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燕
摘要:焦點解決短程治療強調看待生命與事件的積極面,并讓來訪者發(fā)現(xiàn)生命及事件中的各種可能性,是一種給予希望的會談方式。在面對各種心理危機的談話過程中,較“原因”、“問題”導向的談話模式,焦點解決短程治療更能給予干預對象希望與力量,在實踐中有較好的運用效果。
關鍵詞:焦點解決短程治療;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危機事件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并且由此而產生的負面效應日益凸顯。
美國心理學家Gilliland BE和James RK提出了心理危機干預六步法:(1)了解及確定案主的問題;(2)保證安全:干預者應該把案主的生理、心理危機性降到最??;(3)給予支持:使案主感受到關心和幫助;(4)幫助案主了解問題的解決方法;(5)制定計劃:幫助案主確定行動步驟;(6)得到承諾。(陳寶坤、楊俠等,2014)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以下簡稱SFBT)強調看待生命與事件的正向、積極面以及面對同一事件的各種可能性,注重現(xiàn)在的行動與偏好未來的影響,是一個具希望感的建構解決之道。(許維素,2014)SFBT從解決之道出發(fā),而不是聚焦原因,從當事人的優(yōu)勢出發(fā),而不是聚焦限制,是一個與當事人共同建構的互動過程。相對于線性思維的解決辦法,SFBT有積極、高效的實踐意義。以下將結合Gillil-andBE和James RK的心理危機干預六步驟,用自殺案例的干預服務對SFBT的運用進行舉例。
一、確定問題
SFBT不重視問題的成因,但會把握問題的性質以及了解問題發(fā)生及發(fā)展的模式。危機發(fā)生時,干預者的首要任務就是了解對象的狀況及問題,并能夠從干預對象的角度去了解問題及其境遇。
(一)合作關系的建立
壓力源不等于危機源,無論是創(chuàng)傷事件,還是心理疾病并不必然產生危機事件,只有當這些事件超出了案主的承受能力且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時,才有可能誘發(fā)危機事件。其次,危機產生的原因復雜,除了自然、社會、家庭、現(xiàn)實環(huán)境、個人等原因交織在一起,我們很難快速識別危機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幫助案主平復情緒并建立專業(yè)的咨詢關系很重要。
案主:“我覺得唯有這樣的方式(自殺)才可以讓我解脫?!?/p>
工作員:“無論之前你做了什么,我相信你是為了讓某些問題得以解決,你能告訴我,這么做是希望自己去解決什么問題嗎?”
案主:“我已經嘗試去與同學和諧相處,但是那沒用,他對我太苛刻了!”
工作員:“對你試圖與同學溝通而又不成功這件事,你感到很沮喪?!?/p>
(二)發(fā)現(xiàn)問題的循環(huán)模式。從問題發(fā)生的循環(huán)模式中,找到循環(huán)的關鍵所在,并發(fā)現(xiàn)可以阻止目前危機繼續(xù)發(fā)生的方法。
工作員:“我知道你已經很努力地在改變這一切,你能告訴我你每次嘗試改變時都想到了什么?”
工作員:“你目前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你或是其他人可以做些什么讓過去的你再回來?
工作員:“你這樣定義你自己是想到了什么嗎”
二、保證安全
危機中的當事人行為反常、易失控,通常案主有具體的自殺計劃;且計劃的致死率、可行性高的,自殺的危險就越高。在危機干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就是要將案主及自身的危險性降到最小。如果案主有自殺和自傷的念頭或行為,工作員需正面詢問案主,并評估其自身的風險有多大。恰當?shù)卦儐柊钢魇欠裼凶詺⒌南敕ê托袨?,是一種預防性的干預評估,通常情況不會導致自殺,反而會挽救他們的生命。對有自殺傾向的個案,必須要讓其遠離可能造成傷害的物品、器械、地點,使其在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下,盡量避免獨處。
工作員:“在你最難過的時候,你有哪些想法或行為呢?比如你是否有過輕生的念頭或是一些傷害自己的行為?”
工作員:“你現(xiàn)在最需要誰在你身邊或許你有別的什么考慮?”
三、給予支持
工作員在此過程中應充分尊重案主的經歷和感受,不帶主觀評價地給予支持和接納。SFBT強調關注案主的正向力量,而不是去看他們的“缺陷”;強調可能性,而非局限性。事件本身的影響是與當事人在對話中構建出來的,在此過程中應讓案主感覺到一種可控和力量,并嘗試發(fā)掘問題背后的正向功能及案主的資源系統(tǒng)。
工作員:“當你的狀態(tài)不好時,你覺得有誰會最先發(fā)現(xiàn)?”
工作員:“我知道你經歷了很多,而且你用你的勇敢和堅持一路走來,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工作員:“我很好奇你過去面對困難時你會對自己說什么?那個時候你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四、構建目標
危機情景下,個體容易認知狹窄,如過度概括、災難化、絕對化等。偏差的認知模式容易消極評價事件,并呈現(xiàn)出痛苦、絕望、無意義和無價值感等情緒方面的特征,其主觀體驗是一種無助與失控感占主導地位。掌握健康積極的應對方式,不僅能增強案主的自我效能,也有利于提高解決危機的概率。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案主創(chuàng)造希望,明確目標;提升個人的控制感。
(一)例外經驗
1.尋找例外經驗
SFBT的例外問句旨在引導案主去看到問題不發(fā)生或發(fā)生頻率較少的時刻,并探討這些時刻是如何發(fā)生的,以運用過去成功的解決方法,連結例外,達成目標,也可以使得“例外”成為案主追求的方向。(許維素,2015)
工作員:“當你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時,你做些什么能讓你的心情好一點?”工作員:“什么情況下,你會感覺好些?”
