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手抄孤本永樂《東昌志》 對《全宋詩》《全宋文》的輯佚價值*
——兼辨《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東昌志》之訛

2018-03-28 23:39劉景會
楚雄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宋文東昌廬陵

劉景會

(江西省圖書館,江西 南昌 330046)

永樂《東昌志》,明鐘彥彰、曾鈍纂修,是現(xiàn)存最早的江西志書,原版不存,僅有清初手抄本藏于江西省博物館。該書輯錄了數(shù)量可觀的東昌題詠,較為詳實地反映了東昌的歷史沿革及當時概括,其作者群體主要是自宋至明永樂廬陵縣籍文人。由于該書所錄均為有關(guān)東昌詩文,實際上僅是東昌藝文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中國地方志綜錄》《中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均未見收錄。原版早已不存,其文獻價值長期被湮沒。今茲考訂其書,以補《全宋詩》《全宋文》《全元文》之闕,兼辨《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東昌志》之訛。

一、《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辨誤

《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以下簡稱《提要》)提到永樂《東昌志》,有二處。《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江西省地方志述評》曰:“現(xiàn)存的五百余種志書,最早的要數(shù)永樂《東昌志》,也即‘吉安縣志’?!逼涠短嵋?4―60曰:“永樂《東昌志》三卷,(明)曾鈍修纂。鈍,字子魯,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東昌縣,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市東南永和鎮(zhèn)。三國吳分廬陵縣置,隋開皇十一年廢。是志于明永樂十一年由曾鈍獨力纂修,當年脫稿。是志有正文三卷,附志一卷,不分門類,約四萬字。記事止于明永樂三年(1405)?!薄短嵋酚嘘P(guān)永樂《東昌志》訛誤有三:

第一,永樂《東昌志》當為鎮(zhèn)志而非縣志。歷史上,永和鎮(zhèn)隸屬廬陵縣,而廬陵縣的行政沿革在唐以前幾經(jīng)變更,至唐才基本確立縣治等級。隨著廬陵縣治以及區(qū)劃的穩(wěn)定,永和鎮(zhèn)的鎮(zhèn)史自此開始。永樂《東昌志》的編纂者之一鐘彥彰(永樂《東昌志》非曾鈍獨力纂修,詳見下文。)在《序》中詳細敘述了東昌之名的來歷及沿革:

永和名東昌,地舊屬泰和,宋元豐間,割屬廬陵,遂以泰和為西昌,永和為東昌。東昌之名肇于此。上自漢唐,事跡無傳。至五代時,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由是井落墟市、祠廟寺觀始創(chuàng)。周顯德初,謂之高唐鄉(xiāng),臨江里磁窯團,有團軍將主之。及宋寖盛,景德中為鎮(zhèn)市,置監(jiān)鎮(zhèn)司,掌磁窯煙火公事。[1](P8)

卷二周必正《輔順廟記》也佐證了這個說法:“皇朝景德中,瓷窯始置官吏為永和鎮(zhèn)?!边@是關(guān)于永和鎮(zhèn)得名的最早記載(此前只見“東昌”之謂)。周必正(1125―1205)字子中,周必大之兄。

五代時,永和鎮(zhèn)還屬于泰和縣轄治,至宋元豐年間,永和鎮(zhèn)歸屬廬陵,改稱東昌。文玉立《東昌志序》明確說明永和乃鎮(zhèn)而非縣。

異時談吉安之盛,萃于廬陵,故廬陵為郡之望;談廬陵之盛,萃于永和,故永和為天下三鎮(zhèn)之一。生齒之繁,文物之懿,實舟車一大都會。古人謂泰和為西昌,永和為東昌。夫以一鎮(zhèn)之微,而并美上郡大邑,必有以也。[1](P11)

第二,永樂《東昌志》非曾鈍獨力纂修,而是在文玉立、鐘彥彰編纂基礎(chǔ)上纂修而成。永樂《東昌志》卷前永樂壬辰王伯貞《序》中記載了它的編纂過程:“鄉(xiāng)先輩仲進文先生倡為十五詠,與當時好古博雅君子共賦之。遯叟蕭征士、莘樂吳進士二先達咸為序文,而樵云鐘先生猶以未盡其詳為歉,乃采摭其僅存者于兵燹之馀,……與諸鄉(xiāng)達之品題為匯編曰志?!酢酢蹊饕詡鞑恍啵兄疚淳?,而得今子魯曾公,博雅士也,重加修葺,適有鄉(xiāng)進士蔣翹之咸相成之?!盵1](P1)

