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記
摘 要:鉆孔作為加工操作環(huán)節(jié)之一,具有一定專業(yè)性,對孔位置的準確度提出了一定要求,是許多鉗工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本文將對如何把握鉗工孔加工精度進行分析探討,找出科學方法來提高鉗工孔加工精度,為后續(xù)的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鉗工;孔加工;精度;方法分析
中圖分類號:TG9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5-0067-01
對于大部分鉗工而言,鉆孔是一大工作難點。因無法提前確定孔加工精度,從而提升了操作難度,若不及時解決便會帶來更多安全隱患。筆者將分別從:影響鉗工孔加工偏差的相關因素、提升鉗工孔加工精度的有效對策,兩個方面來闡述。
1 影響鉗工孔加工偏差的相關因素
據(jù)筆者研究,影響鉗工孔加工偏差的因素眾多,主要表現(xiàn)在設備方面及人為方面,筆者將從以下方面來闡述。
1.1 設備方面
導致鉗工孔加工偏差的原因有許多,一方面是由于鉆出孔徑數(shù)值準確性不高,由于工件基準面與孔軸線不垂直,導致孔中心發(fā)生偏移。究其原因,空位置偏移發(fā)生的原因是由于鉆床主軸軸線與工件表面不垂直,而孔徑偏差的發(fā)生是由于切削刃長度不一,據(jù)此提升鉗工孔加工精度顯得尤為重要。
1.2 人為方面
除設備方面原因外,人為因素也是一大關鍵。部分操作人員在鉆孔中因未按一定操作標準導致鉆孔誤差的發(fā)生,有些操作人員缺乏相關資質,專業(yè)性不足,最終影響鉆孔精度。
2 提升鉗工孔加工精度的有效對策
綜上筆者對影響鉗工孔加工偏差的相關因素作了闡述,為促進鉗工孔加工精度的提升,還應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如:確保劃線精度、對鉆頭鉆孔位置進行確定、應用垂直精度方法、及時糾正偏差誤差、做好設備的安全保養(yǎng)工作、加強設備維修與管理力度、對維護人員科學配備,詳情如下。
2.1 確保劃線精度
鉆孔作為鉗工專業(yè)技能之一,為了幫助其掌握系統(tǒng)的操作技術,還應確保劃線精度。在實際操作中應注意以下要點:
操作人員利用高度游標劃線尺對加工位置線進行確定,在操作過程中應對高度尺示值誤差進行檢查,判斷是否在一定范圍內,從而確保劃線尺寸的準確性,與此同時還應對高度游標劃線尺劃線刃口是否鋒利進行檢查,確保線條的清晰度。另外,還應確保工件劃線基準面達到精度要求,確保平板工作面無灰塵、無雜質,避免對劃線精度產(chǎn)生影響。
另外還應劃出孔位置精度的“檢查框”及“檢查圓”,孔加工過程中,應根據(jù)這兩種找正基準。值得注意的是,“檢查圓”規(guī)劃中極易產(chǎn)生誤差,據(jù)此,操作人員應利用高度尺實施規(guī)劃工作。
2.2 對鉆頭鉆孔位置進行確定
此外操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應對孔中心位置進行確定。在實際工作中,利用工件兩個基準面來開展工作。部分操作人員在具體操作中因使用了錯誤的劃線尺寸導致樣沖眼位置發(fā)生錯誤。為確定樣沖眼,操作人員應將重點放到樣沖軸線與工作面是否垂直這一問題上,從而忽視了樣沖眼位置。
鉗工在具體操作中可利用劃規(guī)、高度游標卡尺、劃針等根據(jù),將線寬寬度保持在0.1mm左右。另外還應對操作準確度進行把握,操作者在鉆孔前,應將圓心位置關鍵點找出,在實際工作中可利用輔助定位錐,不僅能充分降低操作誤差,同時還能精確找出中心位置。
據(jù)一些操作人員反映,在鉆底孔時難免會出現(xiàn)偏移,基于這種情況下,應將“掏孔法”應用其中。“掏孔法”具體操作如下:操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應選擇合適的鉆頭鉆底孔,將工件取下來,對孔位是否發(fā)生偏差進行檢測,經(jīng)檢測一旦發(fā)現(xiàn)孔位偏差,則應將工件夾持在臺虎鉗上,并利用什錦銼等工具將與孔偏差相反位置多余部分銼掉,并對其進行加工,最終形成腰形孔,另外還應將工件夾到鉆孔夾具上,利用麻花鉆實施加工,從而達到規(guī)定要點,更好地滿足加工精度。
2.3 應用垂直精度方法
