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聲樂美學視角下

2018-03-28 14:58:06蒙麗妃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社會生活禮儀聲樂

摘要:廣西具有“歌?!薄疤煜旅窀杈鞈俚牡胤健钡拿雷u,因為這里的人們崇尚唱山歌,而山歌也充斥著壯族人民生活的每個角落。廣西壯族山歌題材涉及非常廣泛,不僅反映了壯族人民對愛情、婚姻、家庭的態(tài)度,同時也反映了他們的社會關(guān)系,禮儀、生活習慣、審美意識和社會理想等。山歌屬于聲樂,不同于器樂音樂的純音樂,山歌是歌詞與純音樂的結(jié)合,既有文學性又有音樂性。

關(guān)鍵詞:聲樂;禮儀;社會生活;音樂;文學;藝術(shù)

Abstract:Guangxi has the reputation of " Gehai" and "The place where all the folk songs of the world are sentimentally attached to",because people here advocate the singing of folk songs,at the same time,the folk songs are filled with everywhere in people's life.Folk songs of Guangxi covered a wide range of topics,the topics not only reflects the Zhuang peopel's attitude of love,marriage,family,but also reflects their social relationships,etiquette,habits and customs,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ideal,etc..Folk songs belongs to vocal music,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ure music,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lyrics and pure music,with literariness and musicality

Keywords:vocal music,etiquette,social life,music literature and art.

引言:

音樂有聲樂和器樂兩大表現(xiàn)類別,聲樂指人通過嗓音來表現(xiàn)其思想和情感的帶有語言的音樂形式。聲樂藝術(shù)源于社會,與人類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并作用和影響著人類社會。聲樂美學屬于音樂美學,是介于藝術(shù)美學和音樂美學之間,這一學科是探索聲樂藝術(shù)所特有的美與審美的普遍規(guī)律。山歌屬于聲樂藝術(shù),是具有民族藝術(shù)文化特色的聲樂藝術(shù)。

一,廣西壯族山歌的基本藝術(shù)屬性

作為壯族獨特的民間文化,山歌不僅是壯族文化的載體也是壯族社會和文化得以延續(xù)的媒介?,F(xiàn)有文獻分別從文學、音樂學等角度闡述對山歌概念的理解,狹義上認為山歌有別于民歌,屬于民歌范疇,從廣義上的理解是將山歌等同于民歌。不同于器樂音樂的純音樂,山歌是歌詞與純音樂的結(jié)合;山歌屬于民歌,是通過勞動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與流傳,是勞動人民的詩歌創(chuàng)作。作為詩,山歌具有文學性,作為歌,山歌具有音樂性。

文學是語言文字藝術(shù),是作家以語言文字為工具通過不同體裁形象化的再現(xiàn)一定時期的社會生活、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等。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應,民間文學是民間文學創(chuàng)作者對他們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社會生活最直接的體驗和真實感受。是民間社會集體生活和思想的反應,同時也最能表達民間社會真實的生活需要,理想和態(tài)度。廣西壯族山歌具有文學性,是壯語演唱的口頭創(chuàng)作,把歷史、地理、生活、生產(chǎn)、風俗習慣、禮儀等通過自己的感知和理解用口頭語言表達和傳播。山歌的語言都是來源與生活,這就使得山歌的情感表達通俗易懂,容易喚起人們的情感,是廣西壯族人民的最真實的生活寫照。

山歌屬于聲樂,作為聲樂藝術(shù)它具有時間藝術(shù)的顯著特征,使音樂和文學這兩個不同的藝術(shù)形態(tài)在相同的時間方式存在,即起始、高潮、尾聲能夠喚起人們的審美期待和體驗。山歌以語言、調(diào)式、節(jié)奏和旋律的方式來表現(xiàn)其情感,并刺激聽者的聽覺,喚起其情感體驗??梢赃@樣說,唱歌源自于人的心靈,是最本質(zhì)的直接表現(xiàn)?!靶闹杏邢矏偅谟柚?,手欲舞之,足欲蹈之?!保ò喙獭栋谆⑼ǖ抡摗罚梆囌吒杵涫?,勞者歌其事?!保ā豆騻鳌罚?縱觀我國音樂史,聲樂藝術(shù)形成初始,歌唱這一行為一直是調(diào)節(jié)人類社會的重要紐帶,這即與音樂的本質(zhì)相關(guān),又與音樂的社會功能相關(guān)。山歌與壯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guān),經(jīng)常伴隨各種儀式出現(xiàn),共同營造一種集體的情感氛圍。以生命禮儀為例,山歌幾乎涵蓋了一個人從生到死的整個過程,大致可分為:生養(yǎng)禮儀、結(jié)婚禮儀、喪葬禮儀。以社會交往為例,山歌有男女談情說愛時所唱的“情歌”;歡迎客人的“迎客歌”;老人生日所唱的“祝壽歌”;走村串寨時唱的“串村歌”等

