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艷 黃慕容
摘要:貧困大學生作為高校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不僅承受著經(jīng)濟壓力,同時也更容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因此關注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促進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身心健康、德才兼?zhèn)涞暮细袢瞬?,是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切實做好學生工作,幫助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對策思考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要實現(xiàn)“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目前,我國已經(jīng)形成了“獎、貸、助、補、減”五位一體的救助系統(tǒng),對學生在物質上進行資助,但對于學生的精神世界則普遍缺乏關注,一些學生由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心理素質較差,加上社會及校園中不良風氣的影響,出現(xiàn)了各種心理問題,心理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才,更對社會的和諧和穩(wěn)定產(chǎn)生負面影響。所以,加強對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解決和有效預防高校貧困生的精神貧困問題,是高校工作的重點問題。
一、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涵義及其不良影響
(一)高校貧困生的概念界定
目前,我國對“貧困”是從經(jīng)濟學角度來界定的,即貧困是指主體因缺少經(jīng)濟收入,而造成支出匱乏,并影響其身心健康及參與社會活動的狀況。據(jù)此標準,可以給高校貧困生做這樣的界定:高校貧困生,即指國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由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無力支付教育費用或支付教育費用很困難的學生。
(二)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涵義
目前,學界一般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有以下幾條:1、智力正常、熱愛生活、樂于學習;2、人格完整;3、情緒穩(wěn)定樂觀、心境良好;4、意志健全;5、自我意識完善,了解自我和悅納自我;6、人際關系和諧;7、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8、心理行為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征。筆者認為從本文的研究角度可以對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如下界定:所謂高校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就是指處于經(jīng)濟困窘中的貧困大學生,因面臨比一般大學生在生活和學習方面更大的壓力,而在心理反應上表現(xiàn)出來的,未能達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的心理失衡狀態(tài)和心理偏差狀態(tài)。
(三)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和危害
心理健康一旦出現(xiàn)問題,不僅影響了自身的發(fā)展,而且對高校的發(fā)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等都有嚴重的影響。
1.不利于貧困生個人成長成才。心理健康出現(xiàn)了問題,首先,必然會引起貧困生心理上的諸多不良表現(xiàn),如自卑和自閉,不能與人正常的交往,出現(xiàn)不和諧的人際關系;其次,影響貧困生的適應能力,不能較好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在面對困難時出現(xiàn)沮喪甚至逃避;第三,影響貧困生個性心理的培養(yǎng),限制了自己的成才與發(fā)展。
2.不利于和諧校園的構建。貧困生作為校園中的一個群體,其心理健康問題直接關系著和諧校園的建設。部分貧困生逆反心理較強,表現(xiàn)為自我封閉,不愿與人交往,經(jīng)常遲到、曠課,不認真學習,這嚴重影響了高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還有部分貧困生不愿意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建議和幫助,更有甚者,把老師的教育看作是對他們的歧視和苛求,這就給和諧校園的建設增加了難度。
3.不利于社會和諧與協(xié)調的發(fā)展。心理健康是人得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堅實基礎,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影響社會成員的社會關系,擾亂和諧社會的進程,影響社會和諧建設,總之,心理健康出現(xiàn)了問題,直接影響個體的發(fā)展,從而影響高等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最終影響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
二、影響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影響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環(huán)境因素,又有內部自身因素。
(一)家庭經(jīng)濟困難是最根本的原因
由于高校收費改革和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致使家庭經(jīng)濟負擔不斷加大,家庭經(jīng)濟困難是導致貧困生產(chǎn)生心理壓力,出現(xiàn)自卑焦慮的根源。
根據(jù)社會心理學的基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歸屬。在大學里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是一種知識性活動,其并不會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而有所區(qū)別,但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卻在這種社會歸屬中產(chǎn)生沖突,其中最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自卑感。另外,貧困生由于自己經(jīng)濟方面的拮據(jù),在學習資源的投入上不可能像其他同學一樣充足,因此在學習上的發(fā)展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隨著經(jīng)濟的繁榮發(fā)展,產(chǎn)生了各式各樣的消費熱點,大學生們不再滿足傳統(tǒng)的吃飽穿暖等需求,其消費欲望不斷被社會大環(huán)境渲染刺激。貧困大學生與其他大學生生活于同一環(huán)境,這種消費能力的巨大差距,就給貧困生心理、精神上帶來了很大的沖擊,給囊中羞澀的貧困大學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二)貧困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弱點是內在原因
貧困大學生個體因素是影響和制約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內因,個體自身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自身心理是否健康及健康程度。
