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沁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人民醫(yī)院超聲科 四川 資陽642350)
前置胎盤是婦產科的一種常見疾病,該疾病的常見病因為多胎妊娠、多次妊娠以及吸煙酗酒等。該疾病的臨床癥狀為無誘因無痛性陰道反復出血,量亦增多。對于該疾病的診斷的方法包括詢問病史、觀察臨床癥狀、超聲檢查以及產后檢查胎盤及胎膜[1]。本院自2015年1月對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前置胎盤的患者進行經腹產前超聲聯(lián)合經會陰產前超聲檢查,臨床價值較高,可以進一步推廣與使用?,F(xiàn)總結如下。
隨機選取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前置胎盤的患者120例,隨后對這120例患者進行經腹產前超聲聯(lián)合經會陰產前超聲檢查。在這120例患者中,年齡最高為44歲,年齡最低為21歲,平均年齡為(33.14±4.01)歲,孕周最長為41周,孕周最短為28周,平均孕周為(35.1±2.5)周,在120例患者中,初產婦42例,經產婦為78例,剖宮產史45例,人工流產史或者流產史104例,高齡產婦25例,患者中陰道流血史有99例,患者的資料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這120例患者進行經腹產前超聲聯(lián)合經會陰產前超聲檢查,隨后在患者進行手術分娩后的結果進行對比,以此來觀察經腹與經會陰產前超聲聯(lián)合檢查診斷前置胎盤的準確率。我院采取的超聲診斷儀器為德國西門子Antares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超聲儀器的探頭的頻率為3.5MHz,兩種超聲檢查的探頭均采取腹部探頭。首先對患者采取經腹產前超聲,如果在經腹產前超聲結果未顯示前置胎盤的時候,需要對患者進行經會陰產前超聲。具體的檢查方法如下:
在經腹產前超聲:首先指導患者將膀胱充盈,隨后指導患者采取仰臥位,以此來充分暴露患者的檢查部位,注意要檢查患者的胎兒情況以及胎兒的附屬物,隨后要查找患者的胎盤以及其下緣,與此同時要找到患者的宮頸內口,同時還要經過患者的宮頸內口的正中矢狀面,主要觀察患者的胎盤下緣與自身的宮頸內口的關系。
經會陰產前超聲:首先指導患者將膀胱充盈,隨后指導患者采取截石位,以此來充分暴露患者的會陰部位,隨后超聲檢查的探頭要以縱切位放置在患者的大陰唇處采取矢狀位進行掃查處理,同時還要適當左右移動探頭來進行觀察,注意要觀察患者的子宮下段宮腔是否有胎盤,如果觀察到了患者的子宮下段宮腔有胎盤,即需要觀察患者的胎盤下緣與自身的宮頸內口的關系。
根據(jù)患者的胎盤下緣與自身的宮頸內口的關系來判斷患者是否患有前置胎盤的情況,具體的標準如下:
低置性前置胎盤:患者的胎盤下緣距離患者的宮頸內口的距離小于2cm;邊緣性前置胎盤:患者的胎盤下緣已經接近到了患者的宮頸內口,但是還未完全覆蓋患者的宮頸內口;部分性前置胎盤:患者的胎盤下緣出現(xiàn)了部分覆蓋患者的宮頸內口,但是還尚未超過患者的宮頸內口;中央性前置胎盤:患者的胎盤下緣出現(xiàn)了完全覆蓋患者的宮頸內口的情況。
將患者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科學處理,采取的軟件為統(tǒng)計學專用軟件SPSS20.0。
在這120例前置胎盤的患者中,采取經腹產前超聲檢查診斷出88例,漏診32例,準確率為73.3%,而采取經腹產前超聲聯(lián)合經會陰產前超聲檢查診斷出115例,準確率為95.8%,兩種方法的診斷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的情況見表。
表 患者的檢查情況(n,%)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產婦選取剖宮產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雖然說這種分娩方式可以有效地解決自然分娩給產婦帶來的痛苦,但是卻會產生一些并發(fā)癥,而在下次分娩時產生前置胎盤的情況就是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2],雖然說引起前置胎盤的病因尚不明確,但是根據(jù)大量數(shù)據(jù)顯示,剖宮產與前置胎盤的關系極為密切。所以在近些年來,我國頒布了一些規(guī)定,必須具有某種條件的產婦才可以進行剖宮產。從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前置胎盤的發(fā)生率[3]。
本文就經腹與經會陰產前超聲聯(lián)合檢查診斷前置胎盤的臨床價值顯著,結果顯示在這120例前置胎盤的患者中,采取經腹產前超聲檢查診斷出88例,漏診32例,準確率為73.3%,而采取經腹產前超聲聯(lián)合經會陰產前超聲檢查診斷出115例,準確率為95.8%,兩種方法的診斷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經腹與經會陰產前超聲聯(lián)合檢查診斷前置胎盤的臨床價值較高,診斷率較高,可以進一步進行研究與分析。
】
[1]夏明瑞.產前經腹壁聯(lián)合經會陰超聲診斷前置胎盤的臨床價值[J].影像技術,2016,28(3).
[2]楊少惠.前置胎盤彩色多普勒超聲聲像圖特點與臨床應用價值[J].母嬰世界,2017(3).
[3]吳鳳妹.產前超聲對前置胎盤的診斷價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