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
受傳統(tǒng)教育弊端一刀切、同步化的影響,學生差異成為負擔。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教育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這種個人同他自己的關系的根本轉變,是幾十年內(nèi)科學與技術革命中教育面臨的最困難的一個問題?!比绾谓逃龑W生,喚醒、激發(fā)學生潛能,為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十分重要:要把差異這個客觀存在作為寶貴的教育資源,利用差點,優(yōu)化差異,才能讓學生健康成長。
一、樹立學生為本的理念,讓學生在差異中最大限度地發(fā)展
學生之間的差異,客觀存在,要充分尊重這一差異,為此就要樹立學生是學習之本的教育理念。要擁有“大愛”思想,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弊畲蟮膼?,就是尊重。要珍惜學生的時間,做到學習效率最大化。要樹立“責任”意識,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鍛煉學生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要夯實“自信”基礎,教師要從細節(jié)著手,運用藝術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二、利用學生差點的勢能,讓學生在差異優(yōu)化中健康成長
學校要以文本和練習為基本點,突出自主合作的主線,圍繞差點發(fā)揮其效能這一中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可收到驚人的教育效果。
1.尊重差異,喚起整體自信
平常心態(tài),常出現(xiàn)不平常、不平凡的業(yè)績。要倡導“大師大愛”精神,最大愛,就是尊重!辦教育就是辦文化,辦尊重的文化。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沒有教育,就沒有質量。教育是科學,教育是藝術。有差異的教育是公平的教育!有差異的尊重是真正的尊重!重要,不如被需要!在人格平等基礎上,有差別對待,“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敝挥谐浞肿鹬亓瞬町悾瑥谋∪醯膶W生人手,通過多種方法,樹立學生的自信和在集體中的威信,由個體自信,喚醒整體自信,課堂才能成為堅固、團結又成長的樂園。
2.研究差點,形成核心力量
差點,客觀存在。差點,即優(yōu)點,優(yōu)點,即亮點,即人的長處所在。教師要灌輸“不當?shù)谝?,當唯一”的思想,給孩子做夢的時間,享受陽光的普照,讓學生有未來,人人可以出彩!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曾說,人之所以得到尊重,是因為有思想,“人是一根思想的葦草?!睘榇?,教師要研究班級學生中存在的差點,謀篇布局,形成組合力量,核心成長力量。學校要結合地域特點,研究學校差點,形成學校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
3.縮小差距,成就學生能力
學生發(fā)展不平衡,應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差別是一種重要資源。教育的目的不是縮小人與人之間差距,也不能通過教育徹底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差距是每一個生命個體昨天和今天的差距,今天和明天的差距,現(xiàn)實和夢想之間的差距??s小差距,即是自己和自己比,不和別人比。自己進步了,就是好的?!俺阶约海褪枪谲?。”每個人出生時都是原創(chuàng),我們的教育不應如工廠一樣,出一樣的產(chǎn)品,甚至成了盜版。教師要明晰“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問題比答案更重要”“信任比幫助更重要”的道理,用方法、問題、信任縮小學生的差距。
縮小差距,當然要夯實課堂基礎。專業(yè)化,教師要研究課標,核心是思維培養(yǎng)。個性化,即個性化補救。專業(yè)化、精確化和個性化是課程的外在內(nèi)容,核心是道德目標:為了一切學生,在縮小學生差距的同時,要提高整體學生的達標率。
4.共享差別,打造特色教育
季羨林曾言“每個人都在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以來,不完美的才是人生。”教育應循“學者為先,學術為基”之理念,如教育家陳元暉所言“我們要爭做教育家,不是教書匠?!奔热粵]有完美的個人,但我們可以打造完美的團隊,如女排就是團結、拼搏的文化化身。課程上,我們可以“先立主干”獨立自學,然后“添枝加葉”,增加中等知識,豐盈鞏固,最后再“開花結果”,增加題的難度,提升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氨蛔晕艺J識和優(yōu)化的,就是特色?!睂W??梢岳貌町?,共享差別,打造特色教育。遵循教育思想這一靈魂,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這一基石,特色項目這一突破,內(nèi)部評價機制這一保障,做“三名一典”(名人、名著、名篇、曠世經(jīng)典)有書卷氣的人,不做有“書生”意氣的人。讓學生在小伙伴中共同成長,成為學生自己,成就學校特色教育。
“尊重差異,利用差異,改造差異,優(yōu)化差異,弘揚差異”,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和自我發(fā)展能力。
三、弘揚差異成長的教育,讓學校教育在創(chuàng)新中踐行規(guī)律
對于家長,每個孩子都是唯一;對于教師,每個學生都不可代替;對于學生,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自己。自己和自己比,拿今天的自己和自己的昨天比,你看到的將是變化,是成長,是天天向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的宏闊構想,教育部原部長袁貴仁釋義中國的教育夢,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長。這四點,正好契合了尊重差異、研究亮點、縮小差距和共享差別的差異成長教育主張。費孝通曾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就是差異教育為之奮斗的美好境況。
有人提倡“虛化考試,夯實教學,充實活動,突出生本”。也有人說“好性格,就有好人生?!卑察o的成長,也是幸福的一種,要有一種寬曠的胸懷,不要恨鐵不成鋼,“每一顆大腦,都值得尊重。”要珍惜孩子的純真笑容。提升教師,改變學生,影響家長,“你是我的驕傲,一個都不能少”,如一枚印章永將鈐在我們的腦海里。我們要利用學生差點,優(yōu)化學生差異,讓學生在差異中健康茁壯成長。
教育就是要回歸生活,如毛竹生長的啟示一樣,慢慢地,靜靜地,悄悄地,不浮躁,不顯擺,靜待花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