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艷蘭
(蘇州科技大學 社會學系,江蘇 蘇州 215009)
育兒問題已經(jīng)是一種備受關注的文化現(xiàn)象。2015年度重磅電視劇《虎媽貓爸》反映和再現(xiàn)了當前中國城市家庭中的育兒問題,并引發(fā)了廣泛的討論。該劇導演姚曉峰說:“教育的困惑已經(jīng)成為社會問題。在這部劇里,我們一起探討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要把我認為最好的教育方式告訴大家……”[1]。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是“狼爸”杜峰與海歸教育專家唐琳之間的兩場辯論,他們分別是中國當前占主流的教育理念和西方教育理念的代言人。最后唐琳獲勝,“重視孩子內心的感受”“讓孩子做自己”等等這些來自西方國家的教育理念受到家長們的認可和稱贊,中國當前比較流行的虎媽狼爸們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遭到清算。劇末,男女主人公置身于一個美麗虛設的童話世界,藍天白云綠樹,孩子們在其間奔跑,一幅田園牧歌式的畫面令人心曠神怡,“孩子是有他們自己的世界的”“快樂最重要”,這句對白很清楚地傳達出劇中畢勝男夫婦對自身教育方式反思和痛苦掙扎之后所達成的共識,也是該劇想要告訴觀眾的最好的教育方式,更是當前大眾文化中比較流行的“快樂教育”在電視媒體上的再現(xiàn)。從學術研究的角度該如何去理解這種快樂教育呢?
有關如何養(yǎng)育孩子的育兒建議是一種歷史與社會的建構。育兒建議深深地扎根于特定的社會背景當中,政治、經(jīng)濟及文化的變遷導致育兒實踐和育兒文化的改變。19至20世紀,人們對科學的熱情與信心幾乎席卷一切領域。科學育兒開始興起,母親開始感覺到依靠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育兒知識已經(jīng)無法幫助她們教養(yǎng)好孩子,科學的母職由此形成[2]。那時的科學育兒實踐和規(guī)范受行為主義科學的主宰,認為孩子需要得到嚴格的訓練以便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這種育兒規(guī)范與早期的工業(yè)社會特質相關聯(lián),工業(yè)社會需要工人有規(guī)則意識、嚴謹和有效率。隨著社會的變遷,到20世紀中期,生產(chǎn)文化逐漸被消費文化所替代,科學育兒中的紀律訓練也逐漸被寬容、建議和勸告的方式所替代[3](PP 337-353)。20世紀初,父母被要求關注母嬰保健和生長發(fā)育,20世紀30年代,父母被建議在專業(yè)知識的幫助下培養(yǎng)情緒健康的孩子,到了20世紀60年代,西方育兒雜志大量建議父母促進孩子的認知與智力發(fā)展。工業(yè)化的發(fā)展促進了育兒建議從保健向智力發(fā)展的轉變。在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教育在社會分層和流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孩子在學校系統(tǒng)中面臨較大的學業(yè)壓力和要求,早期認知教育的目標直接與這種教育環(huán)境相對接,所以父母都盡力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展[4](PP 41-75)。在1928-1944年與1990-2012年這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加拿大流行的婦女雜志Chatelame對母親的建議發(fā)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早期的母職被再現(xiàn)為一種嚴肅而耗時的工作,重點放在孩子的身體健康和行為習慣的教導方面,以便孩子將來能夠適應工作場所、家庭和社會;而后一個時期的母職則更多地被描繪為一項情緒工作,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和行為習慣,還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緒穩(wěn)定,養(yǎng)育孩子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適應社會,更要努力讓其過得幸??鞓?。前期的醫(yī)療化聚焦于兒童的身體和行為習慣,后期則注重兒童的個性和情緒。這些變化折射出社會價值的變遷,心理專業(yè)話語和風險社會導致了婦女雜志育兒建議的變化[5](PP 253-265)。來自英國的研究也表明,在過去的20多年里,親職文化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兒童養(yǎng)育的任務不斷擴張,親職范圍也不斷擴大,逐漸成為公共討論的主題。親職文化方面的變化與兒童處在風險中的觀念的發(fā)展是同步的,親職擴張與風險社會的發(fā)展也是同步的,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父母也被建構為風險的管理者[6](PP 293-300)。腦科學研究的新進展亦對親職文化影響甚大,在相關理論知識的指導下,父母被建議去最大化地促進孩子的認知和智力發(fā)展。當前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下強調個人責任、自我管理和自我增強的管理模式也促使此類對父母的建議的增多[7](PP 41-50)[8](PP 253-263)。風險社會和消費主義文化共同促使兒童觀念的轉變,并直接影響了親職文化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童年的危機是風險社會中成人世界的焦慮和不安全感在兒童身上的折射。而這將深深地影響家庭中的親職實踐,童年階段的風險無處不在,兒童是那么的純潔,他們應該擁有幸福快樂的童年,所以父母要保護他們,通過消費給他們提供盡可能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9](PP 171-185)。綜上所述,英文文獻中關于育兒建議的研究顯示,從前工業(yè)社會、工業(yè)社會到當前的風險社會,育兒建議與特定的歷史時期的經(jīng)濟和文化特征密切相關。學者從風險社會、消費文化以及腦科學研究進展等方面對當前育兒建議或親職文化的變化進行了解釋。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科學育兒知識在全球范圍內得以傳播,全球資本也正在盡力打造一個同質性的兒童文化。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卷入這種全球經(jīng)濟體系。在此背景之下,中國的育兒建議正在發(fā)生何種變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對家長科學育兒的建議以及對家長責任意識的強調已經(jīng)成為家庭教育領域的主流現(xiàn)象。家庭教育立法也正在推進當中。而國內學界對育兒問題的研究比較集中在育兒實踐和育兒支持體系建構及照顧政策等方面,對文化層面的研究和反思比較缺乏。少有的幾篇文獻從親職文化的變化這一角度指出了當前育兒領域發(fā)生的變化,比如,“好媽媽”是符合標準的全知全能的“教育媽媽”[10],當前親職職責范圍不斷擴大,“家長主義”開始盛行[11]。這些研究捕捉到了親職文化方面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是如何發(fā)生的?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需要進一步探究。在重視家庭教育的背景下,這一研究取向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價值。本文在以上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描述中國當前親職話語中育兒建議的內容,剖析這種親職話語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和話語建構機制,并分析它可能造成的影響。
大眾媒體是建構社會真實的重要機制。社會建構論認為,媒體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是再現(xiàn)與被再現(xiàn)的關系。再現(xiàn)論認為,媒體并不是被動反映社會狀況,而是從無數(shù)紛雜零星的社會事件中主動加以挑選、重組、編排,以文字或圖像等符碼組成一套有秩序、可理解、有意義的敘述方式[12](P 10)。本研究將對流行育兒雜志進行分析,在雜志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思考方面,采取“再現(xiàn)論”的立場。在此理論視角下,本研究的重點并不是要去分析流行育兒雜志中的育兒內容和觀念是否與現(xiàn)實情況相符,而是要盡力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去呈現(xiàn)并解釋流行育兒雜志如何挑選、重組和編排育兒相關事件,建構特定的育兒知識,以此來剖析各種社會力量之間的關系與運作。
本文采用話語分析的方法對流行育兒雜志《父母必讀》相關文本進行分析。權力機制如何安排運作,權力運作機制如何通過話語而將不平等的關系結構化并且維持和延續(xù),是話語分析要去探討的焦點問題。話語分析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取徑,很多學科都有自己的一套話語分析方法。諾曼·費爾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將語言分析和社會理論結合在一起,發(fā)展出了一個適合于社會科學研究特別是社會變化研究的話語分析框架。它包括三個向度上的分析:文本、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文本分析包括四個主題,分別是詞匯、語法、連貫性和文本結構;話語實踐牽涉到文本生產(chǎn)、分配和消費的過程,其實質是知識/權力機制在社會的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的運作,包括的三個主題分別是,言辭表達中的力量、文本的連貫性和文本的互文性;社會實踐在意識形態(tài)和權力的關系中討論話語[13](P 67)。本文參考和借鑒這一系統(tǒng)性的分析框架對文本資料進行分析,擬定初步的分析框架。首先運用話語分析中文本的互文性的技術和方法對材料進行分析,著重于文本生產(chǎn)的過程;然后在話語實踐分析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作為社會實踐的話語,即著重在意識形態(tài)和權力的關系中討論話語。
