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邦俊
為了探究解讀的奧秘,我們曾把一片帶霜的樹葉帶進教室,問學生看見什么。有人說,看見樹葉。有人說,看見霜葉。一個學生更是說他看見了秋天!受此啟發(fā),又有學生說看見了飽經風霜的人世。這個實驗引起了我們的重視,為什么同樣的一片樹葉,在不同的觀者眼里,看到的情景會不同,而且還有這么大的差距呢?原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都必須依賴于特定的時空背景才能成為現實。這種存在究其實質是由主體和背景構成的“世界”,我們把它稱為對象世界。人們對事物的準確認知不但依賴于主體,而且還有賴于背景的滲入。把主體置于背景上觀照,才能看清對象世界的奧秘,發(fā)現主體事物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其中包含兩條基本的認知規(guī)律:一是人們對主體的認知限定著對事物的最終認識。這是因為,作為觀察對象的主體事物,具有與其他事物相區(qū)別的特征,這些特征決定著自身的面貌。觀者如果能夠注意到它們,就能有效地認知該事物。因此,對事物的認識必須從主體開始,如果連主體都沒有辨明,自然不可能對認知的對象世界獲得正確的認識。二是人們對背景的認知又深刻地影響著對主體的認識。事物的存在固然源于主體,但也離不開背景。主體依附于背景,在背景中立身,在背景中顯現,主體只有在背景的映襯中才能彰顯自身的價值。因此,要準確地認知事物,還需要把主體置于背景上觀照,弄清對象世界包含的深意。閱讀也是這樣,從本質上說,閱讀解文就是對文本里的對象世界的觀照過程,需要借助語言中介讀取文本中的主體對象和背景,并深入探究主體在背景中所呈現的意義和價值。閱讀解文需要經由“主體讀取——背景讀認——主體與背景觀照”的路徑才能完成。
一、主體對象的讀取
解釋學認為,一段或者一篇文章,從總體上看必然有一個敘述的主體。這個主體有時是單一的、顯性的,非常明顯,易于把握。有時又是含混的,不明確的,摻雜在多個對象之中,很難辨清。特別是文學作品,講究含蓄雋永,表意大都比較隱晦,主體對象多有“偽裝”。因此,閱讀理解首先需要讀取文本的內容,分辨作者寫作的真正目的和文本中真實的主體。如果對文本的主體辨識不清,對文本的解讀就很容易落入誤區(qū)。
蘇軾《前赤壁賦》中,有“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句,人教版教材注為:“明月之詩,指《詩·陳風·月出》。這首詩的第一章有‘舒窈糾兮一語(古時‘窈糾與‘窈窕音近),所以稱為‘窈窕之章?!雹?但也有不同看法:“一說,上句指曹操的《短歌行》,有“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之句,下句指《詩·周南·關雎》,第一章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句”②。
蘇軾所吟究竟是何篇,涉及文本主體對象的認知,也關乎文章內容的準確解讀,需要仔細辨別。下面我們圍繞這個案例的分析,來介紹主體對象的識別方法。
1.語境識別。語境是與主體對象有關的上下文,因此,一般都會或明或暗地對文本主體作出某些交代,它們是認定文本主體對象的主要依據??疾臁冻啾谫x》的語境,原文中有:“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蘇子問客“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根據這些語境判斷,蘇子開篇所吟的明月之詩極有可能是曹操的《短歌行》。上文有吟,下文有應,蘇軾借吟曹詩,感嘆歲月易逝,自己功業(yè)難就。如此解說,合情合理,切合文本主旨。語境推斷法是辨別主體最直接的方法,在閱讀中應首先采用。
2.意境識別。有些文章,特別是文學作品善于通過隱喻的方式,借助意境描寫來表達文本主旨。這類文本我們就要根據意境和主旨來辨明主體??疾臁蛾P雎》和《赤壁賦》,前者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與后者中的“蘇子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描寫的意境高度一致,前后呼應,可以作為我們認定主體對象的一個重要證據。前文中的“淑女”與后文中的“美人”,都是文學作品中的典型意象,古人常用來象征美政和美好的理想,這里可解讀為作者美好的理想。意境識別法是文學作品中辨認主體對象常用的方法。