根據(jù)王伯貞《序》記載,再結(jié)合永樂《東昌志》諸人之序,我們大概可知其編纂始末。元末,吉州窯衰敗,永和鎮(zhèn)經(jīng)濟隨之衰落。永和鎮(zhèn)人文玉立有感于永和經(jīng)濟衰落,勝景不再,“倡為十五詠,與當時好古博雅君子共賦之”,并將詩文匯為一編曰《東昌十五詠》,以期垂教后世。

文玉立之姻親鐘彥彰“惜未盡其詳”,于40年后採摭以為《東昌志》,未及成而卒。曾鈍(字子魯)繼而為之,于明永樂年間終成此書。永和鎮(zhèn)以“蕞爾之地”而成“偉人勝地”“文獻之邦”傳于后世。

據(jù)上述可知,《提要》所說是志由曾鈍獨立纂修的說法欠妥。此志在文玉立所編《東昌十五詠》的基礎(chǔ)上,由其姻親鐘彥彰真正開始編纂,后由曾鈍繼續(xù)編纂而成。

第三,記事非止于明永樂三年,卷三陳世瞻《味易齋記》寫于永樂丙申(永樂十四年)。

二、《東昌志》對《全宋詩》《全宋文》輯佚價值

(一)《全宋詩》佚詩

通過查考,輯得《全宋詩》失收佚詩4首,補詩小序1篇,以諸詩在永樂《東昌志》著錄順序整理如次。

1.周必大

留題文氏雙秀亭三首[1](P37)庚午亭近市

此予少年遺廬陵永和鎮(zhèn)文安國者,今三十六年矣。其子立方不遠二千里攜以相示。楊雄少作之悔,令威化鶴之念,徒耿耿耳。淳熙乙巳十月日,書后二十年再觀于平園。

按:《益國周文忠公全集》僅收錄詩,今補其小序。

本覺長老祖宏為老兄弟寫真求贊次七兄韻[1](P38)丙辰中秋

幅巾短褐雁行秋,不照青銅不倚樓。

今耄昔童無異性,世間寒暑任遷流。

2.曾鎬

開國曾右司悅心諱鎬登清都臺近賦三首[1](P42)

高臺平野淼秋色,吊古風前愁欲曛。

今百馀年無此老,后千萬世有斯文。

夜郎能著李太白,天祿可憐楊子云。

世道悠悠一杯酒,是非從昔不堪聞。

原注:清都臺歲久荒圮,嘉熙重葺,以九月酹魁星,輒賦長句以紀佳集。

大江東下何壯哉,郁孤青原兩崔嵬。

豈知鳳山有奇觀,清都并著蘇黃來。

兩翁騎鯨白云去,荒涼陳跡空莓苔。

朱欄碧甃了非昔,樵童牧豎爭喧咍。

時時懷古一長喟,安得有客攜樽罍。

諸公好事力復(fù)舊,共葺棟宇芟蒿萊。

一朝翚飛出林杪,四面山色如屏開。

況當三秋刷勁羽,邂逅九日登高臺。

天風吹桂發(fā)浩蕩,百斛滿載冰雪醅。

飲酣豪氣正激烈,不管落月當華榱。

側(cè)身北望一含悵,煙塵渺渺離鴻哀。

決科豈是溫飽具,濟世須仗英雄才。

嗟予摧落鎩羽翮,雖欲從臾慚虺。

因思兩翁百世士,斯文光焰燭九垓。

惠州涪州窮到骨,當時萬牛挽莫回。

獨留清名鬧今古,區(qū)區(qū)榮利真飛埃。

至今遺跡遍白下,此臺可壓名難摧。

益知人生重植立,茍得僅可驕群孩。

我愿諸公景遺烈,百年古意須封培。

君不見臺下蒼松五六軰,元祐家風凜然在。

按:《全宋詩》只錄一首,補佚二首。

3.黃庭堅

豫章山谷黃庭堅題逍遙堂詩[1](P42)