經(jīng)研究,工件孔軸線歪斜的產(chǎn)生歸根結底是由于鉆床主軸軸線與加工工件表面不垂直導致的,為改善這一現(xiàn)狀,操作人員首先應降低人為因素對工件裝夾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操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平口鉗與壓板作為常用的夾具,在鉆孔中則采用臺式與立式兩種鉆床。操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應對機床操作精度加以注意,在實際操作前對鉆床穩(wěn)定性及安全性進行檢測,以防設備松動的發(fā)生引發(fā)人員傷亡。在檢查工作中,操作人員首先應對平臺零刻線的準確性進行確定,另外還應對皮帶是否符合操作要求實施檢查,進一步提升鉆孔工作效率。
2.4 及時糾正偏差誤差
為糾正孔位置的偏差,操作人員在鉆孔前,應對麻花鉆進行裝備,確保麻花鉆中心與鉆床主軸的重合。操作人員在鉆孔中,確保鉆頭與孔中心對準,通過“檢測框”位置對所鉆淺坑位置準確性進行判斷,一旦發(fā)現(xiàn)誤差,應將工件往偏位反方向推移,降低誤差發(fā)生率。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措施手段對操作人員要求較高,為達到這一目標,應對其展開培訓工作,幫助操作人員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
在實際操作中,應對起鉆中心進行確定,由于麻花鉆與中心鉆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相似點,均存在長度橫刃,導致麻花鉆中心與鉆加工孔中心無法重合,致使加工后孔位置發(fā)生偏移,難以達到操作精度要求,據(jù)此在實際操作中可利用定位錐來確定鉆孔中心,另外還應對定位錐材料加以重視,確保其具備一定耐磨性及硬度。
2.5 做好設備的安全保養(yǎng)工作
隨著制造行業(yè)的發(fā)展,鉆孔在市場的需求量越來越多,為了能夠充分提升效率而采用大量的鉆孔設備,有效提升橡膠產(chǎn)品的數(shù)量以及質量。但是針對鉆孔設備的保養(yǎng)工作作為提升鉆孔設備工作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工作人員需要時時提升自己的意識,能夠針對鉆孔設備情況而做好檢修安全的工作,從而保障鉆孔設備的安全性。
2.6 加強設備維修與管理力度
在鉆孔過程中,其中所采用的鉆孔設備常常出現(xiàn)摩擦的情況,主要是鉆孔設備在摩擦作用力下而導致物質表面不會凹凸不平的情況。根據(jù)表面損失情況可以分為磨料、粘著磨損以及磨蝕等磨損,因此,這就需要機械維護人員能夠及時在現(xiàn)場實施修復。在傳統(tǒng)的維修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有:熱噴涂、堆焊以及電刷渡等。隨著機械技術研究不斷進步,工作人員還可以采取高分子材料實施修復,能夠滿足鉆孔設備修復的要求,同時也可以使得機械在修復之后具有良好的精度。除此之外,高分子材料運用在維護工作中,還可以有效降低鉆孔設備在橡膠生產(chǎn)中所受到?jīng)_擊震動的作用力,對延長鉆孔設備的使用壽命也具有重要意義。
2.7 對維護人員科學配備
科學的設備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安排專業(yè)維護人員實行管理。作為管理人員,要有足夠的管理能力,掌握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在充分了解管理設備性能以及用途的基礎上,校驗長時間封存設備,并存放,使其有效性得以保障。此外,維護人員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將使用設備的說明材料妥善地保管,確保更為完整的標簽。第二,在入庫設備之前,要對其功能進行測試,而后對刻度進行調整,將借用記錄做好。第三,要定期地保養(yǎng)以及校對設備,標記好不符合標準要求的以及損壞的設備,并針對設備將檔案記錄建立起來。
3 結語
綜上筆者對鉗工操作中孔加工相關方法進行了分析,為降低孔偏移發(fā)生率,應采用多種操作方法,提升鉗工孔加工精度水平,為我國制造行業(yè)發(fā)展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利.鉗工操作中孔加工方法的改進探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7):201.
[2]王曉山.準確把握鉗工孔加工精度的方法研究[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5,(19):23.
[3]田亞丁.鉗工加工工件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徑[J].科技風,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