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軍
歷代的文化名人,不僅給人類留下了厚重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作品,同時還滋潤著我們的心靈,啟迪我們的人生。他們的人生,也是我們極其豐富的寫作素材。
對歷史文化名人的素材恰當運用,不僅構(gòu)思新穎獨到,能很好地表現(xiàn)我們所要表達的主題,也能極好地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增加文章的底蘊和力度,展示作者豐厚的文化素養(yǎng)。在考場上,這類作文往往令人耳目一新,獲得閱卷老師的好感。
在考場上,對于歷史文化名人素材,常見的運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復原“現(xiàn)場”
也就是根據(jù)表達的需要,穿越時空,描述歷史文化名人當時的經(jīng)歷,運用合理化的聯(lián)想和想象,詳細地記述他(們)的所做所思所想,形象而生動地“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
【運用片段1】
我的選擇不是墮落。既然蜀國的信臣精卒已所剩無幾,又何必再去窮兵黷武?百姓早已厭倦戰(zhàn)爭,我的心并不只是裝著自己,我的隨遇而安可以讓魏國放松警惕,可以讓那些還想說服我的大臣徹底死心,這樣就沒有戰(zhàn)爭了,于國于民于我,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可是我的心又有誰能讀懂呢?正義的人為我的投降而憤怒,清高的人為我的屈服而羞恥,人民不能原諒我,歷史也將只會用我的懦弱來襯托那些死去的偉大的人。
我所受的蒙蔽已太多太多,我渴望掙脫金色的牢籠,飛向自由的天空,難道這點愿望都不允許我實現(xiàn)嗎?
——2017年上海中考佳作《就這樣,埋下一顆種子》
【素材運用解析】
在這里,考生運用合理化想象,以細膩的心理描寫,“再現(xiàn)”了蜀國后主劉禪之所以投降魏國的原因及享受眼前榮華的苦衷,表達了“我”不過是歷史中的一粒種子,把自己埋在泥土中,“我”甘為國家的太平忍受世人的不理解,完美地演繹了題目“就這樣,埋下一顆種子”。
【運用片段2】
夜幕低垂,皓月當空。擺酒庭院中,本以為好友前來助興,誰知只有一人在院中獨飲。清風拂影,花香隨風,李白只身一人,情緒卻愈加高漲,把酒對月,感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好一個“獨酌無相親”,月光清冷,起舞弄影,大笑一聲,吟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可惜眼淚流出來了。傷心還是寂寞,誰又能知道呢?不想摧眉折腰,只能借酒消愁,既而仰天長嘆。
一壺酒,一把劍,醉了夢中人;一篇詩,一殤人,了卻浮生夢。
——2017年江蘇常州中考佳作《圍墻外邊》
【素材運用解析】
在這里,考生巧妙地運用合理化想象,細膩地描繪了李白當時的心理細節(jié)、動作細節(jié)、神態(tài)細節(jié)等,“再現(xiàn)”了李白寫作《月下獨酌》的情景,進而形象地表現(xiàn)了李白在圍墻外邊的情景,從而凸顯了文章的主題。
二、故事新編
也就是用大家所熟悉的歷史文化名人為素材,融進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來編寫新故事。通俗點說可以概括為八個字:老調(diào)新彈,以舊翻新。
從小到大,我們接觸到了大量的歷史文化名人,其中有不少熟稔于心。再加上現(xiàn)在作文對于內(nèi)容和形式一般沒有太多的要求。這兩個方面一結(jié)合,就為我們在寫作時采用故事新編這種形式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和空間。
【運用片段1】
記者:我讀過您的不少大作,一個突出的印象就是您老人家對于人生始終洋溢著一種難得的樂觀。你無論處于何種境遇,都保持著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您的這種精神,在九百多年后的今天,也不過時。我想請教您的是,您的這種精神是怎么來的?
蘇軾:這與我的經(jīng)歷有關。我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遭貶謫較多,“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在蠻荒之地達十二年之久;三任妻子也都先我而去,幼子也亡于我赴任的路上,最親愛的弟弟與我同時遭到政治迫害;特別是在“烏臺詩案”中,我險遭殺害……如此眾多的苦難,也是一言難盡。如果我不樂觀些,哪能挺過來呢?
面對這些苦難,說實話,我也想到過死。一死,一了百了。可是,除了死,我就沒有別的選擇嗎?有。還可以好好活著嘛!如此一想,我就豁達起來:一蓑煙雨任平生。無論在何處,我都按我自己的習慣生活、做事、作詩、寫文,以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tài)迎接人生的風和雨。
——2015年北京中考佳作《對話——對蘇軾采訪錄》
【素材運用解析】
在這篇文章里,考生所采用的便是采訪錄體,新編了自己與蘇軾的“對話”故事,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故事新編,形象而生動地寫出了我們對于困難、挫折應抱有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的觀點,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進而達到最佳的表達效果。
【運用片段2】
唐僧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回真經(jīng),修成正果?;氐介L安后,皇帝給他們接風洗塵,順便論功行賞,沒想到這四人卻在慶功宴會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因為他們都想爭得頭功。
孫悟空急得臉比屁股還紅,從耳朵眼里掏出金箍棒,晃一晃長三丈,往地下一戳:“俺只問一句,一路降妖捉怪,數(shù)誰功勞大?”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勢。
豬入戒急忙嚼了幾口,吞下嘴里的美味,小聲地嘟囔道:“俺老豬冒險探路,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呢?再說,你們誰沒有吃過我化的齋飯?辦事不能不講良心!”
