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靚,傅瓊華,高江林,龔 英,徐晶晶
(1.江西省水利科學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2.江西省水工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9)
碾壓混凝土壩每連續(xù)鋪筑多個碾壓層后要間歇一次較長的時間[1],因此碾壓混凝土壩通常存在“冷縫”問題[2]。層面是碾壓混凝土壩的薄弱面[3- 4],如何提高壩體質量的問題實際上是如何控制和提高層面質量的問題[5]。當前碾壓混凝土壩高度在不斷提高,壩前水壓也在不斷增大,層間縫面的滲漏問題更為突出[6]。當庫水沿層面進入壩體,會增加壩體的孔隙水壓力及揚壓力,在降低壩體抗滑穩(wěn)定性的同時,滲透水還會將混凝土中的Ca(OH)2和其他成分帶走,使其強度降低從而影響碾壓混凝土的耐久性。
在水工建筑物的修補加固項目中,出現(xiàn)了因使用普通混凝土硬化收縮致使新老混凝土層間出現(xiàn)裂縫的現(xiàn)象[7- 8],通過摻入膨脹劑的方法,使得新澆筑混凝土產(chǎn)生一定微膨脹,以補償收縮和產(chǎn)生自應力從而改善結合部位的受力性能[9]。而針對碾壓混凝土壩層間結合質量問題,目前較為傳統(tǒng)的做法是提高層間結合部位處理材料的抗壓強度,這類處理材料同樣面臨收縮變形較大的問題,那么是否也可以通過摻入膨脹劑,使得新澆筑混凝土產(chǎn)生一定的微膨脹,起到補償收縮和產(chǎn)生預壓應力的作用,從而改善新老混凝土結合部位受力性能[10]值得深入研究。
表1 層面材料試驗配合比
目前主要是通過鋪筑普通砂漿、凈漿或者小級配混凝土的處理方式[11,12]對碾壓混凝土壩層面進行處理,部分大壩的層面改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針對目前碾壓混凝土壩存在的層間滲漏和結合質量問題,基于修補材料在新老混凝土粘結處理上的特點,從碾壓混凝土壩層面處理材料角度入手,利用雙膨脹源膨脹劑補償收縮,輔以硅粉與膨脹產(chǎn)物反應生成的水化硅酸鈣提高層面材料粘結性能的思路,從材料的微觀角度探究雙膨脹源改性材料對宏觀性能的改性機理。
試驗所用水泥為弋陽海螺水泥責任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海螺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江西景德鎮(zhèn)發(fā)電廠的II級粉煤灰,埃肯公司920U型半加密硅粉,HME類氧化鈣-硫鋁酸鈣復合類膨脹劑以及FDN-B緩凝高效減水劑。細骨料采用細度模數(shù)為3.0的人工砂。
層面處理材料包括硫鋁酸鈣-氧化鈣雙膨脹源膨脹劑和硅粉,采用大摻量粉煤灰層面處理砂漿,控制不同配比的處理材料拌和物性能基本保持一致,設計了表1所示層面材料配合比。其中,F(xiàn)代表單摻粉煤灰,F(xiàn)S代表粉煤灰與硅粉復摻,F(xiàn)SE代表粉煤灰、硅粉及膨脹劑復摻,數(shù)字代表膨脹劑摻量。硅粉和膨脹劑采用內(nèi)摻法,等量取代膠凝材料,保持粉煤灰與(粉煤灰+水泥)的比例不變。
層面處理砂漿流動度及各齡期強度見表2,摻入膨脹劑后,同時改善了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層面材料28 d和90 d的抗壓強度要比碾壓混凝土本體的抗壓強度高一個等級。
表2 不同層面處理材料流動度和強度
柔韌性反映了材料柔韌變形性能的好壞,壓折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材料柔韌性。利用表2中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的數(shù)據(jù)經(jīng)過計算可以得到壓折比,如表3所示。
