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翠 玲
(西安財經學院 文學院,西安 710061)
“生活審美”是“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的、現(xiàn)實的、原生態(tài)的生存性活動中展開,以生活所用之物為審美對象,以實用性、功利性為基礎和前提審美活動”。劉綱紀說:“中華民族歷來就有偉大輝煌的美學傳統(tǒng),美滲透在人民、社會的各個方面?!盵1]與西方相比,中國古代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審美活動,中國古代生活與審美有著內在的、深層的、普泛的關聯(lián):審美性是中國古代生活極為突出的一個特征。本文擬從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民族特性角度對中國古代美學進行深入研究,以期對以藝術審美和審美文化為主要研究內容的中國古代美學研究進行一些補充,對現(xiàn)代社會生活提供一些反思和借鑒。對論題進行闡釋之前,需先對“中國古代生活審美”做以下兩點說明:
第一,“中國古代生活審美”不是全稱判斷,中國古代生活并非全部是具有審美意味的活動,這樣理解極為荒唐?!爸袊糯顚徝馈钡难芯看_指對中國古代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審美意味的行為活動及相關內容的研究。對其研究不否定中國古代生活具有的倫理性、政治性、經濟性,審美性與倫理性、政治性、經濟性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生活的多維性。
第二,對古代生活的研究要盡可能真實、客觀,盡可能原生態(tài)的還原其原汁原味的生活狀態(tài),但生活于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總會自覺或不自覺的帶有現(xiàn)代的思維,“現(xiàn)代化—現(xiàn)代性”是現(xiàn)代人反觀古代世界的原初的解釋學視野。但正因如此,我們才發(fā)現(xiàn)儒家“禮”制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中滲透出的審美意味。
中國古代生活審美問題研究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生成原因、民族特性、社會形態(tài)和現(xiàn)代轉化。本文側重探討了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五個民族特性:形式禮儀性、倫理道德性、切身體驗性、圓融整一性、內在超越性。這些民族特性的形成植根于中國古代的小農經濟、家國一體的社會結構和重視生命的生命文化。
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形式禮儀性根源于中國的禮文化。禮或源于上古宗教祭祀,或源于上古民間習俗,或為了節(jié)制人情欲望,又或三者兼而有之,是諸多原因共同合力的結果。但無論產生緣由為何,均昭示著人們對有秩序的穩(wěn)定的生活的渴盼。因此從夏朝開始,經由商朝到周朝,人們模仿大自然的秩序法則,創(chuàng)立、完善了禮樂制度,并將禮提到了“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高度。
以秩序為核心的具有審美意味的禮滲透在中國古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明堂宮室方面,帝王用九間殿堂,公侯廳堂則為七間或五間,一品、二品廳堂為五間九架,三品至五品廳堂為五間七架,六品至九品廳堂為三間五架。在衣著方面,黃色、龍紋為天子專屬,紅色、紫色、藍色亦屬尊貴之色,青色、綠色則為卑賤之色。在出行方面,騎馬、乘車坐轎均屬王侯特權,士商賤民不得用之;宋太祖趙匡胤下詔令曰:“大小官員相遇于途,官級懸殊者即行回避,次尊者領馬側立,稍尊者分路行。”祭天敬祖、國家結盟、諸侯朝聘、軍事外交等各方面對各階層也皆有嚴密的禮法規(guī)定。這種禮制規(guī)范下的房屋、服飾、車乘等雖然主要服務于封建等級的規(guī)章法度,但同時也給人以齊整有序、規(guī)范合度的美感。