二,廣西壯族山歌的音樂性

聲樂主要由旋律、歌詞、旋律與歌詞的韻律結(jié)合的音樂藝術(shù)。旋律作為聲樂藝術(shù)整體結(jié)構(gòu)最顯著的要素之一,其自身的運動和變化豐富了音樂的性質(zhì)。廣西壯族山歌由于地域、語言、風俗習慣等差異形成了不同的山歌體裁幾風格。綜合起來大致有:歡、西、比、加、論五種類型?!皻g”的種類繁多有單聲部、多聲部,主要分布在廣西北部上流壯族聚居地,多為微調(diào)式和五聲調(diào)式,旋律平緩卻優(yōu)美、質(zhì)樸、婉轉(zhuǎn)?!拔鳌敝饕植荚趶V西的左江和右江的分流地區(qū),旋律在“歡”的基礎(chǔ)上溶入漢族民歌的特點,形成起伏較大,明快、清新、流暢,樸素的曲調(diào)風格?!凹印敝饕植甲蠼饔驂褲h雜居地區(qū),是對傳入的漢族民歌進行改造加工形成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裝飾音較少,旋律性強,有十分明顯的五聲羽調(diào)式?!罢摗敝饕植荚诠鹞髂仙絽^(qū),音調(diào)高亢嘹亮,襯詞襯腔的大量使用和多變的節(jié)奏,形成自由奔放、粗狂有力的曲調(diào)風格。

語言本身就具有音調(diào)性和韻律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限制了旋律音的選擇。壯語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詞匯,能夠準確細膩的表達,一共有108個韻母和22個聲母,壯語中的押韻只要與韻母發(fā)音相同或相似都可;例如:防城山歌《哥你留在妹心頭》詞:男:等哥開口唱山歌,有心有意就來和。女:今天樂得心開花,哥你唱歌妹來答。又如:賓陽敬茶歌《情到表禮儀》詞:有客到這里,我們心歡喜,口渴喝杯茶,情到表禮儀;豐富的詞匯為歌手創(chuàng)作山歌提供了豐厚的資源。壯族山歌押韻的方法有:內(nèi)韻、腰韻和尾韻;押韻種類主要有腳韻、腳腰韻、腳頭韻等。結(jié)合壯語獨特的韻律,山歌每一首歌謠都順口和韻,優(yōu)美動聽,壯語的音樂性與旋律的音樂化形成了壯族山歌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魅力。

三,廣西壯族山歌的情感特征

聲樂具有音樂和詩、詞的藝術(shù)功能,是這兩者的綜合藝術(shù),而這兩者共有的最顯著則是情感表現(xiàn)。清代李漁認為,“作詞之料,不過‘情‘景二字。非對眼前寫景,即心上說情,說得情出,寫得景明即是好詞”(《笠翁全集·窺伺管見》)我國古典詩中借景抒情的手法常常有“比”“興”。在廣西壯族山歌中“比”“興”的手法得到繼承和發(fā)展。

1“比”

“比”即指所說的客觀事物與要表達的主觀情感相統(tǒng)一,達到言外之意的效果。能夠喚起和豐富人們的內(nèi)心,因為人的情感都不是平白無故產(chǎn)生的,都是“感于物而動”(《樂記》)例如:馬山壯族山歌《情滿坡》詞:人說天上的鳳凰最美,阿妹好比鳳凰,不!比那鳳凰還要美。用人所皆知的美麗的鳳凰比作阿妹,更加生動形象突出阿妹在阿哥心里的美。又如:西林平別調(diào)《正月新芽多》詞:今晚歡又喜,好似鴨下河;用下河的鴨子來比喻此時的心情更生動形象。

