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桂平 林 鋒 王作言
“親、誠、惠、容”這四個字可以看做是中華和文化落地實踐的明晰有效途徑。
(接上期)
習總書記指出:“中國堅持按照親、誠、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發(fā)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边@既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于世界的莊重承諾,同時也是中華“和”文化的應有之義。同樣,這四個字也可以看做和文化落地實踐的明晰有效途徑。
讓我們一一來看。
首先是“親”。親,強調(diào)的是一種親緣紐帶關系。這種親在家庭、家族中,是以血緣關系作為紐帶的,是血緣上的親;在某一個區(qū)域范圍內(nèi),是以地理關系上的相近而帶來民俗風情和心理上的鄰近關系,是地緣上的親;在更大的區(qū)域范圍內(nèi),包含一個乃至多個國家,這時候就靠一種共同的文化作為紐帶,是文緣上的親。不管血緣、地緣還是文緣,都因為相同、相近、相通而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天然溫暖和親近感。
在共同體里有一種很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伴生現(xiàn)象”。
對于共同體,從最基本的層面上來看,就是一個“工具”。這個“工具”將人們聚集到一起,就是為了共同發(fā)展,追求整體力量大于部分之和。但這個“工具”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不是其實際功效如何,而是一個穩(wěn)定性的問題。對于任何共同體,穩(wěn)定都是第一位的。那么這種穩(wěn)定靠什么?有幾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包括背景是否一致、目標是否集中、成員是否具有思想獨立性、成員是否彼此了解等,但是最大的影響因素,還是每個成員必須犧牲一部分個體的利益以求獲得共同利益。那么,誰來做出這種犧牲?這種主動自愿的程度有多高?這就要靠“親”了。從血緣到地緣再到文緣,這是一個如同漣漪一樣層層向外擴散的圈子。第一個血緣圈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最親密,家庭或者家族成員可以為了共同成員而最大程度犧牲自己的利益。第二個是地緣圈子,“親不親,家鄉(xiāng)人”“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這種相近的地理紐帶可以讓人們主動自愿犧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但是有限度的;第三個圈子是文緣圈子,例如同屬儒家文化圈,精神上容易溝通、交流,行為準則上也容易趨于一致,容易一起做某件事情,在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統(tǒng)籌兼顧方面容易達成共識,不過這更多需要靠外在的集體的力量,也就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集體,帶強制性質。
考察儒家文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發(fā)展,形成的晉商、徽商,以及進入近現(xiàn)代歷史以后,中國商人走出國門,到全世界各地經(jīng)營成為華商,構建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共同體”,“親”都是最牢固的一個基礎。
其次是誠。誠這個字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你自己內(nèi)心的誠,要真誠無妄,內(nèi)心正直、陽光,一團正氣,不存在任何的私心雜念。二是你的誠要實現(xiàn)和所有人的誠的互相承諾。誠不僅僅是我們內(nèi)心的誠,更是外在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而這種規(guī)范要推廣到所有人成為統(tǒng)一的行為,就需要一種領導力。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共同體需要一個領導者的問題。雖然共同體強調(diào)每個人的參與,但是還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可以是單獨的人,更大程度上是一個領導集體。這個領導集體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教育程度,例如文化背景,例如性格因素或者個人魅力等。共同體是一個工具,其使用的方向、力度都取決于領導集體。為什么同樣是共同體,有的能發(fā)揮作用,有的不能發(fā)揮作用,這就是領導集體的因素,事實證明“民主集中”方式是最有效的。
再次是惠?;?,讓人想到一個與之相關的詞:利。惠,就是有利。儒家文化早期將“惠”與“愛”以及“仁”都是放在一起使用的。例如一位叫柳下惠的,“惠”,就是他的謚號。這是當時一個人能得到的最高榮譽了。惠,包含了幾個層面意思:一是愛民,對待廣大的百姓保持一種慈悲和憐憫之心,最大限度發(fā)揮自己的力量為人民大眾謀福利。二是愛國,堅持自己的愛的情感的純潔與神圣,即使國家出現(xiàn)危難情況,也不動搖甚至放棄自己的情感。柳下惠就是在仕途不順、受盡屈辱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離開魯國,最后在國家遇到兵災的時候挺身而出,拯救了國家和百姓。三是堅持獨立自主的思想。柳下惠很重視與朋友的和睦相處,但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輕易茍同別人。四是惠本質上是一種利他主義而不是狹隘的利己主義。
第四是容。在共同體里有一種很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伴生現(xiàn)象”。在自然界里,一顆原本不怎么茁壯的藤依靠大樹也能直沖云霄。同樣,在動物界,當小鳥剛學會飛行的時候,也有父母的伴飛。置身在不同的共同體中,就會學會不同的本領。一個普通的戰(zhàn)士,進入一個具有傳統(tǒng)能打硬仗的連隊,就能成為一個“鋼鐵戰(zhàn)士”。不像木桶理論,決定能盛多少水的是最短的一塊木板;在一個共同體中,決定能走多遠飛多高的是水平最高的那一個共同體成員,其他人都會學習效仿。人往高處走,但是能走多高則取決于這個團隊的包容性。“有容乃大”,容,是一種能量的蓄積,達到一定量就產(chǎn)生質變。
儒家文化特別強調(diào)這一個“容”字。在儒家看來,“天”是最具有包容性的。天的包容性特點,有這么幾個方面:一是有大心,具有無限的開放性。二是具有向上提升的力量。三是天具有無限性和普遍性,對所有的萬物都是一視同仁的。四是天是完全的無私的,無欲無為。五是天是純?nèi)坏闹辽?,有一種誠明之性。天的這些包容特點,最后形成一個“創(chuàng)”字,創(chuàng)生萬物,而不居功。再一個能容納的是地,地同樣是包容的,有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能生長萬物。地能生,能養(yǎng),具有成就的特點。二是地是卑下的,不是卑賤,而是甘愿自處低位,讓萬物好接近自己,從而得到它的庇護以成長,這是一種很深厚的德行。三是敞開,可以接納所有的萬物而沒有一點的遺漏。四是處靜。讓萬物憑借自己不同的特性而生長。五是含藏。就是能收斂,能容納。六是能轉化。地不僅僅是收納萬物,而且給予轉化,化生為光明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