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大江東去與曉風殘月》是《我的母語課》六年級的一個主題閱讀單元。由《憶江南》《調笑令》《烏夜啼》《西江月》《念奴嬌》五首詞組成。筆者進行了如下主題閱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熟讀本單元五篇詞,讀出“婉約派”詞與“豪放派”詞的區(qū)別。
2.了解每篇詞的大意及寫作背景。
3.抓住詞中的景物仔細體會,知道“有什么樣的景就有什么樣的情”。
4.知道不僅同一詞牌所填的詞有“豪放”與“婉約”之分,兩派的代表人物也各有“豪放”或“婉約”的另一面,進而激起后續(xù)對“詞”的關注。
【教學過程】
一、談“詞”導入
1.欣賞《宋之韻》視頻,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或是聽到了什么,對“詞”有哪些了解。
2.宋詞以它的姹紫嫣紅、千姿百態(tài),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直到今天,它仍然給我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但不要以為“詞”是在宋代形成的,其實在唐代時,“詞”就已經興起了,只不過宋代是“詞”的鼎盛時期。
二、關注寫法
1.美好的東西總會讓人遐想聯(lián)翩,聽著好的音樂,吟誦著好的詩文,腦海中就會出現(xiàn)一幅幅畫面。如果你給這幾首詞配上圖畫,會是怎樣一幅畫呢?選一首練說準備交流。
引子:
《憶江南》 詩情畫意的江邊
《調笑令》 野云萬里的燕支山下
《烏夜啼》 殘花凋落的林間
《西江月》 醉眼迷蒙到松旁
《念奴嬌》 大浪淘沙的長江岸
2.交流。
三、品讀歸類
1.這些詞的意境和情感相同嗎?能不能給它們分分類?
2.如果給它們配上音樂,你感覺應該配什么音樂?放兩段給大家選擇一下。
3.出示典故。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p>
揭題:“大江東去”與“曉風殘月”、“豪放”與“婉約”、“壯美”與“柔美”。婉約詞纏綿悱惻,有一種陰柔之美,而豪放詞慷慨激昂,有一種雄壯之美,可以“攝自然之偉觀,發(fā)人世之大美,述心曲之激情,昭陽剛之浩氣”。
4.看來我們的感覺對了,再讀讀看,是不是這種感覺。
5.介紹李煜與蘇軾。
四、拓展遷移
1.人的感情是異常復雜的心理活動,它有時激昂,有時寧靜,有時偏于粗獷,有時偏于優(yōu)雅?!傲Π紊劫鈿馍w世”的西楚霸王,卻在垓下的軍帳中發(fā)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那樣溫情的嘆息。蘇軾也不例外,他不僅以雄文大手寫豪邁之情,也善于以柔婉的語言寫朋友之情、夫妻之情。補充:蘇軾《江城子》。
2.蘇軾、辛棄疾也有婉約的一面,李煜也有豪放的時候。婉約派代表還有一位女詞人——李清照,小女子竟也能寫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樣的豪言壯語。中國的詩詞的確博大精深,古人的才情的確讓人驚嘆。你喜歡哪一種詞風,為什么?
