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軍 蔣麗潔 夏聰 蔡旺 林沅锜 吳偉旋 李文源
[摘要] 健康體適能是指對增進健康和預防疾病有特殊作用的素質,是在應對生活、工作及各種突發(fā)狀況時,人的身體、心理、社會等方面應變能力的完好狀態(tài)。本文運用文獻分析方法,對國內外健康體適能相關概念定義及研究現(xiàn)狀的文獻進行匯總分析,介紹了國內外健康體適能的概念界定,論述了國內外健康體適能的研究現(xiàn)狀,并在此理論基礎上對我國老年人口的健康體適能狀況及其主要影響因素進行探討,旨在為老年人口開展針對性的健康促進活動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 老年人口;體適能;健康體適能;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161.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8)12(c)-0020-04
[Abstract]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refers to the quality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It is the intact state of people′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other aspects in response to life, work and various unexpected situations.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defini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of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lth fitnes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ory, the health and physical fitness statu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and its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elderly population to carry out targeted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 Aging population; Physical fitness;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Influencing factor
進入21世紀之后,全世界范圍內“銀發(fā)浪潮”來勢迅猛,人口老齡化成為困擾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和科技進步的新問題。與此同時,我國老年人口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一般人群的2.3~3.2倍,6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多種疾病,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1]。為改善老年人口健康狀況,促進“健康老齡化”,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印發(fā)《“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提出要完善體質健康監(jiān)測體系,制定實施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體質干預計劃,加強對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導和綜合干預,強化老年人健康管理[2]。
健康體適能主要由與機體健康相關的體適能要素組成,其高低直接影響機體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是衡量機體各項素質的重要指標,也是民眾健康評定的重要標準。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國老年人口的健康體適能狀況及主要影響因素,為進一步對該群體的體適能進行干預提供理論參考。
1 健康體適能的概念界定
“physical fitness”一詞最早源自美國,最初的定義為:一個人能有效參與活動程度的一種狀態(tài)[3]。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港臺地區(qū)學者率先將其引入并譯為“體適能”,大陸地區(qū)一般稱之為“體質”。國內外學者對“體適能”的理解不一,定義也不盡相同。Ortega等[4]將體適能定義為能使我們從事比較高級的身體活動且處于安適的狀態(tài);Ciela等[5]認為體適能水平與大多數(shù)身體功能的狀態(tài)有關,能較好地預測患病風險;《現(xiàn)代高校體育教學探索》則把體適能概括為人們從事需要速度、耐力、力量和柔韌性等的身體活動的能力[6]。目前較為通用的概念來自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應付日常工作之余,身體不會感到過度疲勞,還有余力去享受休閑及應付突發(fā)事件的能力[7]?!痹摱x強調體適能是身體適應生活、運動、環(huán)境等因素的一種應變能力,具有內涵上的層級性和外延上的多維性。
體適能一般可以分為“競技體適能”和“健康體適能”。前者主要包括速度、平衡性、爆發(fā)力等運動員所需要的運動相關素質;后者包括身體成分、心肺適能、柔韌適能、肌力與肌耐力4個要素,與人體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僅是機體維護自身健康的基礎,還是保證機體愉快完成日常工作和降低慢性疾病發(fā)生的前提。