“禮”的審美性突出表現(xiàn)在儀式化(形式化)的言行舉止中。以“燕禮”為例。燕禮是諸侯貴族在閑暇之余為整合上下情感而舉行的宴飲。在宴飲中,國君、卿、大夫、賓、主按其身份各入其位。入座后首先進行“一獻、一酢、一酬”的主賓獻酬禮。接著進行“四舉旅酬”。在此過程中有不同的音樂伴奏:首先堂上的樂工在瑟伴奏下歌唱《鹿鳴》《四牡》《皇皇者華》等曲。其次,吹笙者站在鐘、磬中間吹奏《南陔》《白華》《華黍》等曲。再次,堂上堂下交替演奏樂曲:堂上鼓瑟《魚麗》,堂下笙奏《由庚》;堂上鼓瑟《南有嘉魚》,堂下笙奏《崇丘》;堂上鼓瑟《南山有臺》,堂下笙奏《由儀》。最后,奏地方樂曲《關雎》《卷耳》《鵲巢》《采蘩》等。此過程中有時會穿插射箭活動來娛樂賓客。宴飲伴隨著程式化、節(jié)奏化的入席、作揖、舉杯、聽樂、射箭等活動,不僅是喝酒吃飯,更重要的是在文質彬彬的舉手投足間慢慢體驗噴香的狗肉、甘醇的美酒、文雅的詩歌、華美的音樂,這種端莊有序,進退和諧的宴飲就是一種極具審美意味的生活。程式化的禮節(jié)會讓人覺得冗長而煩瑣,但也正是程式化的活動進程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的審美體驗。
這種形式禮儀性不僅體現(xiàn)在上層貴族的生活審美中,也體現(xiàn)在文人士子的交往中,他們見面即躬身、作揖、口呼“賢兄”“賢弟”。即使就某個問題爭論到非常激烈的“目裂頸赤”,依然要“高拱手,低曲腰”(見金圣嘆快哉三十三則)。這是典型的肢體藝術。這種節(jié)制的言行舉止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群體人際關系的和諧安穩(wěn),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種文質彬彬、張弛有度的美感。
這種言行的形式禮儀性伴隨的肢體藝術也體現(xiàn)在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進餐時,長者舉箸后晚輩才可動手進餐;進餐后,先離席者要手舉雙箸說“慢用”后再離開。路途相遇要“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
禮要求人們要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得隨意張揚自己的個性,與現(xiàn)代倡導的獨立、自主、自由相背離,但規(guī)范個體言行有利于社會群體的和諧、穩(wěn)定,與形式禮儀性伴隨的肢體藝術具有超時間性,因而即使在現(xiàn)代依然具有一定的適用空間。
康德說美是道德的象征。倫理德性和政治性并不減弱美的純粹性和獨立性,反而強勢訴說著美對現(xiàn)實強烈觀照和介入。藝術審美側重純粹的審美性,生活審美兼有實用性和審美性,這是生活審美區(qū)別于藝術審美的關鍵,是生活美學現(xiàn)實性的突出表現(xiàn)。“以善為美”“美善合一”是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突出特點。
中國古代的“善”“美”“道”三者處于相互交滲的未分化狀態(tài):行道為善,道具有現(xiàn)實功利性;樂道為美,美雖具有超越性,但仍以現(xiàn)實功利為基礎。行道和樂道的現(xiàn)實功利性使“善”在中國傳統(tǒng)中始終處于比“道”和“美”更高的位置。許慎《說文解字》中“美”被釋為“美與善同意?!碧菩煦C解釋為“羊大為美”。大羊、肥羊可以給人們提供更多肥嫩鮮美的羊肉,實用性越強,審美性越強。中國早期的美和味覺、嗅覺等生理欲望的滿足(善之初始意:“有用”)密切相關。倫理之美與實用之美不同,根源和基礎卻在實用之美。
中國古代重視倫理審美有三個原因:首先,周代商立國,周統(tǒng)治者認為商滅亡的原因是“惟不敬德”,因而周推崇“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將審美道德化,并把它作為一個國家政策進行了有效推廣,使倫理德性審美成了周人生活的一個重要原則。其次,小農經濟使農民較少關心國家責任和社會權利,他們需要能適當關照他們生活但又不過于打擾他們生活的統(tǒng)治者。相對于國家的富庶和繁盛,他們更希望過平穩(wěn)安定、能滿足基本溫飽的生活(國家的強盛和富庶意味著讓統(tǒng)治者有更多的享受,對普通民眾來說影響甚小)。強化道德修養(yǎng)而不強調責任義務(與道德修養(yǎng)相比,責任和義務是極其生硬而略帶強制性的詞匯)更適合這樣的國家。再次,先秦時期已經出現(xiàn)了大量美色、美物傷身、傷人事件,美由于生理感官的享樂性及超實用的奢侈浪費,導致人們認為(純粹)美有時具有非道德性、反道德性(這方面的代表思想是墨家學派)。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追求美的本性不可抹殺??鬃?、孟子等人將美引向道德,認為追求美應以不傷害德性為前提,合德之美才是美之本性(孟子的“與民同樂”就是合德為美)。
