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 張海華 編輯 | 任紅
我自幼在江南水鄉(xiāng)長大,點點螢光對我來說并不陌生。但確實,成年之后,見到螢火蟲的機會真的越來越少了。哪怕最近幾年癡迷于野外夜拍,也不曾見過大群的螢火蟲。
2016年7月初,浙江舟山一位愛好自然攝影的朋友,給我描述了他去年目睹的盛況——無數(shù)螢火蟲綴滿了山路邊的一棵樹!滿樹晶晶亮!
這番美麗的敘述觸動了我,同時也讓我立即決定要去探訪這棵發(fā)光的樹。
我老家在嘉興海寧農(nóng)村,小時候,屋外不遠處就是稻田,每到春夏之際,水田里的蛙鳴聲此起彼伏。夜晚來臨,好多提著小燈籠的螢火蟲,不知從哪里冒了出來,在我家門前的小路上閑逛。我每天看著,習以為常。偶爾也會抓一只放在手心,仔細看小蟲的屁股一閃一閃,然后,放飛。
但有一次,神奇的事情降臨了。
上世紀80年代末,我和妹妹都還在讀中學。暑假的某晚,勞作了一天的父母已經(jīng)睡了,而我和妹妹先是在樓上客廳看電視,后來覺得無聊,就關(guān)了電視與燈,趴在陽臺欄桿上聊天。
靜謐的鄉(xiāng)村,夜涼如水。
一點、兩點、三點……忽然,眼前的夜空中,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忽明忽滅的光點。啊,淘氣的小蟲!這么晚了你們還點燈出來干什么呢?
兄妹倆出神地盯著那些看上去毫無頭緒的微弱的飛行軌跡。
忽然,無數(shù)的光點似乎找到了方向,竟不約而同一起向我們飛來,飛來……如無數(shù)的小星星,越過二樓的欄桿,越過驚得目瞪口呆的兄妹的頭頂,一直飛入黑暗的客廳……
2016年7月拍攝的螢火蟲飛行軌跡
我們驚喜莫名,也一起走入客廳,仰頭癡癡地看著這滿室生輝的螢光。不知過了多久,這些不請自來的小星星才慢慢散去。這場景美得有點不真實,我和妹妹都感覺那只是做了一場夢。
但時隔近30年,那滿屋都是星星在眨眼的奇景,依舊如此鮮明地呈現(xiàn)在我腦海里,恍若昨日。
2011年夏天,我開始了夜拍探索之旅。偶然發(fā)現(xiàn),在鄞州橫街鎮(zhèn)的四明山中,有個叫獅豐村的小村,村畔的溪流旁常有螢火蟲活動。我和鳥友曾在這個山村拍過紫嘯鶇、斑頭鵂鹠等鳥兒,但那都是白天的事?,F(xiàn)在突然間要一個人在晚上去那里拍螢火蟲,心里還真有點發(fā)毛。
一天晚上,我準備好了數(shù)碼單反相機、大光圈廣角鏡頭、快門線、三腳架、手電等器材。我以前從未拍過螢火蟲,但知道要記錄螢火的軌跡,方法是跟以前拍攝星空差不多的,需要長時間曝光來完成。
獨自穿過獅豐村,來到村外的溪流附近。為了尋找螢火蟲,我關(guān)閉了高亮手電。一瞬間,無邊無際的濃重的黑暗包裹住了我。星空逐漸顯現(xiàn),但處在對夜色的恐懼中的我感覺不到它的美麗。
螢火蟲飛出來了,在山路邊忽明忽暗。我的心在加速怦怦跳,不知是因為害怕,還是因為欣喜。我重新打開手電,但把亮度調(diào)到最弱,還在燈頭前蒙了一塊紅布—據(jù)說螢火蟲對紅光不甚敏感,然后在摸索中把相機安裝上三腳架,開始拍攝。
但可惜,鏡頭附近的螢火蟲充其量只有10只左右,拍了半天,在相機屏幕回放照片時,覺得沒有一張滿意的。
1 2016年7月初,尋找螢火蟲路上見到的波紋翠蛺蝶。
忽然,一陣風吹過,對面山坡的竹林在黑暗中微微起伏,發(fā)出簌簌的聲音。我頓時覺得有點毛骨悚然,竟不由自主想起了《聊齋志異》中的描述:“齋臨曠野,墻外多古墓,夜聞白楊蕭蕭,聲如濤涌。”
后來幾年,隨著夜拍經(jīng)驗的豐富,膽子越來越大,我逐漸習慣了獨自在黑暗山林中行走、拍攝,但依舊沒見過大片的螢火蟲,最多只有零星的兩三只在飛舞,沒有拍攝價值。
2016年7月初,舟山的小姚突然跟我們說:在桐廬山中有好多好多螢火蟲可以拍,約不約?
