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躍林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薄皩υ挕笔切抡n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成為語文課堂的常態(tài)。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真切的交往情境,構建切實的體驗平臺,實現(xiàn)“對話”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從而讓教學回歸語文教學的本真,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打造高效的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語言,一定要讓詞深入到兒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詞在兒童的頭腦和心靈中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語文學習中需“咬文嚼字”,將對字詞淺層次的平面理解,上升到對文本深層次的立體感悟。要在“咬文嚼字”中獲得深刻的感受,就需要教師正確的引領和點撥。
下面是筆者在教學《慈母情深》(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一課時的片段。
師:“震耳欲聾”是什么意思?
生:耳朵快震聾了,形容聲音非常響。
師:如果你聽到震耳欲聾的聲音,會有什么感受?
生:我會覺得很煩躁。
生:我會把耳朵捂住。
生:我不想聽下去。
師:帶著你們的感受再讀這句話。
師:其實,這震耳欲聾的噪聲還藏在其他的字里行間,請你再仔細找一找。
生:“找我媽!”我從這里的感嘆號體會到“我”回答得很大聲,因為當時工作的地方聲音太響了,“我”不大聲怕聽不清楚。
師:不錯,你從感嘆號中體會到震耳欲聾。除了感嘆號,在其他標點上,你還有沒有新發(fā)現(xiàn)?
生:“媽——”“媽——”我從破折號中體會到震耳欲聾。
師:同學們可真會感悟。請接著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寫“震耳欲聾”?
生:寫出母親工作環(huán)境的惡劣。
生:這樣更能襯托母親掙錢的辛苦。
師:說得真好!這就是文學作品中的環(huán)境描寫。“震耳欲聾”的環(huán)境,不僅寫出了母親掙錢的艱辛,也反映了“我”對母親的愛。這種愛,作者幾十年來都無法忘懷。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筆者帶領學生咀嚼文本中“震耳欲聾”這個關鍵詞:先從這個詞的字面意思入手,結合自己的理解談感受;再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在“咬文嚼字”中深切感悟:“震耳欲聾”還體現(xiàn)在感嘆號、破折號等標點符號里,還體現(xiàn)在“大聲”“喊”等詞中。有了之前的鋪墊,理解母親“工作環(huán)境的惡劣”就水到渠成了。最后由內(nèi)容的理解指向“環(huán)境描寫”的表達功效,也就順理成章了。
因此,通過反復體味、揣摩教材中的重點詞句甚至標點的運用妙處,能由表及里地感受語言表達的精度。
在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能夠推動他們的語言建構和審美創(chuàng)造有效結合,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借助想象,再造、豐富文學形象,體驗潛在的情愫,使學生突破時空的局限,任想象自由徜徉。
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一課中“救助車夫”這段的教學。
(生齊讀PPT出示的句子:“我們走過去,看見他兩只手捧著腳,腳上沒穿鞋,地上淌了一攤血。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現(xiàn)出難以忍受的痛苦?!保?/p>
師:你覺得“飽經(jīng)風霜”的臉該是怎樣的一張臉呢?
(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思考)
生:我覺得飽經(jīng)風霜的臉是瘦瘦的、顴骨高高的。
生:我覺得飽經(jīng)風霜的臉肯定是滿臉都布滿皺紋的。
……
學生通過想象“飽經(jīng)風霜”的臉,在頭腦中勾畫出車夫的容貌、言行,在想象中融進理解,腦海中不僅是一張張“飽經(jīng)風霜”的臉,還會生發(fā)出車夫常年風吹日曬、拉車艱辛、生活困頓等畫面。這樣,學生不僅能較準確地把握這個詞的核心意義,而且通過充分聯(lián)想,讓“車夫”這一人物形象在心中豐滿起來。在感受車夫悲慘生活的同時,生發(fā)同情,習得語文方法,使思維訓練有增量。
這樣的過程,包含學生對語言情感的體悟,對語言意義的建構,也提高了學生情緒共鳴的熱度。
《朱子讀書法》記錄讀書的觀點:“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終則節(jié)節(jié)有疑。”有疑后能進行多元化的、通盤的思考與比較,則會逐漸柳暗花明,以至融會貫通。所以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由“疑”到“進”,就是思維不斷深入的過程。學生在充分與文本對話的基礎上,帶著不斷生發(fā)的疑問再度叩問文本,為后續(xù)的剖析、正確取舍做鋪墊。
如《草船借箭》(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一課,筆者在學生初讀課文后,啟發(fā)他們質疑、探討。
師:同學們在自學中都提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請來說說。
生:我覺得題目中的“借”字用得不恰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應該用“騙”字更恰當。
師:孔同學在讀懂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再回過去質疑課文題目的準確性,他很會讀書,很有自己的想法。這是一個很有質量的問題,下面我們再次結合課文內(nèi)容,分小組討論,到底是用“借”好還是用“騙”好。
(生分小組討論)
生:我覺得用“借”是恰當?shù)?。船載滿箭后,諸葛亮吩咐軍士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币驗槲覀兤綍r借東西后也會說“謝謝”,諸葛亮在“借箭”后說“謝謝”也是人之常情啊。
生:我覺得諸葛亮不是真的在感謝,而是在嘲諷曹操,諷刺他中計了,白白送來這么多箭。
生:我覺得課題中用“借箭”,還有一層意思。諸葛亮得到這十萬多支箭,在日后和曹操打仗時,是要用到的,這不是還給曹操了嗎?所以用“借”字還是恰當?shù)摹?/p>
生:我認為作者寫這篇文章是要贊揚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若用“騙”字就會抹黑諸葛亮,而用“借”字則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謀略過人、成竹在胸。
有質量的質疑,最易引起思維的不斷深入。上述案例中,學生敢于向教材挑戰(zhàn),質疑用“借”好還是用“騙”好,在讀書交流中,既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深入解讀,進一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點,又深刻領會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圍繞“借”和“騙”,對佐證材料進行篩選、比較、判斷,學生各自闡述理由,提高了對語言材料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也帶動了思維的發(fā)展,拓展了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學生善于質疑,多角度地思考,也有力地挖掘了自身的學習潛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應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時,我們有時需要補充合適的課外資料。補充的資料要典型且具有震撼力,它們既是對文本的一種拓展,又促進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
來看一位教師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一文時的片段。
(生觀看圓明園被毀前的短視頻)
師:圓明園的美景讓世人為之驚嘆!然而,在1860年,這一座凝結著無數(shù)能工巧匠、勞動人民心血的圓明園化成了一片廢墟,請看視頻。(播放課件:火燒場面)
師:看了這段錄像,你的心情怎樣?你有什么感受?
