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琪
教學(xué)內(nèi)容:教科版小學(xué)《語文》四年級下冊。
教學(xué)目標(biāo):
1.通過對比閱讀的方法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和母愛的偉大,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xué)習(xí)作者先抑后揚(yáng)的寫法,感受作者的語言風(fēng)格。
教學(xué)重、難點:
1.引導(dǎo)學(xué)生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感受母愛的偉大。
2.學(xué)習(xí)先抑后揚(yáng)的寫作方法。
教學(xué)過程:
一、整體回顧,理清課文脈絡(luò)
1.回顧課文內(nèi)容。
師:同學(xué)們,上節(jié)語文課我們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老舍的這篇《母雞》,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xué)習(xí)。下面就請同學(xué)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生默讀課文。)
師:同學(xué)們讀完就坐好,誰來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生:這篇文章主要寫了老舍對母雞的評價。
師:他怎樣評價母雞的?
生:他開始討厭母雞,后來不討厭母雞了。
師:說得不錯,誰再來說說?
生: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老舍開始討厭母雞,最后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師:你的概括能力真強(qiáng)。文章主要寫了作者由開始一向討厭母雞到后來不敢再討厭母雞這件事情。
2.設(shè)疑引發(fā)思考。
師:作者從開始“一向討厭”到后來“不敢再討厭”,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情感變化呢?
生:因為母雞孵出了小雛雞。
師:難道只是因為母雞孵出了小雛雞,作者的情感就發(fā)生變化了嗎?再想想。
生:因為母雞負(fù)責(zé)、慈愛、勇敢、辛苦。
師:好,同學(xué)們看大屏幕,讓我們齊讀一下文中的這段話。
(多媒體出示:它負(fù)責(zé)、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生齊讀這段話。)
師:這段話中作者用了哪幾個詞來形容母雞?
生:負(fù)責(zé)、慈愛、勇敢、辛苦。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幾個詞。
(生齊讀。)
師:作者是通過哪些具體的小事兒來描寫母雞的這些性格特點的?請同學(xué)們在這幾個詞中選出一個你最感興趣的,到書中去讀一讀,找一找與之相關(guān)的語句,把它畫下來。
(生默讀課文,畫出句子。)
師:誰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一說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從這句話中我體會到了母雞的勇敢。
師:說得真好,誰還想說?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睆倪@句話中我體會出母雞的慈愛。
師:從這句話中我們不但能感受到母雞的慈愛還能感受到什么?
生:還能感受到母雞的負(fù)責(zé)。
師:作者從這樣一件小事兒來說明母雞的負(fù)責(zé)。哪里又體現(xiàn)了母雞的辛苦?
生:它教給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許多許多次。
師:通過大家的匯報,我們知道了,作者就是通過這樣具體的事例來寫出母雞的這些特點的。 (板書:具體事例。) 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可以這樣來寫。
二、對比閱讀,體會情感變化
1.初步感知對比閱讀。
師:我們再來看這句話,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多媒體出示: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yuǎn),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師:從這句話中我們感受到了母雞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生:我感受到了母雞的勇敢。
師:我們看,這里提到了大公雞,想一想課文中還有哪里也寫到大公雞,你能找到嗎?
(多媒體出示:它永遠(yuǎn)不反抗公雞。)
(生讀句子。)
師: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此時的母雞嗎?