犇車爭利魚千里,滿世成功黍一炊。

蔬食菜羹吾亦飽,逍遙堂下木辭枝。

原注:辛酉年山谷宰泰和日,經(jīng)過逍遙所作。余后三十七年來宰廬陵下,滿三考而告老將歸,別錄此詩。政和丙申閏正月二十三日雙井寅庵黃大臨書。

按:《黃詩全集》未收錄此詩。

(二)《全宋文》佚文

通過查考,輯得《全宋文》失收佚文4篇,其中《全宋文》已著錄作者1人,佚文1篇;未著錄作者3人,佚文3篇。以諸文在永樂《東昌志》著錄順序整理如次。

1.《全宋文》未著錄周必正佚文

輔順廟記[1](P58―60)

天以日星為號令,故睹逆順而知災(zāi)祥;地以山川為標準,故察動靜而識休咎。人生乎兩間,死則為鬼神。雖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而福庇一方,威鎮(zhèn)外侮,亦存乎盻向之中。惟其生也趣向不同,則為神也感應(yīng)亦異,斯必然之理也。吉州永和鎮(zhèn)有廟曰“王仙”,舊無紀錄。后周顯德五年,始有神之族裔,創(chuàng)為之碑,云:“神姓匡,諱和,長安人。唐貞觀中,年踰六十,與其叔智屬意輕舉,棄官遠游,南至廬山,或告曰:‘此陰山也,不宜學仙?!髽诽┖屯跎街嫘阒寡?。絕粒修真,果有所遇,其叔尋以中元日受天衣而上升,神以后期,囑為地仙。次年七夕亦尸解。今山有廟,真身在焉,手植佳木皆參天,前澗后岡,面勢曠蕪,所筑三壇尚存。又有丹井龍?zhí)?、釣魚臺,皆故跡也。昔刺史嚴公以歲之不和,遣官致禱。行次瓷窯之小湖團,人馬辟易,若有訶迾而不得進。即其地禱之隨應(yīng),遂立屋以祀之,今廟是也。亦置壇焉,香火自是輻輳,去舊祠涉江而南,凡五十余里,神其有意于斯民,故不使疲于往復(fù),且存故居之清虛也耶?!?/p>

皇朝景德中,瓷窯始置官吏,為永和鎮(zhèn)。秀民大家,陶埏者半之。無高城深池而盜不能犯,窯焰竟日夜而火不能為孽,水潦大至而不沒,疫癘流行而亟禳,此消患于未形者也。逮建炎改元,兇寇謀以歲暮縱火肆掠。夜許宰大牲以卜于神,增至數(shù)十不許,又欲用人。凡十七卜,終不許??芘唬骸叭粍t于爾乎?”取之,一卜而許。即毀神像以行。移寇曲塘民家,主既就縛,盡索貲財囊貯急趨。其主偶得利刃,斷縛而追之。睹重負馬殿者,推刃以截其喉。余人愕視植立,因得使連頸就戮。而斷喉者,即毀神之人也。三年虜騎南侵,所向無不殘毀。嘗分屯于市,掠金帛、系子女欲去,或走叩于廟,風雷暴作,砂石飛走。虜策馬奔迸,盡棄所得而告人曰:“旗幡絳空,不可留也?!眮y定,人相與言之官,轉(zhuǎn)以上聞,乃賜廟額曰“輔順”,蓋紹興五年也。大抵神之德為,本期精練道真,而功利存于血食,故平居以慈惠為之先,不專威怒,而窮兇極惡,亦所不誅焉。至十五年,眾又以前后靈應(yīng)申言之,初封威遠侯,事跡浸顯,請者不輟。隆興二年,加“肅應(yīng)”二字。慶元四年,又加“英格”為六字焉。綸言既至,民大和會,懽忭歌舞,如侯復(fù)生,乃囑親友、鄉(xiāng)貢進士胡秘有請于予,欲侈上之賜而彰神之德,镵豐碑以紀之。予家自靖康南渡,往來于廬陵者三紀,又聚族于永和者且二十年,賴神之庇為多。淳熙丙午,仲兄宗院嘗合眾人之力,增煥廟宇,已成而未記。去秋予欲登王山遂謁舊祠,結(jié)束未行,夢寐已通。因親得以所聞詢之耆舊,茲故并記其略,且系以詞,使人懽歌而樂之于千萬祀。其詞曰:“江悠悠兮玉虹,道宛宛兮臥龍。松青蒼兮蔭戶,殿突兀兮撐空。神將朝兮大清,儼環(huán)珮兮肅恭。參蓬萊之仙御,駕閶闔之罡風。疏獻替而上陳,降災(zāi)祥兮必公。神倏返兮靈祠,斂威福兮用中。馬班班兮噴玉,旗獵獵兮翻紅。散兵疫于無方,寧水旱與螟蟲。調(diào)五風而十雨,茂禾黍之芃芃。工埏陶而倍息,野耕獲而勤農(nóng)。宜帝心之是嘉,錫恩言而遹崇。粲明月之當天,想登壇而受封。分桂漿于北斗,頌蕙肴于天饔。逮晨光之入牖,映瑞煙兮郁蔥。紛四民之和會,奠百嘉兮潔實。庭喧轟兮簫鼓,巷奔走兮見童。神醉飽兮安安,民奉承兮益忠。勒堅珉而紀事,侈嘉號之增隆。惟爾神之宅心,散道妙以為功。不私己而病人,宜昭報之在躬。亶福我而壽我,罔時怨而時恫。惟爾民之有依,保康娛而始終。竭爾誠而致格,端爾行以潛道。業(yè)視履而考祥,戒非辟之召兇。傳子孫而有永,沐神貺兮無窮。慶元四年仲秋記。

