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溪
(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北京 100024)
康拉德的《在西方目光下》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均以十月革命前的俄國為創(chuàng)作背景,呈現(xiàn)主人公由“犯罪”,“隱瞞”到“認罪”再到得到“救贖”的過程。兩者皆側(cè)重人物內(nèi)心活動描寫,將主人公犯罪后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tài)和孤獨感表現(xiàn)出來。此外,社會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與其他人物的設(shè)定也頗有相似之處,有學者甚至將《在西方目光下》視為《罪與罰》的姐妹篇?!对谖鞣侥抗庀隆穯柺劳碛凇蹲锱c罰》不到五十年,兩書作者也有共同的生存時期。那么,康拉德在創(chuàng)作《在西方目光下》的過程中是否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響,兩作者生前是否有過交流,他們之間關(guān)系怎樣?是否真的像批評家歐文·豪所說:“沒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方目光下》的寫作難以想象。”
雖然這兩部作品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差異仍然明顯,側(cè)重點也不同。喬斯林·巴恩斯指出,《在西方目光下》是對《罪與罰》的反諷,“兩部作品的目的、氣氛和形式截然不同”。約翰·巴徹勒認為,“前者在宿命論的基調(diào)之下表達了一種對于國家政治暴力的控訴和對于個體生存的道德關(guān)懷,而后者則以一種基督教的救贖精神貫穿始終,在對人性美德的肯定之中彰顯了一種執(zhí)著的宗教信仰”。由此,從《在西方目光下》中固然能窺到《罪與罰》的影子,但并不能將其視為是對《罪與罰》的簡單繼承或是故事情節(jié)的機械套用。
《罪與罰》與《在西方目光下》分別出版于1866年和1911年,后者以其高度類似的情節(jié)、人物、背景設(shè)置如同影子一般“尾隨”著前者。
跟《罪與罰》的主人公羅吉昂·羅曼諾維奇·拉斯柯爾尼科夫一樣,《在西方目光下》的主人公基洛·希多洛維奇·拉祖莫夫也是大學里的高材生。他因告發(fā)暗殺政府官員的同學霍爾丁導致其被處死而長期背負著不為人所知的罪惡感。最后他在霍爾丁妹妹的愛的感召下因不堪忍受內(nèi)心的折磨而全盤說出了真相。
如果說索尼婭·謝苗諾夫娜是照亮并指引拉斯柯爾尼科夫自我救贖之路上的一盞明燈,那么娜塔莉亞·霍爾丁則是拉祖莫夫心靈上一道十字架。兩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原本心地善良的大學生,他們的“犯罪”悄無聲息,事實的真相也逐漸被時間的灰塵掩埋。他們可能永遠不會因自己的罪行受到懲罰。但強烈的譴責和深刻的孤獨感讓他們在“真善美”面前愈加不安?!白锶恕眰冏罱K選擇直面真相,承擔后果。
除主線情節(jié)和主人公的類似之外,《罪與罰》中的一些次要人物的也可在《在西方目光下》中找到相對應的位置。拉斯柯爾尼科夫有著自己牽掛的母親和妹妹,她們愿意為拉斯柯爾尼科夫付出一切;《在西方目光下》中的革命者霍爾丁也有母親和妹妹,拉祖莫夫被她們視為霍爾丁最親密的朋友,將極大的信任交給他。兩部作品中“母女”組的設(shè)置幾乎一致,她們的愛與信任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罪犯”的罪惡感。
此外,《在西方目光下》中的沙俄內(nèi)政部書記處,T將軍、米庫林參謀等設(shè)置也與《罪與罰》中的C警察分局、波爾費利·彼特羅維奇和案件偵查員相對應。
兩作品諸多類似并非巧合。根據(jù)胡強教授在《拒絕與認同——論康拉德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關(guān)系》一文中的分析,對法國文學非常了解的康拉德不可能不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對當時法國文壇的影響,在1907年康拉德寫作《在西方目光下》之前,他應該已經(jīng)讀過《罪與罰》的法譯本。由此可見,《罪與罰》對他寫作《在西方目光下》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拉祖莫夫從“犯罪”到“認罪”的心理活動跟拉斯柯爾尼科夫十分相像。拉斯柯爾尼科夫殺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是因為他想活得不平凡,想“為民除害”;殺死老太婆無辜的妹妹是情急之下的殺人滅口。拉祖莫夫告密霍爾丁是為自保,卻陰差陽錯被認定為霍爾丁最親密的好友,偉大的革命黨人。真相唯有“罪犯”自己知道,他們都孤獨地背負著內(nèi)心罪惡的秘密。梅尼克在《<在西方目光下>與沉默》中談到“《在西方目光下》中的俄羅斯生活形象展示和預告的最大恐懼就是,在模仿一切和掩蓋一切的情況下,真相消失于沉默,現(xiàn)實被抹除和置換?!?/p>
但拉祖莫夫絕不是拉斯柯爾尼科夫的再現(xiàn)。
首先,拉祖莫夫罪惡感的起源與拉斯柯爾尼科夫不同。拉祖莫夫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安分守紀、循規(guī)蹈矩地過著大學生的生活。他無親無故,想通過自己認真學習來獲得社會認可和尊敬的身份地位。但是霍爾丁的突然出現(xiàn)打破了他原本應該平靜的生活,他為了自保“揭發(fā)”了霍爾丁,導致霍爾丁被殺。而這個事實除開俄羅斯政府,無人知曉。在霍爾丁求助他之前,兩人并沒有什么私交,算不上朋友;另外,根據(jù)拉祖莫夫的寫過的坦陳政治信仰的材料可知他沒有任何支持革命黨的思想。既然他既不是霍爾丁的朋友,也不是革命黨人,他向警察局告密并不能算是背叛或是出賣的行為。他的“罪”起源于一場意外。他并不似拉斯柯爾尼科夫殺死那樣犯有直接殺人罪。