生:軟弱、欺軟怕硬。
師:你的詞匯真豐富。我們看這兩句話里都提到了大公雞,那就讓我們把這兩句話對比著讀一讀,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感受。自己來試一試。
(學(xué)生對比讀句子。)
師:誰來說說,這樣對比著讀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之前是軟弱,孵小雞之后變得勇敢了。更能體會出母雞的勇敢了。
師: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生讀對比的兩個句子。)
師:你這只母雞太溫柔了,想象一下你現(xiàn)在就是這只母雞,大公雞要來搶食兒了,你的小寶寶要餓肚子啦,你該怎么辦?你再來讀一讀。
(生再次讀這兩句話。)
師:有進(jìn)步,誰再來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受。
( 生讀對比的兩個句子。)
師:之前說母雞軟弱,后來說它勇敢,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生:對比。
(板書:對比。)
師:這樣寫讓我們更能感受到母雞的勇敢,那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對比著讀一讀這兩句話。
生齊讀:
(1)它永遠(yuǎn)不反抗公雞。
(2)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yuǎn),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2.小結(jié)讀書方法。
師:通過對比著讀我們更能體會到母雞的勇敢,更能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所以說對比閱讀是一種非常好的讀書方法。
3.運用對比閱讀學(xué)文。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種對比閱讀的方法再來讀一讀文章,找一找文章中還有哪些地方也采用了這種對比的寫法,請同學(xué)們按照自學(xué)提示的要求,仔細(xì)默讀課文,找出一處對比之后就請你坐好。
(多媒體出示:對比閱讀自學(xué)提示。
(1)找出描寫母雞孵小雞以前的句子,并畫出來。這時母雞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2)找出描寫母雞孵小雞以后的句子,并畫出來。這時母雞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3)把兩句話對比著讀一讀,對比閱讀后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自由讀文,畫出對比的句子。)
4.小組交流討論。
師:我看到了,大部分同學(xué)都已經(jīng)找出來了,下面就讓我們在小組里交流一下。注意交流的要求:每次先請一名同學(xué)來說,其他的同學(xué)認(rèn)真聽,傾聽的過程中注意思考,你和他找到的句子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聽聽他的想法,如果一樣想想你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小組交流。)
5.學(xué)生匯報自學(xué)成果。
師:好了,誰想把你找到的句子和全班同學(xué)交流一下?
生:我找到的母雞孵小雞以前的句子是:它永遠(yuǎn)不反抗公雞??墒牵袝r候卻欺侮那最忠厚的鴨子。更可惡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雞的時候,它會下毒手,乘其不備,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兒毛來。
師:停一下,同學(xué)們,他說的句子你們都找到了嗎?認(rèn)真傾聽可是個非常好的習(xí)慣。接著匯報。
生:這里母雞留給我的印象是:這是一只很可惡、陰險狠毒、欺軟怕硬的母雞。
生:我找到的母雞孵小雞以后的句子是: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這里母雞留給我的印象是它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它很慈愛。對比閱讀后我感受到做了媽媽的母雞變得慈愛了,體會到作者為什么不敢討厭母雞了。
師:我們來看他找出的這一處對比。同學(xué)們看這段話,這時的母雞是什么樣的?
生:欺軟怕硬。
生:陰險狠毒,可惡。
師:孩子,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生讀第一段。)
師:我覺得這只雞還不夠可惡,老師來讀,你們聽。(師范讀第一段。)你再來讀一讀,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讀得更好。
(生再讀第一段。)
師:你真有進(jìn)步,請坐。誰還想來讀?
師:這只母雞可真討厭,可是它孵完小雞之后呢?變得怎樣了?
生:它變得慈愛了。
師:對比原來的狠毒,我們更能感受到它此時的慈愛。誰能用你的朗讀讓我們體會到母雞的慈愛?
(生讀第二段。)
師:一句“一聲也不哼”應(yīng)該與前面欺負(fù)鴨子、其他母雞的行為形成鮮明的對比。你的對比不夠明顯,誰再來讀一讀,讀出你真實的感受。
(生讀第二段。)
師:真是一只慈愛又負(fù)責(zé)的母雞。剛剛我們通過對比閱讀感受到了這只母雞前后行為上有對比,那除了這里有對比之外,文中還有哪處采用了對比的寫法?誰來接著匯報?
生:我找到了母雞孵小雞之前和之后聲音的對比。
生:我找到的母雞孵小雞以前的句子是: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而并沒有什么理由,討厭!這里母雞留給我的印象是:這是一只很聒噪的母雞,無病呻吟。
生:我找到的母雞孵小雞以后的句子是:一個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聽,挺著身預(yù)備作戰(zhàn);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這里母雞留給我的印象是它很慈愛。它不是無病呻吟了,它的叫聲變得有內(nèi)容了。對比閱讀后我感受到了母雞做了媽媽之后的變化,更感受到它的慈愛了。
師:她說這是母雞孵小雞之前和孵小雞之后聲音的對比。孵小雞之前母雞是怎樣叫的?
生:嘎嘎。
師:男同學(xué)來讀一讀。
男生齊讀:嘎嘎,嘎嘎。
師:再來讀一讀,它沒完沒了的嘎嘎到前院又嘎嘎到后院,你們聽了這種聲音感覺怎么樣?
生:很討厭,很難聽。
師:你能帶著這樣的感受重新讀一讀這段話嗎?
(生讀第一段。)
師:不夠討厭,誰再來試一試?
(生讀第一段。)
師:這只母雞可真討厭,那它孵完小雞之后呢,怎么叫的?
