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璐 梁慧 劉大妹 鄧湘琴(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長沙 410007)
胃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化療作為治療胃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其臨床使用甚為頻繁,化療帶來的副反應,尤其消化道副反應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治療效果影響頗大。筆者于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集湖南省腫瘤醫(yī)院及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住院部的部分胃癌患者,采用理中湯加味聯(lián)合食療方減輕胃癌化療后引起的消化道惡心嘔吐癥狀取得較好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記錄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湖南省腫瘤醫(yī)院中西結合腫瘤科及湖南省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科住院的60例胃癌晚期化療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在42~68歲,平均55歲;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53例,粘液腺癌7例;臨床分期:Ⅲb期12例、Ⅳ期48例;該60例患者因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均未行手術。將此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人,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經(jīng)病理學診斷為IV期的胃癌患者或經(jīng)影像學檢查及評估后不宜行手術者;②既往未行任何放化療;③心電圖、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guī)等檢查基本正常;④KPS評分≥70,ECOG≤2;⑤預計生存期在3個月以上;⑥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合并有原發(fā)性重要臟器及造血系統(tǒng)疾病,或有嚴重的腫瘤并發(fā)癥、合并癥者;②正在參加其他臨床試驗;③年齡在18周歲以下或70周歲以上;④過敏體質(zhì)或已知對處方中某些藥物過敏者。
1.4 剔除標準 ①在治療期間不能耐受化療者;②治療期間出現(xiàn)其他器官功能嚴重損害者;③依從性差,未按照規(guī)定接受治療者。
1.5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化療方案參考《NCCN腫瘤學臨床實踐指南》[1]制定,均采用XELOX化療方案:第1天:奧沙利鉑130mg/m2,靜滴,1次;第2~14天:卡培他濱1 000mg/m2,口服,2次/d,21d為一個療程,共治療一個療程。
1.5.1 對照組 該組30例患者均采用XELOX化療方案,配合予以泮托拉唑護胃,昂丹司瓊止嘔等對癥支持治療。
1.5.2 觀察組 該組30例患者均采用XELOX化療方案,在輔以泮托拉唑護胃,昂丹司瓊止嘔等對癥支持治療的同時,于化療開始前1天予以理中湯加味的中藥湯劑口服治療,方中具體藥物組成:人參15g,干姜 10g,白術 30g,炙甘草 15g,旋覆花 15g,黃芪20g,北沙參15g,麥冬15g,隨證加味。用法:日1劑,煎服。于上午10時和下午3時各服1次,每次約200mL。治療期間每日予食療方牛奶竹瀝飲1次,具體使用方法:將鮮牛奶150mL煮沸,加入淡竹瀝50mL,生姜汁30mL,蜜糖10g,充分混合后咽服。
2.1 療效標準
2.1.1 消化道反應 按WHO抗癌藥急性和亞急性毒性表現(xiàn)及分級標準,對60例患者的惡心嘔吐、腹瀉癥狀分別進行觀察記錄,將結果分為0~IV級,①惡心嘔吐:0度:無;I度:惡心,無嘔吐;Ⅱ度:暫時性嘔吐;Ⅲ度:嘔吐需治療;IV度:難治性嘔吐。②腹瀉:0級:無腹瀉;Ⅰ級:短暫腹瀉(小于2日);Ⅱ級:能忍受,中度腹瀉(超過2日);Ⅲ級:不能忍受,需治療;Ⅳ級:血性腹瀉。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消化道反應的差異性。
2.1.2 生活質(zhì)量以Karnofsky評分標準為指標 治療后KPS評分-治療前KPS評分≥10分者為提高;治療前KPS評分-治療后KPS評分≥10分者為降低;-10<治療后KPS評分-治療前KPS評分<10分為穩(wěn)定。
2.1.3 體重變化 治療結束后較治療前體重增加或減少2kg作為“增加”或“下降”,增加或減少未超過2kg者為“穩(wěn)定”。
2.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消化道反應 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瀉反應的情況,觀察組出現(xiàn)惡心嘔吐反應者9例,占觀察組總例數(shù)30%。對照組出現(xiàn)惡心嘔吐反應的患者有20例,占對照組總例數(shù)6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表明觀察組減輕化療后嘔吐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出現(xiàn)Ⅰ度和Ⅱ度腹瀉反應的者有8例,占觀察組總例數(shù)26.67%。對照組出現(xiàn)Ⅰ度和Ⅱ度腹瀉反應的患者有9例,占對照組總例數(shù)30%,兩組比較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2),表明觀察組改善化療后腹瀉癥狀療效與對照組相當。
表1 兩組惡心嘔吐反應比較(n=30) 例
表2 兩組腹瀉反應比較(n=30) 例
3.2 生活質(zhì)量評分結果 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穩(wěn)定率(n=30) 例
3.3 兩組體重穩(wěn)定率 見表4。
表4 兩組體重穩(wěn)定率對比(n=30) 例
化療是胃癌晚期患者的常規(guī)治療手段,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及延長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義。然而,由化療藥物引起的消化道副反應,如納食減少、乏力、惡心嘔吐、消化道出血、腹瀉便秘等[2],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增加患者的治療恐懼,嚴重時將導致化療不能完成,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胃癌患者本胃陽虛衰,運化不利,復有藥邪侵害[3],虛不受邪,中傷脾胃,致中焦失和,脾失健運,胃失升降,故發(fā)嘔吐。理中湯出自《傷寒論》,是溫中和胃止嘔的代表方,方中干姜溫陽祛寒邪,以利中焦之運化,人參大補元氣,白術健脾燥濕,旋覆花降逆胃氣,北沙參、麥冬滋補陰液,黃芪補益脾氣,炙甘草補脾和胃,調(diào)和諸藥,共奏溫中健脾,和胃止嘔之功。
中藥湯劑雖對患者臨床癥狀有較好的療效,但因其藥味苦澀,長期服用有損胃氣,可令患者產(chǎn)生胃部不適,甚至抗拒服藥。牛奶竹瀝飲中竹瀝入胃經(jīng),有降逆止嘔之功效,牛奶味甘平可口,可補充營養(yǎng)、提高免疫力,蜜糖性味甘平,具有和營、補中、解毒之效,加入止嘔的生姜汁,適用于胃癌納呆食少,嘔吐痰涎等癥候[4]。藥食同源,此食療方既能治療惡心嘔吐的癥狀,亦利于胃氣的恢復,使患者服用中藥時不拒藥,中藥湯劑與食療方二者合用,療效倍增。
本研究通過中藥湯劑配合頤養(yǎng)胃氣之食療方,對于減輕胃癌化療后惡心嘔吐效果顯著。中藥湯劑藥味簡單,價格適中,且食療方制作簡便易行,值得運用推廣于臨床。
[1]孫燕.臨床腫瘤內(nèi)科學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42-145.
[2]郭天利.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順鉑聯(lián)合化療所致遲發(fā)性惡心嘔吐臨床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 8(20):4 841-4 842.
[3]孫守坤.理中湯治療肺癌患者化療藥物所致脾胃虛弱型惡心嘔葉的臨床研究[D].吉林:長春中醫(yī)藥大學, 2010.
[4]周岱翰,林麗珠.中醫(yī)腫瘤食療學[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1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