《父母必讀》于1980年4月創(chuàng)刊,是中國改革開放后創(chuàng)辦的第一本家庭育兒雜志,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本以家庭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權威科普雜志;刊名由前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題寫。它的創(chuàng)刊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雜志在創(chuàng)刊之初關注兒童、青少年的生育、養(yǎng)育與教育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定位逐漸清晰,僅關注0-6歲的孩子和他們的養(yǎng)育者。本文聚焦學齡前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選取21世紀以來《父母必讀》雜志中與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相關的文章作為分析對象。《父母必讀》雜志自2000年以后增加了印張,文章數(shù)量及內容大幅增加,在欄目設置上做了比較大幅度的調整。2000年至2003年開辟了“本刊視點”欄目,2004年之后改為“特別策劃”,每一期雜志的“本刊視點”或“特別策劃”只有一個主題,這種情況占絕大多數(shù),但是也有少數(shù)例外,2003年12期當中只有11個主題,2004年和2007年卻分別有15個主題和14個主題。一般情況下,每一期此欄目的主題由雜志編輯部策劃,通過案例或數(shù)據(jù)呈現(xiàn)主題內容,由數(shù)名該領域專家組成專家支持團隊對前述的主題內容進行點評、分析或總結?!疤貏e策劃”欄目的標題也會以較大的字體顯示在封面上比較顯眼的位置。各種跡象顯示,“特別策劃”的主題基本上能夠體現(xiàn)出雜志傳播的核心內容。21世紀初期的雜志在內容上與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具有較強的連續(xù)性,2003年9月與法國育兒雜志版權合作,雜志自2004年之后在內容、形式和風格上都發(fā)生了一個較大的轉變。基于此,本文選取的研究資料為2004年至2014年雜志中的137次“特別策劃”,每次“特別策劃”中包含3-6篇文章。需要說明的是,2004年至2006年的雜志改為半月刊,2007年之后恢復為月刊。上半月即奇數(shù)期保持原有的風格,所以在抽樣的時候只關注上半月刊。關于懷孕、生產(chǎn)、照顧與健康等與本文研究內容不符者不在分析之列,這樣一來就篩選出48次符合本文內容要求的“特別策劃”。根據(jù)立意抽樣的方法選取其中有關育兒方式的30篇文章作為本文的分析文本。采用費爾克拉夫提出的文本分析及話語分析框架中的具體向度對所選取的文章進行分析。
當前對兒童的界定和觀念正發(fā)生著明顯的改變。具體言之,就是認為孩子不是一張白紙,有主動成長的規(guī)律和意識;兒童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童話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童年生命力得到生長和發(fā)展,孩子便會收獲童年幸福感。雜志文本比較精準地傳達了這一時代特征,并將它具體化后傳遞給讀者。
現(xiàn)在的小孩普遍會遇到一個麻煩:大人似乎把他所有的時間都填滿了。小孩是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我相信他還是會有屬于自己的童話世界,但是問題是他能夠在他的童話世界里待多久。小孩在童話世界里待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這是很悲哀的事情[14](P 36)。
以上文字來自2008年第2期“特別策劃”中朱德庸的一篇文章。整篇文章占有兩個版面,基本內容是,孩子的世界是一個非常自然的世界,大人要順應孩子的特點,學會尊重孩子,并與孩子好好相處,作者在文章中也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jīng)歷。讀者可以看到,一個知名漫畫作家用自由柔和的筆調在其文字中表達著自己的兒童觀,孩子有屬于自己的童話世界,如果父母過早地將孩子帶離這個童話世界,那便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很悲哀的事情”,童年的生命力難以生長。很明顯,這里的“童話世界”是孩子的世界,與大人的“競爭世界”相對。20世紀90年代的雜志文本迫不及待地說服父母要做好讓孩子面對競爭社會的準備,而21世紀的雜志文本卻似乎反其道而行之,一心想要告訴父母不要“打擾”孩子,讓他“做兒童做的事情”,讓他“成為他自己”,建議父母為孩子構筑童話世界,遠離競爭社會?!陡改副刈x》創(chuàng)刊30周年慶典暨21世紀兒童發(fā)展論壇之“面向未來的育兒生活”論壇上,有專家說:“兒童的名字是今天,不是明天。教育應該認同和尊重童年生活的價值,應該使每個兒童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并對自己影響控制環(huán)境的能力感到越來越自信。應該強調教育不是流水線上的機器,兒童也不是批量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應該尊重和理解兒童的現(xiàn)在,而不是無休止地為兒童的未來作計劃?!盵15]
這種童年生命力的概念還出現(xiàn)在2010年第6期的“特別策劃”中。下面這段文字來自林文采對于幸福童年的觀點,她認為孩子的幸福主要來自童年生命力的發(fā)揮。據(jù)雜志介紹,林文采是國際知名薩提亞治療師,“她時代”家庭大學首席親子專家。同時,她還是美國心理輔導學、臨床輔導學博士。
如果一個孩子覺得很幸福,他肯定不是在做成人做的事情,而是在做一個兒童做的事情,是他作為兒童的生命力得到了發(fā)揮和完成。每個人今天的“我”都是過去各個年齡段的“我”結合起來的,如果一個孩子童年很幸福,說明他童年的生命力發(fā)揮得非常好,而這將成為他未來很重要的資源[16](P 28)。
兒童生命力能夠得到發(fā)揮和完成,是因為他“在做一個兒童做的事情”。這段文字的言外之意,如果父母想要孩子將來得到好的發(fā)展,就要讓他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給他營造一個可以做兒童做的事情的空間,讓他的生命力在其間充分生長。
雜志文本關于兒童的另一個聚焦點是如何讓孩子幸福?!白尯⒆幼鱿矚g的事,他就能專注和持續(xù);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更容易培養(yǎng)出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他就能成為他自己。而成為他自己,就意味著成功和幸福?!盵17]在2011年第9期“特別策劃”欄目,雜志邀請數(shù)位事業(yè)有成的名人談如何讓孩子幸福,他們基本上主張“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例如“讓愛表現(xiàn)自由生長”,“對孩子的成長,我們要做發(fā)現(xiàn)者、潛能的挖掘者、輔助者,而不是破壞者”,“童年是最好的時光,本來有各種奇妙的想法,可許多違背孩子意愿的學習浪費了時間。如果能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和實踐,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他會奠定好人生最重要的基礎”[17](PP 23-29)。
這種“成為他自己”的觀點也體現(xiàn)在以下這段文字中。文中提及的陳學鋒是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教育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教育與發(fā)展心理學博士。我們一直用“孩子是一張白紙”來強調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而今天的心理專家則認為孩子不是一張白紙,借此來強調孩子自身的成長規(guī)律不可忽視。前者代表了家庭教育領域家長和環(huán)境的作用,而后者則代表了強調家庭教育中兒童的主體性地位和主動性、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漸興起,父母被建議不要試圖去“教育”孩子,只要不擾亂孩子成長發(fā)展的節(jié)奏就好,家庭教育中的親子關系也隨之發(fā)生了意義深遠的變化。
陳學鋒在和我們分享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提到一個有沖擊力的觀念,那就是“孩子不是一張白紙”。她認為,每個孩子在身心發(fā)展中都是具有主動性的,他有自己成長的規(guī)律,有主動成長的意識。而父母正是需要觀察到孩子什么時候出現(xiàn)這種主動意識,及時“促”一把,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破壞、限制孩子的發(fā)展,也不是揠苗助長。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成長中這種主動性,時時把孩子當作一個被動的受教育者,有過多的控制和主導,不僅不會把孩子教好,還會影響孩子自信的養(yǎng)成,讓孩子不斷產(chǎn)生無能感[18](P 31)。
在以上這些“特別策劃”欄目的文章中,很多時候是知名人士或各類專家結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或育兒經(jīng)驗,講述自己的觀點,傳遞出他們所在階層的價值取向。文體大多采用散文形式,文風比較自由活潑,所論及的問題,專家和知名人士是如此這般理解和處理的,只是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沒有語重心長的、直接的教導,但是達到的效果卻并不會因此而減低。他們的現(xiàn)身說法,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父母在閱讀雜志的同時也成為學習者,專家的觀點需要消化和學習,專家的經(jīng)歷可以參照和模仿。雖然雜志表面上沒有呼吁讀者應該怎樣,但是這種生產(chǎn)文本的方式和現(xiàn)身說法的力量足以讓父母自我約束和自我教育。
