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明 徐慈華 翁云云
【摘要】隱喻是用一個事物來理解和經歷另一事物。隱喻作為人類基本的認知機制,深刻影響兒童的游戲行為。兒童游戲是隱喻的產物。兒童通過隱喻認知來重構他們對周圍世界的感知方式和行為方式。教師可以基于隱喻構建兒童游戲魔環(huán),促進兒童發(fā)展。
【關鍵詞】隱喻;游戲魔環(huán);兒童游戲;兒童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8)12-0003-03
隱喻(metaphor)作為人類基本的認知機制,深刻影響兒童的游戲行為。基于隱喻看兒童游戲,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組織兒童游戲,促進兒童發(fā)展。
一、隱喻
隱喻一直被視為一種語言修辭策略。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以萊科夫為代表的認知語言學家提出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更是人類基本的認知機制,是打開人類認知世界的鑰匙。萊科夫認為,隱喻是用一個事物來理解和經歷另一事物。〔1〕其中,“理解和經歷”指代認知?!耙粋€事物”是指被納入到認知主體的認知結構中被高度同化的事物,往往是具體的、有形的。對認知主體來說,它是已知的、熟悉的,也是最容易被認識和把握的,因此成為“理解和經歷另一事物”的基礎?!傲硪皇挛铩眲t是“理解和經歷”的對象,往往具有抽象性、模糊性,對認知主體而言往往是未知的、陌生的。促使“一個事物”和“另一事物”產生隱喻性連接的認知基礎是兩者之間的相似性。換言之,隱喻是“借已知理解未知”“用具體理解抽象”“以熟悉理解陌生”等映射(mapping)的集成,反映了由近及遠、由簡入繁、由實體到非實體、由具體到抽象的人類認知的總體規(guī)律和基本路徑。
萊科夫進一步發(fā)現,人類的概念系統(tǒng)大多是以隱喻的方式建構的?!?〕例如,人們常說“上個星期”“三小時之內”“七天左右”,表明人類對時間概念的表征往往依賴空間概念。這正是一個最基本的概念隱喻(conceptual metaphor):時間是空間。又如,談到“人生”時,人們常說“一段坎坷的人生”“走完了傳奇的人生之路”“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等。這里也隱藏著一個常見的概念隱喻:人生是旅行。上述兩個概念隱喻橫跨兩個概念域,其中“時間”“人生”是目標域,即我們所要建構的目標概念;“空間”“旅行”是始源域,即用以建構目標概念的始發(fā)概念。人類從“空間”“旅行”這樣熟悉、具體的概念出發(fā)來建構諸如“時間”“人生”這樣相對陌生、抽象的目標概念,正是概念建構的隱喻之路。
因為人類的概念系統(tǒng)大多是以隱喻的方式建構的,所以當一個概念隱喻被個體接受后,就會對個體的語言、思想、情感、行為等諸多方面產生影響?!爸湮覀兯枷氲母拍畈粌H僅是一個智力問題,它幾乎控制著我們世俗生活運行的每個細節(jié)。我們的概念決定著我們能夠感知到什么,影響著我們如何與世界相處,以及我們是如何與他人聯系起來的。我們的概念系統(tǒng)在我們如何建構生活現實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薄?〕正因為如此,當個體試圖改變一個概念隱喻時,他的思考方式、情感方式和行為方式等都會隨之發(fā)生改變。一個把“人生”隱喻為“旅行”的人,與另一個把“人生”隱喻為“賭博”的人,其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會有很大的不同。
二、隱喻與兒童游戲的關系
隱喻與兒童游戲有什么關系呢?其實,隱喻在兒童游戲中比比皆是。杜威敏銳地意識到了兒童游戲是隱喻的產物?!爱斈承┦挛镒兂闪朔?,而能夠代替別的事物的時候,游戲就從簡單的身體上的精力充沛的活動轉變?yōu)橛行闹且蛩貐⑴c的活動了。一個小女孩把玩具娃娃弄壞了,散架了。之后,她會拿玩具娃娃的一條腿來玩游戲,比如給它洗澡,把它放在床上輕拍等。這時小女孩是把玩具娃娃的腿當作一個完整的玩具娃娃在玩耍。她不僅對當前的感覺刺激有反應,而且對所感覺的物體的暗示意義有反應。小孩子常把一塊石頭當作桌子,把一片樹葉當作盤子,等等。小孩子在擺弄這些玩具的時候,不是只生活于物質環(huán)境之中,而是讓玩具既有自然的意義,也有社會的意義。當小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在玩開商店、造房子等游戲的時候,他們總是使物質事物附屬于所代表的觀念上的象征事物。”〔4〕杜威借助許多游戲案例來論證兒童游戲正是通過隱喻的方式來建構的,隱喻賦予兒童一種超越物質世界而進入意義世界的能力。
承繼杜威的思想,約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在《游戲的人》一書中提出了魔環(huán)(magic circle)的概念。赫伊津哈認為,游戲可以建構一個魔環(huán),將游戲參與者與外部世界暫時隔離。參與者一旦進入游戲世界,就意味著進入一個暫時的、封閉的社會系統(tǒng)。這個社會系統(tǒng)的規(guī)則僅僅適用于這個游戲世界,對魔環(huán)之外的世界幾乎不起作用。魔環(huán)的邊界既可以是物理性的,也可以是虛擬性的?!?〕
在著名漫畫家豐子愷筆下,瞻瞻把嬰兒推車當作“黃包車”,玩起了拉黃包車的游戲(見圖1),把蒲扇當作“腳踏車的輪子”,玩起了騎腳踏車的游戲(見圖2);阿寶給凳子腿穿上“鞋子”(見圖3)。這些兒童游戲行為均是兒童隱喻認知的行為印證,即根據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似性,把一個事物(嬰兒推車、蒲扇、凳子腿)隱喻為另外一個事物(黃包車、腳踏車、人腳)。兒童正是通過隱喻認知構建了游戲魔環(huán),發(fā)展了適宜的行為互動模式。
三、基于隱喻構建兒童游戲魔環(huán)
對于兒童游戲而言,隱喻有著重要價值。兒童通過隱喻認知來重構他們對周圍世界的感知方式和行為方式?;诖耍處熆梢曰陔[喻來構建兒童游戲魔環(huán),促進兒童發(fā)展。
1.游戲腳本隱喻化