在肯定、贊美現(xiàn)實生活基礎上追求善、追求德性是中國古代生活審美中非常突出的現(xiàn)象。賴德菲爾特(Robert Redfield)指出在農業(yè)社會中農民認為農耕是一種具有尊嚴的生活,是一種具有德性的勞作,他們以這一生存方式和這種身份自豪。古代勞作之美是生活審美的重要組成部分。農人通過農耕勞作把握當下,樂觀展望未來,將德性和生活融和不棄。德性和生活相融從德性角度講,可使德性的追求有豐厚充實而感性的內容,此為倫理審美化;從審美角度講,可使美的追求因倫理的維度擁有超越性,此為審美倫理化。
德性修養(yǎng)在三方面與審美相通:首先,道德與審美共通于幸福,德性修養(yǎng)給主體帶來的愉悅感類似于伴隨審美活動的愉悅感。德性的自我完善帶給人一種幸福感,與審美活動中主體心性的圓滿自足感類似,因而德性修養(yǎng)可通向審美之境。其次,德性修養(yǎng)和審美都追求一種類宗教性的情感極致體驗和最高精神境域,純粹、莊嚴、肅穆、崇高、豐滿。德性修養(yǎng)的最高之境天地境界也是審美的最高境界。再次,道德和審美均是人類超越現(xiàn)實世俗之沉的途徑,二者是人類認識自身追問生命意義最終確立的核心價值,德性最終必然趨向審美。
德性為美不僅是外在與人為善,更深層內在地體現(xiàn)為一種人格美。修身養(yǎng)性是中國人(特別是“士”階層)特有的生活方式,中國古人對自然界現(xiàn)象如日食、彗星、地震、植物生長、動物奔跑等觀察和思考不是為了探尋自然事物之奧秘進行征服改造和使用,主要是因為這些自然物既能夠啟迪人性,揭示人生倫理德性真諦,又能賞心悅目、怡情養(yǎng)性。這種人格美在中國古代男子被稱為“君子”,女子被稱為“淑女”。
笠原仲二說:“中國人最原初的美意識直接起源于味覺體驗?!盵2]5中國古代飲食“甘”“美”均指肉體的、官能的體驗,指食物含在口中引起的口舌的快感和由此帶來的心的喜悅和快樂,所以中國人原初的美的意識主要是“某種對象所給予的肉體的、官能的愉悅感”[3]6。這種肉體性、官能性意指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切身體驗性。漢學家安樂哲認為中國哲學是過程式思維,在生活過程中中國古人發(fā)現(xiàn)美,進行審美活動。李澤厚也說:“實用理性之思維……極具具體情境性?!盵3]212實用理性思維的情境性暗含日常生活審美之維的情境性。
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切身體驗性與三方面內容相關:
首先,與中國的重生、重身思想相關。中國的生命文化將生前世界和死后世界束之高閣,將重心放在了此世的生活。重生意識直接導致身體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根基性:“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絲毫不得損傷”是“重身”“重生”意識的極端表達。重視身體既有注重養(yǎng)生渴望長生之意,也有在現(xiàn)世此在生命中盡可能審美生活之意?!爸厣怼薄爸厣彼枷胧怪袊糯顚徝谰哂絮r明的切身體驗性,“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人們在現(xiàn)實時空中真切體驗春花秋月,切身享受夏風冬雪。