3.文化識別。文化是人文的產物,反映一定區(qū)域、一定族群人們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追求,形成某些習俗和定式,深刻地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因此,從文化的角度,也能幫助我們找到區(qū)別主體對象的依據。我們之所以說文中“窈窕之章”為《關雎》,也與《詩經》所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有關。朱熹在《詩傳綱領》中指出:“詩之始作,多發(fā)于男女之間,而達于父子君臣之際”,“所以先賢圣君以詩為教,使人興于善而戒其失”③?!蛾P雎》作為《詩經》的第一篇,又是“周南”德音,表面上寫的是男女之事,實際上是在寫后妃之德和君國之道,歷代文人對此多有論述,作為一種文化,早已深入人心。飽學之士蘇軾不可不知。反觀《月出》的主題,《毛詩序》認為是在諷刺陳國統(tǒng)治者的“好色”,朱熹《詩集傳》說,“此亦男女相悅而相念之辭”。從二者包含的文化內涵看,我們認為“窈窕之章”為《關雎》的可能性要遠大于《月出》。文化識別是讀解傳統(tǒng)文化經典應優(yōu)先采用的方法。
4.事實識別。客觀事實,特別是物證和史料,往往是辨別主體對象最重要的依據。人教版語文教材采用該條注釋,可能是依據明代楊慎《三蘇文范》的解讀,“月出皎兮,喻美色之潔白;窈糾,其姿舒也;僑人則美人也。坡老借此而賦,亦譏在位之不好德也。”④但據《宋史·蘇軾傳》記載,北宋三朝皇帝英宗、神宗、哲宗對蘇軾都很器重,神宗曾親自召見他,還向他咨詢治國之策。即使烏臺詩案中,李定等人欲置蘇軾于死地,神宗也“獨憐之,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數有意復用”,并言“國史至重,可命蘇軾成之”,雖然后“為當路者沮”⑤。蘇軾對此也多懷感激,宋哲宗登基后,取他做翰林學士。一日,入對便殿,宣仁后對蘇軾說:“先帝(神宗)每誦卿文章,必嘆曰:‘奇才奇才。但未及進用卿耳?!碧K軾“追感神宗知遇,不覺痛哭失聲。太皇太后與哲宗也相向而泣”。⑥“譏在位之不好德”,好像與史實不符。查閱蘇軾年譜、自注等文獻,也沒有找到任何依據??梢姉钌鞯倪@個說法并不可信,至少存有疑問。客觀事實是認定文本主體對象最權威的依據,主體對象的判斷最終要以事實為準。endprint
閱讀時,對文中主體對象的識別,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上述方法,反復比較,綜合判斷,直至找到文本真正的主體。
二、 主體背景的讀認
解釋學認為,文本中的主體和背景是相輔相成的,一篇文章只要有主體存在,就必然有其依存的背景。文本對背景的介紹方式更是多種多樣,有的通過文本直接敘述,有的在文中某個地方暗示,更有甚者完全逸于言外,要靠悟性領會。欲準確把握文本主體的背景,就必須緊扣原文的相關介紹和暗示,并參考作者寫作的時代特征和生平事跡,綜合辨別。
1.從原文中直接讀認。有些文章,文中有直接介紹背景的語句、段落。我們根據這些內容,查找相關背景資料,就能找到文本主體對象真實的背景?!冻啾谫x》開篇寫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直接交代了蘇軾游覽活動的背景。查宋人王宗稷撰《東坡先生年譜》,壬戌當為宋神宗元豐五年。譜曰:“先生年四十七,在黃州。寓居臨皋亭,就東坡筑雪堂,自號東坡居士。以《東坡圖》考之,自黃州門南至雪堂四百三十步?!薄疤弥坝屑毩坝锌>?,西有微泉。堂之下則有大冶長老桃花、茶、巢元修菜、何氏叢橘……皆足以供先生歲用,而為雪堂之勝景云耳?!薄捌咴拢纬啾?,有《赤壁賦》云,”“十月,又游之,有《后赤壁賦》。”“先生庚申(元豐三年)來黃,至是恰三年矣”。⑦根據原文,綜合這些史料,我們可以想見蘇軾游赤壁的時空背景和思想感情,為參透文本主旨提供最有力的幫助。
2.從原文暗示中覺知。有些文章在文本的某個角落,對背景有所暗示,它們往往是我們理解文章的關鍵,對此,不可不察。閱讀《庖丁解?!?,不仔細考察文末一段,還真以為文本背景就是解牛的現場。待慢慢讀到文末,看到“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稍加思量,則會發(fā)現,原來作者參照的背景并非眼前實境,而是廣闊的社會生活。把“庖丁解?!?,放到廣闊的生活世界來審視,才能讀懂文章意在表明“為人處世,應該順應自然,收斂鋒芒,保全天性,存養(yǎng)精神”的深刻主題。文章越是含蓄雋永,背景就隱藏得越深,文本就越是詭秘。閱讀解文要善于從文本的暗示中找到背景。這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
3.從原文中合理推衍。有些文章對主體對象的背景語焉不詳,甚至避而不談,這就需要讀者根據文中的蛛絲馬跡,作出合理的推演和衍繹。朱自清的《背影》,一般認為文章主要寫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上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替他買橘子,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留下的那個背影。主體是父親的背影。背景是浦口車站送別時的那段時空。這種理解不錯,但還只是一種淺表的認知。如果我們注意到“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等原文,把視線向外推移,則會看到一個更廣大的背景,即從浦口車站到作者老家,這一段包含作者家道中落、祖亡父衰等時空人事在內的背景。如果把這段背景畫作一個圓圈,那么圈外還有更為廣闊的社會和宇宙天地。由此可見,對主體背景的推衍,一般以主體為中心,向外圍輻射,形成若干的層次。人的眼光不一樣,看到的背景有差別,觀照的結果自然不同,最終對文本的讀解就會出現差異。這正是造成閱讀解文多樣性的根源。當然,背景推衍也不能肆意妄為,必須基于文本內容和客觀事實,只有合理的推衍,才有助于對文本的解讀。
