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育 紅
(河西學(xué)院 數(shù)學(xué)與統(tǒng)計學(xué)院, 甘肅 張掖 734000)
圖1 分拆(6,3,1,2,2)的zig-zag圖Fig.1 Zig-zag graph of composition (6,3,1,2,2)
整數(shù)分拆理論是組合數(shù)學(xué)研究領(lǐng)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結(jié)果[1-2]. 近年來, 關(guān)于分部量帶約束條件的有序分拆的研究也取得了許多成果[3-7]. 在經(jīng)典分拆理論中, MacMahon[1]定義了正整數(shù)的有序分拆, 即把正整數(shù)n表示成一些正整數(shù)的有序和, 其中每項稱為該分拆的分部量. 例如: 4的有序分拆有4,3+1,1+3,2+2,2+1+1,1+2+1,1+1+2,1+1+1+1, 共8個, 也可記為(4),(3,1),(1,3),(22),(12,2),(1,2,1),(2,12),(14). 文獻[1]給出了有序分拆的一些分析性質(zhì)及圖表示, 稱為zig-zag圖, 類似于無序分拆的Ferres圖, 即將有序分拆每個分部量ni依次用一行含有ni個點表示, 但要求下一行的第一個點與上一行的最后一個點對齊. 例如: 分拆(6,3,1,2,2)的zig-zag圖如圖1所示.
定理1[10]設(shè)C≠2(m)表示正整數(shù)m的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數(shù), 則
C≠2(n)=2C≠2(n-1)-C≠2(n-2)+C≠2(n-3),n>2,
(1)
本文進一步研究正整數(shù)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 給出該類有序分拆數(shù)與Fibonacci數(shù)之間的一個關(guān)系式, 并結(jié)合正整數(shù)的分部量是1,2, 分部量是奇數(shù), 分部量大于1的有序分拆與Fibonacci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式, 得到這幾類有序分拆數(shù)之間的幾個分拆恒等式, 并給出其組合證明. 本文用CC≠2(n)表示正整數(shù)n的互為共軛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數(shù).
由于正整數(shù)7的有序分拆(5,1,1)的共軛分拆是(1,1,1,1,3), 所以(5,1,1) 即為本文所研究的有序分拆, 而分拆(3,4)的共軛分拆是(1,1,2,1,1,1), 含有分部量2, 所以(3,4)不是本文所討論的有序分拆. 首先給出這種有序分拆數(shù)的遞推關(guān)系式.
定理2設(shè)CC≠2(n)表示正整數(shù)n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數(shù), 則
CC≠2(1)=1,CC≠2(2)=0,CC≠2(3)=2,CC≠2(4)=2,
(2)
CC≠2(n)=CC≠2(n-1)+CC≠2(n-2),n>4.
(3)
證明: 因為有序分拆及其共軛分拆總成對出現(xiàn), 故本文僅考慮左端分部量是1的有序分拆. 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 若左端的分部量是1, 則最少含有兩個1. 下面分兩種情形討論:
1) 左端分部量是“1,1”;
在情形1)中, 對于n的任何一個適當?shù)挠行蚍植? 先刪掉左端兩個分部量“1,1”, 得到分拆α, 然后求α的共軛分拆α′, 則α′即為n-2的左端分部量是1的相應(yīng)有序分拆. 反之, 對于n-2的左端分部量是1的適當有序分拆β, 先求其共軛分拆β′, 再在β′的左端添上兩個分部量“1,1”, 于是即得到n的左端分部量是“1,1”的相應(yīng)有序分拆.
在情形2)中, 對于n的任何一個適當?shù)挠行蚍植? 刪掉左端的一個分部量1即得到n-1的左端分部量是1的相應(yīng)有序分拆. 反之亦然.
由于1符合條件的有序分拆是(1), 2符合條件的有序分拆沒有, 3符合條件的有序分拆是(1,1,1),(3), 4符合條件的有序分拆是(1,1,1,1),(4), 故結(jié)論成立. 證畢.
表1列出了部分正整數(shù)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數(shù).
表1 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數(shù)
數(shù)列CC≠2(n)與數(shù)列A006355相同[11], 而序列A006355也表示n-pan圖的匹配數(shù). 由上述遞推關(guān)系易得如下推論.