2 健康體適能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體適能研究的國家。早在19世紀80年代后期,美國就開始對青少年人群的體適能狀況進行普查,當時的測試指標主要以身體運動能力為主。1958年以后,研究的方向也從原先以運動能力相關的體適能為主,轉向以健康相關的體適能為主,目前主要的測試指標包括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皮下脂肪厚度等[8]。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評價和診斷,并于2008年在《美國人體力活動指南》中制定了針對老年人的體力活動指導方針,給出了推薦活動量和活動模式,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9]。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開展大規(guī)模國民體適能測試的國家之一。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陸續(xù)頒布了針對6~9歲學生、10~29歲青少年、30~59歲壯年的體適能測試《實施要案》,統(tǒng)一進行國民體適能測定[10]。1999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新的《體力測定》標準,對測試指標進行了修改與完善,并重新劃分了年齡組,專門增加了65~79歲年齡組的測試,以適應日本的老年型社會。日本體適能測試通常考察3個方面的內容:運動能力、體力診斷和身體形態(tài)[11]。對于65~79歲組,其測試內容主要包括健康調查、行動能力調查和體力測定,受檢老人依次按照上述三項測試內容進行調查,是否參加后一步的測試以及后一步的具體測試項目要依據(jù)前一步的測試結果而定,體現(xiàn)了“量力而行”的原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老年人體適能測試的安全性。
我國的體適能測試工作從1979年開始才逐步進入規(guī)范化階段,初期研究的重點主要在7~22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人群。1996年,我國制定《中國成年人體質測試標準手冊》,并于1997年首次對我國成年人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體質調研[12]。2000年,國民體質課題組將60~69歲老年人納入體質測試范圍,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國民體質監(jiān)測活動,測試指標主要包括形態(tài)、機能和素質3大類。截至目前,我國對老年人的體質測試工作正逐步成熟,但年齡范圍主要集中在60~69歲,對70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的研究幾乎處于空白狀態(tài)。
3 我國老年人口的健康體適能狀況
據(jù)統(tǒng)計,201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3.26%,2015年末則增至16.1%,呈現(xiàn)出逐步加快的態(tài)勢[13]。與此同時,老年人口的健康體適能狀況不容樂觀,“一降三多”現(xiàn)象明顯,不僅影響了該群體自身的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還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
國家體育局公布的《2014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報》數(shù)據(jù)顯示[14],2014年60~69歲老年人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等級以上的人數(shù)百分比為87.1%,低于全國的平均合格水平。與2010年相比,2014年60~69歲老年人的皮褶厚度、腰圍、坐位體前屈等指標顯示男性在身體成分、肌力和柔韌適能方面有所改善,在心肺適能、平衡能力和反應能力方面有所下降,而女性在身體成分、平衡能力、肌力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在反應能力方面有所降低。從數(shù)據(jù)來看,60~69歲老年人的坐位體前屈、閉眼單腳站立和選擇反應時的平均得分分別為3分、3分和2分,提示老年群體的平衡能力和反應能力較差,導致老年人跌倒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易造成老年人的傷殘、失能和死亡,每年由全國老年人跌倒帶來的經(jīng)濟損失更是在60億人民幣左右[15]。有學者對我國高齡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的特征及增齡變化進行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70歲以上高齡老人健康體適能水平隨年齡增長呈現(xiàn)下降趨勢,并且低于國際上同齡老人健康體適能常模推薦量[16]。
此外,根據(jù)我國頒布的體重指數(shù)(BMI)等級劃分標準評估,2014年老年人口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41.6%和13.9%。有學者提出,當老年人的BMI>25 kg/m2時,就意味著存在代謝綜合征的健康風險[17],超重和肥胖問題已經(jīng)成為影響我國老年人群健康體適能的突出問題。
4 老年人口健康體適能的影響因素
健康體適能是維持機體健康,保證機體能夠適應內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其水平的高低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本文對國內外文獻進行歸納分析,將其影響因素整理、總結如下:
4.1 性別
