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經濟報,江蘇 南京 210000)
新聞界老前輩戈公振曾說:“記者要有‘新聞鼻’,因為空氣中充滿了新聞,到處都在等候新聞采訪的人?!弊鳛樾侣動浾撸滓乃仞B(yǎng)就是具備一定的“新聞敏感”,及時、正確的新聞敏感度是記者的第六感官,起到“新聞眼” “新聞鼻”的作用,記者通過自身對新聞的敏銳程度、鑒別力和判斷能力的發(fā)揮來體現職業(yè)價值。
新聞敏感的含義是新聞記者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能力(程度)、對客觀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反應能力(程度)、對新聞線索的辨別及對新聞事實的分析能力。新聞敏感很好的新聞記者在發(fā)現和識別新聞價值方面的能力更突出、更超前、精準。有了新聞敏感,記者才會有更好的國內外環(huán)境和民生環(huán)境的鑒別力,以及對新聞事件發(fā)展導向的預判性。有了新聞敏感,記者的報道就會有選擇、有原則、有針對性地進行新聞采訪與寫作。
在新聞敏感中,最核心的是政治敏感,新聞是黨的喉舌,是輿論影響、黨政方政宣傳的前沿。筆者也認為,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首先是政治敏感,它是新聞敏感的核心。因此,首先要熟悉新時期黨和國家的現行路線、方針、政策,結合最新時政,指導自己的新聞采寫內容與評論走向。實踐表明,是否具備良好的新聞敏感,是一名記者在政治上、業(yè)務上是否成熟的主要標志,直接影響著采寫新聞的數量和質量。
記者的新聞敏感是記者尋找、捕捉、判定新聞價值的自覺意識與心理反應,在新聞實務的現實中并不是所有記者都可能具備很強的新聞敏感性。具有較好新聞敏感的記者,在新聞采訪和報道中,往往見解更客觀更能捕獲大眾興趣點,更符合大眾的一致口味與更滿足社會主流信息需求。
可以說,具有新聞敏感性的記者,能準確又高效地捕捉新聞。一個記者果真具備新聞的敏感性,就可以根據細小的環(huán)節(jié)而發(fā)現新聞,它是大眾傳播的信宿,是大眾傳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記者新聞敏感性,可以引起受眾注意、引起受眾普遍興趣,與受眾建立親近的關系。
我們知道,不同記者的綜合素質(知識水平、教育背景、社交能力、采訪技巧等)不同,眼界、視角、水平也各異,最終導致記者新聞敏感上的差異。新聞敏感性(度)不高的記者,往往在新聞采寫、報道中不能很好地發(fā)揮新聞的最大價值,不能很好地引導大眾對新聞的最核心的需求,因而,如何提高記者新聞敏感,非常具有實際意義,筆者認為:
在我國,新聞首要是為黨政服務,記者必須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政治信念,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鑒別力。筆者認為,在新媒體時代,新聞記者的社會責任感越高,對黨、國家、人民負責的沖動就越強烈。新聞記者掌握扎實的政治理論知識,甚至具備黨性原則,更有利于理解、吃透新時期背景下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也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自身的采寫出發(fā)點、落腳點,也容易打造自身的新聞敏感,寫出有深度、有力度、接地氣、有骨氣的報道材料。
不斷學習、不斷充電,深入各行各業(yè)的理論與實踐中去,積極了解和熟悉各方面的知識與游戲規(guī)則,對采訪行業(yè)、部門、對象要吃透、要有心理上的熟悉度,很難想象一個記者對某一行業(yè)、某對象不了解,就能寫出具有新聞敏感的高質量的報道。
新聞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勞動,腦力和體力的付出都很重要,只有平時深入現場、深入生活,注重調查研究,發(fā)揮多學習、多詢問、多傾聽、多觀察、多思考的精神,在掌握大量的知識、信息的前提下,才能迅速、準確地提到新聞敏感性,最終挖掘出更大的新聞價值或更好的新聞事件。
借鑒和創(chuàng)新看似一對反義詞,但是并不矛盾,只有在很好地借鑒優(yōu)秀報道的情況下,才能發(fā)揮主動創(chuàng)新意識,來捕捉、挖掘事件的新聞價值,寫出更有價值的新聞材料。此外,在信息時代的媒體融合面前,記者對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提升和強化,也是適應當下新媒體時代要求的。筆者認為,我們要不斷發(fā)現新情況,分析新問題,做到“三善”,即:善于發(fā)現鮮為人知的新鮮事實;善于捕捉重要的新思想、新觀點;善于探尋事物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新趨向。
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紙媒和網絡媒體都離不開記者的新聞敏感,媒體形式、媒介工具的革新,但媒體內容、采寫的過程并沒有改變,記者要不斷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新聞敏感,在適應日益復雜的信息需求環(huán)境下,正確理解黨政方政,積極挖掘具有更大價值的新聞線索和新聞事件,敢于深入一線、善于總結思考,將個人的新聞敏感訓練、培養(yǎng)起來,為成為一名合格、優(yōu)秀的記者而努力。已經具備一定新聞敏感,以及職業(yè)素養(yǎng)較高的記者朋友,則可以往學習型記者、專家型記者或知識型記者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