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俐俐, 余巍巍, 官云蘭
(1.東華理工大學 長江學院,江西 撫州 344000;2.東華理工大學 測繪工程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距今有1 800多年的歷史,龍虎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其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深厚的道教文化吸引眾多學者前去從事各方面的專題研究。關于龍虎山地理環(huán)境與道教的密切關系目前還較少研究,以下從龍虎山的地理環(huán)境、道教的發(fā)展,分析自然地理環(huán)境與道教的息息相關的關系。
自然地理環(huán)境包括天然的自然環(huán)境和受人類影響后的自然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由五大要素組成:氣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這些要素的組合,決定了地理環(huán)境狀況,而環(huán)境要素的特征取決于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龍虎山的地理位置優(yōu)越,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良。
龍虎山地處江西省境內,距離交通樞紐城市鷹潭16 km,距離貴溪40 km,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6°54’44”~117°06’25”,北緯27°57’54”~28°11’10”。處中低緯度地帶,離海洋較近,南邊依靠著武夷山脈,北邊面臨河谷盆地,面積16 950 hm2。
氣候條件: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龍虎山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季受西北風影響,夏季受東南風影響,1月平均氣溫為5.3 ℃,7月平均氣溫為29.6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加上離東部的海洋較近,氣候顯得比較溫暖濕潤。這里年平均氣溫為17.9 ℃,歷史極端最高氣溫為40.7 ℃,最低氣溫為-8.6 ℃。年平均無霜期26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1 820小時。因為依靠著武夷山脈,加上境內植被豐富,區(qū)內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日數(shù)為16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約1 878 mm,空氣濕度比較大[1]。
因為地處山地,相對平原地區(qū)本地的氣溫年較差要小一些,濕度要大一些[1]。
地形、地貌:龍虎山總體地勢是南高北低,海拔多在120~280 m之間,為江南丘陵地形,境內以丹霞地貌為主,還有部分火山巖和河流地貌。丹霞地貌主要發(fā)育于中新生代陸相紅色砂礫巖組成的地層中,屬于紅層地貌一類。這里的丹霞地貌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有方山、石墻、石柱、石峰、溝谷、洞穴等單個的形態(tài),還有峰叢、峰林、孤峰、丘陵等群體形態(tài),它與龍虎山南面的武夷山和北面的信江盆地共同構成一個豐富的地貌單元。
水文情況:境內河流湖泊眾多,加上氣候濕潤,植被茂盛,流域內水量豐富。流經(jīng)這里的河流主要是信江,信江是江西省五大水系之一,河道寬闊(250~350 m),流量豐富。信江的一級支流瀘溪河貫穿龍虎山,多年平均徑流深1 140 mm,流量20.7 m3/s,年徑流量6.63億m3[1]。還有不少湖泊分布,如天鵝湖和洪五湖等。由于地表水源豐富,這里的水質清澈,無異味,PH值呈中性,達到了國家《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3類水質標準,飲用水源100%達到標準。
土壤:由于地處中低緯度地帶,加上部分山地地形,龍虎山地帶性土壤主要是紅壤,山區(qū)的土壤呈垂直地帶分布,主要有山地黃壤、山地草甸土等,在平地耕作區(qū)還分布著水稻土。
生物(植物與動物):龍虎山生物地理區(qū)屬于古北界中國亞熱帶森林省東南沿海亞單元,具有崗地、丘陵和山地等多類型植被特征。在本區(qū)的低海拔處生長著中國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山地有常綠闊葉和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落葉闊葉和暖性針葉林等,還有竹林、灌木叢等,森林覆蓋率達57%左右。據(jù)調查,本區(qū)還保留大量的原始種群,保存大量百年以上的古樹,如羅漢松、樟樹、黃連木、桂花、楓楊等近300棵,還有11種列為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區(qū)內動物種類也非常豐富,脊椎動物300多種,其中哺乳類69種,鳥類200多種,爬行類近50種。昆蟲種類900多種[1]。