生:可惡的侵略者,我心里痛恨他們。同時我也為圓明園感到惋惜。
生:野蠻的八國聯(lián)軍,他們的罪行不可饒恕,實在讓人氣憤。
生:我感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無能,也明白了一個國家落后就要挨打。
師:每個中國人看到這種場面都會氣憤,都會痛恨。(板書:恨)帶著你們的痛恨,再來讀一讀這段話。(生齊讀)
師:哪些詞寫出了侵略者的野蠻、貪婪?
(生答,師板書:燒、掠、搬、毀)
師:英法聯(lián)軍在圓明園里瘋狂地燒、掠、搬、毀,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皇家園林就這樣化為了灰燼!
師:讓我們再讀這段話,把所有中國人的恨讀出來!(生齊讀)
上述案例中,在學生領略圓明園的“美景”后,教師緊接著播放侵略者“火燒圓明園”的視頻資料,造成一種強烈的沖突:欣賞圓明園美景時的自豪感轉變?yōu)閷η致哉叩某鸷?,對清政府的氣憤。適時的資料拓展,能有效幫助學生跨越時空,自然代入角色。學生有了這層感情鋪墊,再深入到文本中,品味關鍵字詞,細細體會侵略者的野蠻、貪婪,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
從這個角度看,語文教學中的適度拓展延伸,是基于文本又服務于文本的,拓的是文本深藏著的意蘊,顯的是文本生命的溫度。
課堂學習的“主角”理所當然是學生,教師要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能促其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應讓學生感受到,人與人交往時平等、自由、安全,即倡導一種民主、自主的氛圍。在這里,不同的意見、想法能自由表達,并都能受到尊重、贊揚與鼓勵。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受權威的束縛,敢想、敢說、敢做,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才智。有了這種民主的氣氛和自由安全的環(huán)境,自由的、有深度的對話就成為一種可能。
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少年閏土》(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一文時,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
師:如果由你來選擇,你會選擇誰的生活?我們來辯論一番。向往閏土的生活為正方,向往課文中“我”的生活為反方。
正方:我向往閏土的生活。你看他的生活多么自由啊,他可以捕鳥、刺猹、看跳魚兒、撿貝殼等,多有意思。
反方:閏土雖然自由自在,但他不能上學,這樣生活久了也沒意思呀。但文中的“我”不一樣,盡管少了些自由,但他能讀書呀,能學到很多知識。
正方:我反對你的觀點。閏土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在農(nóng)村自由地生活,他能在勞動、生活中學到本領,他的所見、所聞、所做的一切,難道不是知識、本領嗎?
反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課文中這句話:“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后,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閏土也是向往“我”的生活的。
正方:請問,你想做一只“籠中鳥”,還是做一只在藍天自由飛翔的鳥?
反方:我想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為“籠中之鳥”。閏土生活在農(nóng)村,見識少,走不出去,他有這些局限性,從這點來說他更像一只“籠中之鳥”……
這是一場精彩的課堂即興辯論!在課堂中引入爭辯環(huán)節(jié),十分受學生歡迎。它既在語文學習中整合了論辯知識,又釋放了學生的天性,解放了教師。學生積極參與,盡情發(fā)揮,教師適時點評。此時,辯論的勝負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辯論這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僅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討論,還會融進自己對生活甚至是對人生的理解,積極地進行深層次的、有質量的“對話”,盡情地為自己個性化的觀點據(jù)理力爭。
激烈的民主爭辯不僅能促進學生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會加深對人生、責任、擔當?shù)鹊母形颉K麄兊难哉Z智慧也在哲學思辨中得到培養(yǎng)。
以上所列舉的幾種“深度對話”的策略之間并不獨立,而應相互交融、互為補充。只有用心設計、處理好這幾種“深度對話”的策略,才能取得課堂教學的實效,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教學是一門藝術,而“深度對話”就是這藝術園地中的一朵花。保持藝術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地探究與創(chuàng)新,“深度對話”也是如此。對話教學的研究,我們將繼續(xù)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M].蔡汀,王義高,祖晶,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王大偉.在“求真”“求善”“求美”中對話[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5(1).
[3]葉圣陶.葉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4]彭萬俠.明確教學內(nèi)容,走出浮泛“對話”[J].基礎教育,2010(9).
[5]陳曉滸.向《朱子讀書法》學讀書[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
[6]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7]王尚文.語文教學對話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浙江省杭州師范大學東城第二小學31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