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廣平
數學教學就是思維的教學,而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數學語言可以把抽象的數學外化為可視的語言,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語言的訓練要從小抓起,尤其是低年級。如何讓學生把看到的、想到的用數學語言說出來呢?這就需要有針對性的訓練,“說數學”的形式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
新課標明確指出:“數學素養(yǎng)是現(xiàn)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睌祵W學習就是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分析世界,用數學的語言描述世界。要想把看到的、想到的展示出來,就需要通過語言才能得以實現(xiàn)。
下面我就以一年級數學為例,介紹一下我是如何通過“說數學”落實這一目的的。
一、通過“邊擺邊說”,培養(yǎng)學生數學表達的條理性
一年級的數學課堂少不了學生的動手操作,教師要把動手操作和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并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如認識10以內各數時,讓每個學生準備10個磁扣,利用磁性黑板或是冰箱側面,邊擺邊說各數的分解與組成,還可以說組成的算式。學習了“7的認識”后,我讓學生練習說“7的分解與組成及相應的算式”。學生邊擺邊說:7可以分成1和6,1和6能組成7,1+6=7,6+1=7,7-1=6,7-6=1。7可以分成2和5,2和5組成7,2+5=7,5+2=7,7-2=5,7-5=2。7可以分成3和4,3和4組成7,3+4=7,4+3=7,7-3=4,7-4=3。學生說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經常進行這樣的練習,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就會逐漸形成。
二、通過“說算理”,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
新課標在“數的運算”這部分知識明確提出,不但要關注學生運算的正確率和速度快慢,還要關注學生運算方法的選擇和理解。例如:學習9+5的計算方法時,我就讓學生說一說9+5的計算方法。學生可以說:計算9+5,可以把5拆成1和4,先算9+1=10,再算10+4=14。還可以把9拆成5和4,先算5+5=10,再算10+4=14。這種說“算理”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推理的過程,顯然,通過說算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
三、通過“說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數學建模能力
在學習“比多少”時,課上通過圖示,讓學生知道把兩種物體用線一個一個連上,這種方法用數學語言描述就是“一一對應”。在學習了這部分內容后,我讓學生練習說“你用什么方法比多少”。指導學生說:比多少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如果一一對應了,就是同樣多;除了一一對應的部分,誰有剩余誰就多。學生通過認真地識題,明確條件和任務,通過關鍵詞捕捉關鍵信息,促進了數學建模能力的培養(yǎng)。
四、通過“說口算”,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
一年級的小學生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專注力,我經常讓學生練習說口算。如9連續(xù)加9,加到不超過100為止;90連續(xù)減8,減到不能減為止;15依次加1、2、3、4、5、6、7、8、9,結果是多少;63連續(xù)減9、8、7、6、5、4、3、2、1,結果是多少等。這樣的口算訓練,學生無法分散注意力,否則,思維就會“斷檔”。通過一段時間的說口算練習,學生的專注力自然就會提升。
五、通過閱讀數學課本,使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述
一年級的學生和家長都認為學數學就是做題,即使老師讓看書,他們也不知道主要該看什么。對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數學課本,把重要的內容讓學生用筆標記好,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數學課本的良好習慣。如學習“認識鐘表”時,課本上有這樣一句話:“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7,就是7時?!蔽易寣W生反復讀這句話,然后讓學生說“分針、時針指向幾是9時”,這時學生就能很容易地說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9,就是9時?!蓖ㄟ^閱讀數學書,讓學生知道課本上的數學語言是最標準、最簡潔、最規(guī)范的,進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語言水平。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科學規(guī)范,在教師潛移默化的示范中使學生形成準確的數學語言。教師的語言力求準確、簡明、條理清楚、邏輯性強。在課堂上要重視學生數學語言的訓練,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數學語言并進行表達。一年級的學生樂于表達,但由于剛接觸數學,數學語言不豐富,表達時常常出現(xiàn)生活語言,培養(yǎng)學生用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表達至關重要。在課堂上要反復訓練,可以采用復述的方法,把“說數學”的內容在課堂上進行訓練,錄成視頻發(fā)到班級微信群里,可供不會說、說不好的學生進行模仿練習。還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上傳自己“說數學”的視頻,大家互相學習,老師發(fā)現(xiàn)問題后可以和學生隨時溝通,快速解決問題,對學生反饋的問題及時進行整理,以便更快捷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及時調整課堂教學,讓課堂教學內容更適合學生的發(fā)展。
通過一年的“說數學”的實踐,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得到相應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切實提高了。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數學知識,還學會了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學科的思維方式。我認為“說數學”有以下幾個作用:
一、“說數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學生要想把學習的知識說出來,就必須進行加工處理,課上老師領著說學生不覺得難,可讓他們自己說就不知道從何說起。說數學要在理解、掌握的基礎上進行,學生每天回家把當天學的知識和家長說一說,不但家長可以了解學生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通過回顧、總結和概括,還提高了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概括的能力。
二、“說數學”可以考查數學試卷考查不到的內容。新課標提出要注重數學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可這些很難通過數學試卷進行考查。如學習了“分類”后,我讓學生回家整理自己的書柜,并要求說說是怎樣整理的,錄視頻發(fā)到班級微信群里。有的同學是按書的大小分類的,有的同學是按書封面的顏色分類的,還有的同學是按書的種類分的,還有的同學是按上學用的書和課外書進行分類的,同學們通過觀看其他同學的視頻,起到了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作用。這樣的動手做、張口說的活動學生們非常喜歡,既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三、“說數學”為合作學習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新課標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語言就變得非常重要。在以往的數學課堂上,存在重視學生書面表達、輕視學生口語表達的現(xiàn)象,導致學生在交流時遇到困難,無法進行合作學習。通過“說數學”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達到了清楚地表達,有效地互動。
四、“說數學”便于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動態(tài)。學生能否掌握并順利表達當天“說數學”的內容,關系著學生上課學習數學的質量,作為家長“說數學”也是檢查學生上課情況的最有效方法。因為只有學生上課認真聽講了,回家后才能說出老師上課講的主要內容,如果說不出來很大程度上說明孩子上課聽課存在一定的問題。老師和家長可根據孩子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