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莉
【摘 要】本文論述分類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高中體育課教學現(xiàn)狀及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分類教學模式的重要性,提出針對內(nèi)容實施分類教學、在教學形式上實施分類教學、在課程安排上實施分類教學、以學生需求實施分類教學等對策。
【關(guān)鍵詞】分類教學模式? 高中體育? 教學現(xiàn)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1B-0164-02
相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分類教學需要全面考慮個體間存在的差異,不同的個體,其興趣愛好、需求也會有所不同。在體育課教學中開展分類教學旨在針對不同的個體實施恰當?shù)慕虒W安排,教師能夠依據(jù)學生興趣及個體需求安排教學,全面挖掘?qū)W生的特長,在尊重學生自身學習意愿的基礎(chǔ)上鼓勵學生積極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體育課教學中采用分類教學模式,就是要在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針對不同年級、性別的學生展開差異性教學,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一、高中體育課教學現(xiàn)狀
(一)課程安排不合理。高中階段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教師、家長都比較注重文化課成績。體育課作為“不重要”的課程,課時安排較少,且還常常被占用來進行模擬考之類的,課下的鍛煉時間也往往被其他課程所占用,甚至有些學校還選擇采用多個班級一起上課的模式,即幾個班級在兩節(jié)課的時間內(nèi)全部完成體育教學。這樣的體育課程安排非常不合理,無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偏低,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體育課程重視度有待提升。高中是人生中比較重要的轉(zhuǎn)折階段,高考則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比較重要的考試。高一階段的學習在于為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高二則要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強化,高三則是努力復習沖刺高考。由此可知,進入高中的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教師和家長都比較重視高考,為獲得優(yōu)異的文化課成績,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體育、美術(shù)等科目。
(三)教學方法單一。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這是體育課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部分學校的體育課程教學流于形式,只是對體育課中涉及的知識簡單進行敘述,不在乎學生對知識的接收情況,也并未真正意義上從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及興趣等方面予以考量,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對體育課喪失學習興趣。
二、體育課中實施分類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分類教學就是依據(jù)學生的興趣、需求及身體素質(zhì)展開針對性的教育,既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及興趣,也有利于學生緩解壓力,提升學習效率。首先,體育是一個在戶外進行的教學課程,它能夠幫助學生暫時從三點一線的“學習套房”里走出來,去舒緩被悶在教室里的心情。其次,體育是一門沒有作業(yè)的科目,完全沒有作業(yè)負累。最后,高中階段開設(shè)體育課程,不僅滿足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興趣需求,也可以緩解學生的壓力,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體育課上可以通過鍛煉將壓力揮散出去,是一個有效發(fā)泄壓力的方式,且這種鍛煉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三、高中體育課開展分類教學的方法
分類教學屬于一種高效率的教學模式,其用于體育教學中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這并不意味著分類教學適合所有的體育課程,仍然需要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和興趣愛好,對其合理地應用,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針對內(nèi)容實施分類教學。傳統(tǒng)體育課教學一般比較死板,按照“教師教、學生學”這一過程進行教學,全班學生統(tǒng)一學一個運動項目,但并不是全部學生都喜愛相同的項目,導致教學氛圍低迷。而分類教學以學生作為整個課堂的主角,依據(jù)學生的愛好及其學習需求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類,展開針對性教學,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體育活動。例如:有的學生喜歡足球、有的學生喜歡籃球、有的學生喜歡排球等,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安排體育教學內(nèi)容時,實施分類教學,學生可以根據(jù)各自的興趣愛好選擇,也可以交叉選擇,讓每個學生均有發(fā)展自己優(yōu)越技能的機會,大大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二)在教學形式上實施分類教學。傳統(tǒng)體育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整個教學課堂很沉悶,難以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可以使用靈活分組的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把學生安排在與自身綜合水平接近的小組內(nèi)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健美操時,教師應該先進行練習,了解學生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動作規(guī)范性等情況,把綜合水平相當?shù)膶W生劃分在同一個小組之內(nèi),鼓勵學生積極進行組內(nèi)交流。練習一段時間之后,再次對學生實施分組,確保組內(nèi)的學生存在不同的水平差異,鼓勵綜合水平高、動作優(yōu)美的學生幫助動作不佳的學生,實現(xiàn)不同水平的學生共同進步。又如:高中女生、男生在進行 800 米、1000 米跑訓練時,教師可以先讓全體學生跑一次,以全面了解學生在這項體育項目上的能力。隨之,依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分組,針對各小組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還要依據(jù)學生體育水平發(fā)展情況靈活調(diào)整教學方案。若學生的跑步水平較低,可以把原先的“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轉(zhuǎn)變?yōu)椤皟刹揭缓?、兩步一吸”,依?jù)運動狀況實施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提升學生的訓練質(zhì)量和體育教學效果。? ? ? ? ? ? ? ? ? ? ? ? (三)在課程安排上實施分類教學。充分考慮高中生所面臨的高考壓力,尤其是高三學生,由于文化課與考試周之間的輪換沖擊,難以確??梢院侠戆才鸥咧畜w育課程時間。分類教學模式要依據(jù)高一、高二、高三不同階段學生的壓力展開教學,對這三個年級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課程安排。高一、高二學生課程安排比較寬裕,安排的體育課程要支持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興趣進行鍛煉;高三開展體育教學的重點在于舒緩身心、緩解學生壓力,確保身體素質(zhì)保持在良好的狀態(tài)下,特別是考試周成績的起起落落,對于高三學生而言體育課程不僅是對身體的鍛煉,更是對學習壓力的舒緩,是一個調(diào)節(jié)身心的過程。
(四)以學生需求實施分類教學。高中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會因為時間比較緊迫,有意識地疏遠或者放棄體育鍛煉。體育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參與運動項目的熱情,盡可能地開展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首先,根據(jù)男女生的身體素質(zhì)差異,結(jié)合他們對不同體育項目的喜好、運動水平差異,實施男女生分類教學,即同一個體育項目男女生分開教學,確保體育項目的順利開展。其次,在保留原有的高中體育教學傳統(tǒng)項目的基礎(chǔ)上,依據(jù)學生的運動需求添加新的體育項目,滿足不同學生的運動需求,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項目。例如: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添加網(wǎng)球項目,選擇籃球、排球的學生若喜歡網(wǎng)球運動,也可以申請參與網(wǎng)球運動,不局限于一種運動項目的技能鍛煉,通過豐富的運動項目實施多元化教學,有助于學生掌握不同的體育技能,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進而提升體育教學效果。
總之,巧用分類教學模式開展高中體育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有助于學生體育潛能的發(fā)揮,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項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促進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畢 海.推進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實踐的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5(25)
[2]王曉琴.關(guān)于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分析思考[J].體育時空,2016(14)
[3]盧 明.關(guān)于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29)
[4]楊宏寶.對于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7(7)
[5]鄭奕熙.淺議高中體育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帶來的價值[J].未來英才,2017(17)
[6]公彥國,楊煥峰.分類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1)
[7]馬愛祖.高中體育分類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9)
[8]羅海輝,董翠英.分類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8)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