2.強化例外經驗——假設及奇跡問句
通過SFBT的假設問句及奇跡問句來構建案主的行動目標,且這個目標是案主想要的、愿意執(zhí)行以及執(zhí)行有效的目標。
案主:“我很痛苦,我整晚都睡不著覺,快天明時,我似睡似醒,我真想就這樣不要醒過來了?!?/p>
工作員:“的確,這樣的感受讓你很難過,假如有一天,你有能力面對現(xiàn)在的問題,你覺得你的行為或想法和現(xiàn)在會有什么不一樣?”
工作員:“假如你一覺醒來,奇跡真的發(fā)生了,這個奇跡解決了你期望解決的問題,你達到了你理想中的狀態(tài);但因為你睡著了,你并不知道這個奇跡已經發(fā)生了,在你醒來時,你會發(fā)現(xiàn)哪些變化呢?
(二)探討邁向希望的小步目標
確立目標的原則有:①是案主想要的、愿意接受的;②是實際的,是案主能控制的;③是正向、明確、具體、小步驟的;④是能夠具體評量的。(許維素,2004)因此,目標的訂立首先必須貼近案主的生活,能促進其在社會脈絡中推進;其次目標是案主可以實現(xiàn)的,但又不易太簡單,可以讓案主自我評量并發(fā)現(xiàn)行動的效果。
案主:“我整天像游離在這個世界一樣,我不知道我的存在,除非他(男朋友)能回到我的身邊?!?/p>
工作員:“假如他回到了你的身邊,你的狀態(tài)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這種狀態(tài)是你理想的狀態(tài)嗎?你能具體描述一下這種理想的狀態(tài)嗎?”
工作員:“假設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你會和現(xiàn)在有什么不同呢?”
工作員:“這些不同和變化中,哪一個是你最想實現(xiàn)的?”
工作員:“如果這個目標實現(xiàn)了,相應地你擔心的問題也解決了大半,你會注意到你身邊的人或事有什么不同嗎?”
五、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的制定,需考慮案主的情緒失衡狀態(tài),關注案主與其環(huán)境的互動,將行動計劃放在案主的社會互動中,與案主一同建構。通過這一小步的行動,讓案主愿意去嘗試,并通過這個嘗試恢復其對生活的控制感,通過一系列小小的改變,增強案主的自我效能感,也帶動案主情緒與行為改變的“滾雪球效應”。
工作員:“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你有何具體的計劃或安排,哪怕你會有些顧慮,但沒關系,說出來我們一起試一試。”
工作員:“如果以1到10分,10分是你達成目標的執(zhí)行力滿分,1分是相反的狀況,你覺得現(xiàn)在你在幾分的位置?”
工作員:“你覺得這個分數(shù)還能提高嗎?如果不能,是因為哪些困難呢?”
工作員:“為了讓這個變化繼續(xù),你會盡快做什么事?”
工作員:“如果困難再次出現(xiàn),你會如何應對?面對這些困難,你會跟自己說些什么?”
六、承諾與回饋
1.與案主簽訂不傷害協(xié)議。不傷害協(xié)議不能替代細致、規(guī)范的自殺評估,不傷害協(xié)議是否有效,還依賴于工作員與案主專業(yè)關系的建立。不能把不傷害協(xié)議當作安全性的最終保障,同時自殺評估也是動態(tài)的過程,工作員要始終保持應有的客觀和謹慎。
2.總結及建議。
總結案主的想法、態(tài)度、行為及感覺,促進案主的反思,并結合服務對象的需求、給予適時的建議。
在此過程應給予案主希望與力量,讓案主參與及建構,把對問題的抱怨和無助,轉變?yōu)閱栴}的解決及對問題的控制感。
七、結語
心理危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干預方法也多種多樣,沒有萬能的解決方法。在心理危機應對中,SFBT的咨詢過程,對于案主而言,是一個賦權及增能的過程;對工作員而言,是參與構建的過程。它從案主的需要人手,將案主的問題和抱怨,轉化為希望和目標,并且探尋案主生活中的例外經驗,幫助案主增能;通過奇跡問句,探尋案主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脈絡以及自我肯定,幫助案主恢復自我概念系統(tǒng),建立案主可能達至的目標。在此過程中,工作員與案主是合作的關系,在工作員的話語系統(tǒng)中沒有對錯與成敗,只有適合與否。工作員從優(yōu)勢視角出發(fā),充分調動案主的資源,與案主一同積極建構,并遵循一個持續(xù)的、非線性的原則,面對低功能的案主,特別是危機情景下的案主,SFBT能較快、較好地實施干預。然而,面對復雜的心理危機事件,解決方法要依據(jù)具體情境具體分析,突發(fā)短期干預的案例可以適用SFBT的方法,一些需長期干預的個案,如創(chuàng)傷應激障礙(PTSD)則應采用精神動力學的方法進行長期干預;一些高危自殺風險的精神障礙者如何實施有效干預也應結合案主的具體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