在上述兒童觀念的指導下,雜志文本向讀者傳遞了一種快樂教育的理念。在早期教育內容方面,越來越重視玩具、旅行、閱讀等給孩子帶來的積極影響,主張給孩子營造多元的體驗空間,讓孩子快樂地成長。學習的概念逐漸在淡化和轉移,“成長”和“發(fā)展”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在專門的智力發(fā)展論述方面,反對過度開發(fā),主張“玩就是學”,提倡在具有安全感的氛圍下進行互動交流以觀察、發(fā)掘孩子的興趣,最終能夠順其自然地促進孩子的發(fā)展,在快樂的氛圍中促進孩子的認知和社會交往。
時代在進步,我們對學習的理解也在進步!今天,孩子們的學習中有了更多的快樂元素。寓教于樂、玩中學的教學辦法,讓學習的形式更多元了,體驗更愉快了??鞓方逃沁@個時代的主題。……“嬰兒出生后已具備了學習的興趣,并且天生具備學習的能力”,“在主動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大腦神經(jīng)的活動所產(chǎn)生的激素,會帶給人興奮和快樂的感覺”。20世紀末腦神經(jīng)科學的這些重大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孩子生下來就有探索未知、學習新知的欲望,孩子時刻都在學習[19](P 21)。
“快樂教育是這個時代的主題”,多么明確的聲稱!上段文字的作者引用最近的腦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結論來說明,我們要重新理解孩子的學習。學習不僅是家長教育的過程和結果,而且是孩子時時刻刻在進行的活動。言外之意,父母要提供更加多元的學習途徑,以保證孩子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更豐富的體驗,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這些多元的學習途徑包括玩具、閱讀、才藝與旅行等。
孩子從玩具中學到的東西,是一種早期經(jīng)驗的貯備,它的效果不像識字、做數(shù)學題那樣立竿見影。比如孩子在玩積木中積累的空間概念,也許要到中學學幾何的時候才用得上。孩子剛出生時,你在他床頭掛一些玩具,孩子用腳踢、用手摸、擺動時發(fā)出聲音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孩子發(fā)展著自己的感知覺,這就是一種學習[20](P 32)。
玩玩具可以為將來儲備早期經(jīng)驗,能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玩玩具還可以讓孩子感覺自己是主人。這被認為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而孩子心理上的愉悅又被認為是極其重要的。因此,玩具基本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翻開2004年以來任何一本《父母必讀》,玩具的廣告必定撲面而來,知名玩具品牌、設計師、相關專業(yè)人士對玩具的解讀等等內容是讀者無法忽略的信息?!巴婢呖梢源龠M孩子某些能力的發(fā)展,……理解了它們,我們也就學會了選擇。好玩具背后的研發(fā)和設計是無可替代的,這讓它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優(yōu)秀和與眾不同。”[21](P 56)雜志中的玩具廣告不斷地強調,“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真正的玩具,它永遠是孩子的需要,也是父母表達愛的需要。為孩子找到他愛的玩具,找到讓我們放心的玩具,陪孩子一起創(chuàng)造性地玩玩具”[22](P 65),這些都是父母應該懂得和做到的。事實上,當前對于玩具的爭論不絕于耳。一個比較流行的批評意見是,那些高科技玩具僅僅編碼了一些有限的回應行為,會使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受損,甚至對創(chuàng)造力構成威脅[23]。雜志文本對此卻基本一字不提,有目的地篩選出玩具有利于孩子發(fā)展方面的信息,忽略和刪除了不利于孩子發(fā)展的信息。雜志文本的選擇性特征背后隱藏的意識形態(tài)值得深究。
親子旅游的意義更在于“體驗”。有些體驗也許孩子當時并沒有感覺,但是他看到了、摸到了、聞到了、感受了,以后會給他的生活帶來不同的影響。體驗越多,孩子的印象就會越深刻。建議無論帶孩子去哪兒旅游,都該注意自己的行程里是否有“體驗”的意義蘊含其中[24](P 27)。
一旦把親子旅行定義為發(fā)現(xiàn)之旅,就已經(jīng)接近它獨特的魅力了。帶著發(fā)現(xiàn)的眼光,孩子很容易在親子旅行中被激發(fā)出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在眾多的體驗中逐漸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也期盼借著每一次親子旅行的機會,享受生活,發(fā)現(xiàn)美好[25](P 27)。
旅行的意義其實是在于讓孩子自發(fā)地涌動好奇心去感受和體驗外界,而不是像上課一樣被灌輸知識。即使是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也有他表達好奇心的方式,比如在沙灘上抓沙子不肯離開,那就是他還沒有“研究”夠。讓孩子在旅行中自覺地打開自己的五感去觀察、體驗、思考,才能真正實現(xiàn)所謂的“開闊視野”[26](P 73)。
“最好的養(yǎng)育在路上”,旅行被定義為“發(fā)現(xiàn)”,旅行的意義被建構為“感受”和“體驗”??傊H子旅行可以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增加孩子的閱歷,開闊他們的視野。孩子的成長不只需要知識,還需要“發(fā)現(xiàn)美好”,給他們的人生涂上多彩的底色。雜志中關于親子旅行的“特別策劃”欄目,一般由讀者首先介紹他們的旅行趣事和經(jīng)驗,分享他們對于帶孩子旅行的感受和心得,可能還會有相關專家的點評,對讀者的感受和心得進行肯定和進一步的拓展。最后,會有旅行公司建議的路線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除了提倡“最好的養(yǎng)育在路上”,雜志還十分重視提倡親子閱讀。自2005年起,《父母必讀》與紅泥巴網(wǎng)站一起推出“童書推薦年度排行榜TOP10”,成為父母為孩子訂購圖書的重要參考。閱讀作為一項育兒內容,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雜志文本中就一直被提及。不同的是,閱讀的理念和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在最初,閱讀的作用被指向認字、提高表達能力、拓展課外知識面、為將來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等等。而當前閱讀的概念變成了“親子閱讀”或“親子共讀”,強調父母念圖畫書給孩子聽,所讀之書要真正以孩子為本、關注孩子的情感世界。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能養(yǎng)成一種“閱讀力”,這種能力可以被理解成為生活的智慧,幫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對和處理各種問題。
親子閱讀,不僅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讀一本書那么簡單,它是無形的紐帶,緊密著家人之間的連接。它還能把一家人凝聚在一起,為一個小故事感動,為一句有趣的話共同歡笑。它還讓我們學會了愛的表達,懂得了尊重他人和自然[27](P 68)。
下面這段文字來自臺灣兒童閱讀推廣人、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在2009年第12期“特別策劃”中的發(fā)言,她從“閱讀力”的角度解答父母對于親子閱讀的疑惑。這種關于閱讀功能的觀點廣為接受,它完全是從孩子需求和成長的角度來做的論述,認為閱讀不一定能讓孩子在起跑線上一開始就跑得快,但是一定可以讓孩子人生之樹的根扎得比較深,將來會跑得更遠?,F(xiàn)在的投入可以為孩子將來的事業(yè)和生活做準備。
我認為,讀一本書,就像在心里埋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會慢慢發(fā)芽、長大、開花。不久,花瓣中就會住進來一位“小精靈”。我們埋下的種子越多,心里就有越來越多的小精靈,這些小精靈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智慧”。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生離死別、酸甜苦辣等生活問題。自己要如何去面對和解決呢?這時候,心中的智慧小精靈就會悄悄地和我們“對話”,幫助彷徨的我們下“判斷”。這是真正的“閱讀力”[28](P 38)。
綜上所述,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其實一種話語修辭。不論玩具、旅行還是親子閱讀,它們最終指向的還是促進孩子的認知水平、提高社會交往能力、積累人生跑道上的爆發(fā)力等這些內容。兒童觀念的改變,加之消費主義文化的影響,給家庭育兒披上了一層浪漫色彩,也給父母育兒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密集投入的要求。
雜志文本力圖使父母相信,有了正確的養(yǎng)育模式,便可以讓孩子不輸在快樂幸福感上。應該怎樣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呢?父母被告知,孩子不是問題,孩子的問題也不是問題,父母對待孩子以及對待孩子問題的方式和態(tài)度才是問題。那么這個問題到底是什么呢?雜志從情感投入、專家指導、金錢投入和以孩子為中心四個方面對父母提出了建議,這四方面內容無一不包括一個“愛”字,是為“愛的教育”。
情感投入被視為養(yǎng)育孩子過程中的關鍵性基礎和必需部分,也是愛的教育方式中最直接的部分。愛孩子是為人父母者之本能,父母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嬰幼兒如果不能與某個特定的養(yǎng)育者建立情感依戀,那么就會影響到他成年之后的人際關系的建立。這些觀念已經(jīng)廣為流行。雜志文本在這些育兒觀念的指導之下向讀者建議如何實現(xiàn)育兒過程中的情感投入。
每個動物都有愛自己孩子的本能,人類也不例外。比如我的心能感受到孩子的痛苦,感覺到他不舒服,這就是本能。當我感覺到我這樣做使得他痛苦,就得去想一下他的痛苦到底是為什么[29](P 60)?
