是有違歷史現實的,是歷史虛無主義的體現,我認為有這方面的問題,但本身也可能是女性視角和思維的局限所致。試想一個初接觸戰(zhàn)爭的女性踏入戰(zhàn)爭,最能印在她心里的東西是什么呢?最直觀的感受也許真的不是宏觀層面的戰(zhàn)爭意義,而恰恰是眼見的血淋淋的事實。并且那一段殘酷場景我覺得也有向西方大片借鑒的傾向,給影片增加刺激性嘛。
朱向前:可能有這個原因。
徐藝嘉:包括里面有蝴蝶落在肩膀的鏡頭,都可以視作一種模仿,或者說借鑒,當然也可以說成是致敬。另外戰(zhàn)后的劉峰跟何小萍,盡管他們參與到了一場有著完全合理性的戰(zhàn)爭中,但實際上,他們命運的落寞也是真實的。歷史的車輪向前滑動,不可能存在其間的個體沒有傷痛。所以我們在看待片子和歷史真實有偏差的前提下,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讓觀眾換一個維度審視戰(zhàn)爭,這和我們部隊作家中一些人觸及了“戰(zhàn)爭后遺癥”問題有相仿之處,也是值得人反思和探討的。這個片子探討得如此激烈,不僅是在歷史觀上存在爭議,很大程度上觀眾還是對兩個人的人物命運無法坦然接受,中國人傳統(tǒng)里認同的“好人有好報”的觀念,民族基因里自帶的“大團圓”結局在這里得不到實現。
朱向前:當然從國家和政府層面應該加大對參戰(zhàn)人員的撫恤力度和尊重程度,這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導向。但是既然涉及歷史,涉及戰(zhàn)爭,藝術上還是要客觀、準確且深刻,要拿捏得當。當然,這個片子的價值觀并不是一味不可取,這也是我要在最后專門強調的。我比較認可影片最后對主人翁劉峰和何小萍的處理,雖然不大符合中國人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結局,但卻也由此閃現出了人性的光輝。影片里其他的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在時代大潮中與時俱進,獲得了物質和金錢,或者嫁到國外去當了富婆,或者去海南淘金成了大亨,但是幸福指數都不怎么高,這表達了作者的一種隱性批判。
徐藝嘉:最后的結局算作對兩人命運的一種撥亂反正吧,感覺是主創(chuàng)讓觀眾體味了一場漫長的身不由己后,終于灌下了一碗心靈雞湯。
朱向前:不管怎么說,何小萍和劉峰兩個人摸爬滾打、顛沛流離,一個殘疾了,一個神經了,但是最終相依為命,殊途同歸,關鍵是兩顆漂泊的心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港灣,而且內心是寧靜的、知足的、干凈的。知足者常樂,看似是一個很低的標準,但恰恰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抵達不到的。這恐怕也道出了創(chuàng)作者三十年來的人生體驗和感悟,也為整個影片涂上了最溫情的一抹亮色。我對這個結尾很看重,創(chuàng)作者沒有以世俗觀點和價值取向來看待這兩個貌似時代的棄兒,反而肯定了他們堅持了一生的初心。這也是嚴歌苓和馮小剛兩個人的初心,也是這部影片的良心和底線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