三、主體和背景的觀照
觀照原是一個佛學概念?!坝^”是局部地看,“照”是把看到的部分放到一個界面來整體比照,發(fā)現其中的奧妙。解釋學借用這個概念來指稱閱讀時把看到的主體事物放到背景事物上比照、發(fā)現文本深意的閱讀技巧。文本觀照一般可采用下列方式進行。
1.局部觀照。閱讀中針對文本局部的觀照。這種觀照,首先選定關注的區(qū)域,找出主體對象和背景;然后,把二者放在一起比照,體會其中的涵義和情感。閱讀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選定觀照區(qū)域:“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弊x取主體:一個在外宦游飄泊的游子。讀認背景:游子所在的青楓浦一帶。把“游子”置于“青楓浦”的背景上觀照,就會看到一位風塵仆仆、不辭辛苦、在外漂泊、以求功名的士子形象。
2.整體觀照。閱讀中針對文本全體的觀照。這種觀照著眼于全文,文本對象比較多,背景比較復雜。需要仔細審察??疾椤洞航ㄔ乱埂啡?,除了“游子”這個主體對象,還有一位獨守空閨的思婦。主體的背景也很復雜。大致有:(1)游子所在的青楓浦;(2)思婦所在的明月樓;(3)從青楓浦到明月樓之間的一段時空;(4)整個唐朝社會的大背景;(5)整個宇宙的大世界。把游子和思婦分別放到這些背景上觀照,就會獲得對文本的多重解讀。諸如:熱情贊揚不辭辛苦、在外漂泊、以求功名的士子;深切同情深居閨幃、望月思親的思婦;謳歌天下舉子奔競、社會欣欣向榮的盛唐氣象;表達宇宙無窮、人生有限,應該珍惜當下、享受生活的美好愿望。從而對文本獲得全面深刻的理解。
3.多維觀照。閱讀中把主體對象置于背景之上,從不同的角度,多方向的觀照,以獲得對文本的深刻理解。蕭統(tǒng)《文選》卷第二十九“古詩十九首”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⑧
詩中兩組意象特別動人。一邊是年輕貌美的思婦,在長滿芳草的蘭澤上采摘芙蓉,她要把這份珍貴的禮物送給在異鄉(xiāng)游學的夫君;一邊是風塵仆仆長年在外宦游的游子,他回望遠處的故鄉(xiāng),只有漫漫的長路。這兩組意象,我們可以多角度地觀照:(1)從游子所在處,往家鄉(xiāng)方向看。這時,畫面主體對象是游子,他遠在異鄉(xiāng),遠離家人,孤寂痛苦,回首遙望故鄉(xiāng)。背景是千山萬水相隔的漫漫長途和窮極之處涉江采芙蓉的妻子。從這主體和背景的影像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宦途無望、朋友道絕、孤單失意的游學之士,苦苦懷念故鄉(xiāng)和親人的動人場景,從而領會詩歌的深刻主題。(2)從思婦所在處,往游子方向看。這時畫面的主體是正在涉江采芙蓉的思婦,背景是漫漫長途和天涯邊苦苦奔競的丈夫。思婦采摘了美好的“芙蓉”,但此刻難以送給遠人。此情此景,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位對丈夫充滿無限愛意的癡情女子形象。(3)從中間往兩邊看。這時畫面的主體是游子和思婦。背景是阻隔夫妻的千山萬水,畫面兩邊,一個在回望故鄉(xiāng),一個在遙望游子。我們看到的是夫妻同心而離居的無限痛苦和誓死相守的堅貞愛情。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以對詩歌內容獲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閱讀解文,并不是時時處處都要用到觀照,有的文章內容比較直白,一看就懂,自不必觀照;有的不是敘事類文章,也不用觀照。但是,觀照確實是我們閱讀解文的一把金鑰匙。
參考文獻
①《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二),2006年版,第32頁。
②④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377頁。
③朱熹.《朱子全書》(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頁。
⑤⑥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0809頁、10811頁。
⑦王水照編,宋人撰.《三蘇年譜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17頁。
⑧蕭統(tǒng)輯、李善注.《宋尤袤刻本文選》(八),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版,第7頁。
[作者通聯(lián):湖北宜都市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