母乳喂養(yǎng)提供給寶寶的不僅僅是我們可以感知的到的營養(yǎng)素,母乳喂養(yǎng)更是和肌膚相親互動的親昵時刻?!嗪蛯殞毣咏涣?,撫觸是個不錯的活動。每天的撫觸,給母子提供了一個共處的時光,給孩子做做操,肌膚相觸,都會促進孩子的安全感[30](P 66)。
對于一個小嬰兒來說,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就是最大的幸福。此時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是通過母子關系進行的。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自己的每個小小動作媽媽都會有反饋,孩子就會覺得幸福。所以,此時的媽媽不要以為孩子不懂事就忽視孩子的一些舉動,要多和孩子說話,看著孩子的眼睛微笑[31](P 30)。
孩子小的時候,最享受的是抱著她的感覺;現(xiàn)在則是孩子熟睡時撫摸及親吻她的感覺;也很享受孩子在我假寐時照顧我、孩子和我聊天說未來的時刻。和孩子一起做某件事或什么也不做,大家的心思都在對方身上,特別親密自在地交流[32](P 28)。
對孩子的情感表達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就像植物需要水分。父親應該時不時地脫掉盔甲來擁抱自己的孩子,親吻孩子[33](P 36)。
上述第一段材料強調父母有愛孩子的直覺和本能,能感受到孩子的痛苦。一旦有了這種感受,就應該去投入地想一想孩子的感受從何而來。第二段材料從客觀的立場講述母親如何同嬰幼兒進行親密互動以促進孩子的安全感的獲得。第三段材料傳達的是,嬰兒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基于此,母親要“多和孩子說話,看著孩子的眼睛微笑”。第四段材料通過父母親的口吻,描述了一幅親密的、富有感情的親子互動圖景,甜蜜而溫馨。外面的世界競爭有多殘酷,這里的畫面就有多溫情。最后一段材料特別強調父親對孩子的情感表達和投入的重要性??偟膩碇v,雜志文本告訴讀者,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孩子獲得安全感及認知世界的基礎,而良好親子關系的標志是親密感,父母對孩子的情感投入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需的養(yǎng)分,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幸福感,也能給雙方帶來快樂和享受。父母都能夠也應該采取情感投入的育兒方式來養(yǎng)育快樂幸福的孩子。
“每天一進家門就陪我玩。陪我看動畫片。我發(fā)脾氣的時候也不生氣。接我下幼兒園后能等我和小朋友玩夠了再回家。吃飯時我弄臟了地板不說我。每天睡覺前給我講故事?!盵34](P 40)父母被建議了解孩子的心智成長規(guī)律,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以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是一種典型的以孩子為中心的育兒方式。以孩子為主語的敘述方式也凸顯和加強了孩子的中心地位。以孩子為中心的育兒方式不僅指孩子是家庭關注的中心,它還包括這樣一種現(xiàn)象:孩子指引父母的育兒方向和重點,父母要順著孩子的步伐,走在他的后面,而不是在他的前面拉他。孩子自己知道他需要什么,父母要做的就是去陪伴、觀察、發(fā)覺并滿足他的需要。美國著名育兒專家本杰明·斯波克(Benjamin Spock)是這種寬容自由型育兒觀念的重要支持者。隨著西方育兒觀念和方式的傳入,以孩子為中心的育兒方式成為流行育兒雜志所建議的重要內容之一。
為了讓孩子玩得更好,我們得努力去做“好玩”的父母。有心的父母,知道孩子從小嬰兒起,很多不經(jīng)意的動作就是在玩了。為了讓孩子玩得更好,可能會付出更多的辛苦和關注。……有了童心,我們就能知道孩子喜歡玩什么,孩子喜歡怎么玩。有了童心,我們也會跟他玩得更投入?!袝r候我們可能更需要耐心地站在一邊看孩子自己玩,不必給予孩子大量的語言指導。耐心還指我們對小淘氣們的寬容,我們大可不必用怒吼和說教來建立規(guī)則,耐心地問問他為什么這么干,然后幫他找到一種替代玩法也許效果更好。用心的父母,一定會適時地幫助孩子玩得更好,應該是自由玩耍舞臺的搭建者、孩子興趣的調動者和適時調試者。但是,也千萬別把“用心”變成“別有用心”。因為,一旦玩有了功利性,孩子可能就不會再玩得那么痛快了[35](P 32)。
以上材料非常具體地展現(xiàn)了“以孩子為中心”的育兒方式的主要內涵。父母應該具備“有心”“童心”“耐心”和“用心”四個方面的特點。有心的父母具備一定的洞察力,知道孩子“不經(jīng)意的動作就是在玩”;童心意即高質量陪伴,父母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而“變回小孩子”,陪孩子做孩子應該做的事情,而非父母指定的事情;耐心也意味著高質量地陪伴,觀察孩子,寬容孩子;用心指為孩子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刺激孩子的興趣。不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別有用心”,不能帶有大人的功利性,一定要保持“童汁童味”,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童話世界里。這種觀點極力地將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劃清界限,建議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世界,孩子知道自己要什么,不需要父母的控制和“教育”。
養(yǎng)小孩這件事情是絕對不能講效率的。養(yǎng)小孩需要你花費很多的時間,需要你很有耐心,要很慢。小孩子是完全獨立的個體,我們有的七情六欲,小孩子都有。我們覺得孩子不聽話,其實問題在于我們不了解他。沒有仔細體會他的內心,就沒有辦法與他溝通交流?!矣X得不要總埋怨孩子學習不好,試試不要催他,為他營造一個溫暖而有秩序的家庭氛圍。有的時候,孩子情緒不好,是因為家庭成員的生活步調很亂,孩子沒有辦法適應[36](PP 64-65)。
慢,不是不管,而是跟著孩子的節(jié)奏走。與其站在孩子的前面拉他走,不如站在孩子的后面跟著他的步伐,給他支持,給他提供環(huán)境?!紫聛恚托穆犓男穆?;站在他的后面,在需要的時候做他強有力的后盾[37](P 66)。
不要在孩子集中注意力做“工作”的時候打擾他。在他需要的時候,作為一個玩伴出現(xiàn)在他的身邊。孩子需要有“悠閑”甚至“無聊”的時間,不要把他的時間安排得太滿[38](P 39)。
上述材料從另一個角度展現(xiàn)了“以孩子為中心”的育兒方式的內涵。養(yǎng)育孩子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耐心,與家庭外部的競爭社會里時時處處講效率的邏輯決然不同。在工作場所中,父母可以掌控很多事情,然后確保高效完成任務。但是在家庭中,父母需要“跟著孩子的節(jié)奏走”,不能控制他,取而代之的是要走進他的內心,滿足他的需要,給他提供環(huán)境。孩子不聽話,需要檢討的是父母及家庭,要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而有秩序的家庭氛圍”。
如何養(yǎng)育幸??鞓返暮⒆樱砍松鲜銮楦型度牒鸵院⒆訛橹行闹?,還需要花費大量金錢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有自己的成長意識,父母要擅長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和潛能,并在適當?shù)臅r候助他一臂之力,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去支持他。父母被建議給孩子買名牌益智玩具、帶孩子旅行以增加閱歷和對生活的體驗、陪孩子一起讀書、關注孩子的需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所有這些都需要父母付出情感、時間、精力和金錢?!皠?chuàng)造環(huán)境”在很多時候意味著人為地為孩子構筑一個“自然長大”的環(huán)境,延長孩子的兒童期,不要過早地進入激烈競爭的現(xiàn)實世界,而這又意味著更多的金錢投入。細讀文字內容,就會發(fā)現(xiàn)“自然長大”的環(huán)境并非放手讓孩子自由自在地長大,這里面反而包含了父母參與的“協(xié)作培養(yǎng)”的過程。
