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柏蔥
在我三十多年的人生中,有過四段比較完整的閱讀經(jīng)歷,它們相對獨立,又渾然一體,成就了現(xiàn)在的我。
一
我的第一段閱讀經(jīng)歷,大約是我十多歲在村里祠堂讀小學四五年級時。那時物質匱乏,生活單調,我們只好轉向了精神世界。
記得那時我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靠在祠堂 (即我們的學校)教室的柵欄外面,曬著太陽侃大山,比如回到古代我們要干什么,有了超能力怎么辦……每次都聊得唾沫橫飛心潮澎湃。但很快我就對這個活動厭倦了,于是脫離了群體,另覓解無聊之法,最后就尋到了書籍之上。
家里自然沒什么書,一本薄薄的講三國的書,翻來覆去很多遍之后,就被我扔一邊了,然后就開始用各種法子去同學那里 “兌”書看。起先是用和大家玩贏來的 “卡牌”來換,后來也用從村里尋來的一些破舊小玩意來換,最后也用書換書。這樣大半年時間過去了,我竟然在某位同學那里兌齊了 “三言二拍”,高興得合不攏嘴!也從另外的同學那里湊齊了 “四大名著”,如獲至寶。
雖然那時的閱讀,似乎只是打發(fā)了無聊的時光,但多少也在這種文白相雜的明清小說中,積累了一些語言的基礎。
我的啟蒙閱讀,就在這些半文半白的明清小說中完成,并在半懂半不懂中體會了許多世俗之味,乃至成人之后,身上依然葆有這種人間煙火之味。
二
我的第二段閱讀經(jīng)歷,是我在家鄉(xiāng)的小鎮(zhèn)上讀初中的時候。
那時因為頑劣不堪,所以小學畢業(yè)統(tǒng)考時,我只在村里祠堂中考了166分 (語數(shù)兩科滿分合計200分)。然而當時我是十分滿意的,并且自我感覺良好!你想啊,每門80多分,這個分數(shù)在我們村里可不低啊。但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我的這點分數(shù),在普通班里都排不上號,更不要說和那些兩門學科考了190多分的人比了,他們才有資格在重點班里!
但因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我依然無人管教,于是照例得過且過。然而因為普通班同學成績太普通太不爭氣,我竟然混到了前10名,就更加得意忘形了。
我在故鄉(xiāng)鎮(zhèn)上的初中,就這樣早早地放飛了自我。直到有一天,偶然路過學校那棵大板栗樹下,看到了角落里那個小小的圖書室。于是小學時到處和人 “兌”書看的經(jīng)歷被喚起了。然后就鬼使神差般,走進了這間小小的圖書室。
小小的圖書室,連管理員也是小小個子的,手上提個眼鏡舉在眼前,正伏著身子在登記著什么。也沒什么人,我就這樣隨意地翻到一本叫做 《二月》的小說,然后就借走了它。我至今還記得書中幾位主人公的名字——“蕭澗秋”“陶嵐”“文嫂”,也依然記得手不釋卷讀完之后內心的激動:一個人竟然可以為了另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做出這么大的犧牲!知識分子身上這種人道主義的覺醒,深深打動了我!由此,我反思了自己現(xiàn)在過的生活,真是在浪費青春浪費生命啊!
那天晚上,我躲在被窩里痛哭了一晚,為自己糟糕的人生,也為自己迷惘的未來!
從某種意義上說,柔石先生的小說 《二月》,改變了我的命運!
它把我從人生的懵懂中喚醒,讓我比同齡人更早進入人生正軌。
那時的好多決定,都和我后來的人生休戚相關!
譬如想做個作家,也譬如心里始終堅持著民間的立場!
