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蘭
【摘要】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并通過學生的各種有效學習合作,引導學生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自主學習是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探究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目的,而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有效途徑。小組合作學習實質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使課堂達到高效。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倡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要注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化學 小組合作學習 有效性 獨立思考 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069-02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客觀的東西,而是學習者通過主動參與認知活動而主觀創(chuàng)作出來的,是每個學習者的一種主觀經驗、解釋和假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當下深受師生青睞的教學方式, 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真正通過學生的主觀參與提高學習的效率。但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積極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但通過對課堂教學的觀察、調查問卷以及課堂檢測發(fā)現,目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也不容樂觀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仍存在許多誤區(qū)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我們很有必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一些分析和研究。
一、高中化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qū)
1.合作學習小組分組不科學,隨意組合
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組建科學合理的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能否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有許多教師在沒有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成績、性別差異以及興趣愛好等情況下,只是隨意把前后桌或左右桌的學生湊到一起就組建了所謂的學習小組,既沒有設置組長,也沒有進行角色的分配和合理的分工,在展開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不明確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職責是什么,誰來負責主持小組內的探究或討論,誰來記錄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討論的結果,誰來匯報總結小組探究學習所得出的結論或討論的情況與其他小組之間進行交流,這樣的學習小組就不能發(fā)揮集體的作用來完成探究任務,更不能相互帶動,相互影響,學生在小組互動中各自的學習能力也得不到相應的提升,此種合作小組豈不是形同虛設。
2.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忽視實質
有的教師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但教師讓學生探究或討論的問題,要么過于簡單,每個學生都能回答出來,根本沒有探究討論的價值,要么問題的難度過大,學生探究難度大,沒有探究的欲望,這種合作學習不但不能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反而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耽誤學習時間,忽視了合作學習意義,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學生也不能從中獲得團結協(xié)作的體驗與感悟,是典型的無效學習。
3.濫用合作學習,降低了學習的實效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選擇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要根據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而定,對于學習目標非常重要,學習任務復雜抽象,通過在課堂上解決的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教學內容適合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必須清楚該教學內容是否適合開展合作學習,但有些教師為了追求活躍的課堂氣氛,不管什么內容,動不動就是小組合作討論,甚至設置一些沒有討論價值的問題,表面上看起來學生互動好,都參與到問題討論中,實際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使學生逐漸失去了參與討論的興趣,反而降低了教學的效率。
4.合作學習中缺乏教師的引領,活動效率低。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很多知識都需要通過化學實驗得出結論,而但凡有實驗的教學內容教師往往會選擇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目的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究來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將問題直接拋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沒有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和引領,諸如實驗的注意事項、探究實驗的步驟等等,高估了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得學習小組不知如何操作,探究活動遲遲不能完成,學生活動效率低下。
5.教師監(jiān)控不到位,合作學習“自由化”
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水平比較低,需要教師的時時監(jiān)控,而有些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時,沒有深入到學生當中去了解學生的實際動態(tài),有些小組的同學做與合作學習無關的事或不按探究學習的內容進行操作,使得合作學習“自由化”,失去了原有的設計意圖,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6.忽視對合作學習小組及時有效的評價
及時合理的評價激勵對小組合作學習有著重要的導向和促進作用。為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應該時時觀察小組合作學習的動態(tài),做出及時有效的評價,放大學生的優(yōu)點,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但很多教師往往只注重結果,忽略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體驗與收獲,忽視了對學生的評價,使得學生沒有成就感,久而久之對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習的自信心也收到影響。
二、如何提高高中化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并通過學生的各種有效學習合作,引導學生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自主學習是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探究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目的,而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有效途徑。小組合作學習實質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使課堂達到高效。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倡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要注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組建合理的學習小組,相互督促,共同進步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因素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是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推動力,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學習,發(fā)揮群體的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改變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地位的局面,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小組的組建以前后排學生每4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為宜,座位按學生的成績來安排,成績好的與中等程度的同學為同桌,中等生與學困生安排為同桌,這樣每組都有好、中、弱不同層次的學生,便于小組學習時互相幫扶,且在課堂上便于交流討論。
由于高中化學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和概念很多,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才能提高學習化學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督促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強化,如果教師將強化基礎知識的任務交給學習小組,由學習小組負責基本概念、物質的性質以及化學方程式的識記,教師來檢查完成的情況。學習小組不僅僅限于課堂的合作學習,在課下每個小組的組長檢查每天的作業(yè),作業(yè)中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交給學習小組去處理,這種“兵教兵”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而且還能營造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參與的學習氛圍。
2.加強合作習慣的培養(yǎng),使小組活動“活而有序”,小組成員人人有事做
小組合作學習要達成的最終目標是學生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參與小組學習,從而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思考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的欲望,逐步培養(yǎng)學生動腦想、動手做、動嘴說的學習習慣,為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提供前提條件。如果一個班級的學生懶于思考,只是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那是很難開展合作學習的。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根據不同活動的需要分配不同的角色,即進行不同的分工,使每個小組成員既要完成各自承擔的任務,又要配合其他成員,認真傾聽他人的講解或發(fā)言,善于肯定他人的優(yōu)點,善于總結表達自己的觀點,敢于質疑,敢于動手操作,使小組成員人人有事干,在小組合作活動中活而不亂,相互幫助,相互提高,團結協(xié)作,在寬松、和諧、自主、愉悅的合作氣氛中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的任務,使每個成員的思維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團隊合作意識進一步加強。
3.教師做好及時有效的引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如果教師一味地進行滿堂灌,不給思考的時間,動手操作和探究的機會,學生的學習能力很難得到提高,因為學習能力需要經過一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教師恰到好處的引導或點撥,能夠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對學生就學習過程的參與度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是有目共睹的,教師應該在提倡合作探究式教學的同時,更應該在如何提高小組學習的有效性方面多進行研究和探索,以便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崔允漷.《有效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課題項目:青海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6-2017年度課題項目《高中化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編號:16QJG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