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洪軍
體育教學,是讓學生學會體育運動的知識,掌握技術、技能,增強體質。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玩中學”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參與鍛煉的興趣。
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分層階梯性教學能促進班級各個差異階段學生都得到全面的展示,完全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學生,對待不同階段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學習和鍛煉;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知識,有效全面提高運動能力和增進身體健康;階梯性教學,能分各個層次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提高了競爭意識,不注重形式,注重了實際。那么在農村小學怎么實施分層次的階梯性教學呢?
一、學生分層
分層次不是分快慢班,它是在班級原有學生的前提下,根據(jù)學生心理特征、學生學習興趣和習慣、學習知識的能力和天賦等方面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高層是較好的,學生接受能力較強,身體素質好,對體育運動興趣濃厚,各項體育成績都很優(yōu)秀。中層為一般的,身體素質中等,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一般,基礎不扎實,但具有一定的發(fā)展?jié)撃?,這樣的學生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來提高。 低層則是較差的,身體素質不好,學習和接受能力差,運動反應慢,各項體育成績都不好。在教學中,要按照上面的三個層次進行分組,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屬于哪個層次的,在自己的這個層中進行學習、提高和競爭,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目標分層
為了增加學生的信心,針對各個層次的學生,給學生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高層的學生,應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全方面都得到較大提高,更要注重體育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和學生運動能力提高的培養(yǎng)。中層的學生以增進身體健康為主,爭取讓所有學生在跑、跳、投等身體素質方面提高一些。低層的學生要以學習和掌握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主,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對體育運動感興趣,從而能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例如小學足球腳內側踢球一課的目標設立,高層的同學要學習掌握助跑腳內側踢球與停球,中層的同學要學習和掌握原地腳內側踢球與停球,而低層的同學只需學習和掌握原地腳內側踢球即可。在設立教學目標時,一定要讓高層的同學有所學,有所成;中層的同學該學什么,就學會什么即可;而低層的同學只要對目標感興趣,積極去學習,主動去鍛煉就行,至于學到什么程度,學會些什么,不要去深究。
三、內容分層
分層教學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起共同學習的集體教學,以中層以上學生為主,帶動低層的學生,提高高層的學生。以下為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由簡到難。體育運動學習過程是一個從簡單到困難的不斷累積的過程,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懂得體育運動的規(guī)律。教師可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區(qū)別對待,要照顧各個層次的學生接受能力,讓他們量力而行。
2.設置階梯,分層鍛煉,關注學生差異,使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鍛煉和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習慣和運動習慣,提高學生運動能力,開發(fā)他們運動的潛能。在教法設計時注意階梯水平,關注差生學習和鍛煉。如上小學行進間低手上籃課時,我就分層提了針對性練習:行進間運球,自己運到合適的位置上籃(A組)。在合適的位置學生拍1-3次,以小腳印為參照物上籃(B組)。在合適的位置畫上小腳?。w現(xiàn)一大、二?。?,踩小腳印不運球原地上籃,(C組) 。對A組的學生要求不但要領悟動作要領,還要體現(xiàn)步伐和手型,并能在比賽中合理運用;而B組的學生只要對動作要領基本掌握,能體現(xiàn)出步伐和手型就可以了;針對C組的學生能完成上籃動作就可以了。通過這樣分層階梯性教學,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喜歡籃球運動,從而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并能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鍛煉習慣。
四、評價分層
教師的評價要注意其全面、深入、真實。圍繞“張揚個性,樹立榜樣”“ 正面引導,鼓勵后進”“ 講求藝術,面向全體”進行評價。教師的這些恰如其分的贊語,就像是滴滴甘露,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培育著學生的自信,點燃了學生的希望。這樣,一節(jié)課的目的達到了。
五、分層反思
分層教學優(yōu)點明顯,那在分層教學中會不會出現(xiàn)一些困難和問題呢?
1.學生分層,哪些學生分到哪個層次怎么去衡量?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學生,最主要的是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培養(yǎng)他們的信心。
2.目標和內容分層,怎么設置目標和確定內容才能達到高層有所學,中層能學會,低層感興趣?高層的目標一定要高,內容一定要豐富,不怕他們學不會,就怕他們無所學;中層根據(jù)大綱的教學內容設置目標和內容即可,讓他們有所學,能學會;低層的有目標和內容就行,主要是讓他們參與運動,能對體育鍛煉感興趣就好。
總之,分層教學讓學生對運動產生極大的興趣,既可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又能讓學生體驗到運動的快樂。提高中差生的身體素質,大面積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讓每一名學生真正喜歡和參與身體鍛煉和體育運動。因此,分層教學的方法是有效的,值得推廣的。
【作者單位:本溪滿族自治縣和城鎮(zhèn)中心學校 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