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泉根
(順昌縣第一中學,福建 順昌 353200)
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中化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也是衡量高中化學教學效果的重要尺度。在此視野下,培養(yǎng)高中學生化學問題意識,試圖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逐步形成和發(fā)展化學學科觀念、化學思維方式和科學探究能力,促成科學精神和價值觀的樹立和發(fā)展,借此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
學生的學習行為往往由問題引發(fā),心中有了疑問,在問題的帶動下,學生才會產生求知欲,才會去主動學習科學知識;也只有這樣,教學才能達成高效性。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化學問題意識,用有價值的問題來組織教學活動,在問題推動下建構高效的高中化學教學課堂,從而促進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教學應當以生為本,因此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心應該是學生,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檢驗教學質量的最重要的衡量尺度。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講臺成為教師展示個人教學才華的舞臺,學生成為旁觀者,教學效果好壞的衡量尺度是教師的展示,教師過分重視自己的課堂講授效果,而不在意學生的參與程度,是否真正理解,是否學會了思考和探究,所以這種課堂是“師本”化的,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凸顯,教學的中心偏移到教師一方,學生一方的學習效果自然無法保證。在新課改理念下,尤其是在確立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目標的視野下,廣大教師逐漸認識到高中學生化學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學會依托問題進行思考,從而真正激活化學課堂,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探索化學的奧秘。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性,逐漸轉變了“師本”的化學教學觀念,“以生為本”的化學課堂也逐漸建構起來。
長期以來,高中化學教學一直處于一種尷尬的局面,教師的“投入”與學生的“產出”之間存在巨大的反差,化學教師花費很大氣力備課,在課堂上認真講授,課后不辭辛苦的批改作業(yè)和指導學生,可是學生的化學學習成績卻很不理想,教學效率低下。眾所周知,化學是從微觀層次(分子、原子)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及其在一定條件下的變化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瘜W知識體系龐大,知識內容非常復雜,使得高中階段理科生學習化學容易產生畏難心理。為了擺脫這些教學困境,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高中化學應該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依托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促使“教”與“學”的主體在問題的中介下實現互動,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化學學習之中,跟隨教師的步伐,自我建構知識。如此,化學知識的掌握不再是被動地聽講,而是主動地思考;化學課堂不再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而是代之以問題啟發(fā)式,因而更加高效優(yōu)質的化學教學課堂隨之會必然生成。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等。[1]為了強化高中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品質的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能力的提升是關鍵,而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又要依托問題意識,因為問題意識是學生建構化學知識體系、探索化學世界的重要能力,是培養(yǎng)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更加深入地從多個層面、不同角度,科學動態(tài)地分析所發(fā)生的化學變化,運用化學思想和反應原理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實驗探究、化學分析、邏輯推理等方法,進而研究認識物質結構、性質和變化規(guī)律;從提出問題開始,師生互動研究實驗探究方案,依托調查資料、化學實驗數據等進行創(chuàng)新實驗探究??梢?,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化學問題意識,有利于培育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為了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心中的疑問,產生“問”的動力,教師應當激活課堂,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主動表達看法,說出自己心中的問題,以此取代傳統(tǒng)課堂一言堂的局面。傳統(tǒng)的課堂,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學生學習沒有主動性,無法實現高效化學課堂的建構,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而在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才會更加活躍,更容易提出問題,學生的思維局限才能被突破,學生的智慧火花才能碰撞出來。在設置問題時,要“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設計出符合學生思維方式和認知規(guī)律的問題,深入淺出,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的提問”。[2]如在講授有機物苯一節(jié)時,教師可先用猜字謎的方式創(chuàng)設新課導入:有人說它笨,其實它不笨,脫去竹笠換草帽,化學研究變英豪。這樣的導入形式比較活潑,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也使得課堂氛圍活躍起來;然后借此機會,引發(fā)學生討論,對苯的問題進行思考。學生們可能就會順勢提出“為什么稱苯為‘芳烴之本’?苯的具體組成結構?環(huán)狀、鏈狀、單雙鍵交替?用什么實驗驗證我們推測的正確性?”等問題,之后教師啟發(fā)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學生也很容易通過舉實例和思考辯論的方法,找到物質結構,再研究物質性質??梢姡挥屑せ钫n堂,創(chuàng)造學生產生問題的機會,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尋找問題、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全方位地樹立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要有情境性,高中學生能在問題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知識。