“世界有機農場旅行組織,只要交40美元,在各國WWOOF網(wǎng)站上注冊,就可以成為一名準國際農夫。網(wǎng)站便會列出各地加入WWOOF的有機農場名單,你可以根據(jù)氣候、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從中挑選?!信d趣的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去日本的沖繩島學碳烤生蠔,到意大利學習香草及香薰知識,或是去澳大利亞體驗環(huán)保農莊運作……”;“在創(chuàng)造更健康、更持續(xù)的有機生活環(huán)境的過程中,讓人與自然、與他人重新找到連接。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會自然變得健康而美好?!保弧昂茈y想象在繁華的大都市外還有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讓孩子體味已經(jīng)失去的耕讀文化傳統(tǒng)。這些美好的東西都會留在孩子的生命中?!盵39](PP 70-71)
雜志文本中所呈現(xiàn)的父母與孩子都是幸福快樂的,其家庭背景都是極其富足的。在作者的敘述中,“成為一名準國際農夫”看起來非常輕松容易,選擇也很多?!暗饺毡镜臎_繩島學碳烤生蠔,到意大利學習香草及香薰知識,或是去澳大利亞體驗環(huán)保農莊運作?!痹谶@種生活方式中,孩子“會自然變得健康而美好”,“這些美好的東西都會留在孩子的生命中”,物質消費和孩子的精神需求可以非常和諧地互為一體,精神上需求可以通過物質消費得到滿足,消費被認為是實現(xiàn)自我的最佳方式。有機生活表面上看是提倡身心回歸自然、尋覓健康和美好,實質上是一種中上層階級的生活方式。雜志文本經(jīng)過精心編排和篩選,有目的地再現(xiàn)出這些中產(chǎn)階級育兒內容的象征符號,體現(xiàn)了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消費主義對育兒的階級象征性塑造,排斥和貶低了其他階層的親職內容和方式,勢必給那些中下階層的父母帶來壓力,甚至是自我否定。
專家學者頻頻告訴我們,現(xiàn)代人處在一個風險社會中。個體被鼓勵聽從專家的忠告以減低風險。以本研究所選取的雜志為例,整個雜志文本充滿著技術專家主義的說辭,從懷孕生產(chǎn)、產(chǎn)后母嬰護理、照顧、教養(yǎng)等內容全都以專家學者的觀點為標準和依據(jù)。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教養(yǎng)領域,關于育兒的理念、內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心理學、教育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社會工作、人類學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學者專家的觀點讓讀者目不暇接。專家指導式的育兒方式一方面建議父母遵從專家意見,另一方面又建議父母變成“專家”,進行更深入更專業(yè)地學習和實踐。
首先,遵從專家意見。從文本生產(chǎn)的角度,很多文章都會以“專家認為……”類似的句子開頭,真可謂言必稱“專家”。每一期的“特別策劃”欄目都會有專家團隊,讀者不僅能讀其言,還能觀其相,專家仿佛就在讀者的眼前講述科學的道理。還能了解專家的專業(yè)、頭銜和工作單位等信息,其言論顯得非常真實可信。專家為不知道如何選擇育兒書籍以及不知道如何看待和運用個案型育兒書籍的父母提供專業(yè)建議。父母特別是母親被視為不能勝任育兒工作的人,他們困惑、焦慮、知識欠缺、無所適從,急需專業(yè)指引。這個世界變化很快,各種現(xiàn)象錯綜復雜,各種風險防不勝防,怎樣才能養(yǎng)育出快樂而又擁有發(fā)展?jié)撃艿暮⒆幽??“如果你現(xiàn)在也正在被苦悶困擾,沒關系,專家的回答和其他父母的經(jīng)驗會幫助你從苦悶中走出來,成為一個輕松、快樂的媽媽”[40](P 17),“我們將依照前面調查中讓新媽媽‘頭疼度’的排名,請國內頂級專家為你一一解除困擾![41](P 22)”父母被建議遵照專家意見養(yǎng)育孩子,不聽從專家建議的母親就是不在乎、不謹慎、自私、愚蠢的不稱職的母親。
第二,專家父母修煉手冊。從內容來看,專家的敘述中充滿專業(yè)術語和理論知識,這些都有待于父母去學習。除了大腦開發(fā)相關的理論知識,還有諸如“移情式傾聽的法則”[42](P 30)之類的專業(yè)溝通技巧;育兒也被視為父母的自我成長和自我修煉的過程。“專業(yè)性的書會幫你更了解孩子成長發(fā)展的規(guī)律,根據(jù)自己孩子的需要制定養(yǎng)育方案”,“媽媽們還應該看一些心靈成長的書,補充看看這類書,養(yǎng)育的心態(tài)能比較平和。很多時候,養(yǎng)育中媽媽自己的修行是最重要的”[43](P 83)。父母不僅要了解和學習育兒理論知識,還需要“靠智慧和愛心”去研究孩子的特質,以便“找到真正適合他的養(yǎng)育方式”,也要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養(yǎng)育模式是否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從此意義上來講,遵從專家,并非照搬照抄,更需要家長靈活運用,最為關鍵的是要找到孩子內心的“密碼”。專家意見可能只是一種參考,真正的專家是父母自己。
約35%的寶寶可能混合了以上32種氣質類型,心理學家稱之為中間型。中間氣質的寶寶有的更接近于易養(yǎng)型,有的則更偏向于難養(yǎng)型,無法進行準確的歸類。所以,很多時候需要靠你的智慧和愛心,來發(fā)現(xiàn)寶寶的特質,找到真正適合他的養(yǎng)育方式[44](P 37)。
在我看來,孩子成長非常需要父母“純粹”的陪伴,需要父母在與孩子的接觸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和問題,并與孩子協(xié)商,尋找創(chuàng)造性生活和學習的辦法。……或許我們需要暫時放下專家的書籍和講座,用自己的心靈聆聽孩子的心靈。……有效地養(yǎng)育和管教孩子,并不取決于父母是否采納專家的意見,而取決于父母是否愿意并能夠創(chuàng)造生活。更重要的是,父母有決心花時間和精力,和孩子一起摸索養(yǎng)育和管教之道[45](PP 20-21)。
以上文字選自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的龍迪博士在2005年“特別策劃”中的一篇文章,她在文章中對育兒主流話語進行了破解,目的是要強調父母特別是母親需要對專家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并且在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不失母性的本能,不能讓“那份清醇而原始的母愛”被加入太多技術層面的東西,甚至被育兒技術所控制。正如編輯部在文章點評和總結中所表達的意思,破解專家話語并不是想要父母們改變對育兒專家生產(chǎn)的知識的固有信任,而是建議父母在育兒過程中保持一定的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很多研究批判了育兒過程中專業(yè)知識對親職特別是母職形成的支配和控制力,母親們“照書育兒”,經(jīng)常產(chǎn)生自責和內疚感,因為自己達不到專家所建議的育兒標準,并逐漸喪失母性本能,言必稱專家觀點,形成了一種專家指導下的母職實踐,專家指導也成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反觀《父母必讀》這篇文章中的專家觀點,至少表面上在矯正這一現(xiàn)象,呼吁母親不要因為專家知識而產(chǎn)生不自信和自我懷疑,建議母親將母性思維與專家知識綜合運用,似乎呼應了女性主義對母親育兒自主權的主張,但細細想來,這是多么高的要求。母親們最初因為育兒不夠科學被建議聽取專家意見,如今又需要將專家意見靈活運用,結合孩子的獨特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人父母,不只要聽取專家意見,還需要做自己育兒問題的專家。
總的來看,當前育兒知識的生產(chǎn)呈現(xiàn)出三個方面的變化趨勢:在親子關系方面,民主化趨向越來越明顯,父母被建議將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并與其保持一種平等和相互尊重的關系;在育兒方法方面,技術化或專業(yè)化趨向越來越明顯,父母被建議遵從育兒專家的指導,做學習型父母,用科學知識養(yǎng)育孩子,用以心理學為基礎的溝通技術與孩子相處;在育兒觀念和方式方面,商品化趨向也越來越明顯,父母被建議消費特定的商品和服務以更好地滿足孩子的需要,為了孩子的美好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傊?,父母被建議以孩子為中心,投入時間、情感和金錢去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專家話語、消費話語、素質話語、個體及平等的話語都在不同程度上參與了當前育兒知識的建構。