表3 膨脹劑對層面處理材料柔韌性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7 d時摻有膨脹劑的層面材料柔韌性較未摻時好,隨著齡期的增長,柔韌性逐漸變差,但90 d齡期時單摻粉煤灰的層面材料柔韌性反而最優(yōu)。對于碾壓混凝土層面粘結性能來說,早期上下層碾壓混凝土的變形對層面材料的柔韌性要求更高,因此早期柔韌性對碾壓混凝土層面粘結性能的影響至關重要。
圖3 微觀形貌(180 d)
3.2.1 鈣硅比能譜分析
通過對層面材料的整個斷面做能譜分析(見圖1),得到的能譜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利用SEM附帶的EDS能譜分析確定水化產(chǎn)物中鈣和硅的摩爾含量,并對鈣硅比做了統(tǒng)計,如表4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鈣硅比基本小于1.5,平均值為1.265。通常,硅酸鹽水泥混凝土的鈣硅比一般在1.5~2.0之間,且多數(shù)情況下接近于2.0。與硅酸鹽水泥不同的是,由于粉煤灰中氧化鈣含量較少,粉煤灰反應生成的水化硅酸鈣的鈣硅比較低,因此,大摻量粉煤灰的凝膠材料水化生成的凝膠整體鈣硅比較低。
圖1 層面材料斷面
圖2 層面材料斷面能譜分析
從表中可以明顯的看出,硅粉的加入,使得FS的鈣硅比降低,膨脹劑的加入使得鈣硅比進一步降低,隨著膨脹劑摻量的增加,鈣硅比先減小后增大。有研究表明,水化硅酸鈣的強度隨著鈣硅比的減小而增大。
表4 Ca/Si統(tǒng)計結果
3.2.2 微觀結構掃描電鏡分析
采用日本電子珠式會社JSM- 6701F冷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不同層面處理材料的微觀結構,從圖3可以看出,F(xiàn)S層面材料180 d的水化產(chǎn)物中生成了較多C-S-H,總體來看,比單摻粉煤灰的層面材料要密實。C-S-H是混凝土材料強度、密實性和孔隙發(fā)展的決定性材料。硅粉的摻入,增加了水化硅酸鈣凝膠在空間上的云狀、網(wǎng)狀形態(tài)的復雜性,增大了材料內(nèi)部孔隙長度及曲折性,即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外界水分的滲透路徑,對降低混凝土相對滲透系數(shù)起到了積極作用。
膨脹劑的摻入明顯促進了針棒狀鈣礬石Aft晶體的生長,隨著膨脹劑摻量的增加,針棒狀鈣礬石Aft晶體的數(shù)量明顯增多,正是由于這些晶體的生成,使得混凝土產(chǎn)生一定量的微膨脹,且在混凝土內(nèi)部的孔洞和微裂縫中生長,逐漸搭接在一起形成相互交錯的網(wǎng)狀結構,且貫穿于絮凝狀和網(wǎng)狀的C-S-H凝膠中,使混凝土內(nèi)部結構不斷密實;膨脹劑摻量為8%時,水化硅酸鈣凝膠與氫氧化鈣、鈣礬石晶體結合在一起,膨脹性能適中,混凝土結構較為致密;但當膨脹劑超過一定摻量時,會由于膨脹性能過大而引起新的微裂縫。
(1)7 d時摻有膨脹劑的層面材料柔韌性較未摻時好,而對于碾壓混凝土層面粘結性能來說,早期上下層碾壓混凝土的變形對層面材料的柔韌性要求更高,因此早期柔韌性對碾壓混凝土層面粘結性能的影響至關重要。
(2)硅粉和膨脹劑可以降低水化產(chǎn)物的鈣硅比,隨著膨脹劑摻量的增加,鈣硅比先減小后增大,而水化硅酸鈣的強度與鈣硅比密切相關。
(3)膨脹劑摻量為8%時,水化硅酸鈣凝膠與氫氧化鈣、鈣礬石晶體結合在一起,膨脹性能適中,一方面生成鈣礬石和氫氧化鈣微膨脹起到補償收縮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膨脹產(chǎn)物填充結構孔隙,使水泥石更為密實;但當膨脹劑超過一定摻量時,會由于膨脹性能過大而引起新的微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