史料記載,龍虎山原名云錦山,之所以更名是因為祖天師張道陵在此山煉成仙丹,引來龍虎氣象,因此得名?!疤鞄煛笔菑埖懒陝?chuàng)立道教時,自封的領導稱號。當時他在巴蜀地區(qū)建立了二十四治,實行的是政教合一制度,就相當于教區(qū)。各治首領為“都功”,而張道陵本人任首治(中央教區(qū))都功(天師道信物“陽平治都功印”即因此而來),并自領“天師”稱號。自此之后,天師世襲,其子孫后嗣,凡繼位者均自領“天師”稱號,非張氏血脈不得繼位。張道陵(祖天師)和其子張衡(嗣天師)、其孫張魯(系天師)均在巴蜀一帶活動,傳說都飛升上界,位列仙班。其曾孫張盛(四代天師)在漢末遷至龍虎山并定居。第四代天師從蜀地遷至龍虎山并定居下來后,龍虎山就成了“天師祖庭”,很長一段時間是“道都”或者南方“道都”,其地位不言而喻,所以龍虎山可以說是道教的發(fā)祥地之一[2]。
龍虎山天師府是歷代天師所居之處,有正一道祖庭的稱呼。正一道即天師道,其前身是五斗米道。漢末,張魯投降曹操,巴蜀五斗米教出現(xiàn)了分裂,其中一部分流傳到江東,叫正一道,自漢中遷居至龍虎山。所以早在東漢時期,正一道興盛時,龍虎山道教宮觀規(guī)模宏大,數(shù)量眾多,有10大道宮,81座道觀,50座道院,還有敕書閣、藏經(jīng)樓、學宮等眾多文化教育建筑,至今保留下來的有天師府,上清宮,正一觀等。
明初,太祖朱元璋加賜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坝勒铺煜碌澜淌隆?,把張?zhí)鞄煹臋嗔恼平系澜淌聰U大到掌全國道教事,龍虎宗成為最顯赫的道教宗派,龍虎山成為全國道教的中心,天師成為全國道教的精神領袖。但在清朝龍虎山的宗教地位逐漸下降。清乾隆中期,天師地位由一品一度降為五品,后復三品。盡管如此,懾于民眾信仰和傳統(tǒng)習俗,清王朝仍賜天師世襲嗣教,加恩視正三品,并“永為例”(道教之音),直到清末,龍虎山道教地位雖然下降(其實是道教整體地位下降),但道教祖庭地位仍然是非常崇高的,僅次于武當山白云觀等。如今,龍虎山天師府在道教人心中,更多是一種文化與象征意義。
龍虎山遠離都市,清幽的環(huán)境成為神仙高道向往的修煉場所。龍虎山物華天寶,大自然百億年造化成就了它獨特的風貌,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賦予了它更多的靈秀與內涵。山中峰巒疊嶂,樹木蔥郁,碧水常流,如緞如帶,以二十四巖,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著稱。
龍虎山丹霞地貌的特征與道教理念非常契合。龍虎山丹霞地貌正地形呈現(xiàn)頂圓、坡陡、麓緩的形態(tài),小型孤峰或殘丘與道教倡導的“圓、柔”極為相符,丹霞地貌砂巖經(jīng)長期的風化作用,巖層呈現(xiàn)淺紅色、赤紅色、磚紅色和紫紅色。紅色象征吉祥和生命力,可以趨吉化兇。道教追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為終極目標,崇尚紅色和紫色,如道士用的桃木劍、朱砂、朱印等都是紅色,煉丹時用的汞,丹砂、雄黃等原料多為紅色或紫色,因此,龍虎山丹霞地貌的顏色契合了道教崇尚紅色和紫色的理念[3]。
龍虎山水源充足。水具有一種自我潔凈并且潔凈他物的功能,從不居功自傲,而是去高就下,隨方就圓,水雖柔弱,卻有沖破堅固東西的巨大威力。道教把水看作天地萬物的本源,認為水具有潤澤發(fā)生、至柔上善、滌穢蕩氣、平靜之德,動植物都離不開水的滋養(yǎng)。
另一方面,道教的宗教信念對龍虎山自然環(huán)境的保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道教認為宇宙間天地人物、飛禽走獸、草木昆蟲等一切生物都是由道氣所化的,人是道氣中的中和之氣化生而成的,是宇宙間的四大(道、天、地、人)根本之一,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都是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4]。因此,人類在開發(fā)利用自然環(huán)境的過程中,一定要適當利用自然資源,注意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
道教特別強調在利用自然的過程中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晉代道士葛洪說過,“天道無為,任物自然”[5]。人要順應無為的天道,尊重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使人與自然協(xié)調發(fā)展,當然道教思想也主張人的主觀能動性,前題是不以征服者的姿態(tài)面對世間萬物,改造自然,超越自然,將順應和超越相融合,建立一個共榮共存,協(xié)調發(fā)展的良性機制,道教的自然觀強調道法自然、善待萬物的思想還具有現(xiàn)代意義,當今人類社會在征服自然、發(fā)展經(jīng)濟的同時,出現(xiàn)了工業(yè)污染、物種滅絕、環(huán)境惡化等嚴峻問題。人類要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就必須徹底消除主客觀之間的對立,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老子《道德經(jīng)》里有“慈儉不爭”的思想,把愛心加上同情感看成是立身處世所必須持守的基本動力,把謹身節(jié)用,不奢不侈,少欲知足,守分不貪看成是寶物。不滋生過分的欲望,就不會產(chǎn)生侵奪他人之物的念頭,與他人相處不搶功,不傲物,謙虛退讓,勿與人爭。這種思想,對調整個人與社會、自我與他人關系,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調整好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宗教與宗教關系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