從文本表面來看,雜志的育兒話語反對將兒童過早地卷入現(xiàn)實的競爭社會中,認為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主張“快樂教育”“自然長大”,將孩子從各種早期培訓班中解放出來,配置以輕松活潑的敘述風格和文藝路線的文體,讓人感覺到輕松愉悅,快樂的氣息撲面而來。但是,“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不過是一種話語修辭。
首先,20世紀80年代倡導的智力教育、90年代開始的素質教育幾乎在21世紀之后的《父母必讀》中被再現(xiàn)為一種壓迫和束縛孩子的桎梏。目前的育兒觀則要求父母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其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自由地生長。以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和腦科學為主要內容的理論知識為此觀念提供了依據(jù),相關領域的專家及其理論觀點得到密集地傳播。它們重新界定了童年的面貌。專業(yè)知識不僅僅代表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資格,它還有明顯的權力意味。專業(yè)系統(tǒng)的分化體現(xiàn)了政府管理社會模式的改變,它假設個人可以通過尋求專業(yè)知識解決個人問題,社會沖突和政府干預可以減到最低,并且最終個人將對專家系統(tǒng)產(chǎn)生功能上的依賴。具體而言,兒童發(fā)展領域的專業(yè)知識,諸如“慢慢長大”及“快樂成長”,指出了過去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幫助家長培育適應新環(huán)境的理想兒童。但是,與此同時,它需要父母密集投入并以孩子為中心,并且為孩子的成長負責。這種專家話語得以成為主流,不僅在于它在兒童身心發(fā)展理論知識上的進步,還因為它參與建構了作為孩子成長風險的管理者的父母角色。而這一點正好滿足了當前政府與家庭在兒童養(yǎng)育和照顧方面的分工需要。
其次,“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是經(jīng)過消費文化精心設計和包裝的結果。在西方現(xiàn)代性向全球普及的過程中,消費文化被當作全球化的特質不斷向外傳播。與消費文化相關的西方商業(yè)模式、市場與生活方式也被當前中國視為現(xiàn)代性的標準。20世紀90年代以來,政府通過擴大內需來深化改革,消費主義本質意義上的消費革命啟動了。它鼓勵人們追求生活的舒適以及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個人幸福,需要被生產(chǎn)出來。這種文化特征也影響到育兒過程中的消費行為。進入21世紀以來,育兒雜志逐漸成為一種銷售中介,販賣的是與育兒相關的消費主義意識形態(tài),為全球資本服務。中國本土的育兒雜志也積極主動地卷入這樣的過程。育兒雜志中的文字和圖片文本無一不在強調消費好的商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費好的育兒商品被認為是避免風險和促進孩子成長的最好策略;消費好的商品成為做父母的基本規(guī)范和職責,親職的面向得以增加和延伸。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的親職話語掩蓋了符合資本邏輯的教養(yǎng)觀念。
再次,21世紀以來的雜志文本中已經(jīng)難以看到國家話語的痕跡。但是,在實際生活當中,政府相關部門從“減負”“素質”和心理健康的角度講“快樂的孩子”。國家用以建構理想兒童的話語依然是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部門的相關政策法規(guī)文本以國家話語為主導,并加入了兒童發(fā)展的專業(yè)話語以實現(xiàn)對理想兒童的建構。與育兒雜志相比,二者的共同點是關心兒童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但二者的話語修辭不同,育兒雜志的話語修辭是專業(yè)知識和消費文化,而政府提倡素質教育的話語修辭除了專業(yè)知識之外,還包括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要內容。所以,政府建構的理想兒童形象是既具有全球競爭力和發(fā)展?jié)摿Φ膬和?,也是具有集體主義價值觀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還是能夠繼承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兒童。雜志文本將“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作為國家卷入全球經(jīng)濟體系的必然結果,政府相關部門講“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可以看作在地力量對全球化的抗拒并試圖與之共存的謀劃。
總的來說,專家話語和消費話語常常結盟,相互借用,共同塑造“快樂的孩子”的形象。專家話語指出孩子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并告知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風險因素,消費話語利用此類話語和知識,說明消費特定商品的必要性。同時,這二者也是當前中國親職文化卷入全球化過程的一個表現(xiàn),是中國政府和民眾對育兒現(xiàn)代性的一種把握和理解。
“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在理論上還主張尊重孩子的天性,強調童年的獨有特質,且需得到成人的高度重視與支持。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快樂的童年,主張孩子應該自然發(fā)展,而不能將父母的意愿強加于他們,這是符合道德價值含義的教養(yǎng)觀念。這些育兒理論和觀念大量出現(xiàn)在像《父母必讀》這樣的流行育兒雜志中。育兒雜志和政策法規(guī)文本中的專家話語的確是朝著這個方向在建構理想兒童。表面看來,理想兒童的建構呈現(xiàn)出一種去政治化、去工具化的發(fā)展趨勢,一種自主的兒童形象正在出現(xiàn)。但是,自主的個體的兒童觀念和形象具有一定片面性和模糊性。實際上,它更多地建立在兒童的表達、情緒以及情感需要的滿足的基礎之上。雜志建議父母要給孩子自主表達和成長發(fā)展的空間,不要試圖掌控孩子,他們是有著自身成長規(guī)律的獨立個體。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要讓他們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所想所要,而不能用父母權威去壓抑孩子的想法和表達。這些兒童教養(yǎng)觀念被視為一種突破和進步,畢竟在較長一段時間里面,兒童被建構為一種工具化和政治化的與國家民族發(fā)展緊密相連的形象,表達了中國人百年來追求現(xiàn)代性和塑造現(xiàn)代人的渴望,在現(xiàn)代性的敘事框架里它有著重要價值。但是,目前育兒雜志中再現(xiàn)的自主的個體更大程度上是一種私人化與私領域的個體。自主是西方社會個人主義價值觀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西方社會的個體自主發(fā)生了顯著而令人不安的變化,從政治經(jīng)濟領域民眾互動的理想典范變化為私人生活、生活方式和自我表達的理想模式,個體的概念越來越與這種狹隘的個人自主相關聯(lián)。兒童教養(yǎng)的標準也在隨之改變。流行育兒雜志中,允許兒童自主表達自己的專家建言越來越多,兒童在公共責任領域消失的現(xiàn)象卻越來越明顯[3]。諸如《父母必讀》一類的流行育兒雜志對國外流行育兒雜志亦步亦趨,傳播的主要內容之一便是這些令人不安的自主的個體的概念。所以,我們在看到“自主的個體”的積極意義的同時,也要看到它潛藏著的隱憂。