其次,與中國群體性文化相關。漁獵文明導致西方古代獲取生存資源需要人與自然搏斗,西方個人意識和主體意識形成較早,在日常生活中更強調個體的英勇和獨立。中國古代農業(yè)文明需要依賴自然,生產生活中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群體性生產生活使中國古人生活審美的切身體驗性與西方不同:西方古代的生活審美中現(xiàn)實情境只是個體之美的背景或舞臺(“獨樂”);中國古代的生活審美中現(xiàn)實情境是群體性審美的必然前提和要求(“與人樂”)。舉例說明:古代中西方都重視體魄鍛煉。西方展示體魄之美的舞臺是戰(zhàn)場和競技場,戰(zhàn)場和競技場僅是展示英雄人物個性之美的舞臺和背景,參與者是“競爭者”“觀眾”。中國古人體魄之美主要表現(xiàn)在射禮中。射禮時主、客、賓皆要參與,在酒的雅興和音樂的韻律中展開,比賽雖有勝負,但重要的是展示謙遜有禮的品行,最終達到一種賓客盡歡、其樂融融的目的更重要。[注]戰(zhàn)爭和競技賽在古希臘非常頻繁,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禮射在中國古代也非常頻繁,大射、賓射、燕射、鄉(xiāng)射涉及了從天子到諸侯再到平民的各個社會階層,并且男女均可參與。禮射經常和娛樂性的歌舞活動結合在一起,是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群體性文化是生活審美的切身體驗性更鮮明。
再次,與中國古代的非宗教文化相關。西方基督教滲透在日常生活如餐飲、婚嫁、生死等各個方面,體驗神性美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神具有非實體性和超越性,在現(xiàn)實中人們只能通過靜觀或冥想神而無法切身感受神性之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無外設的“神”“上帝”,價值之源雖與“天”相關,但“天情”卻下通萬物生命和每個個體身心,個體自身之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也可通過體驗周遭萬物生命之美而上達價值意義之源“天”。西方的二元文化更側重在教堂中通過冥想來體驗神性之美,中國文化的“形而中”[注]西方文化將本體界和現(xiàn)象界決然區(qū)分,本體界是“形而上”層面,現(xiàn)象界是“形而下”層面。中國文化的本體界和現(xiàn)象界雜然相融,有學者將此特點概括為“形而中”。用西方術語來描述中國文化總有些削足適履,但在中西文化比較中又是不得不采取的一種權宜之計。性使中國古人將家庭和田園作為其生活審美的主要場域。與教堂相比,家庭和田園更具有生活審美的切身體驗性。明清時表現(xiàn)極為明顯:達官顯貴、文人士大夫、市井商人“隨時即景就事行樂”(李漁語):從飲食、衣物、到房屋、冶游,“睡有睡之樂,坐有坐之樂,行有行之樂,立有立之樂,飲食有飲食之樂”[4]321,無不竭盡所能營造一種審美的氛圍,并在其中切身體驗享受頗具審美意味的生活。
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圓融整一性主要表現(xiàn)為:
首先,多種感官在生活審美中的交互感通。西方古代文化中視覺、聽覺被視為高等感官,與美密切相關;嗅覺、味覺、觸覺被視為低等感官,與美的關聯(lián)性較弱。中國古代文化中各種感覺器官都處于平等地位,沒有高卑、上下之分,“味覺和嗅覺、視覺和觸覺(就所謂‘色’而言)、嗅覺和聽覺(聞芳香)、嗅覺和視覺(以鼻觀)等等之間的感覺性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盵2]19宴飲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生活美學。在宴飲中人們享用美食,同時觀看樂舞表演,人們在視(觀看美食、舞蹈和美女)、聽(聽音樂)、嗅(聞美食)、味(吃美食)等多種感官交感中全身心審美。
其次,身、心的交融合一。西方傳統(tǒng)文化對身心關系有諸多探討,占據主流的思想是身體及與身體相關的欲望乃萬惡之源、靈魂應掌管身體,是典型的宗教型的身心觀。與此相反,中國古代文化中占據主流的思想是身心一體、身心交關而相通。郭店楚簡上“仁”字的一種寫法是“身”上“心”下,這種“從身從心”表明中國古代文化中身體占據基礎性地位,“仁”即要關愛生命自身。審美活動時這種身心整一性表現(xiàn)為身體感官的愉悅居于首要地位,但同時這種身體感官的愉悅必須上升為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層面。僅停留于身體的活動被斥之為“縱欲”。以青樓文化為例:男子到青樓不僅為了尋找聲色之樂,而且為了尋找一個曼妙的女子與她談論詩歌、欣賞音樂、辨析書法、對弈棋路。身體方面的口腹之欲、男歡女愛固然留戀,但更讓男子流連忘返的是青樓女子們曼妙的才情,琴棋書畫的暢談賞玩帶來的精神的愉悅。