不同性別的老年人,健康體適能水平有所差異。一項對≥70歲的高齡老人的健康體適能調查結果顯示,女性在抓背測驗、坐位體前屈得分上高于男性,而在握力指數(shù)、5次坐站測驗、6 min快走等指標得分上低于男性,說明女性的柔韌性好于男性,而男性在肌力、心肺適能等方面優(yōu)于女性[18]。
4.2 年齡
年齡是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的重要影響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身體成分發(fā)生改變,出現(xiàn)肌纖維萎縮、壞死等現(xiàn)象,導致老年人的肌肉力量下降,而肌力的不足會造成機體的腰背部疼痛以及一些退行性疾病的發(fā)生。有調查顯示,不同年齡組的老年人在握力、坐位體前屈等指標差異顯著,柔韌性、平衡能力和心肺適能等整體呈現(xiàn)出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的趨勢,尤其是進入高齡以后變化幅度明顯[17]。
4.3 飲食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合理的膳食結構對老年人良好體質的保障至關重要。研究表明,老年人普遍缺乏膳食平衡知識,對自身飲食結構盲目樂觀,攝入過多高脂肪、高鹽、高油食物,每日蔬菜、水果攝入不足率分別高達47.36%和61.92%,造成該群體中肥胖和超重比例偏高[19]。肥胖能直接導致機體處于“慢性炎癥反應狀態(tài)”,使肥胖者更容易聚集心臟病、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進而對機體健康產(chǎn)生嚴重的威脅。
4.4 遺傳因素
基因對遺傳病的發(fā)生起到完全或部分的決定作用[20],是影響和限制老年人健康體適能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高血壓為例,老年高血壓組及其子女比健康老年人組及其子女具有更多易患危險因素,高血壓家族遺傳因素與易患危險因素有密切的關系。于麗玫等[21]提出,遺傳因素在老年性聾發(fā)生機制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據(jù)估計40%~50%的老年性聾與遺傳有關,可以認為個體遺傳背景決定了老年性聾表型的差異。
4.5 體育運動
健康的獲得和保持需要較強的健康意識和良好的健康行為習慣[22]?,F(xiàn)代靜態(tài)生活方式的常態(tài)化使得人們的體力活動不足,提高了人群死亡率以及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等慢性病的發(fā)生風險。有研究顯示,體育運動可提高人體的心肺適能和肌肉骨骼適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癥發(fā)生的可能性。朱莉等[23]的研究表明,規(guī)律性的運動對體脂、肌力、心血管功能、柔韌性等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弓臘梅等[24]通過文獻研究,認為體育活動水平與生存質量呈正相關,提示足夠的體力活動對于保證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4.6 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酗酒、熬夜等均會對人體的健康狀況和體適能水平產(chǎn)生影響,也是造成腦血管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吸煙嚴重影響人體心肺功能,長期大量吸煙可引發(fā)肺癌、局部缺血性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25]。過量飲酒則會對血管功能、記憶神經(jīng)和內臟產(chǎn)生影響,吸煙、喝酒多的人,其血管阻塞和骨質疏松的比例明顯高于不抽煙、不(少)喝酒的人群[26]。睡眠是機體消除腦力和體力疲勞的重要方式,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足一方面會降低人體免疫力,造成各種致病細菌病毒趁虛而入,另一方面會導致體內瘦身蛋白數(shù)量減少,從而造成肥胖[27]。
5 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與展望
5.1 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國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研究起步較晚,且測試者年齡基本在60~69歲,缺少對高齡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的研究。②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下,原有的以生理學指標為主要內容的評價體系已不再適用,難以真實反映機體的健康水平。③國內對老年人健康體適能測試的研究多是對得分的描述性統(tǒng)計,并未指出被調查者的健康體適能處于何種水平。④老年人健康體適能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較少,較少涉及遺傳因素、經(jīng)濟收入、文化因素等。⑤缺乏行之有效的老年人健康體適能干預措施或改善途徑。
5.2 展望
健康體適能作為維持機體健康狀態(tài)的基礎,其測試指標不應僅限于對身體機能的測試,而應包括對心理健康、社會交往功能的考評,我國應構建以“健康”為中心的健康體適能測評體系,將測試指標向健康相關指標轉化。同時,要積極加大科研投入,建立既符合我國老年人特點,具有普適性,又符合安全性、便利性、可完成性原則的綜合測試指標體系。最后,還應全面研究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的影響因素,構建影響因素模型,以識別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的危險因素和促進因素,進而制訂針對性措施如運動處方、膳食推薦量等,以改善其體適能水平。
[參考文獻]
[1] ?蔡旺.老年人健康體適能檢測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1-2.