在查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高中學生化學問題意識,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問題是牽引知識的關鍵媒介,也是促使學生學習的主動力;同時,問題是化學教學的主線,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從課堂導入開始,問題便介入其中,將知識點串聯起來,調動學生參與主動性,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好地進行知識探究,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對于高中學生而言,高中化學學科有相當的難度,由于知識儲備較少,思維能力不足,學生很難發(fā)現問題,因此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發(fā)現問題,還應該結合教學需要,拋給學生問題引發(fā)必要的思考,“問題的提出,要有驅動性、指向性和層次性”。[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拋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心,并且產生想要破解問題謎團的欲望,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如講授“鹵素及其化合物”知識時,教師可針對教學重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無色的溴化鈉溶液中滴入氯水,溶液會變顏色,這究竟是怎么回事?能否用化學知識解釋?”如此將課堂教學話題引出,激發(fā)學生討論問題的興趣,討論過程之中,教師再給予適當的引導,提出諸如“氯水和溴水的顏色如何”的問題,讓學生沿著Cl2和NaBr反應的方向進行思考,從而得出結論:溴化鈉溶液中的溴離子被氯水中的Cl2所氧化產生Br2,導致溶液顏色的變化。在這樣的教學問題情境之中,化學課堂教學內容被巧妙地引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隨之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會逐漸增強,進而學會帶著問題思考化學知識。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生活離不開化學,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是化學核心素養(yǎng)之一。高中化學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要培養(yǎng)學生探索未知世界、崇尚科學的思想,更要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化學的神奇美妙與大千世界息息相關。也就是說,化學是與生活緊密聯系的,生活也是學習和鞏固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善于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建立關聯,引發(fā)學生問題思維。在高中化學教學內容中,與日常生活聯系最密切的是有機化學部分。如在對“酯”這一教學內容的學習中,在實驗的幫助下,可以得出酯密度比水小、難溶于水等性質。教師可適時提出相應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利用洗滌液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脂,它起效的原理是什么呢?在學生充分思考、討論的基礎上,繼續(xù)向學生提問:1.洗滌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油脂中什么條件下可以溶解于水?3.熱的碳酸鈉水溶液是否也可以除去油脂?結合生活常識,學生在相互合作、討論探究等方式幫助下,可以得出熱的碳酸鈉溶液的水解能產生很強的堿性并可清除油污等正確結論。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是化學知識的來源,同時也是驗證的途徑,高中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動手操作,一邊觀察一邊思考,發(fā)現疑問并嘗試解答。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能力也會增強,可以更好地分析和把握化學現象和原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為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應該重視化學實驗教學,這樣遠比單純的知識灌輸要更有效,學生也更樂于接受。學生知識的自我建構非常重要,因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借助化學實驗,可以引發(fā)學生自主思考,帶動學生產生問題意識。如在學習“離子反應”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實驗環(huán)境,引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在一塊玻璃上,教師先平鋪一張濕潤濾紙,上面含有硫酸鉀的酚酞溶液,再用夾子夾住濾紙的兩邊,通過導線連接直流電源,在濾紙的正中央,放一小束用氫氧化鈉溶液浸過的棉紗線,接通電源片刻。然后提出問題:大家觀察到了什么現象?它揭示了什么問題?觀察實驗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所以關注度較高,精力也較集中,在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教師在適當的時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可以促使學生透過現象看到化學知識的本質。通過實驗問題的創(chuàng)設,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學生的問題意識便會不斷增強。
合作學習依靠集體的力量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是優(yōu)質的學習方式,它通過群學啟智的模式,能夠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必須依托合作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習聯盟,在面對同一個問題的時候,凸顯集體群策群力的優(yōu)勢,針對小組某一個成員的問題,其他成員可以幫助其思考和解答,面對小組之間問題競爭時,可以激發(fā)小組的智慧火花,從而更好地提升問題思考的深廣度。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設計好問題,注意問題的梯度性,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最近發(fā)展區(qū)情況,搭建起有效的解疑共學平臺,讓小組成員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能夠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問題意識。如在講授鋁的性質時,教師可以秉持群學啟智的原則,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化學實驗,設計一些供小組探究的問題:1.金屬與酸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那么,請問金屬與堿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嗎?如果可以,是什么金屬?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何書寫?3.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嗎?如何書寫相關的化學方程式?這種帶有梯度性的問題,能夠促使各個小組更好地運轉起來,逐漸延伸思維的深度,增強小組成員的問題意識。當然,教師在引導學生成立學習小組時,也應該給予一定的幫助,促使不同性格氣質、認知水平、知識儲備條件的學生組成小組,對組內不善于提出問題和表達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引導小組成員鼓勵這些學生。那么,長期堅持下去,在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之中,每一名學生都會主動提出問題、并且學會與他人一起解決化學學習過程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