3.總結:豪放派的詞,讀起來朗朗上口,氣勢如虹,心中充滿激昂之情,更能表現(xiàn)出男孩子的陽剛之美。婉約派的詞含蓄、委婉、深沉,讀起來,一陣淡淡的心酸之感圍繞心中,有些感傷,有些凄涼,久久不能散去……
從這一則教學設計,不難看出,主題閱讀教學具有以下特點。
(一)深層次的略讀指導。主題閱讀教學,是略讀的教學。什么是略讀?略讀,就是泛讀,是一種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覽大意的讀書法,其基本特點是“觀其大略”。
本次教學略去了字詞的朗讀、理解、賞析。抓住了略讀的核心能力——獲得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每首詞的大意;婉約派、豪放派的區(qū)別。
主題閱讀教學中需要學生獲得的重要信息包括:脈絡層次、重要句段、寫作方法等。為了信息的快速獲得,要注重略讀方法的運用,如掃讀、跳讀等。訓練學生快速默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速度,當然也不排斥精讀方法的融合運用。
如五首詞在寫法上有一個共同點,即融景于情。教師關注到這一點并出示短語,“《憶江南》詩情畫意的江邊,《調笑令》野云萬里的燕支山下,《烏夜啼》殘花凋落的林間,《西江月》醉眼迷蒙到松旁,《念奴嬌》大浪淘沙的長江岸”,幫助學生感知詩詞中的畫面,讀出不一樣的景,不一樣的情。
(二)板塊式的教學結構?!鞍鍓K式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中的一種模式,或者說一種教學思路。那么,到底什么是“板塊式教學”?語文“板塊式教學”的創(chuàng)造者、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余映潮先生給“板塊式教學”所下的定義為:所謂“板塊式教學思路”,就是在一節(jié)課或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從不同角度有序地安排幾次呈“塊”狀分布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即教學的內容、教學的過程都呈板塊狀分布排列。
在本課時教學中,教師圍繞四個主要問題展開教學。問題一:能讀懂“詞”嗎?問題二:“詞”中有怎樣的畫面?問題三:這些詞的意境和情感相同嗎?問題四:你喜歡哪一種詞?
從教者所設計的四個“主問題”看:從讀懂詞的內容到明白詞的寫作方法,再到詞的意境和詞的分類……這節(jié)課呈現(xiàn)一種“板塊式”的課堂教學結構。每一問題,都引發(fā)一次研究、一次討論、一次點撥。四個主問題形成四個教學的“板塊”,結構清晰且邏輯層次分明;每個教學塊板集中一個方面的教學內容,既豐富、全面,又顯得比較深刻。
(三)整體性、對比性、探究性。不管是基于教材的單篇課文的精讀教學,還是基于主題的多篇文章的閱讀教學,都應該從整體上把握。換言之就是應有主旨的歸納,才算是求得了整體認識。主題閱讀教學要整體考慮的方面很多:整體考慮教學內容、整體考慮教學結構、整體考慮言語實踐、整體考慮閱讀拓展、整體考慮練習設計……
本節(jié)課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都從整體出發(fā)進行設計與引領。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談‘詞導入,讀通釋義”為例,先談談對“詞”的了解,再通讀五首詞,感受詞特有的節(jié)奏感、韻律,這是基于教學內容的整體考慮。第四個環(huán)節(jié)中拓展閱讀蘇軾的《江城子》,李清照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并不是無意識、無目的隨意的教學舉措,而是對上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承接,更是基于閱讀拓展的整體考慮。
對比性是主題閱讀教學的一大亮點。在本課教學的第三個板塊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比閱讀《烏夜啼》和《念奴嬌·赤壁懷古》:①讀一讀,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②如果給它們配上音樂,你感覺應該配什么音樂?放兩段給大家選擇一下。最后得出:“婉約詞纏綿悱惻,有一種陰柔之美,而豪放詞慷慨激昂,有一種雄壯之美?!闭麄€環(huán)節(jié)學生從讀兩首詞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提供配樂任其選擇以達到解決問題又激起探究興趣的目的。
(四)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早就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是要改變學生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
主題閱讀教學,從閱讀的方式看,應該通過自主閱讀獲取信息,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是根本。主題閱讀課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個體自讀和合作交流是主題閱讀的重要學習方式,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應該用于自讀與交流,特別是到了高年級要重視學生的批注閱讀。當然,也應很好地體現(xiàn)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大江東去與曉風殘月》一單元的教學中,不論是“讀懂內容”,還是“明確寫法”,或是“品讀歸類”,都是在學生分組討論、小組探究、集體交流的環(huán)境之下完成的。
由此可見主題閱讀教學是真正的自主、合作學習的課堂。
作者簡介: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東城實驗小學語文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