2“興”

“興”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即借其他事物作為開端來引出所要陳述的事物。增強意蘊,激發(fā)讀者的想象,更加生動形象,富有詩意的藝術(shù)效果。例如:凌云巫調(diào)《敬茶歌》詞:高高山上鳥兒飛,彎彎山路待客回;沒有好久來招待,只有凌云茶一杯。茶水不斷歌不斷,情深意濃心里醉;想到茶香請再來,等你再來千百回。又如:凌云花園調(diào)《跟黨志不移》詞:魚兒不離水,染布不離蘭;翻身全靠黨,步步跟黨走;生活似春花,美好如彩蝶;人人都歡喜,各個都幸福,生活甜如蜜,全靠黨領(lǐng)導;跟黨志不移,不管風和雨,跟黨走到底。這種借景抒情的比喻手法體現(xiàn)了壯族人民智慧。

四,壯族山歌的唱腔特點

廣西壯族山歌獨特的唱腔形成重要原因離不開壯語,由于地域,風土民情和審美習慣的不同,壯語在發(fā)音相對北方比較淺,也就是傳統(tǒng)聲樂所說的“扁”。而唱壯族山歌與專業(yè)院校聲樂學習要求的上下貫通,頭腔、胸腔、腹腔三個腔體的配合有些不一樣。廣西地域?qū)拸V,壯族山歌的種類繁多,不同的地方形成的曲調(diào)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卻又與其他地方的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

壯族山歌的發(fā)聲方法主要以本嗓發(fā)聲為主,在“拖腔”中則大部分使用真假聲混合,達到厚實、高亢、嘹亮又具有穿透力的藝術(shù)效果。這種混合聲是介于真聲和假聲之間,每一個聲都包含部分真聲和部分假聲,只是在不同音區(qū)二者的比例也不盡相同,混聲唱法的音域比較寬,在音量控制下也十分自如,產(chǎn)生的音色變化豐富,并且有很好的共鳴效果。所以即使在相隔很遠的田野山間也能清晰聽到山那邊的歌聲。

而在演唱壯族山歌以本嗓為主的真聲唱法,所跨越的音樂局限于人的自然音域,并不寬,但卻剛勁有力,明亮飽滿所以常常被運用在中、低聲區(qū)中。在壯族山歌的演唱中也會使用到假聲,一般是在高音區(qū)中,它的優(yōu)點在于高位置、音域高而唱出來的聲音自然、松弛、流暢。

壯族山歌一般以“高腔唱法”為主,也叫“過山腔”。那坡縣黑衣壯族民歌《山歌年年唱春光》就采用了大量的“過山腔”,此歌里以“尼的呀”作為語氣助詞,穿插在全曲的起音,中間,結(jié)尾,形成了濃厚的民族特色,極具藝術(shù)魅力。在黑衣壯民歌中最常用的襯詞是“尼的呀”,漢語意思是“你好呀”。這是一首無伴奏的多聲部原生態(tài)“山腔歌”,2001年9月首次在南寧國際民歌藝術(shù)節(jié)上這首的原唱那坡縣籍,享有廣西壯族歌后美譽的黃春燕老師用她嘹亮的歌聲,粗獷沉穩(wěn).清新而又樸實的律動唱出了廣西的好山好水也唱出了他們的熱情好客。同時也讓大家從此知道壯族有個支系黑衣壯,知道廣西有個“尼的呀”?!斑^山腔”是山歌的一種腔調(diào),高亢自由,奔放,由唱的人的氣息決定音的長短,氣息足唱的越長越能托出它的野味。這是一首描繪壯鄉(xiāng)美景歌聲繚繞的日常生活,大意是“青山不老歌不斷,竹林飛歌迎鳳凰,隔山隔水唱起來…”“宮,商,徵”這三個音經(jīng)常被使用在“過山腔”的“拖腔”中,這三個音的運用使曲調(diào)更加空曠似在山谷中回蕩。

