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雨瀟
《史記》里講:“雞鳴吠狗,煙火萬里?!?/p>
劉禹錫說:“云間煙火是人家?!?/p>
仔細(xì)想想,果真。人聲及處,便有人家;人家落處,必有煙火;云間煙火,星點(diǎn)人家;萬里煙火,天下太平。那冉冉的煙火,沾著黎明的一畦露水,糅著農(nóng)人揮灑的汗水,用千百年來一如既往的溫?zé)釂拘丫牍烦侩u的吠鳴,升騰起農(nóng)家新的一天。
我與煙火的緣分,始于外婆家的灶臺。小時候我?;赝馄偶?,那回我騎在堂屋的長凳上晃蕩著兩條腿,等著噴香的晚飯端上桌。外婆在廚房喊我母親,用土話吩咐著什么,我豎著耳朵,卻聽得一頭霧水,“那是什么東西?”語畢,外婆和母親都不客氣地笑了。嬸嬸引著小小的我去了廚房——當(dāng)然是去看灶臺。外公正生著火,鍋里盛著水。我從未見過如此新鮮的物什,越湊越前——直到一股濃郁的白煙猛地沖出來,涌進(jìn)我的鼻孔肺腔,我才竄到母親身后哇哇大哭起來。當(dāng)然,這個反應(yīng)自然是“一哭激起千層笑”。
我與煙火相識,亦相伴。童年每次去外婆家,我一天到晚在田里撒歡兒,等玫瑰色的天幕浮起幾朵“白云”,肚子就突然間餓得咕咕叫了。那也沒什么好說的,回家。飯后,我們幾個孩子常坐在尚有余溫的灶臺上,對面毛茸茸的小鵝探頭探腦,和我們深情對望。母親洗著碗,絮絮地講她小時候的事,如何“偷”人家地里的菜,如何搬條小凳子“跋山涉水”去看露天電影——大伙笑著鬧著一塊去,路上還能相互扶持。她說,小時候最喜炊煙,炊煙起了也就有飯吃了,有次她和弟弟把外婆藏好的紅薯偷偷摸摸煮了兩三個,可惜煙火太調(diào)皮,招來了外公的一頓揍。可下一次,他們?nèi)允遣桓摹?/p>
小時候我常疑惑,乳白的煙如何從灰黑的灶臺中逸出,又將雪白的墻染黑。長大些我又開始疑惑,我非遠(yuǎn)行者,亦非落魄人,不曾嘗過鄉(xiāng)愁的滋味,緣何如此眷戀這煙火?這些問題有的我想明白了,有的仍未找到答案。可我知道,我將漸漸、漸漸尋不到答案了。千百年來一如既往的炊煙,漸漸、漸漸少了。
炊煙是游子的腳,是浪人的胃。我與它相伴,亦相哀。
前些天,我回了趟許久未歸的外婆家。鄉(xiāng)下天黑得早,我面前燈火一片,樹影斑駁。是燈火,不是煙火。煙火那慢悠悠的速度,怎能賽過日新月異的新生活?那單薄蒼白的煙火,怎能敵過時代的巨大洪流?萬家的煙火,并著那些落后的農(nóng)具、古老的歌謠,被遺棄在農(nóng)耕時代的“糟粕”中了。
我推開寂掩的木門,日光燈在屋里發(fā)著清冷的光。小姐姐打開冰箱拿出冰飲,母親瀏覽著微信,我本能地覺得應(yīng)該說句話,彌漫的安靜讓我心驚??晌覐堉欤钡缴囝^也發(fā)了涼。我轉(zhuǎn)身,決然,去尋我的煙火。
灶臺還在,只是旁邊多了嶄新的煤氣灶,燃著幽藍(lán)色的火苗。房子是多了,也漂亮了,而村莊卻越來越寂寥了。青壯年去了城里,孩子也被送進(jìn)城里上學(xué),雖然村小學(xué)的墻刷了一遍又一遍,可還是留不住望子成龍的父母心。在平時,能見的多是些老人,或是孤獨(dú)地坐在門前,或是聚在一起東拉西扯。那些山歌老調(diào),趕牛的吆喝,鴨鵝歡叫的情景,竟不知不覺地成為了記憶。村莊的生命力,去了哪兒呢?荒涼的村莊,無蹤的炊煙,使得我莫名其妙地想起魯迅的《故鄉(xiāng)》。
煙火給人的守望,從來不在火光,而在溫度,在于人心的歸屬。穿過荒野的浪子看到炊煙,便不再害怕黑暗;萬里遠(yuǎn)行的游子看到炊煙,便想起故鄉(xiāng)的母親??扇缃竦娜藗円姴坏剿耍Я烁娜?,只有高樓大廈的夢想,只有頭頂支離破碎的天空。想著想著,我流下淚來。
我向母親訴說,母親卻笑了。“不盡然,”她說,“你覺得村莊不再是你以前的淳樸家園了,是嗎?可你知道‘新農(nóng)村建設(shè)吧?村莊的未來會越來越好。你沒看到炊煙,可它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了,它存在于村民的血液里,一樣能生生不息!”
我明白了,我希望未來的村莊能越來越好。至于煙火,我愿與它相攜,前往更美好的明天。母親點(diǎn)燃許久未用的灶臺,給我下餃子,煙火熏得眼睛生疼,淚流不止。
猛灌下一碗熱湯,我感覺好像腸子也給熱氣捋直了。
若有空,愿與你共食一碗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