游戲腳本隱喻化是指通過隱喻創(chuàng)設一個全新的游戲腳本,并基于此構建游戲魔環(huán),使兒童全身心投入游戲世界。例如,若只是組織班級兒童到操場上跑步,可能會有很多兒童持反對意見:“啊,又要跑步??!太無聊了,太累了!”若是教師將游戲腳本隱喻化,換一種說法,兒童可能會樂此不疲:“我們來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吧!我是老鷹,×××是母雞,其他小朋友都是小雞?!痹谶@個游戲魔環(huán)中,兒童會改變原有的思維模式、情感模式與行為模式,進入“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世界,并遵守其中的游戲規(guī)則。教師伸開雙臂,模擬“老鷹”飛行的樣子,兒童躲到“母雞”身后躲避“老鷹”,既實現了“到操場上跑步”的目的,又讓兒童體驗到了游戲的快樂。又如,集體活動要開始了,面對一群趴在地上玩不愿意爬起來的兒童,教師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將游戲腳本隱喻化,打造游戲魔環(huán),讓他們主動爬起來。教師可以說:“哇,地上這么多毛毛蟲!現在毛毛蟲要變身啦!毛毛蟲會變成什么?”兒童會大聲回答:“蝴蝶!”教師接著說:“現在讓我們一起像蝴蝶一樣飛吧!”兒童基于“毛毛蟲”和“蝴蝶”構建的隱喻化游戲腳本,會開心地站起來,自然而然地進入新的活動情境。
2.游戲場景隱喻化
游戲場景隱喻化,實質就是調整環(huán)境要素,構建游戲魔環(huán),從而讓兒童更好地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隱喻化游戲場景,構建游戲魔環(huán),組織兒童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活動。以樂曲《庫企企》為例。這是一首旋律歡快、節(jié)奏鮮明的樂曲。教師利用樂曲中三種交替出現的節(jié)奏,將游戲場景隱喻化,構建“小勇士尋寶”的游戲魔環(huán)。樂曲開始是歡快的八分音符,共有四個樂句。教師構建了“四座山”的隱喻化游戲場景(“鮮花山”“綠草山”“石頭山”“沙子山”),組織兒童合著音樂“爬山”。之后是穩(wěn)定的四分音符,也是四個樂句。教師構建了“小勇士爬上寶山”的游戲場景,組織兒童合著音樂“爬到藏寶庫門前”。樂曲最后一部分是由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構成的一段混合節(jié)奏。教師將其隱喻化,變成“打開藏寶庫門的咒語——庫-庫-庫企企”。兒童合著音樂,念出咒語,“找到夢寐以求的寶藏”?;陔[喻化的游戲場景,兒童在輕松快樂的游戲魔環(huán)中自然習得了整首樂曲的結構、節(jié)奏和韻律?!?〕
3.游戲材料隱喻化
游戲材料隱喻化是指基于隱喻的相似性原理設計開發(fā)游戲材料的新玩法,從而更好地構建游戲魔環(huán)。教師可以借助始源域擴充法,用同一游戲材料(始源域)來隱喻不同的物體(目標域)。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戲中,教師可以組織兒童將樂高積木隱喻為“菜肴”,也可以將其隱喻為“船”,還可以將樂高積木拼搭在一起,隱喻為“大廈”“橋梁”,等等。教師還可以通過概念整合法,實現游戲材料的創(chuàng)新。在隱喻認知中,除了映射外,還有一個重要機制叫概念整合,指的是將兩個輸入空間(input space)形成一個復合空間(blending space)?!?〕例如,教師可以將一張紙板隱喻為一塊“菜地”,同時還可以將其隱喻為一張“棋盤”,根據“菜地”的隱喻將棋子制作成橙色和綠色的圓柱體,分別隱喻“胡蘿卜”“青菜”,又根據“棋盤”的隱喻設計“井字格”,從而成功設計出“胡蘿卜青菜棋”。
隱喻認知普遍存在于兒童的游戲之中。基于隱喻構建兒童游戲魔環(huán),可以讓兒童全身心投入游戲世界,享受游戲的樂趣,也能幫助教師寓教于樂,實現教育目標。當然,由于當前人們對隱喻與游戲的認識仍處于起步階段,許多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2〕〔3〕LAKOFF G,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約翰·杜威.我們如何思維〔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
〔5〕約翰·赫伊津哈.游戲的人〔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6.
〔6〕孫婉萍.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隱喻化教學:以《庫企企》為例〔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2015.
〔7〕FAUCONNIER G,TURNER M.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icence,1998,22(2).
Metaphor Based Childrens Play
Dong Wenming1, Xu Cihua2, Weng Yunyun1
(1Hangzhou Colleg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2Center for the Studies of Cognition and Languag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Abstract】Metaphor, using one thing to comprehend or experience another, is a basic human cognition mechanism, which affects childrens play significantly. Childrens play is the product of metaphor. Children reconstruct their cognition of the world and behavior through metaphor. Teacher can construct magic circle of childrens play based on metaphor to promote childrens development.
【Keywords】metaphor; magic circle of play; childrens play; childrens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