再次,人倫的和諧。中國古代五倫核心是通過倫理道德控制個體行為,以達到個體與個體和諧相處。“禮”的踐行是一種頗具審美意味的身體行為藝術。個體行為之美推廣可達到一種人群的諧和安穩(wěn)(在中國主要表現(xiàn)為家族之美),進而實現(xiàn)天下大樂的社會美。這三層關系(個體言行之美、家族群體之美、社會大同之美)中天下大樂由于眾多原因難以實現(xiàn),但前兩層在現(xiàn)實中得以實現(xiàn)。
最后,人與自然萬物同生共存是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重要內容?;B魚蟲、云山水竹被不厭其煩地雕刻在窗格家具上,燒烤在杯盤碗碟上、織繡在衣服被褥上:中國古人竭力讓自身隨時隨地生活于自然萬物中,享受與自然萬物共生共存的歲月。
上述四個層面的審美雖然在具體的審美活動中各有側重,但這種圓融整一性卻是作為基礎和前提潛存于每次具體的審美活動中。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圓融整一性與中國古人的整體性思維相關。這種整體性思維可追溯到“心靈寧靜和真理自明的神話時代”。在神話時代,人們認為世間萬物是一個有機整體。萬物有靈和交感互滲是這個時期人們認識事物的兩種基本思維方式。隨著歷史發(fā)展,人類的自我意識逐漸從這種原始思維中產生。西方的自我意識發(fā)展較為充分到最后分解了這種原始思維,中國由于農業(yè)文明和宗法社會的傳承較好地保存了這些原始的思維方式,萬物有靈和交感互滲這兩種整體性思維方式形成了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圓融整一性。
人活著不僅要滿足肉身所需,還要追尋生命意義和價值。西方古代通過外在的、理性的、求知的方法追尋意義和價值之源,中國古代通過內在的、反省的、修性的方法追尋。這種內在超越[注]“內在超越”“外在超越”是中國學者在中西文化比較時使用的術語?!巴庠诔健敝敢园乩瓐D為代表的西方學者用理性的方式(中世紀時期用靜思冥想的方式)來追溯價值之源;“內在超越”指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人通過個體的修養(yǎng)或持守來體驗價值之源。這種“內在超越”的個體體驗性和審美心胸理論有相通之處,因而成為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的心性基礎。但“超越”一詞產生于西方現(xiàn)象界和本體界二元對立的文化語境中,中國古代文化中現(xiàn)象界和本體界、超越界和現(xiàn)實界是相互交涉、離中有合,所以用“內在超越”來形容中國文化特性時應非常謹慎。上述內容參見耿開君《“超越”問題:“內在”與“外在”》,《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1期;余英時《從價值系統(tǒng)看中國文化的意義》,辛華、任菁編《內在超越之路——余英時新儒學論著輯要參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的目標是身心的安頓、深層生命的慰藉;最終的結果是人與世界以本然之態(tài)相遇,萬物皆能以自在、本我呈現(xiàn)。儒家的“修身”,道家的“滌除玄覽”“觀復”“心齋”“坐忘”“虛以待物”均強調通過主體自身內轉,讓心靈虛空,然后參天地化萬物,以物言物,在審美中完成自我的內在超越,達到“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意境。
儒家的內在超越可成其道德宇宙,道家的內在超越可成其藝術天地,佛家的內在超越可成其宗教境界。中國的儒家、道家、佛家(禪宗)均不脫離現(xiàn)實的感性的日常生活,所以儒家內在超越形成的生活美學是倫理型的生活美學,認為人生之美就在于反求諸己,有德性的人生活本身就是完滿的,極具審美性??鬃印扒哦怼奔词且焕?。道家認為自然、自由,會通物我、忘情融物的生活就是個體在人世最美的生活。南泉普愿禪師說“平常心是道”,其與“擔水砍柴無非妙道”一起將超越界滲透、貫通、落實于日?,嵓毜默F(xiàn)世界。這種現(xiàn)象界和本體界不割不礙的瑣碎的生活既是宗教的生活,也是極具審美意味的生活。需要強調的是儒家、道家、禪宗不同樣態(tài)的帶有內在超越性的生活審美不同于現(xiàn)代社會分化之后的倫理美學、藝術哲學和宗教美學,是處于專業(yè)未分化的前現(xiàn)代社會所獨有的帶有整一性的原生態(tài)的生活審美。