生:咕咕。
師:女同學(xué)齊讀。
師:感覺怎么樣?
生:很溫柔很慈愛。
師:能帶著你的感受來讀一讀這一段嗎?
(生讀第二段語句。)
師:這真是一只既慈愛又負(fù)責(zé)的母雞。
師:同學(xué)們,我們看這些語言:嘎嘎、咕咕、討厭,讀起來有什么感覺,是不是就像我們平時說話聊天一樣?這就是老舍先生的寫作特點,是那樣的通俗易懂又貼近生活。
師:剛剛我們對比著讀,讀出了母雞叫聲的變化。誰再來接著匯報?
生:我找到的母雞孵小雞以前的句子是: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fā)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吵得受不了。這里留給我的印象是這是一只愛顯擺的母雞,有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喜歡炫耀。
生:我找到的母雞孵小雞以后的句子是: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這里留給我的印象是它很負(fù)責(zé)。通過對比閱讀我感受到了母雞做了雞媽媽之后更負(fù)責(zé)了。
師:老師和你的感受一樣,請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組對比。
師:到下蛋的時候,母雞為了炫耀它那點兒成績,吵得連聾子也受不了,聾子會怕吵嗎?這是一個什么修辭手法?
生:夸張。
師:用來諷刺什么?
生:諷刺母雞的炫耀。
師:我們再看這里,母雞有了寶寶之后,半夜里頂尖銳頂凄慘的叫,也很吵啊,作者為什么這時候不討厭它呢?
生:這時候叫是為了保護(hù)小雞雛。
師:它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位媽媽了,它的身份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zhuǎn)變,這時候作者的情感也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zhuǎn)變,聽它叫得那么尖銳,那么凄慘,作者會有什么感受?
生:很心疼
師: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變化嗎?誰來試試?
(生讀這兩段。)
師:我們再來看這句話,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同學(xué)們展開想象,這只母雞還有可能在什么情況下做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句子寫在書中的空白處。
(生仿寫。)
師:誰來讀一讀你寫的句子?
生:在大雞欺負(fù)雞雛的時候,它便挺身而出趕走大雞,生怕小雞受傷害。
生:在黃鼠狼來偷吃小雞的時候,它便咕咕地把黃鼠狼趕走,生怕小雞被黃鼠狼吃掉。
生:在有腳步聲的時候,它便立刻警戒起來,因為它要保護(hù)它的寶寶。
生:在大雨來臨時,它便放聲啼叫,提醒雞雛馬上回到它身邊來。
生:在小雛雞落水時,它便放聲啼叫,引來大人保護(hù)小雞雛。
師:同學(xué)們的想象可真豐富,這只母雞如此的負(fù)責(zé)如此的辛苦,就是為了什么?
生:保護(hù)它的孩子。
師:這樣一只為了保護(hù)孩子而日夜操勞的母雞真讓人感動,尊敬。真是一位偉大的雞母親。所以作者這樣贊美它,讓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出示:它負(fù)責(zé)、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生齊讀。)
6.情感升華。
師:同學(xué)們想一想,作者僅僅是在贊美雞媽媽嗎?
生:不是,是所有的媽媽。
師:作者是在贊美母愛的偉大,贊美所有的母親,那讓我們把這個“它”換成女字旁的她,來贊美普天下所有的母親。
生齊讀:她偉大,因為她是母親。一個母親就必定是一位英雄。
三、回歸整體,明確寫作手法
師:同學(xué)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xué)習(xí),我們知道了作者前面對母雞是“一向討厭”到后來“不敢討厭”,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寫法?
生:這是對比的寫法。
師:像這樣先貶低再贊揚(yáng)的寫法就叫作先抑后揚(yáng)。(板書:先抑后揚(yáng)。)這樣的寫法更能突出作者對母愛的贊頌,更能讓我們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變化,這都是作者在表達(dá)自己的情感,正是因為作者有情,他才會把這只母雞描寫得這么生動,所以說寫文章要寫出真情實感。
四、 課外薦讀,拓展讀書方法
師:好,我們這節(jié)課用對比閱讀的方法讀懂了老舍先生這篇《母雞》,我們是把這篇文章中的句子和句子對比著讀的,推薦同學(xué)們回去再讀一讀老舍先生的這幾篇寫小動物的文章,我們把這幾篇文章再對比著讀一讀,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感受,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作者單位:牡丹江市鐵三小學(xué))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