拉祖莫夫想獨善其身并沒有錯,他的不安和自責是源自他的告密無異于將霍爾丁直接送上絞刑架,他覺得自己殺了人。而之后霍爾丁的家人、革命黨對他的認可和信任則一次次鞭笞著他的靈魂。
其次,拉祖莫夫受到的懲罰也與拉斯柯爾尼科夫相異。拉斯柯爾尼科夫殺人既是犯錯也是犯法,他除開受到良心的折磨還應受到法律的制裁,他服苦役看似是被迫其實也是主動贖罪的過程。而拉祖莫夫的告發(fā)行為是政府支持的,與犯法無關(guān)。他所受到的懲罰卻是被毆打致聾,最終在俄國偏遠地區(qū)的鄉(xiāng)村被一個女仆照顧著度過余生。既不是法律的制裁,也不是被真正的“革命黨人”報復,而是在混亂的社會斗爭中遭受“私刑”。
拉斯柯爾尼科夫在贖罪之后重新做人尚有機會與索尼婭結(jié)為連理,但拉祖莫夫卻與心愛之人隔著“弒兄”的仇恨,他們要在一起無疑難上加難。拉祖莫夫是俄國專制制度壓迫和組織無序的革命黨斗爭中的犧牲品,他的悲慘結(jié)局更顯悲涼。
相較于《罪與罰》,《在西方目光下》體現(xiàn)了更多政治元素,抨擊了俄國的專制制度,傳達了對微弱革命力量的悲憫,表現(xiàn)了無政府主義者在專制與民主斗爭夾縫中生存的不易。而《罪與罰》更側(cè)重人性的善惡轉(zhuǎn)化,犯罪后微妙而復雜的心理刻畫,滲透了濃厚的宗教意識,相信上帝能夠普度眾生,人可以通過贖罪來達到自我解脫。既然康拉德在寫作之前讀過《罪與罰》,那為何要創(chuàng)作一部表面與之高度相近而重心又與之完全不同的小說呢?
許志強在《拉祖莫夫的告密》一文中提出:“寫一部俄國題材的政治小說,研究這個斯拉夫民族的‘心理狀態(tài)’及道德意識,表達他身為波蘭裔英國作家的見解和預感,這是《在西方的注視下》的創(chuàng)作動機?!笨道滤臍q的時候就隨著父母被沙皇政府流放,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這樣的經(jīng)歷讓他對俄國產(chǎn)生一種無法言說的厭惡與仇恨。他在小說中一直以英國語言教師的身份講述著這個看似與他無關(guān)的故事,他反復強調(diào)“西方人的眼光”,其實是想將俄國的專制、革命的混亂狀態(tài)與自己分離開來。他憎惡專制制度,卻未必認同革命黨的態(tài)度。霍爾丁草率地將自己的生命交付于一個立場不明的大學同學手中,還設(shè)置一位關(guān)鍵時刻醉酒的漢子作為安排霍爾丁出逃的人。這些都反映了革命黨組織的無序狀態(tài)和革命成功的渺茫性,所以康拉德通過拉祖莫夫之口表達了他對革命者的看法——“狂熱的白癡”。
康拉德寫一部反映俄國社會生活的小說其過程是極其痛苦的,他一方面不得不進入到自己童年在俄國那段灰色的回憶中,一方面又極力將自己與“斯拉夫派”作家區(qū)別開來。許志強說:“康拉德素來反感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可以說是極其厭惡;他憎惡后者身上的‘俄國性’,那種‘野蠻、無法無天和東方化’精神”。如果說康拉德否定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一種要將所有的東西都傾瀉而出,直到精疲力竭的寫作習慣”,那他則十分肯定屠格涅夫“形式上的微妙與節(jié)制感”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弗雷德里克·卡爾注意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品中“不斷地進出于人物的內(nèi)心”,而康拉德則始終保持了“一種置身于事外的旁觀態(tài)度”。而梅尼克說,“盡管他很反感陀思妥耶夫斯基,但他仍然模仿了這個作家的作品,將《在西方目光下》的內(nèi)容建立在一部懺悔性日記之上?!笨道陆^沒有刻意去模仿《罪與罰》,但由于對俄國文學和作家的特別關(guān)注,“斯拉夫派”作家對他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因為他的排斥而發(fā)生著變形,《在西方目光下》就是這種變形的產(chǎn)物。
《在西方目光下》確有被《罪與罰》影響的痕跡。康拉德在很多地方與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相似的思想觀念,但出于對俄國政府和俄國性的排斥和陰影,他不能接受別人把他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提并論??道孪虢柽@部作品表明自己的立場,既諷刺俄國專制制度下的黑暗社會,又將所謂的革命黨視為滑稽和徒勞的一群小丑。作者想置身事外,完全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西方目光)審視這一切,改變陀思妥耶夫斯基經(jīng)常出入人物內(nèi)心的狀態(tài),努力壓制陀式自由熱情的情感噴張,他改變了敘述口吻和寫作的側(cè)重點,甚至以“罪”產(chǎn)生的本質(zhì)不同將《在西方目光下》與《罪與罰》區(qū)別開來,但他仍然無法抹除后者對自己寫作的影響。他對好友高爾斯華綏承認過,陀思妥耶夫斯基“像海一樣的深”。他主觀上拒絕被陀思妥耶夫斯基影響,但客觀寫作中又有認同他的地方。康拉德深入地了解俄國文學,關(guān)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政治、倫理和道德語境,他與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追求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和注重內(nèi)心矛盾的生動呈現(xiàn)。可以說,《在西方目光下》是在《罪與罰》影響、變形下的產(chǎn)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