真是一呼百應(yīng),小姚、丹尼、文明、小趙、孫小美等人,加上我一家三口,相約于接下來的周六齊聚位于桐廬深山的白云源。從寧波到白云源有250多公里,那天在高速公路上接連遇到3場大暴雨,雨最大的時候能見度只有十幾米,我邊小心開車邊心想:估計今晚拍螢火蟲沒戲了!
好在到了白云源之后得知,當?shù)氐挠瓴皇呛艽?。我們到的時候雨早已停了,農(nóng)家樂附近的盤山公路邊,一片“吱吱唧唧”如鳥鳴聲,那是花臭蛙在叫。
晚飯后,一行十人,背著器材出發(fā)尋找螢火蟲。據(jù)農(nóng)家樂老板說,由于近期大雨不斷,通往螢火蟲聚集地的那條溪邊山路有塌方現(xiàn)象,不能開車進去。于是,我們只好步行前往,小姚說,大概要走四五公里。
我們邊走邊尋找蛙蛇之類。“給!給!”前方傳來一陣獨特的蛙鳴聲?!皬椙偻?!”我說。快步走去,果見路邊有個小水坑,一只彈琴蛙躲在草叢里。我曾多次拍過這種蛙,因此對它興趣不大。我的目光很快落在了水坑邊緣的一只小蛙,我以前沒見過這樣的蛙。
2 2016年7月初,尋找螢火蟲路上見到的湍蛙。
3 初夏的雨后,中國雨蛙在草叢中鳴叫。雨蛙的棲息環(huán)境跟螢火蟲類似。
“福建大頭蛙!”旁邊不知誰說了一聲,這讓我大喜過望,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水坑里有兩只福建大頭蛙,一雌一雄,雄蛙的肩部位置肌肉發(fā)達,看起來很魁梧壯實的樣子。
繼續(xù)前行。
斑腿泛樹蛙在水邊鳴叫,那聲音很像有人在角落里獨自“啪啪”輕聲鼓掌,竹葉青、鈍頭蛇安靜地纏繞在樹上,黃鏈蛇一見到我們就往洞里鉆,靚麗的波紋翠蛺蝶停在樹葉上休息……
一路上雖不寂寞,但負重走約5公里的山路也是件挺累的事情。
“小姚,快到了嗎?那棵發(fā)光的樹?!蔽覇枴?/p>
“快了快了!”小姚說。
“又渴又累,我都快走不動啦!但一想到這棵亮閃閃的樹,就又來了精神?!焙蛯O小美同車來的女孩說。
“白楊梅!白楊梅!”孫小美的聲音從前方傳來。
正如“望梅止渴”這個成語所言,大家的精神頓時為之一振,可跑上去一看都笑了:什么白楊梅,原來是路邊的一顆楊梅樹上還殘存著一些尚未紅透的楊梅!
但我們還是一擁而上,盡量挑有點紅的楊梅摘來吃。
“螢火蟲!螢火蟲!快關(guān)閉手電、頭燈!”兩個女孩在前面喊了起來。我跑上前,關(guān)了燈光,仔細搜索,可哪里有螢火蟲?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兩個忽明忽暗的光點。
“到了,就是這棵樹??墒?,沒有螢火蟲?!?/p>
最后,當聽到小姚這么說的時候,很奇怪,我并不感到多少失望。
或許,是我早已預(yù)料到了這個結(jié)果;或許,是因為多年跟大自然打交道的經(jīng)驗告訴我,追尋過程的本身,通常要比目的重要。
那樹的光,不會因為一次的失敗,在我心中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