2.《全宋文》未著錄作者及其佚文

(1)歐陽采,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解試

清都臺記[1](P49―51)

英宗踐位越三載,朝廷清明,海宇晏靜,道貴沖漠,德尚恬曠。皇心無為,因舉天下寺觀,名有可革者,刬其舊而揭其新,將欲啟生民之耳目,有所觀望,而相與歸于希夷無事之域。廬陵自城而南曰永和鎮(zhèn),濱于大江,民室相屬。有老子廟曰西臺,地勢爽塏,殿宇嚴峻,出氣埃而絕煩囂,為真仙所宅之地,最為佳處。一旦敕書以“清都”錫號,人莫不宜之。道士陳君日新與其徒得其名而喜,而又因人之悅,于是募民財,竭已槖,共得錢三十萬,乃構(gòu)東南荒翳地,披荊榛,運瓦礫,窊者平之,突者下之,因高揆向,命工度材,經(jīng)之營之,不日大就,涓辰落成,命之曰“清都臺”。臺之下,俯視回塘,秋水碧色,芰荷菱荇,參差相暎。清飔徐來,香馥不斷,披衣微步,塵客俗氣,不覺灑然其去體。游魚□□,飛鳥翯翯,可羨而不可釣,可狎而不可網(wǎng),翔集上下,如適無人之境。雖江湖山藪之樂,不外是矣。塘之上,古木排青,修篁擢秀;名葩異卉,列行而周布;假山怪石,嶙峋而對峙。援琴緩歌,命觴雅飲,醉帶廓落,渴襟淋漓,心跡兩忘?;腥蛔砸善渖矸憾赐ブ?,而寓蛾眉之巔,此不可得而知也。若夫霧靄開而天地寬,云氣噓而風雨作,陽鳥出沒,升扶桑而入虞泉,野燒縱橫,過別山而隔流水,茲又見于臺之外也。目力可竭,景物無窮,變化不仝,圖寫難盡。今有人富財千萬,其心尤以為慊。徒能深室屋,嚴菌窖,以備蓋藏而已。其肯辟亭宇,敞臺榭,以延暫歡。惜夫!鑿智以傷生,役物以害性,以至老死而不知其非,何其愚且蔽也。如陳君者,年高而道充,身閑而志逸,居于澹泊之地,而又能探奇選勝,以為燕申之所。浩歌長嘯,日從容乎其間。豈非全真達理之士哉?來求予文,予不獨嘉陳君之所為,且欲使愚者蔽者,有所開激,而少舒其心,此予之志也。峕治平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記。

(2)歐陽中立,袁州人。試部郎,上書言新法不便,以司馬門下坐廢,遂不復(fù)起。卒,弟子私謚節(jié)孝先生

逍遙堂記[1](P74―75)