[2] ?戴素果.健康中國理念下老年健康促進的體醫(yī)深度融合路徑[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7,37(3):13-16.
[3] ?張先鋒,張寧,許崇高,等.國外體適能研究綜述[J].湖北體育科技,2012,31(1):17-19.
[4] ?Ortega FB,Ruiz JR,Castillo MJ. Physical fitnes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a powerful marker of health [J]. Int J Obes(Lond),2008,32(1):1-11.
[5] ?Ciela E,Zarba M,KozieS. The level of physical fitness in children aged 6-7 years with low birthweight . Early Hum Dev,2017,111:23-29.
[6] ?李建芳,陳漢華.現(xiàn)代高校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59-83.
[7] ?Sawińska T,Posuszny P,Roek 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Fitnes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dults and the Elderly [J]. Hum Movement,2013,14(3):200-204.
[8] ?Furtado GE,Uba-Chupel M,Carvalho HM,et al. Effects of a chair-yoga exercises on stress hormone levels,daily life activities,falls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institutionalized older adults [J]. Complement Ther Clin Pract,2016,24:123-129.
[9] ?王紅雨.70歲以上高齡老人健康體適能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5:9-10.
[10] ?黃亞茹,郭靜,王正珍,等.加強體力活動指導對提高民眾體質健康之作用研究——基于對“健康日本21”實施效果的考察[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6,33(1):39-47.
[11] ?Huang C,Niu K,Momma H,et al. Breakfast consumption frequency is associated with grip strength in a population of healthy Japanese adults [J]. Nutr Metab Cardiovas Dis,2014,24(6):648-655.
[12] ?袁金風,張秋霞,陸阿明.閉眼單腳站立方法在體質測試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33):6049-6054.
[13] ?汪偉.人口老齡化、生育政策調整與中國經(jīng)濟增長[J].經(jīng)濟學:季刊,2017,16(1):67-96.
[14] ?國家體育總局.2014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報[EB/OL]. http://www.sport.gov.cn/n315/n329/c216784/content.html.
[15] ?王海波.從體適能角度透視我國老年人跌倒問題[J].四川體育科學,2015,34(3):39-44,60.
[16] ?賀際評,張信波,王興.體適能研究現(xiàn)狀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9):203-204.
[17] ?李裕全,程艷.老年人身體形態(tài)與功能性體適能健康狀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8):4437-4439.
[18] ?王紅雨,張林.7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特征及增齡變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5,51(1):121-126.
[19] ?顏芳,徐武林,張茂镕,等.2014年昆明市老年人飲食習慣與膳食結構調查[J].預防醫(yī)學論壇,2017,23(2):93-96.
[20] ?夏聰,許軍,吳偉旋.我國老年人口的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6,30(21):2580-2583.
[21] ?于麗玫,孫勍.遺傳因素在老年性聾中的作用[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8(1):61-63.
[22] ?李建華.定期健康體檢對早期防治疾病的重要性[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238-239.
[23] ?朱莉,王健.規(guī)律性體育鍛煉對高校教師健康體適能的影響——以浙江大學教職工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8):86-88,110.
[24] ?弓臘梅,盛佳智.健康體適能測評在老齡化社會中的應用價值初探[J].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7,4(3):56-58.
[25] ?Cho MH,Lee K,Park SM,et al. Effects of smoking habit change on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mong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diabetes in Korea [J]. Sci Rep,2018,8(1):5316.
[26] ?薛勝峰.南京市體育系統(tǒng)職工生活方式與體質狀況的相關性研究[J].體育科技,2016,37(1):39-41.
[27] ?Lin CL,Lin CP,Chen SW,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uration and overweight or obesity in Taiwanese adults: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Obes Res Clin Pract,2016,12(4):384-388.
(收稿日期:2018-08-08 ?本文編輯:羅喬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