襯詞襯腔的使用是壯族山歌的一大特點,襯詞襯腔的使用使壯族山歌的音樂更加生動形象化。這與壯族語言交流習慣一脈相承,壯族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歡借助語氣助詞增強情感表達。襯詞完全出自于歌者的情緒需求表達,不受節(jié)奏、節(jié)拍 限制,極具感染力。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由東西部地區(qū)和開頭襯詞曲調(diào)等不同特點劃分為三步歡.三頓歡.蠻歡等,《鷓鴣嶺上》是一首三步歡,襯詞的使用符合了民歌的特點,“Aeu hai yoi,go ci,ye,ha,lo,oi”是最常用的襯詞。在三聲部民歌中基本上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在馬山三聲部民歌中襯詞使用的頻率相比其他地方民歌使用的頻率多,且多以襯詞起頭。如:此曲第一句“(Aeu aeu hai yoi),Roegfek heuh bangz lingq(ha oi) (go ci)caen ndeidingq (ha lo)”;比較具有代表性三頓歡《生活美如霞》第一句“(ye)Hai bak baenz dujva(go ci)riu sa sa (ho ha) vuen(go)lai gvaq(lo)”三聲部是無伴奏的演唱方式,對演唱者音準概念要求比較嚴格,可以有合唱和對唱的方式。第一聲部為主旋律以下兩個聲部為和聲,第三聲部主要唱襯詞居多。襯詞襯腔的使用使情感得到烘托,達到藝術(shù)渲染的效果。

結(jié)語

壯族山歌既是詩也是歌,作為詩具有民間文學性,作為歌具有音樂藝術(shù)性,山歌和壯族人民生活息息相關(guān),是壯族社會文化延續(xù)的媒介,影響了壯族人民的社會心理,社會價值和社會理想,對壯族人民的認知起到重要作用,通過口頭創(chuàng)作,把歷史,生產(chǎn)活動,日常生活,行為習慣,自然知識等通過感知和理解傳播并影響參與者的認知。壯族山歌在漫長的歷史河流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也成為了壯族人民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作為聲樂藝術(shù)的一部分,要演唱好壯族山歌,必須深入其中,靜心鉆研,把握好其風格特點。世界在不斷變化發(fā)展中,任何唱法都不會一層不變的,壯族山歌也是一樣,作為壯族聲樂學習者要不斷的去拓展和創(chuàng)新,既要把風格特點把握住,又要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標準,把壯族山歌演繹的微妙微俏,讓更多人喜歡并了解壯族山歌是每一位壯族音樂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聲樂美學導論》 范曉峰著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

[2]《壯族山歌與人的社會化——以認知情感為視角》 吳德群著人民出版社

[3]《壯族民歌100首》 范西姆主編 廣西民族出版社

[4]《壯族歌手如何把握好壯族山歌的演唱風格》羅孟賢 (廣西河池學院藝術(shù)系) 2013年5月

[5]《壯族山歌文學手法的運用及藝術(shù)價值》黃光明 徐柳 2014年3月

作者簡介:蒙麗妃(1987.06—)畢業(yè)院校:中國音樂學院;研究方向:民族聲樂;籍貫:廣西南寧。

猜你喜歡
社會生活禮儀聲樂
聲樂診療室
歌劇(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聲樂診療室
歌劇(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聲樂診療室
歌劇(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乘車禮儀
流動的時間,不確定的藝術(shù)
《西安晚報》廣告視野中的西安社會生活
今傳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36:15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開放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禮儀篇(下)
中國漫畫(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孝——禮儀第一禮
學生天地(2016年34期)2016-05-17 05:47:39
施秉县| 衢州市| 七台河市| 泸州市| 济宁市| 和林格尔县| 达尔| 乌鲁木齐市| 五家渠市| 仪征市| 定边县| 隆尧县| 浙江省| 浦江县| 崇仁县| 祁门县| 卢氏县| 婺源县| 灌南县| 通榆县| 方城县| 泽州县| 湘阴县| 鸡西市| 高雄市| 德阳市| 隆化县| 商南县| 商河县| 南木林县| 杭州市| 忻城县| 扬中市| 陆川县| 车险| 六安市| 永福县| 花莲县| 杂多县| 天镇县| 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