逍遙堂,始余高祖之所建也。逮今五十年,而會稽道士子和方辟其基,葺其構(gòu)而一新之。且永和為廬陵之盛地,而清都又永和之勝概。逍遙堂者,于清都尤更幽絕。然斯堂之設(shè),非以為游嬉戲之所,與夫探奇覽勝者之居也。梁棟柱礎(chǔ),藻棁榱桷,無繁文麗藻以為崇飾,無雕蟲篆刻以為榮觀。純素質(zhì)樸,高明疏潔,足清凈而脫喧囂,乃以為逍遙者之所寓也。堂之前,其有馀地,廣數(shù)百步。晴空爽夕,舉目一瞬,鮮有凝礙。花芳藥苗,佳蔬異菓,靡所不有,于松筠檜旁種植環(huán)圍,遠遠映帶。若此者,人固以為美矣。至于方外之士,一徬徨乎其側(cè),俛仰乎其下,則疑亦不獨以是為美也。又有清足以襲其神,爽足以棲其氣,物象之廣莫,有發(fā)于意之外;戶牖之虛白,有得于心之真。四勝之美,若可以寓目而情不在也?;蚯倩蜣?,或觴或歌,若可以適性而志不專也。非憂非樂,非動非靜,以遂其天年,則此逍遙之所得而為斯堂者,亦將有待于其人乎?嗚呼!物之生乎天地而涉乎人間,其能游乎逍遙亦寡矣。蓋命于陰陽,役于造化,則制有數(shù),麗于有形而不自知也。故大椿之修,而老于春秋;朝菌之短,而不知。知晦朔。修短雖不均,而其生一也,數(shù)制之然也。制于數(shù)者,則有修短之可憂;制于形者,則有小大之可悲。悲憂之態(tài)作,則彼物之所以不能逍遙也歟。若夫遺形離散,均修短,齊小大,睹冥極而游于無窮,則然后可達夫名斯堂之旨也。余升其堂,閱其名,喜為之書其立堂之意,而與述其所謂逍遙之說者,意使一曲之士,覽其文驚其狂言,而徐有所得也。彼有蒙蔽不解,貪鶩躁進,役役。以待盡者,又不足以與之語此。元豐庚申仲春望日里人歐陽中立記。

(3)歐陽文龍,宋嘉定三年進士

輔順薦德亭紀實[1](P83―84)

元豐四年辛酉,朝家選士之制分兩場,前后大義三,新添律義一道、策三道。是年本郡就景德寺引試。八月朔旦,鎮(zhèn)士歐陽中立率族黨應(yīng)舉者三十六人,具祝冊,備牲酒,悉至于亭,嘉告廟,于而于邁其香案。始升醑初獻,有飛雞升俎幾而鳴。惟神敏歆,厥應(yīng)如響,亦靈德在廟,托物以顯如是。已而入試場中對策,文思沉著。伏案微困,恍惚夢中,見一黃衣者促之起,覺來下筆如有神。其國語有曰:“國家自熙寧以來,新參預(yù)政,學不知道,勇于退君子,勇于塞人言,勇于任民怨。以天下之事,惟出于我己者為最是;以天下之財,惟出于新法者為私有?!贝酥府敃r王安石行均輸、青苗、市易法之害。有司覽其策,驚嘆擊節(jié),以為非場屋士語,擢置優(yōu)等。時叔道卿同舉,乃賦詩以紀其事云:“登幾再鳴雞讖吉,同宗雙薦鶚書榮”,此中聯(lián)詞也。中立先一科登高第,歷仕偕文忠公子棐入元祐黨籍。其主張國事,扶植正學有功,實始終受神之賜侈矣。宣和三年辛丑六月甲午,歐陽珙、璟、球等勸緣中亭,推原所自,以“薦德”扁名敬取雞有五德之義,亦采摭厥初詩中之旨也。是歲,罷三舍法,行貢舉,仍率眾于試前期,告廟如初禮。時歐陽應(yīng)求偕侄嶧、文二人中榜焉。迨嘉定三年庚午端午日,歐陽必信、祴逴再以其年大比,率族重建斯亭。是科歐陽文龍與計偕,亦獲神助之力。其馀充賦登第,貢于大常者,代不乏人,皆薦德之驗。后之應(yīng)舉者,踵斯亭下,當肅肅起敬,勿忘薦德之本,以永薦德之祀云。嘉定庚午秋司門歐陽文龍撰。

猜你喜歡
宋文東昌廬陵
美麗廬陵
廬陵某者
《全宋文》補遺四十五篇
蕩舟東昌湖
“堆花杯”廬陵詩詞學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詩詞大賽征稿啟事
贊廬陵
藏東昌都盆地沉積構(gòu)造演化及油氣遠景分析
記我美麗的家鄉(xiāng)
勞鬼大駕
丈夫的私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