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于社會文化的私人化轉型這一深刻的轉變過程之中,它過于凝視個體的表達、情緒和快樂,對外部世界的參與和責任置若罔聞。當前大眾文化環(huán)境也在致力于傳達一種快樂氛圍,“苦”是國家欠發(fā)達、個體貧窮的文化標簽。政府需要避免社會成員負面情緒導致的高運行成本,每個人都要努力讓自己快樂地活著。我們可以知道很多種去除負面情緒的方法和途徑,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就能個人化地去應對它們。畢竟這是一個個人需要為自己負責任的時代,個體有義務作為一個主體介入到社會生活當中,并且不能夠讓自己筋疲力盡。我們的文化已經(jīng)變得更加關注個人而非宏大的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我們不再被引導去思考和尋求有意義的倫理原則和有價值的個體命運,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尋找快樂。在這個金錢擁有無比魔力的社會,快樂正在被批量地生產(chǎn)。快樂得以生產(chǎn),不快得以去除,其基礎在于當前心理學及心理治療的知識專門化,以及與此相關的專家系統(tǒng)的合理化擴張??鞓吩捳Z連結了心理學知識與消費主義、個體化治理的權力系統(tǒng),快樂生活是宏觀的社會結構為我們制定的讓人難以察覺的逃逸路線。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變遷過程中,過度關注個人的自主的個體產(chǎn)生了。也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變遷過程中,流行育兒雜志才會建議父母重視孩子的自主性,尊重和滿足孩子的需求,而忘記了親職還有其他重要的面向,那就是公共領域的道德責任主體的培養(yǎng)。從工具化的兒童到自主的兒童,這并不是一條從低到高的線性的發(fā)展路徑。我們應該對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及其社會趨勢保持警醒??偠灾餍杏齼弘s志給我們描繪的自主的個體及其背后隱藏的思想霸權和文化政治都值得批判。
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意味著,孩子要在玩中學,父母要陪伴孩子玩、創(chuàng)造各種環(huán)境讓孩子玩的過程中提高認知水平和人際交往等各種能力??鞓返暮x既包括孩子身體上的舒適與自由自在,也包括心理與情感上受到關注并得到滿足,還包括養(yǎng)育者要保持充盈的精神狀態(tài)。話語即權力,通過權力的運作,話語得以合理地復制或再制權力關系;話語也具有建構性,包括建構社會主體、社會身份和社會關系。從此角度出發(fā),“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這種親職話語在許多層面都有著重要影響。
快樂話語使得父母密集地投入孩子的養(yǎng)育過程當中,而更多情況下是母親密集地投入??鞓方逃枰罅康臅r間、精力和金錢來做支撐。孩子在玩各種奇妙的玩具的過程中必定是快樂的,孩子在旅行的途中必定是身心愉悅的,孩子在親子共讀過程中內心必定是溫柔和幸福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全身心的投入和陪伴,而非僅僅是身體在場。雜志文本不遺余力地向讀者灌輸這些內容和觀點,凡為人父母者幾乎都難以不被它們所打動。在當前育兒及家務勞動性別分工的前提下,這種親職話語其實是在建構一種標準化的母親身份。只有遵從以上標準去進行親職實踐的母親才是合格的“好媽媽”,父親因為工作繁忙而沒有辦法陪伴孩子成長,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并不會影響他們成為好父親。母親不管自身情況如何,都應該向這種理所當然的模式去努力。但是普遍性母職是不存在的,當前的這種母職模式是一種建構出來的標準和規(guī)范。這種母親角色意識形態(tài)也具有強大的“詢喚”能力,塑造女性的主體意識,使得那些無法遵循這種看似普遍性的母職標準的女性處于種種矛盾和自責當中,并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做出策略性的選擇,以形成自己的身份認同。所以,不僅是社會對女性有著標準化母親身份的想象,女性自己也會認同并實踐這種標準化身份。不過,女性的這種認同與實踐不能完全被視為一種“自由”,畢竟,結構性力量強大又顯而易見。進而言之,標準化母親之女性身份被建構的同時,“理想的工作者”之男性身份也得到建構和強化。作為私領域的家庭的維系是和特定形式的工作組織相互呼應的,特定形式的工作組織就是以“理想工作者”為基礎的企業(yè)[46](PP 139-158)。這里的理想的工作者,實際上是指沒有家庭照顧任務的男性;而女性,不管她們是否處于結婚生子的生命階段,都不被期待成為理想工作者,她們天然地與孩子、與家庭聯(lián)系在一起。當前親職話語建構下的標準化母親身份,影響了女性的身份認同與母職實踐,也強化和鞏固了公私領域的性別分工。
在宏觀層面,“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話語鞏固了當前正在發(fā)生變化的政府治理模式,參與促成兒童教育的“親職轉向”:父母育兒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專家系統(tǒng)和消費更好的商品和服務,兒童的養(yǎng)育越來越依賴家庭及父母的投入和資本,并邁向一種個體化育兒時代。在“道德形式”和育兒專家體系的作用下,兒童被建構為時刻處于風險之中的脆弱生命狀態(tài),父母被建構為孩子未來取得何種成就的關鍵性因素,甚至被建構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風險因素。如果能夠努力做好父母,那將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如果不能做好父母,則很有可能阻礙和限制孩子的成長,使得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失去優(yōu)勢,特別是母親,被視為養(yǎng)育孩子的首要責任人和投入者?!昂⒆硬皇菃栴},孩子的問題也不是問題,父母對待孩子以及對待孩子問題的方式和態(tài)度才是問題?!鳖愃七@樣強調父母作用的言論鋪天蓋地。國家鼓勵公民聽從專家的忠告并通過教育行為的選擇來降低孩子身心發(fā)展過程中的風險,也鼓勵通過消費合適的商品促進孩子的大腦發(fā)育和認知水平。這些理性的政府治理模式傾向于強調個體責任,也包括作為父母的個體的責任,結果弱化了某些公共部門的責任。從微觀層面來看,不是所有的母親和家庭都能符合此等密集化的育兒標準。事實上有很多被視為糟糕透頂?shù)哪赣H,她們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卻不能或不愿好好照顧養(yǎng)育孩子,簡直是孩子生命中的災難。有一本名為《鄉(xiāng)下人的悲歌》的傳記式的暢銷書,非常具體地呈現(xiàn)了美國沒落的白人工人階級母親群體及她們的孩子的糟糕狀態(tài)。身為其中的一員,作者非常直接地指出美國政府對于中小學的支持項目的無效率,因為孩子們在家“與狼共舞”,老師很難當好“牧羊人”,根源在家庭,在母親[47](P 117)。從作者及其所在階級的經(jīng)驗來看,母親的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風險因素,但其實中下階級的母親們被裹挾進整個社會的變動,她們是風險的制造者,更是風險的承受者,她們身上的問題深重而積習難返。她們不斷地被責難、被建構。所以,總的來說,母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風險因素,這一觀念的建構會導致中上階級的母親更加全力精心投入孩子的成長,中下階級的母親因為無法符合標準化母親的想象而成為兒童諸多問題的根源,并備受指責,她們不光彩的形象和不知上進的生活方式,得到太多的聚焦,其他非個人因素得以掩藏在黑暗中。更為關鍵的是,至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xiàn)一種有效的社會政策和支持方案能夠持久地幫助她們及其孩子。長此以往,社會群體的分化會愈加明顯。不論何種階級的母親,她們都在這個強調育兒個體責任的時代付出太多。最終結果是,一種新的道德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會產(chǎn)生:我適合生養(yǎng)一個孩子嗎?我的人格是否足夠成熟、性格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我是否愿意為孩子付出?經(jīng)濟資源是否夠充足?……人們從養(yǎng)育現(xiàn)狀反思生育,生育時間和生育意愿勢必會受到影響。