大學不同于中學的一個地方,就是在大學生活中,成績不再是唯一的標準,特長、人際關系、社會活動、家庭背景等,都被納入到一個綜合的、系統(tǒng)的社會評價機制之中。例如計算機的熟練使用、流利的英語口語、較強的音樂舞蹈素養(yǎng)等。對于來自農(nóng)村和邊遠地區(qū)的貧困大學生,則很可能因為過去教學條件的限制,缺少這方面的學習積累,因此,學習基礎相對薄弱,不容易達到較高的水準,這樣就導致原來因為成績優(yōu)勢而獲得較高社會評價的貧困大學生很可能在新環(huán)境中只能獲得較低的社會評價。這種落差和刺激有可能成為貧困大學生努力奮斗的動力,但也很有可能成為貧困大學生自卑、敏感的誘因。
貧困使貧困生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對自我的形象相對的敏感和關注,在思維方式和人際關系上趨于封閉,可能會產(chǎn)生各種心理障礙。比如:有的貧困生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抗拒著師生善意的幫助和關心;還有些貧困生由于貧困而對社會產(chǎn)生極端的的看法和做法,影響了社會的和諧和發(fā)展。
三、解決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思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指出:“要堅持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既要講道理又要辦實事,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結合造成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筆者認為,高校對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努力形成一個包括經(jīng)濟救助機制、思想政治教育、自我調適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在內的綜合性的教育環(huán)境。
(一)完善經(jīng)濟救助體系,切實緩解貧困生的經(jīng)濟壓力
經(jīng)濟困難是引起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針對目前社會經(jīng)濟救助和高校助學體系存在的不足,我們應該不斷完善經(jīng)濟救助體系和緩解經(jīng)濟壓力,這是解決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本,因為經(jīng)濟救助機制不是本文研究討論的重點,在此不再贅述。
(二)加強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和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堅持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調動人的積極性的原則,心理健康教育應貫穿于高校教育的各個方面,與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結合和滲透。
1.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幫助貧困大學生走出心理困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強對貧困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正確看待貧窮是一種暫時存在的、不可回避的客觀現(xiàn)實,但又是可以通過努力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
2.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培養(yǎng)貧困生的自信心
我們應努力營造“尊重貧困生人格,維護貧困生權益,關愛貧困生成長”的輿論環(huán)境,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各級黨團組織以及學生會組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貧困大學生的活動,使貧困大學生切身體會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從而激勵貧困大學生樹立信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3.樹立自立自強的榜樣典范
在學生教育過程中,通過對先進典型的樹立和宣傳以及社團的凝聚力量,可以消除個體學生的孤獨感和無助感,在校園內為貧困生擴展活動空間,增強他們的自我悅納,更加明確的認識自我,對自己進行正確定位,有效地幫助貧困大學生樹立自強自立的意識,從而為其應對以后的挑戰(zhàn)打下堅實的基礎。
4.營造貧困大學生自立自強的群體支持氛圍
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必須重視班級和寢室的作用,在這些小群體、小環(huán)境里營造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際環(huán)境,通過經(jīng)常性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以及體育社團等活動,加強同學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逐步建立起真摯的友誼,營造一個自立自強的群體支持氛圍,讓貧困大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而化解孤獨、抑郁等不良情緒,進一步增強自信心,健康成長。
(三)引導高校貧困生自我調適自身的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決于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要消除貧困大學生各種心理困擾,除了依靠外部的幫助、引導外,還應引導貧困大學生轉變思維,積極面對困惑和困難,不要逃避,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積極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主動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和技巧,減輕內心的沖突和不安,緩解過強的心理負荷。
(四)多渠道開展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把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在整個高校教育過程中,關于對高校貧困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主要有課堂、校園文化、網(wǎng)絡和心理咨詢。同時,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離不開學生家庭的配合和社會大環(huán)境的支持。因此,應綜合運用多種途徑和渠道,積極探索適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
四、結語
總之,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關系到本人的生活學習、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而且,還關系到高校的穩(wěn)定,社會的和諧。因此,對貧困大學生精神救助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國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政策支持,需要全社會的關愛和幫助。
參考文獻:
[1]黃東陽.對高校貧困生理健康問題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7(5).
[2]肖恒.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
作者簡介:
1.肖紅艷,女,碩士研究生,講師,湖南信息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黃慕容,女,本科,講師,湖南信息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