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墨菲
3月29日 晴
外婆家有一個很大的陽臺,栽種各種各樣的花。每當我走到這里,便如進入“花的海洋”,那愉悅的感覺,令我感覺看到一切都如此美好。瞧,牡丹嬌嫩,玫瑰熱烈……而我獨愛那一株倚在陽臺窗邊的和我差不多高的白玉蘭。
在我很小的時候,陽臺就已經(jīng)有了這株白玉蘭。每天,早晨的陽光伴著白玉蘭的芳香喚醒沉睡的我。外婆喜歡在我梳洗完畢后,折幾朵白玉蘭別在我的頭發(fā)上。那香氣久久縈繞在我的鼻尖和心間,令我難以忘懷。
夜來了,外婆也常常折下幾朵白玉蘭放在我的枕頭底下。嗅嗅,嗯,今晚準能做個好夢。窗外的白玉蘭,攜著夜晚的清風(fēng)帶來沾著夜露的淡香,在花香中睡去,又在花香中醒來,這樣的美好,令我十分眷戀。
外婆信佛教,但并不同于平常的佛教徒。她不相信冥冥之中有神明在掌控著一切。她只相信,一切必須通過努力才可以得到。但她卻時常在那棵白玉蘭樹上折下幾朵白玉蘭,插在她最珍愛的觀音像的玉凈瓶中,祈求觀音保佑家人平安。那清水的白玉蘭,把觀音精致的面龐襯得越發(fā)美麗。那白色的清香圍繞在觀音周圍,我想,那是仙氣吧!
外婆還常常抱著我,坐在白玉蘭樹下,慈愛地說:“你的手指啊,就像蘭花一樣。”說著,把手指一翹:“看,蘭花指呢。”我也常常照葫蘆畫瓢地模仿外婆,卻惹來外婆的哈哈大笑。我也笑,在這淡淡的清香里笑
外婆愛坐在陽臺上賞月,她常常一邊喝茶一邊吃著瓜子,給我講關(guān)于牛郎織女的傳說。外婆講了很多次,但每一次都是那么動聽,那么令人感到好奇。外婆時常含淚望著月亮:“你外公,在天堂過得很好呢……”我想,月亮就是連接她和過世的外公陰陽兩界的喜鵲橋吧……外婆抱著我,幾朵白玉蘭花瓣飄了下來,是天堂的外公在向我們問好嗎?
任歲月匆匆如流沙。如今,我長大了,外婆陽臺窗前的白玉蘭也長高了,它已經(jīng)迎著陽光長到窗臺頂上去了。我折下幾朵白玉蘭,別在外婆頭上,外婆臉上還是掛著像從前一樣慈祥的微笑。我捧起白玉蘭,嗅嗅,嗯,還是原來的味道……
點評:
本文表面上寫“蘭花”,實際上寫的是“外婆的愛”。小作者使用借物抒情法,字里行間將濃濃的親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從本文語言表達方面來看,小作者的寫作技法嫻熟,講到外婆家有一個很大的陽臺,“而我獨愛那一株倚在陽臺窗邊的和我差不多高的白玉蘭”。在開頭段,小作者為后面的情感發(fā)泄打好了鋪墊,令一切駕輕就熟地進入“蘭花”與“外婆”的生活場景。而這些生活場景,并不僅僅屬于“我”的“外婆”,更大的可能,屬于很多外婆,也屬于勤勞、善良的廣大婦女。
文章在敘述過程中,適當?shù)厥褂谜Z言描寫,令表達細節(jié)中具有畫面感,同時,又平淡地敘述“我”與外婆的一幕幕,令人信服,也令人從中感受到親情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