追慕永恒是人類恒久不衰的主題,超越的目的是永恒。中國古代生活美學的內在超越性使人們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追求永恒:其一,放下心來與萬物同在。心自在、圓滿、無待、不執(zhí)念,自由便可得。我自在,萬物即可自在。漁夫、樵夫、隱士(山林的隱士和鬧市中的隱士),雖然過著簡樸的生活,但因其恬靜的心境、樂天曠達的胸懷,所以在心性上超越了日常的釣魚、打柴、閑談到達一種審美的自由和永恒。其二,瞬間即永恒。時光匆匆易將人棄,古人卻執(zhí)著留戀生命中瑣細的燦爛:“??菔癄€,桃花依舊”。這種瞬間即永恒、“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生命智慧也是把握永恒的一種方式。陶淵明在“草盛豆苗稀”的田耕生活中依然能欣賞“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鄉(xiāng)村美景;蘇東坡在連續(xù)貶謫中依然能煞有介事的享受“東坡肉”“東坡帽”:他們的日常生活頗具審美意味。
通過內在超越以追求永恒、直達生命深層,有一種內在的自覺自在,是一種極具個體性的情感體驗,展示了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獨特的民族性。
中國社會正處于從農耕社會轉為工業(yè)社會的過渡時期,現(xiàn)代科學技術使中國現(xiàn)代人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淺表消費性、急速虛擬性、機械功能性的現(xiàn)代生活危機重重。生長發(fā)育完成于農耕社會的中國古代生活審美“能否為”工業(yè)轉型的現(xiàn)代社會提供一些借鑒呢?本文認為中國古代生活審美對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意義和價值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生活審美的“禮儀”“形式”植根于人類生命深層無意識的秩序感、節(jié)奏感、韻律感,因而具有跨時代性?,F(xiàn)代社會各種群體性的節(jié)慶、假日,個體性的畢業(yè)典禮、婚禮、喪禮正是古代生活審美形式禮儀性的現(xiàn)代傳承,“離婚典禮”“分手飯”更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對秩序感、節(jié)奏感深入骨髓的依戀,這正是中國古代生活形式禮儀性現(xiàn)代化、現(xiàn)實轉化的深層基礎、必要前提和現(xiàn)實可能。第二,現(xiàn)代社會商業(yè)浪潮夾裹著人類,使人們不自覺地以金錢、資本和消費為“生活審美”的主要內容。中國古代注重倫理德性情感的生活審美如若摒除了非現(xiàn)代性的“五倫”觀,融入現(xiàn)代的個體自主、人格獨立等意識和情感,有利于糾正甚至能在根本上引領現(xiàn)代社會以資本、消費為“生活審美”帶來的系列根本性問題。正如薛富興所說:“中國發(fā)達的生活審美傳統(tǒng)——塑德重情,將塑造克己愛人的君子倫理人格、經營與體驗人倫(親人、朋友、同事)情感,當作人生美感創(chuàng)造之重要方面,以倫理美德培育為溫暖人情奠基,將積極性人倫情感的培育與體驗理解為日常生活審美價值之核心環(huán)節(jié),融倫理與審美于一端、化善為美,為當代……復興生活美學,具有廣泛的思想啟示意義?!盵1]第三,切身體驗性源于中國的“重生”“重身”傳統(tǒng),擱置過去與未來,在現(xiàn)世中挖掘生活的審美性、享受現(xiàn)實生活的滋味,這是中國古代一個核心的生活審美精神?,F(xiàn)代社會隨著電子產品在生活各個層面的滲透,人類越來越依賴于電子網絡,不僅是青少年,甚至許多成年人都變成“宅男”“宅女”,把生命揮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在虛擬世界中進行著替代性的審美活動。注重現(xiàn)實,注重在現(xiàn)世中進行審美的中國古代生活審美精神有將現(xiàn)代人從虛擬世界中拉回現(xiàn)實的強大力量,對沉溺于虛擬世界中以假想性審美為主要特征的現(xiàn)代生活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