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相
都知道扶風有個法門寺,那里有如來佛的舍利子,佛祖是濟世渡人的,所以莊嚴神圣,每年都有極多的人前去朝拜,上至達官貴人,海外名流,下至販夫走卒,普通百姓,來的時候都帶著一顆虔誠的心,回去后是不是按照佛祖的教導好好積德行善,就沒人知道了。來了扶風,可能就會碰到當地的一種名吃——烙面皮,烙面皮雖然沒有什么名氣,卻也事關眾生的口腹之欲,民間說起來的時候,也是一臉的自豪。至少在扶風,烙面皮和法門寺同樣重要,只不過一者世俗,一者脫俗,我們雖然向往脫俗世界,卻生活在世俗之中,吃還是要講究的。
扶風是周秦古郡,按當地話講,在那個時候多少帶些官話的性質,屬于京畿雅言的范疇?,F(xiàn)在民間的土語中,還保留著很多的古韻。比如把砍叫剁;漂亮叫鬘;厲害叫劖火;搬口袋叫挈裝子;發(fā)呆叫苶;女孩出嫁叫妻發(fā)女子,有人習慣寫成起發(fā),其實是不對的,妻在這里應該讀作四聲;味苦叫硇,硇這個字現(xiàn)在念“nao”,而扶風人念成“l(fā)ao”,扶風人從來就分不清鼻音的“n”和舌邊音的“l(fā)”;而把自家做的面皮卻美滋滋地叫作御面,就連玉米面做成的饅頭也可以叫御面粑粑,御面可是皇上吃的糧食,所以味兒爨得很。從這種自豪的歷史感中,我們可以大概想象一下烙面皮有多好吃。
扶風的烙面皮,是陜西涼皮的一種。陜西涼皮有很多種,比較有名的就有岐山搟面皮、戶縣秦鎮(zhèn)米面皮、漢中熱面皮等四種,因為配料不同,各有各的特色。相比之下,扶風烙面皮是最沒名氣的。扶風人口拙嘴笨,心眼卻實誠,為了把面皮做出更多的味道,往往不惜多費功夫。所以,扶風烙面皮就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烙好了再蒸,一種是蒸好了再烙,無論哪種,比其他地方的面皮都多了一道工序,自然也就會多吃出一種味道。烙好了再蒸,筋道里透出軟滑;蒸好了再烙,軟滑中能吃出筋道與柔韌。相比之下,老年人愛吃前者,而年輕人更愛后者。一種小吃,能考慮到不同年齡的食客,很好地處理了軟硬搭配,體現(xiàn)著扶風人的細致與體貼入微。
如果說扶風的涎水面體現(xiàn)著拉近親情的人文關懷,烙面皮則彰顯著以客為主的遠古風尚。扶風人處世行事,總是把別人放在第一位,有好東西先緊著別人吃。一個普通的面皮,他們也能做出因人而異的歷史積淀。身為一個扶風人,我們的身上恐怕或多或少都會沾染上這種遺風吧。行走在扶風的古塬上,你會覺得沐浴著先賢的雨露。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扶風的烙面皮從做法上,很好地詮釋了這個要求。
烙面皮的制作,有三道工序,第一道是和面與洗面,把面和得不軟不硬,使勁揉到,在盆中餳好。這個時間大約要30分鐘,然后給面盆中加水,在水中再揉面,直到揉出面筋。洗出的面筋是要單獨蒸的。蒸好的面筋膨松,容易吃味,切碎了攪入面皮,是一種絕佳的陪襯,甚至比面皮更招人喜歡。有些孩子就專門要吃蒸出來的面筋。洗面的關鍵是水要剛好,多了太稀,少了太稠,都會影響蒸出來面皮的口感。然后進入第二道程序,用一平底鍋,關中人俗稱面皮羅羅,像攤煎餅一樣把面水鋪勻,有時候要在剛入熱鍋后再拿出來勻一次,保證攤得平整光滑。大約幾分鐘,一張面皮就蒸好了。蒸好的面皮,在上面稍微蒙些油,為了好吃,也為了一沓面皮互相不粘起來。蒸面皮要蒸到,蒸熟的面皮又要涼透。然后再進入第三個程序,就是烙面皮。這個相對簡單,每個家庭主婦,只要會烙饃的,就會烙面皮。
扶風烙面皮最大的樂趣,當然在于他的獨特的口味了。烙面皮可以熱著吃,也可以涼著吃。熱著吃,軟和暖胃,老年人最愛;涼著吃,勁道耐嚼,年輕人喜歡。一口面皮在嘴里嚼半天,往往是越嚼越香,越吃越餓了。烙面皮,原來只是一道家庭小吃,用來招待客人的,所以要配最好的調料,配上黃瓜絲、綠豆芽、自家用糧食做成的醋、油潑的辣子,做成可口的汁水,加上主人的熱情,澆在烙面皮上,客人吃得高興,主人就分外開心。 烙面皮看起來色澤淡雅,聞起來清香潤肺,吃起來外焦內嫩,想起來余香無窮??梢詥纬?,一頓一碗,像面條一樣抗餓;可以配著其他飯吃,那就是一道下飯的小菜了。扶風的烙面皮,做主食不顯寒酸,做配角不失身份,像扶風人一樣,話少,人也低調。周民族的后裔,看起來笨,心里面卻透著大巧若拙的智慧呢。
扶風縣治府所在地,歷史上多有變遷。自打我記事的時候,政府就在兩座土塬之間的溝道里。從街道上走的時候,我很奇怪為什么要把縣政府放在這里,就兩條街道,太小了。后來想,可能與本地人虛懷若谷的心性有關吧,做事不愿意太讓別人知道,就像這烙面皮一樣,明明是一種美味,可就是只有扶風自家人才知道,而且年輕人也未必完全知道。如今的扶風,為了發(fā)展,縣城已經從當初的低洼地搬上了平原。雖然經濟越來越開放,但醇厚樸實的民風卻依然保留著。在城邊通往法門寺的必經之路上,修建了關中風情園,是一座美食城,也是文化城,前往禮佛的游客,既可以領略周文明之博大精深,也可以集中地品嘗關中的美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