推論2若CC≠2(n)表示正整數(shù)n的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數(shù), 則
CC≠2(n+2)=2Fn,n>0.
(4)
由于正整數(shù)n的分部量是奇數(shù)的有序分拆數(shù)等于Fn, 正整數(shù)n的分部量是1,2的有序分拆數(shù)等于Fn+1, 正整數(shù)n的分部量大于1的有序分拆數(shù)等于Fn-1, 因此易得正整數(shù)n的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數(shù)與上述幾類有序分拆數(shù)之間的分拆恒等式. 因為有序分拆及其共軛有序分拆總是成對出現(xiàn), 故本文僅給出左端分部量是1的組合證明, 左端分部量大于1的證明類似.
定理3設(shè)C>1(n)表示正整數(shù)n的分部量大于1的有序分拆數(shù), 則
CC≠2(n+1)=2C>1(n),n>1.
(5)
證明: 對于正整數(shù)n+1的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 且左端分部量是1的任意一個有序分拆α, 首先求α的共軛分拆α′, 此時α′左端的第一個分部量h>2, 且兩個大于2的分部量之間至少有一個分部量1; 其次, 在α′中按照從左向右的順序?qū)⒎植苛?右邊大于2的分部量d分拆成“1,d-1”, 然后仍按照從左向右的順序?qū)⑾噜彽姆植苛俊?,1,…,1”相加產(chǎn)生新的分部量, 即得到分拆β; 最后, 將分拆β左端的第一個分部量h用h-1代替, 得到有序分拆γ, 則γ即為n的分部量大于1的有序分拆.
反之, 對于n的任意一個分部量大于1的有序分拆γ=(λ1,λ2,…,λt), 首先把第一個分部量λ1用λ1+1替換, 按照從左向右的順序, 依次將λ2分拆成“1,1,…,1”,λ3不變,λ4分拆成“1,1,…,1”,λ5不變, 以此類推直到λt, 即得到分拆δ; 其次, 對于δ按照從右向左的順序, 將大于1的分部量h與其左邊的一個1相加作為新的分部量得到有序分拆β, 此時,β是任意兩個大于1的分部量之間至少有一個分部量1; 最后求β的共軛分拆β′, 則β′即為n+1的左端第一個分部量是1, 且分拆及其共軛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
例如, 14的有序分拆(1,1,3,1,1,1,3,1,1,1)產(chǎn)生13的分拆(2,2,4,2,3)過程如下:
反之,
故結(jié)論成立. 證畢.
下面舉例說明定理3中的分拆恒等式.
例1當n=7時, 8的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與7的分部量大于1的有序分拆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為:
(1,1,1,1,1,1,1,1)?(7)?(8), (1,1,6)?(2,5)?(3,1,1,1,1,1),
(1,1,1,1,1,3)?(5,2)?(6,1,1), (1,1,1,1,4)?(4,3)?(5,1,1,1),
(1,1,1,5)?(3,4)?(4,1,1,1,1), (1,1,1,3,1,1)?(3,2,2)?(4,1,3),
(1,1,4,1,1)?(2,3,2)?(3,1,1,3), (1,1,3,1,1,1)?(2,2,3)?(3,1,4).
定理4設(shè)C1-2(n)表示正整數(shù)n的分部量是1,2的有序分拆數(shù), 則
CC≠2(n+3)=2C1-2(n),n>0.
(6)
證明: 對于正整數(shù)n+3的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 且左端分部量是1的任意一個有序分拆α, 由定理3的證明可得n+2 的分部量大于1的有序分拆β. 下面求β的共軛分拆β′. 因為β是分部量大于1的有序分拆, 所以其共軛分拆β′即為分部量是1,2, 且左右兩端的分部量都是1的有序分拆. 將β′的左右兩端各刪掉一個分部量1, 即得到n的分部量均為1,2的有序分拆. 由定理3的證明以及上述對應(yīng)法則可知, 該對應(yīng)關(guān)系是可逆的. 證畢.
