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英麗
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先生曾說過:“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與以往所有教改實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更強調(diào)通過“課內(nèi)閱讀、課內(nèi)學習”來學好語文,要讓學生用三分之一的課堂時間學完教材內(nèi)容,其余三分之二的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自由地閱讀。那么,選擇大量的課內(nèi)閱讀拓展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
具體應該如何拓展呢?
一、抓住點面進行拓展閱讀
1.由一句詩進入整首詩的拓展閱讀。
這一拓展方式,是教師帶領學生對教材的一些特定知識點進行延伸、重組、創(chuàng)造、升華,讓教材成為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出發(fā)點,讓教材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源頭活水”。如此,勢必可以產(chǎn)生“窺一斑而見全豹”,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教學妙用。
例如,在教學教科版三年級下冊《語文七色光四》中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時,可以先讓學生說出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引出與這些節(jié)日有關的詩句,再讓學生合作吟誦整首古詩,由名詩句到整首詩,由點到面進行拓展教學,從而實現(xiàn)對整個主題的探究式學習。這樣進行古詩教學的拓展延伸,不但促進了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與積極性,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利用經(jīng)典文化的魅力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2.以人物為核心的多視角拓展閱讀。
教材中有些主題是圍繞“人物”確定的,這些“人物”均為不同歷史時期的某個領域的杰出人物。這些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其中蘊含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言行,陶冶學生的情操,學生經(jīng)過日積月累形成豐厚的語言積淀。如,在教學《王羲之練字》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王羲之,從小勵志刻苦勤學,我搜集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王羲之書成換白鵝》等作品供學生閱讀。這些文章具有題材廣泛、視角多樣的特點,可以讓學生更多元、系統(tǒng)、集中地了解王羲之,從而使心中建構起的王羲之的形象更加鮮活立體,實現(xiàn)了由一篇文章了解一位杰出人物的目標。正是這樣多重視角的拓展閱讀,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王羲之字品如人品,也便于我們“以文帶文”,進行圍繞主題的閱讀。
3.由一篇課文走近一個作家的拓展閱讀。
有思考的閱讀者會有閱讀期待。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是把握學情并找準閱讀教學的起點,從中清楚地捕捉到學生最想了解什么,以及最需要了解什么。教師在此基礎上設計并開展閱讀教學,不僅會使閱讀教學方向明確、動力充足,而且還可以促使學生自我求知、自我探索、自我發(fā)展。
教材中由一篇課文走進一個作家的閱讀元素有很多,如果教師能掌握這個元素,就會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期待,并由一篇文本順利過渡到整本書甚至多本書的閱讀。早在1941年,葉圣陶先生就明確提出“把整本書作主體,把單篇文章作輔佐”的主張。單篇的快速閱讀永遠替代不了整本書閱讀給人的感受,深刻的、有質(zhì)量的閱讀是整本書的閱讀。如在學習《三顧茅廬》一課時,我便給學生推薦《三國演義》,學生就此成立了《三國演義》讀書會?,F(xiàn)在許多學生對《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如數(shù)家珍,了如指掌。這樣的拓展閱讀真正地實現(xiàn)了學生的自我求知與探索,自我反思與發(fā)展。
二、抓住比較進行拓展閱讀
1.由古及今的比較拓展閱讀。
由古及今的比較拓展閱讀其實是一種文化的回歸,是一種對文學本源的探尋。如在學習文言文《自相矛盾》時,為了便于閱讀,老師可以給學生朗讀文言文,同時讓學生參照寓言故事《自相矛盾》來了解這篇文言文的大意。學生在譯文與原文的對照學習中,親身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增強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長此以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自覺加大文言文的閱讀量,盡量多地接觸文言文,鞏固學習興趣,就能輕松學好文言文。
2.同一主題的比較拓展閱讀。
《貓》與《沙漠之“舟”》相比,兩者雖然都是以動物為寫作基點,但是前者重點抓住了貓古怪、倔強、勇敢、溫柔的性格特點,生動形象的寫作風格讓我們看到了老舍筆下貓的多變;后者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說明文,以“沙漠之舟”為題,著重介紹了駱駝如何適應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幫助人們穿越沙漠,以及被稱為“沙漠之舟” 的原因,寫作風格嚴謹,邏輯性較強。將這樣的兩篇文章作為例子與出發(fā)點,進行比較拓展閱讀,會使學生體會到,寫作的視角不同,給讀者的感覺也不同,進而在比較、揣摩中領悟其得失優(yōu)劣及所以然,提高學生的閱讀高度和審視高度。
三、抓住讀寫結合點進行拓展閱讀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語文教學中,讀和寫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寶貴經(jīng)驗,也是落實語言文字訓練,提升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重視發(fā)揮文本對寫作的引領作用,巧妙穿插有效的練筆,切實深化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里所談的就是我們平時所用的借助語用整合點進行拓展閱讀。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重點向?qū)W生滲透抓住景物特點的寫作方法。為了進一步夯實這個寫作方法,教師隨后又引出課文《夏夜》《天山美景》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體會兩篇文章分別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點來進行具體描寫。這樣抓住讀寫結合點進行拓展閱讀能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匯、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guī)律。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是以高效課堂、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內(nèi)大量閱讀為特征,以選擇恰當?shù)耐卣归喿x資源為載體的語文學習體系。教師要選擇大量的閱讀資源,充分發(fā)揮其例子作用,從作者、體裁、內(nèi)容、情感、寫法等角度,做相關、相近、相反、相對的延展鏈接,豐富新的課程資源,由此開拓廣泛的閱讀空間,多方面、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zhì)量,使學生的潛能和素質(zhì)得到最充分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