《二月》之后,我?guī)缀醢褜W校圖書室里不多的藏書看了一大半,其中讀的最多的,就是那群現(xiàn)代作家的文學作品。魯迅自然是其中分量最重的,我還特意去地攤上購買了盜版的 《魯迅全集》,紙張發(fā)黃,文字密密麻麻,但看得津津有味,廢寢忘食。其他的包括郁達夫、聞一多、朱自清等,甚至連歐陽山、許地山之類的現(xiàn)代作家,也曾認真閱讀過。
我認為,這個階段的閱讀為我后來的寫作扎實地提供了內容和技巧上的支持。如果說我現(xiàn)在還能寫一些小說散文之類的,一定是那幾年的功勞。
三
我的第三段閱讀經(jīng)歷,是在我上大學之后。
能順利考上大學,一定和我進入高中時就定下的目標和后來的不懈努力有關。但最后選了中文師范專業(yè),則完全是受了我的恩師陳智峰老師的影響。
進入大學之后,我和所有的大一新生一樣,完全脫離了老師和家長的管束,于是又和大家一起放飛了自我。但,心里依然隱約有浪費時光浪費青春的痛楚。于是在迷惘痛苦了一個學期之后,我就決定去圖書館看書了。
沒想到,這一決定,就堅持了三年多的時間。差不多有三年左右的課余時間,我不在圖書館看書,就是到市區(qū)找各種舊書店淘書。
這一時期的閱讀,因為讀了中文的緣故,開始涉及古典文學和當代文學。我對古典詩歌的熱愛,就緣于這一時期的閱讀。我讀了不少文學史書和古典詩歌作品,譬如各種斷代文學史,以及 《古詩十九首》等書籍,并做了大量讀書筆記。我的大學畢業(yè)論文,就基于我在讀 《歷代詩話》和 《歷代詩話續(xù)編》時發(fā)現(xiàn)的信息點,然后獨立寫作的。同時,也繼續(xù)閱讀了現(xiàn)當代作家們的作品,依然做了不少筆記。這一時期,我還確定了把永嘉四靈作為自己終生的研究對象,并做了大量的材料搜集和整理工作。
我還閱讀了不少關于古典詩歌評論的文章,在選修張一平老師的“古典詩歌理論批評”課程時,關于 “人品與文品”的課堂作業(yè),受到了張老師的表揚。 (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出了一道關于 “人品與文品”的辨析題,我寫作的下水作文,被 《語文教學與研究》雜志選為浙江省唯一的教師下水作文代表刊發(fā),并在點評中獲得高度贊揚)
這一時期,我還比較系統(tǒng)地研讀了柔石的所有小說作品,并寫作了 《柔石筆下的寡婦典型》等小論文。2009年,我發(fā)現(xiàn)山東大學某碩士研究生畢業(yè)論文中,有好多段文字直接復制了我文中的內容。但看在她在論文前面的研究現(xiàn)狀中,提到了我的名字和我文章的題目,就沒有再做追究。
總結這一時期的閱讀經(jīng)歷,和之前的不同,重點在古典文學的領域,并且積極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讓自己的古典文學修養(yǎng)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確定了永嘉四靈這個終生研究領域,并在畢業(yè)后,繼續(xù)搜集相關資料,繼續(xù)研究,豐富了自己的生命。
四
第四段閱讀經(jīng)歷,是在近五年時間,即2012年至2017年。
在這個階段中,我的閱讀重點又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除了因為職業(yè)關系讀了不少教育教學的書籍外,還關注了古人的思想,以及社會變革的視角。同時,也積極寫作了十余篇書評或讀后感,第一次在閱讀上嘗試表達。
閱讀了不少教育教學的書籍,也因此得以不斷修正自己的方向,讓自己更接近教育的本質屬性,彌補自己在行動上的不足。
對古人的思想產(chǎn)生興趣,是因為讀了梁啟超先生的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學派》。而后,讀了更通俗一些的 《鮑鵬山說墨子》,以及相對專業(yè)一些的徐可超的 《春秋戰(zhàn)國之交的社會變革與審美觀念》等書籍,然后又回到諸子著作本身。我的思想,也因此發(fā)生了改變。從最初崇尚莊子的 “逍遙游”的瀟灑,到踐行孔子的 “道在人間”的責任,最后走到了墨子的“事在人為”的行動上。
關注社會的變革,因此讀了鄭永年的 《重建中國社會》,劉瑜的《民主的細節(jié)》,梁曉聲的 《中國人,你缺了什么》等書籍,也讀了幾本國外的書籍,譬如威爾·杜蘭特的 《歷史的教訓》。也漸漸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并用文字把這種思考訴諸筆端,為了這個社會朝向更美好的未來,盡一份綿薄之力!能夠生活在思想不斷發(fā)生變革的時代,風雨飄搖,何其不幸!但又何其有幸,能參與其中!
我人生中的這四段閱讀經(jīng)歷,讓我從懵懂到成熟,從成熟到反思,從反思到行動,不斷提供給我人生的源動力!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fā)育史!
假如沒有這四段閱讀經(jīng)歷,我的人生一定麻木不堪,糟糕透頂!也一定不會因閱讀而如此痛苦,也不會因閱讀而如此幸福!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閱讀一生,只為成就自我,讓自己成為一個明辨而獨立的生命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