定理5設(shè)Codd(n)表示正整數(shù)n的分部量是奇數(shù)的有序分拆數(shù), 則
CC≠2(n+2)=2Codd(n),n>0.
(7)
證明: 對于正整數(shù)n+2的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 且左端分部量是1的任意一個有序分拆α, 由定理3的證明可得n+1的分部量大于1的有序分拆β. 下面求β的共軛分拆β′. 因為β是分部量大于1的有序分拆, 所以其共軛分拆β′即為分部量是1,2, 且左右兩端的分部量都是1的有序分拆. 將β′的左端刪掉一個分部量1, 再按照從右向左的順序?qū)?及其左邊相鄰的所有2相加產(chǎn)生新的分部量, 于是得到n的分部量均為奇數(shù)的有序分拆. 由定理3的證明以及上述對應(yīng)法則可知, 該對應(yīng)關(guān)系是可逆的. 證畢.
下面舉例說明定理5中的分拆恒等式.
例2當n=6時, 8的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與6的分部量是奇數(shù)的有序分拆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為:
(1,1,1,1,1,1,1,1)?(1,1,1,1,1,1)?(8), (1,1,6)?(3,1,1,1)?(3,1,1,1,1,1),
(1,1,1,1,1,3)?(1,1,1,3)?(6,1,1), (1,1,1,1,4)?(1,1,3,1)?(5,1,1,1),
(1,1,1,5)?(1,3,1,1)?(4,1,1,1,1), (1,1,1,3,1,1)?(1,5)?(4,1,3),
(1,1,4,1,1)?(3,3)?(3,1,1,3), (1,1,3,1,1,1)?(5,1)?(3,1,4).
在整數(shù)分拆理論中, 分部量帶約束條件的分拆一直是該領(lǐng)域的研究熱點, 尤其是尋找各類有序分拆數(shù)之間的分拆恒等式, 建立不同類型分拆之間的組合雙射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本文借助一些特殊的有序分拆數(shù)與Fibonacci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式, 給出了正整數(shù)的互為共軛的分拆均不含分部量2的有序分拆數(shù)與分部量大于1的有序分拆數(shù), 分部量是1,2的有序分拆數(shù), 分部量是奇數(shù)的有序分拆數(shù)之間的分拆恒等式以及組合證明, 進一步豐富了整數(shù)分拆理論.
衷心感謝審稿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
[1] MacMahon P A. Combinatory Analysis: Volumes 1 [M]. Mineola, NY: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15.
[2] Andrews G E. The Theory of Partition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 郭育紅, 王汝軍. 與自反的n-Color有序分拆相關(guān)的一些恒等式 [J]. 數(shù)學(xué)學(xué)報(中文版), 2016, 59(4): 535-544. (GUO Yuhong, WANG Rujun. Some Identities Related to the Self-inversen-Color Compositions [J].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Chinese Series), 2016, 59(4): 535-544.)
[4] Shapcott C. New Bijections fromn-Color Compositions [J]. J Comb, 2013, 4(3): 373-385.
[5] Shapcott C. C-Color Compositions and Palindromes [J]. Fibonacci Quart, 2012, 50(4): 297-303.
[6] GUO Yuhong. Inverse-Conjugate Compositions with Odd Parts [J]. Ars Comb, 2017, 135: 93-102.
[7] GUO Yuhong.n-Color Odd Self-inverse Compositions [J/OL]. J Integer Seq, 2014-11-04. https://cs.uwaterloo.ca/journals/JIS/VOL17/Guo/guo9.pdf.
[8] Munagi A O. Primary Classes of Compositions of Numbers [J]. Ann Math Inform, 2013, 41: 193-204.
[9] Munagi A O. Zig-Zag Graphs and Partition Identities of A.K.Agarwal [J]. Ann Comb, 2015, 19(3): 557-566.
[10] Chinn P, Heubach S. Integer Sequence Related to Compositions without 2’s [J/OL]. J Integer Seq, 2003-07-08. https://cs.uwaterloo.ca/journals/JIS/VOL6/Heubach/heubach5.pdf.
[11] Sloane N J A. The On-line Encyclopedia of Integer Sequences [J]. Notices Amer Math Soc, 2003, 50(8): 91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