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1)大學生思想政治課采用灌輸式教學。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理念和模式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理論灌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授課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作為教育的唯一主體,有主動權;學生作為受教育者處于客體地位,沒有主動權,更無法提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教師產生互動和交流,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內容上注重對國家及社會方面進行講解,缺乏對個人具體思想和行為進行分析。這種授課理論內容比較抽象和空洞,學生只能聽講,卻不能感知,用心去領悟,導致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缺失,失去對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3)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內容較多,比較抽象,高職學生一時難于理解。學生的理論性思維的建立需要有一個過程,要在擁有豐富的知識閱歷和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才能把理論透徹。把思想政治理論生硬地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機械性記憶,對所講授的內容根本不理解。
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在大學生思想政治課中采用微課方式教學,可以補充講授課的不足。微課的播放和學生參與微課的時間應該少于6分鐘。
(1)制作微課。課堂中使用的微課,時長最好不要超過 2 分鐘;內容要有一定的難度,并且與所講的知識點密切相關;微課的最后要展示出1~2個問題,盡量是開放性問題;微課設計的最后一道問題不要太簡單,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2)圍繞微課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微課要充分考慮到在課堂上的應用,其原則就是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微課的學習過程中。
在設計討論分組時應在課前分組或在課堂上盡快分組,小組討論時間也不應該過長。只要組內的學生真正思考過問題,其教學目的就達到了,不要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
(3)在每節(jié)課上采用微課形式進行一次教學活動。在剛開始使用微課進行教學時可能有一些難度,有些學生不愿意配合,這時教師應該多關注、多鼓勵這些學生,幫助他們跟上教學進度。
(1)微課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可以滿足學生自主化學習的需求。教師通過視頻等短片的播放,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索、協(xié)作的學習能力,為課堂進一步教學做好鋪墊。
(2)微課能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微課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在利用先進技術手段進行自學的過程中更能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微課給學生提供了自我要求、探索學習過程的機會,有助于形成創(chuàng)造性成果,這也增強了思想政治課的科學實踐性。同時,也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礎。
(3)微課能進一步促進高職院校教師的自我發(fā)展。微課能夠提高高職院校教師教學的技能,深化教學實踐,為教師自身進行課堂教學反思和集體教學研討提供便利。教師在課后觀看相關微課,了解其他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的不同授課方式和講解方法,同時反思查找自己課堂教學中的不足,有利于在進行集體教學研討時利用微課資源進行“同課異構”分析。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2]黃愛軍.借助微課促進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