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蘭
冬日的午后,閑散,房間里空氣有些悶,情緒就有些躁動。百無聊賴,翻開家里的一本舊相冊,隨意看看一些過去的舊照片。突然,一張老照片映入我的眼簾,看著它,過去一些溫暖的畫面就浮現(xiàn)在眼前了。
這張照片是奶奶生前為我們過年攤米黃時留下的記憶。我上高中的那年臘月,放寒假后從城里趕回老家過年,剛進院子,就聞到一股久違的味道。走進窯里,土炕上的大笸籮里放滿了米黃,奶奶盤腿坐在炕上攤米黃的鏊子前,消瘦的臉上染上了一層美麗的紅暈。這個時候,我趁機拿起手中的傻瓜相機,為奶奶拍了一張永恒的留念。
從我記事起,陜北的年總是離不開米黃的味兒。米黃,在我們老家也叫攤米飯,攤饃饃,記得臘八節(jié)一過,鄉(xiāng)村人家就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地攤米黃了。這米黃雖然是小米做成的,但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我們才能吃到它,因為每攤一個米黃要抹上薄薄一層油,就像當今攤煎餅,而油那時在農(nóng)村可金貴呢!
由于奶奶是村里出了名的攤米黃高手,所以一到臘月,她整天不是給張家?guī)兔偯S,就是給李家?guī)兔偯S。而我家攤米黃,一般要到臘月二十七八,等到村子里的鄉(xiāng)親們米黃都做的差不多了,奶奶才開始動手張羅自家的。每當?shù)搅怂龜偯S的時候,我就滿心歡喜地期待著,并用心記下了攤米黃的過程。首先,奶奶先把小米浸泡一夜,浸透后撈出瀝干,然后在碾子上碾壓,并用精細的“羅子”把面篩出來,最后把小米面調(diào)成稠糊狀,再經(jīng)過一夜的發(fā)酵后,才成了攤黃兒的備料。攤黃兒在陜北有一種特制的鏊子,它鑄鐵制成,內(nèi)徑有大碗大小,有三條一扎長的腿。每到攤米黃時,奶奶會在每個鏊子下面支起兩三根玉米棒,待鏊子燒熱后,便舀起一勺面糊倒入其中,蓋上蓋子,數(shù)分鐘后鏊子里就會冒出香味。圓形的“攤黃兒”出鍋后,用兩只手一對摺,就成了半月形狀的米黃。出鍋的米黃顏色金黃,兼有蒸和烙的雙重風味,上面有很多小小的蜂窩,吃起來香甜松軟。等到米黃在笸籮里涼的差不多時,我便會迫不及待地拿幾個吃,那窮酸的窘相總是惹得前來幫忙的嬸子們大笑一通。
米黃好吃,但攤起來得費一番功夫,因為攤一個只能用一勺面糊,面糊用多了不但會溢出鏊子,還會造成邊沿太厚。其次就是注意火候,不能大也不能小,小了攤不熟,大了就會燒焦,必須拿捏的恰到好處。每次攤米黃時,奶奶總是把前炕上的竹席卷起來,然后把鏊子放在土炕上,和鄰里鄉(xiāng)親的婆姨們盤腿坐在上面,一邊攤著米黃,一邊拉著家常??吹交饎莶煌鷷r,她們就用口對著鏊子下的柴火呼呼地吹氣,不一會兒,整個窯洞里就煙熏火燎起來,雖然大家都會時不時被煙火嗆的流點眼淚,但一想著是迎接新年,她們的笑聲還是從窯洞里飄了出來。
鄉(xiāng)村人攤米黃,一般都會攤滿滿的一大笸籮,把它們一個個整齊地擺放好,放在陰涼一點的窯里等著家人過年吃。臨近年關時,我們小孩最喜歡去張家串串,李家看看,在每家陰涼的窯洞里,我們都會看到金黃金黃的米黃,那種顏色總是像根饞蟲,時不時勾引著我們的味蕾。記得有一次,有大嬸看見我們咂巴口水的樣子,就趕緊拿幾個米黃讓我們吃,可是我們不敢要,就在前面跑,她就在后面追,一直追到家里,躲無可躲,我們才在大人的勸說下把米黃接了下來。鄉(xiāng)村人對別人的好,總是那種掏心窩子的好,誰家有事,都會上門去幫忙,就連這米黃,雖然家家都有,但正月出去串門,大家還會把米黃當做新年禮物送給親朋好友。
每年過年,品著米黃里的年味兒,看著鄉(xiāng)村人家的禮尚往來,我總是能感受到陜北黃土人家為人厚道和淳樸的民風,這一民風,無論我在何方,都成了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zhì)。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長大了,并離開故鄉(xiāng)去外地求學。在城市里,故鄉(xiāng)的米黃成了我向他鄉(xiāng)人炫耀的“資本”之一。大二的時候,第一次從家里帶去奶奶做的米黃,室友們見我一口一口地吃著這個金黃顏色的食物,莫不感覺詫異,因為在他們的印象里,陜北的小米只能熬粥,嘗過后,室友們又莫不驚嘆,用小米做的米黃竟然是如此的香甜。參加工作以后,故鄉(xiāng)的米黃對我來說又是一個載體。記得在南方打工的那幾年,奶奶總會找個借口讓父母給我打電話,她會說:“蘭兒呀,家里的米黃都攤好了,你什么時候回家吃呢?”
是?。∥乙呀?jīng)很久沒有吃到奶奶做的米黃了。等我辭掉南方的工作返回陜北過年時,奶奶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一年,故鄉(xiāng)的米黃沒有了奶奶的味兒,老家的房屋也顯得空空蕩蕩,看著那幾個躺在土炕上的鏊子,一種說不出的惆悵和寂寥涌上了心頭。
奶奶走了,老家自然經(jīng)濟的農(nóng)耕時代在機械化的潮流中也漸漸隱退了,但故鄉(xiāng)的米黃卻沒有被歷史的車輪碾壓,它與時俱進,努力跟上時代,再也不是過年才能吃到的美食。從鄉(xiāng)村走到了城市里,經(jīng)過喜愛它的人傳承和推廣,我們開始在大街小巷甚至酒店里都可以看到它。有時候在家鄉(xiāng)的小吃攤上,我會經(jīng)常聽到食客在說:“人們的生活日日如過年過節(jié),不到過年也照常吃米黃哩!”以前沒錢的時候,只在過年的時候吃米黃,如今有錢了,在酒店里也能吃米黃,這種情形總是讓老一輩人感慨萬分。
冬日的午后,閑散,房間里空氣有些悶,情緒就有些躁動??墒强吹秸掌系哪棠蹋肫鸸枢l(xiāng)的米黃,我那顆煩躁的心剎間就被溫暖撫平。老照片留存了親人的體溫,凝固了逝去的光陰,而故鄉(xiāng)的米黃更是蘊含了一些親情和人情世故的氣脈,這種氣脈不僅透著陜北特有的風情和韻味,還經(jīng)常讓我們萌生著一種幸福,一種滿足,那就是在生活這條路上,大家總是時不時地享受著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那份情誼。
——選自2018年1月化工作家協(xié)會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