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的親職話語也會影響城市家庭的兒童照顧安排。從宏觀層面來看,“快樂的孩子”話語承載和傳播的是專業(yè)主義和消費主義意識形態(tài),參與促成了正在發(fā)生變化的兒童教育的“親職轉向”:父母育兒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專家系統(tǒng)和消費更好的商品和服務,兒童的養(yǎng)育越來越依賴家庭及父母的投入和資本,并邁向一種個體化育兒時代。從照顧者的角度來看,雖然有著社會流動和家庭結構小型化等社會變遷因素的影響,中國城市家庭育兒代際支持依然強大;但是從照顧的性質和內容來看,父母特別是母親在有代際支持的條件下依然被期待密集地投入孩子的養(yǎng)育過程。育兒過程在家庭內部逐漸出現(xiàn)了勞心者和勞力者的代際分工。當前的親職話語以“科學”之名對祖輩育兒進行貶低、排斥甚至污名化;也以“科學”之名,強調對孩子進行高度精細化的養(yǎng)育。在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在社會階層變動加劇的環(huán)境中,家長前所未有地重視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養(yǎng)育快樂的孩子”在客觀上被建構成為“讓孩子的成長更有后勁和爆發(fā)力”的新型育兒知識和理念,正好符合家長對孩子美好人生的期待。他們結合自身的階層地位和資源,在主觀上建構著這種“慢慢長大”“快樂成長”的育兒知識。父親育兒雖然在雜志文本中被提及和倡導,但是“父親參與”和“父親分擔”是兩個非常不同的概念,雜志文本中或隱或現(xiàn)的觀點是“父親有條件地參與”。從家庭外部的支持來源來看,這種親職話語也會同時排斥市場化的或其他形式的非家庭照顧體系。雜志文本頻頻提到非家庭化的托幼機構品質良莠不齊,不能完全放心,母親還是需要費心盡力地再尋求更好的方式照顧孩子。由此看來,祖輩育兒不科學,機構照顧不能令人放心,父親只能有條件地參與育兒,唯有母親親自育兒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好的。密集母職被期待成為當前城市家庭的兒童照顧安排,它鑲嵌于并同時強化了中國兒童照顧體制家庭化和女性化模式。
從現(xiàn)代以來的兒童觀出發(fā),或許密集母職對孩子的確是有益的,對學校教育、家校合作和整個國民素質也是有益的,但是,母親作為一個個體的需求和利益呢?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逐漸強調和重視個體價值的時代,那究竟是什么讓作為個體的兒童得到極大的承認,而作為個體的母親卻如此模糊?對于此問題的回答,絕不能陷入孩子與母親利益的二元對立循環(huán)當中,也不能將問題導向為“全職母親”與“工作母親”之間的論戰(zhàn)。應將更多的照顧主體納入討論的框架中來。我們期待一種具有性別正義的和更加理想的兒童照顧安排制度。
[參考文獻]
[1]呂雋、姚曉峰.一個導演的大廚思維[N].北京晚報,2014-05-15.
[2]Apple,R.D..Constructing Mothers:Scientific Motherhood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J].SocialHistoryofMedicine,1995,8(2).
[3]M.B.Rutherford.Children’s Autonomy and Responsibility:An Analysis of Childrearing Advice[J].QualitativeSociology,2009,(32).
[4]Julia Wrigley.Do Young Children Need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Experts’ Advice to Parents,1900-1985[J].HistoryofEducationQuarterly,1989,29(1).
[5]J.N.Clarke.Tracking Governance:Advice to Mothers about Managing the Behaviour of Their Children in a Lading Canadian Women’s Magazine Curing Two Disease Regimes[J].CriticalPublicHealth, 2014,24(3).
[6]Ellie Lee,etal..Risk,Health and Parenting Culture[J].HealthRiskandSociety,2010,12(4).
[7]Wall,G..Is Your Child’s Brain Potential Maximized? Mothering in an Age of New Brain Research[J].Atlantis,2004,28(2).
[8]Wall,G..Mothers’ Experiences with Intensive Parenting and Brain Development Discourse[J].Women’sStudiesInternationalForum,2010,33(3).
[9]Mary Jane Kehily.Childhood in Crisis? Tracing the Contours of Crisis and Its Impact upon Contemporary Parenting Practices[J].MediaCulture&Society,2010,32(2).
[10]金一虹.社會轉型中的中國工作母親[J].學海,2013,(2).
[11]金一虹、楊笛.教育“拼媽”:“家長主義”的盛行與母職再造[J].南京社會科學,2015,(2).
[12]林芳玫.女性與媒體再現(xiàn)——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M].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
[13][英]諾曼·費爾克拉夫著,殷曉蓉譯.話語與社會變遷[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14]朱德庸.讓我們每天再做一次小孩[J].父母必讀,2008,(2).
[15]卻詠梅.兒童的名字是今天,不是明天[N].中國教育報,2010-09-07.
[16]本刊編輯部.幸福究竟是什么?[J].父母必讀,2010,(6).
[17]本刊編輯部.個性童年,美好未來[J].父母必讀,2011,(9).
[18]本刊編輯部.尋找早教的真相[J].父母必讀,2014,(2).
[19]本刊編輯部.重新發(fā)現(xiàn)童年世界[J].父母必讀,2005,(2).
[20]本刊編輯部.玩具天使愛寶貝[J].父母必讀,2007,(6).
[21]本刊編輯部.玩具再發(fā)現(xiàn)[J].父母必讀,2012,(2).
[22]本刊編輯部.好玩具研發(fā)的黃金法則[J].父母必讀,2012,(2).
[23][英]艾倫·普特勞著,華樺譯.童年的未來[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14.
[24]本刊編輯部.帶上寶貝的完美旅行[J].父母必讀,2007,(8).
[25]本刊編輯部.眾籌親友團,自駕游中國[J].父母必讀,2014,(10).
[26]本刊編輯部.到瑞士,去南極,在路上[J].父母必讀,2014,(10).
[27]本刊編輯部.親子閱讀正流行[J].父母必讀,2013,(12).
[28]本刊編輯部.培養(yǎng)真正的閱讀力[J].父母必讀,2009,(12).
[29]本刊編輯部.尋找好媽媽基因[J].父母必讀,2013,(1).
[30]本刊編輯部.你想知道的:盤點兒童腦發(fā)育的新研究[J].父母必讀,2013,(6).
[31]本刊編輯部.幸福列車:成長路上的N個關鍵幫助[J].父母必讀,2010,(6).
[32]本刊編輯部.幸福究竟是什么?[J].父母必讀,2010,(6).
[33]本刊編輯部.他是什么類型的爸爸[J].父母必讀,2008,(6).
[34]本刊編輯部.超級爸爸,不是天生的,而是煉成的[J].父母必讀,2008,(6).
[35]本刊編輯部.“好玩”父母的4顆心[J].父母必讀,2009,(10).
[36]謝淑美.幸福永遠在效率前面[J].父母必讀,2012,(4).
[37]本刊編輯部.親,等等孩子!——家庭慢養(yǎng)運動[J].父母必讀,2012,(4).
[38]本刊編輯部.親子班:2008年最新報告[J].父母必讀,2008,(9).
[39]本刊編輯部.有機生活,你好![J].父母必讀,2013,(2).
[40]本刊編輯部.媽媽育兒的十大苦悶[J].父母必讀,2004,(3).
[41]本刊編輯部.媽媽好,大家會更好[J].父母必讀,2009,(5).
[42]本刊編輯部.高效能父母的秘密[J].父母必讀,2011,(6).
[43]本刊編輯部.追問個案型育兒書[J].父母必讀,2013,(9).
[44]本刊編輯部.9種氣質特點,決定你的養(yǎng)育方式[J].父母必讀,2007,(10).
[45]龍迪.專家是誰的專家?[J].父母必讀,2005,(17).
[46]Joan Acker.Hierarchies,Jobs,Bodies:A Theory of Gendered Organizations[J].Gender&Society,1990,4(2).
[47][美]J.D.萬斯著,劉曉同、莊逸抒譯.鄉(xiāng)下人的悲歌[M].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