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尚瑾
。。奶奶家之前是開小賣鋪的,五角錢的話梅、兩塊錢的山楂片……一件件貨品擺滿了柜臺。小時候,我就像一只融化在蜜糖罐子里的小螞蟻。。。。。。。。。。。。。
。。上小學(xué)后,我們搬到了新家,每年過年的時候,我們才會回到老屋。每當(dāng)我回來,這里可就熱鬧起來了。女人們在灶臺邊忙著燒火做飯,擺出一大桌子菜肴;男人們則圍坐在桌前,訴說著生意上的起起落落。①。。。。。。。。。。。
。。只有我和阿太被置于這熱鬧之外。自然,我們也有的是法子找樂子。我們往鐵盒里擲瓜子,撥弄算賬用的大算盤,用尋常物件拼湊出我們的樂趣。阿太總會塞給我兩個柑橘、幾塊糖和兩罐煉乳,她明亮澄澈的眼中是說不盡的喜悅。。。
。??僧?dāng)我再次走進(jìn)這家小店時,每個人仍對我熱情地笑著,但這其中卻沒有阿太。我在門口佇立了好一會兒,阿太才艱難地從里屋走出來。這時的她,眸子中再沒有了閃亮的光,衣服上蹭滿了灰——曾經(jīng)那么愛美的女子,竟在老了的時候變得如此邋遢。。。。。。。。。
。。盡管父親出門前已經(jīng)告訴我,阿太老了。她是真的老了,那個在海邊聽著海風(fēng)長大的女子,再也察覺不到海浪搏擊心靈的震顫了,她得了老年癡呆癥。。。。。。。。
。。也許是去尋找太公早已消逝的身影,也許是想去再次聽聽大海的呼喚,前不久,阿太出走了。她的生命自此被刮進(jìn)了冬天。②我曾經(jīng)給她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沒想到,她竟然真的走了。
。。正是這次出走,嚇壞了我們,各家東南西北派人去找,去報案,去貼傳單……終于,阿太累了,她腳崴了,跌倒在一個淺淺的泥坑里大地發(fā)出了一聲沉重的嘆息。③。
。。熬過了一個寒冷的夜晚,第二天早晨,小叔終于在路邊找到了昏迷中的阿太。。。。。。。。。。
。。阿太得救了,她又回到了那紅漆剝落的小木門邊,用茫然的眼神打量著肅殺的寒冬。大家也回到了各自的世界中,繼續(xù)生活。。。。
。。冬天之所以稱為冬天,是因為人們采擷了春之繁花、夏之喬木和秋之碩果,自私地占有,漠然地看待,直到圍城內(nèi)的風(fēng)雪愈來愈大,愈來愈大,才成了冬。。。。。。
。?!鞍⑻?!”我失聲喊了出來。“?。俊卑⑻従彽匕咽中恼归_,依舊是兩個柑橘、幾塊糖和兩罐煉乳,暈著溫潤的色彩,眼淚濕答答地從我的臉上流下來。④。。。。
。。我相信,那被嚴(yán)寒凍得幾乎凝固的血液,終有一天會沸騰起來。
。。我相信,等紛紛揚揚的雪再次落下來時,阿太一定會尋回自己的快樂。。。。。。。。。。。。。
①作文以敘寫“我”搬家后每次去奶奶家過年的場景起筆,女人們在灶臺邊燒火做飯、男人們訴說生意上的起起落落,兩個熱鬧的場景和下文“我”與阿太“被置于熱鬧之外”的畫面形成了鮮明對比,奠定了下文的情感基調(diào)。
②文中僅用了寥寥數(shù)語,就刻畫出了阿太衰老的模樣?!八纳源吮还芜M(jìn)了冬天”一句,更是強化了讀者腦海中暮年落魄的阿太形象。
③作文以三條主線展開描寫,一是阿太,二是“我”,三是“男人們”和“女人們”,三條交錯、獨立的線索讓習(xí)作更富有可讀性。
④小作者在作文中刻畫的阿太形象,到最后已經(jīng)不再只是“我”的阿太那么簡單了。她更是當(dāng)今社會上被人們所忽略的、敏感的老年癡呆癥群體的縮影。
總評
作文以冬天為背景,講述了年邁的阿太因老年癡呆癥落寞地離家出走,從而經(jīng)受了一夜寒冷摧殘的故事。
作文的取材貼近現(xiàn)實生活,犀利且冷峻的筆法,描繪出了生活中老人被忽視的現(xiàn)象,而“阿太的生命被刮進(jìn)了冬天”這一句,更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調(diào);同時也提醒我們,關(guān)愛老人,尤其應(yīng)多關(guān)懷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
(黃忠、朱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