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曉,吳云波
復方甘草片是臨床基礎非處方藥,療效顯著且價格低廉,臨床應用廣泛。但若長期超量服用,可引起多種不良反應,如不仔細詢問病史及服藥史,可能無法明確真正的病因。2018年3月我院收治1例反復發(fā)生低鉀血癥患者,經多次住院檢查治療病情反復發(fā)作,后經詢問病史發(fā)現(xiàn)其長期超量服用復方甘草片,停藥后經利尿藥治療治愈。
患者,女,78歲,退休干部,自訴無力疲乏3個月,加重1周,近期無惡心、嘔吐、腹瀉及大汗,查體:體溫36.6 ℃,脈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壓145/85 mmHg,表情淡漠,雙膝腱反射減弱,四肢肌力稍減弱(Ⅳ-Ⅴ)級,化驗室檢查提示血鉀2.4 mmol/L,血鈉149 mmol/L, CO2CP 31 mmol/L,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均正常,胸部X線片示肺紋理粗重,心電圖示P波高尖,雙峰T波。既往無糖尿病、冠心病病史,高血壓病史20余年,服用纈沙坦80 mg,1次/d,血壓在160/95 mmHg至130/80 mmHg之間波動。給予控制血壓、靜脈補鉀治療(10%氯化鉀注射液20 ml,靜注, 2次/d),3 d后,血鉀升至3.8 mmol/L,癥狀緩解后出院。后無力癥狀反復出現(xiàn),再次入院進一步檢查顱腦CT示腔隙性腦梗,腎上腺CT未見異常,血漿腎素0.08 ng/ml(參考范圍0.50~0.79 ng/ml),血漿醛固酮:0.03 ng/ml(參考范圍:0.06~0.17 ng/ml),血鉀在2.1~3.8 mmol/L波動。追問病史及服藥史,發(fā)現(xiàn)患者因冬季反復感冒咳嗽,經常超量服用復方甘草片,每日用量為10~15片,近期已連續(xù)服藥3個月余。臨床考慮患者低鉀原因可能為超量服用復方甘草片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癥。囑其停用復方甘草片,給予口服氯化鉀1 g,2次/d,螺內酯20 mg,2次/d,治療5 d后血鉀恢復至正常范圍,痊愈出院?;颊叱鲈汉笸S脧头礁什萜?,每個月復查血鉀1次未發(fā)現(xiàn)異常,未出現(xiàn)肢體無力癥狀,隨訪6個月再無復發(fā)。
復方甘草片中含有甘草浸膏、八角茴香油、樟腦、阿片酚等成分。甘草中含有甘草酸(GL),GL經腸道細菌作用轉化為甘草次酸(GA),GL和GA可抑制11-β羥類固醇脫氫酶(11-βHSD2)的活性,導致體內皮質醇水平升高,當皮質醇水平高于醛固酮水平100倍時,其結合鹽皮質激素受體的能力與醛固酮相當,進而導致鈉水潴留、高血壓、低鉀血癥,代謝性堿中毒等,同時抑制血漿腎素活性,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1]。GA的化學結構與皮質激素類似,還可以直接與皮質激素受體結合,活化受體,進一步增強保鈉排鉀作用[2],可以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癥,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低鉀血癥。甘草制藥對于血鉀的影響是可以逆轉的,文獻[3]報道,患者的血鉀水平在停止服用復方甘草片的第2天即開始恢復,恢復正常時間為2 d至數(shù)周不等。
本例為老年女性,持續(xù)3個月全身無力疲乏,但飲食規(guī)律,無嘔吐腹瀉,無軟癱發(fā)作,輔助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低血鉀,高血鈉,肝腎功能正常,沒有使用胰島素和利尿藥,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及腎上腺素瘤,患者反復低鉀原因一直沒有明確,直至血漿醛固酮檢查發(fā)現(xiàn)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受抑制,追問病史發(fā)現(xiàn)患者長期超量服用復方甘草片,且完全停用復方甘草片后癥狀未再次出現(xiàn),因此確定患者低鉀癥狀系復方甘草片引起。
老年人在冬季容易反復發(fā)生上呼吸道感染,使得患者處于反復咳嗽和咳嗽過敏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反過來促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由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4],導致長期超量服用復方甘草片。復方甘草片推薦用量是每次2~3片, 3次/d,且不宜長期服用,超過3~7 d應咨詢醫(yī)師意見。復方甘草片長期服用可出現(xiàn)過敏反應,低血鉀、高血鉀、高血壓、水腫、血糖升高、消化道癥狀、依賴性等多種不良反應[5-7]。由于中成藥在說明書中不良反應表述不詳,使患者對非處方藥存在沒有不良反應的錯誤觀念,造成很多患者擅自加大藥量,延長用藥時間,且老年患者肝腎功能下降,長期超量用藥極易引起藥物中毒及不良反應。通過本例患者的診治,建議臨床醫(yī)師應對患者強調遵醫(yī)囑服藥,切不可隨意加大藥量,確保用藥安全。臨床治療中如發(fā)現(xiàn)不明原因的低鉀血癥,應詳細詢問患者服藥史,避免遺漏,警惕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