沙和尚向來不愛多言,他走到中間,默默地脫下上衣,展示肩頭上厚厚的老繭――事實勝于雄辯……
——2016年山東棗莊中考佳作《修行并沒有結(jié)束》
【素材運用解析】
唐僧師徒是《西游記》里的主人公,也是我們從小便熟悉的“文化名人”。在這里,考生便是巧妙地采用了故事新編的形式,通過唐僧師徒四人在慶功宴會上的爭執(zhí),諷刺了生活中那些一見到榮譽就爭搶的人,形象而生動地表現(xiàn)了“修行并沒有結(jié)束”的主題。
三、“組團”現(xiàn)身
所謂“組團”,就是在具體應用歷史文化名人素材時,不局限于某一人某一事,而是多個名人或多件事。
【運用片段1】endprint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電影明星史泰龍不害怕挫折。為了實現(xiàn)自己拍電影的夢想,史泰龍帶著劇本依次拜訪好萊塢的500家電影公司。第一輪拜訪下來,沒有一家電影公司愿意聘用他。但他沒有灰心,又開始了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但繼續(xù)遭到拒絕。在先后碰壁一千多次后,一家電影公司答應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幾天后,史泰龍接到通知,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并請他擔任劇本中的男主角。因為堅持不懈,史泰龍在磨礪中成就了自己電影事業(yè)的輝煌。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思科公司的總裁林正剛不害怕挫折。林正剛在上小學的時候,患有嚴重的口吃癥,引來同學們的嘲笑。但他不怕挫折,也不懼嘲笑,為了糾正自己口吃的毛病,他在口中含上石子說話,終于解決了口吃的毛病。許多年后,林正剛終于可以即席演講了,他的演講場場爆滿。林正剛正是在磨礪中成就了自己演講事業(yè)的輝煌。
“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但,若是有人等不及那雪化,又會如何?很簡單,只能承受失敗的結(jié)局。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元素,幾經(jīng)探尋無果后,他便放棄了研究。后來居里夫人繼續(xù)研究,發(fā)現(xiàn)并提煉出了鐳。就這樣,貝克勒在放棄中錯失了發(fā)現(xiàn)鐳的大好機會。
——2017年深圳中考佳作《我的動力源》
【素材運用解析】
在這里,作者連用了三位歷史文化名人事例:史泰龍、林正剛、居里夫人,通過他們的經(jīng)歷,形象而具體地論述了面對挫折、堅持不懈的必要與重要,進而論證我們不用害怕挫折的中心論點。
【運用片段2】
雖然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值得人們贊揚,但放棄有時更容易讓人們到達成功的彼岸。魯迅放棄了學醫(yī),成為了一名文學巨匠;凡·高放棄了做傳教士,成為了有名的畫家;陶淵明放棄了官場,成為了留名青史的文人……
——2017年武漢中考佳作《放棄,是一種有智慧的選擇》
【素材運用解析】
作者接連列舉了魯迅、凡·高和陶淵明功成名就的事例,闡述了“放棄更容易讓人們到達成功的彼岸”的觀點,說服力強。
四、變換人稱
在具體運用歷史文化名人素材時,我們可以采用第一人稱,直接以名人口吻來敘事說理;也可以采用第二人稱,與歷史文化名人“促膝長談”;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稱,以旁觀者的身份,講述歷史文化名人與我們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相關的人生經(jīng)歷,抑或解讀人生片段,進而凸顯主題。
【運用片段1】
我曾十分羨慕你,你腹有詩書,才華橫溢??晌也恢赖氖牵氵€有一段讓人惋惜的婚姻。趙明誠,你的一生所愛。夫唱婦隨是何其美好,比翼雙飛是何其甜蜜,舉案齊眉更是羨煞旁人。但不幸的是明誠早逝,睹物思人的你不僅要面對整理丈夫遺物的哀傷,還要在那烽煙四起的年代顛沛游離。一個女子,何其困難,何其艱辛,何其捉襟見肘!
——2017年重慶中考佳作《堅強讓生活更長久》
【素材運用解析】
在這里,考生采用第二人稱,以對話的形式,寫出了詩人李清照的經(jīng)歷,表達了自己對于詩人的理解與敬佩,進而為下文的抒情與議論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運用片段2】
還記得,在他被貶官之后,蘇軾與黃庭堅一同到一家店吃面。黃庭堅愁眉苦臉、滿腹心事,加之那碗面確實不好吃,他細嚼慢咽著,吃了幾口,不免唉聲嘆氣。然而,東坡先生并未計較這么多,一碗面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黃庭堅心中不免感到疑惑,遂問蘇軾為何能吃得如此之快。蘇軾只是答道:“明知道這碗面不好吃,為何還要細嚼慢咽呢?”是啊,苦難的人生為何還要咀嚼?果然是蘇軾,不去過分計較那些磕磕絆絆,而是坦蕩樂觀地面對人生。
——2017年山東日照中考佳作《值得珍藏的財富》
【素材運用解析】
在這里,考生運用第三人稱,“記述”了蘇軾吃面的經(jīng)歷,并將蘇軾與黃庭堅進行對比,從而很好地突出了蘇軾坦蕩樂觀地面對人生的性格特點,進而寫出了向蘇軾學習的原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