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月華
摘要:隨著世界經(jīng)濟全球化、政治格局多元化的趨勢的加強,英語已經(jīng)成為了世界各國交流溝通的重要語言之一,那么對初中生進行英語教學,不僅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英語素養(yǎng),還能為我國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有利于提升國際化的進程,所以當前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改變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觀念,從而保證英語教學方法能夠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使英語課堂上能夠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提升學習英語知識的欲望,進而再開展有效的英語知識教學,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水平的不斷提升。下文就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對策
引言:
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原有的枯燥的英語教學模式,提升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并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英語知識的自主探究學習,并獨立思考英語知識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進步。由此可見,教師需要不斷順應新課程改革趨勢,在英語教學中找出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一、當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教學目標單一
教學目標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重要因素,只有學生能夠明確英語教學目標,才能夠開展有效的英語知識學習,才能夠把握英語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當前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即包括英語寫作、英語口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等,但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抱著應試的教育態(tài)度,認為初中英語考試只考英語讀寫,從而重點抓英語讀寫,忽視英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有的老師甚至完全放棄對情感和文化的教學目標,這樣就會使得學校的教學目的單一化,學生會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中感到枯燥、厭學,從而失去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同時,新課改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提出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學生作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展開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工作。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基本都是以自己教為中心,以給學生標準答案為手段,從而來開展自己的教學工作,完全與新課改的愿景相違背。
(二)教師不能明確新課程標準的內(nèi)容
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最普遍的問題是對新課程標準的掌握不夠深入。英語教師要充分了解國家課程的綱領性文件,按照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guī)范和質(zhì)量要求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要注重將理論貫徹到實際的工作當中,但這具有相當大的難度。許多教師不能準確、到位地掌握新課程標準,對它的掌握程度不夠透徹,這些都會影響后期的教學效果。
(三)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現(xiàn)在國家要求小學三年級就開展英語教育,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但實際上,很多農(nóng)村小學還沒有開設英語課,不夠重視,使小學英語教學效果不良。而中學英語起步高,跨度大,使中學英語難以全面提高,難以使學生共同發(fā)展,導致學習兩級化。受“金錢萬能論”和“讀書無用論”的影響,部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
二、如何解決初中英語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一)改變英語教學觀念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觀念,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最大程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被動式”學習變成“主動式”探討,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及水平得到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性格特點,通過課堂引入的巧妙設計、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呈現(xiàn)、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精心安排等,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討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全面提高。此外,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學習到《What does he look like?》時,教師可利用實物、圖片、視頻等,吸引學生眼球,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見所聞描述相關對象,或者就學生最熟悉的人進行描述。然后以兩兩學生對話的形式,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鞏固。此外,教師還需要對學生不懂的英語內(nèi)容進行重點講述,以鞏固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都得到提高,而且英語知識應用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
(二)豐富英語教學目標
想要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教師就必須豐富英語教學目標,合理的設立教學目標,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因此,老師們在考慮設置教學目的時,要從全局出發(fā),既要考慮到整體教育效果的要求,又要充分考慮學生實際的情況,在充分了解學生個體間的差異的基礎上,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fā)點,設置一個培養(yǎng)英語寫作能力、英語表達能力以及對學習英語情感和文化的豐富的教學目的。
(三)創(chuàng)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更好、更輕松的學習,所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氣氛是學生們當下比較迫切的需求,老師們應該采取積極的有效措施。對此,老師們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盡量創(chuàng)造出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比如,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增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可以開展小組討論活動,設置搶答等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造一個活躍、有趣味的課堂氛圍。這樣的課堂設置可以營造一個輕松的上課環(huán)境,讓同學們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吸收消化所學的知識,保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生進行英語知識教學,教師需要改變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需要改變英語教學觀念,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豐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英語成績的提升;其次,教師需要豐富英語教學目標,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發(fā)展進步;最后,教師需要創(chuàng)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以更好的開展英語知識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衛(wèi)華.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四個關注”[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2).
[2]周智忠.新課程下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基礎英語教育,2016(6).
[3]楊澤歡.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對策[J].教研探索,2014(2).
[4]張軍.淺談初中英語的教學策略[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