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羅存德詞典科技術語收錄研究

2018-02-28 19:02高永偉
中國科技術語 2018年1期

摘要:在我國英漢詞典編纂史上,羅存德的《英華字典》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在繼承馬禮遜開創(chuàng)的雙語詞典編纂傳統(tǒng)的同時,又引領了晚清后期英漢詞典的編纂,對商務印書館最早出版的英漢詞典產生的影響尤為深遠。這部詞典收詞廣泛,例證豐富,譯名更趨完善。羅存德在科技術語的收錄和翻譯方面的努力則更是令人稱道。文章以詞典中科技術語的收錄為出發(fā)點,從術語的學科分布和翻譯兩個方面展開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羅存德,《英華字典》,科技術語,術語翻譯

中圖分類號:H16;N0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1.005

Abstract:The fourvolume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compiled by German missionary Wilhelm Lobscheid,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Chinese lexicography. The dictionary, written on the basis of Lobscheids predecessors such as Robert Morrison, Samuel Wells Williams and Walter Henry Medhurst, exerted farreaching influences upo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published in the late 1800s and early 1900s, and those early bilingual dictionaries published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in particular. It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for wider coverage of the English vocabulary, abundant illustrative examples and better translations. And Lobscheids effort in including more technical terms and providing better translations is rather commendab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offer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ose technical terms included by Lobscheid from two angles, namely the distribution of terms across disciplin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Keywords: Wilhelm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technical terms, translation of terms

引言

德國傳教士羅存德(Wilhelm Lobscheid)在19世紀60年代末期編著的《英華字典》(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以下簡稱“羅氏詞典”)在我國英漢詞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但在之前的雙語詞典史研究中,羅存德卻鮮有學者提及。雍和明在其著作中只提到羅存德的漢英字典,卻只字未提他的英漢詞典。早于羅氏詞典出版的普通英漢詞典只有三部①,即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的《華英字典》的第三部分(1822,以下簡稱“馬氏詞典”)、衛(wèi)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的《英華韻府歷階》(1844,以下簡稱“衛(wèi)氏詞典”),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的《英華字典》(1847—1848,以下簡稱“麥氏詞典”),它們無論在收詞還是在詞條微觀結構的設置方面均不能與羅氏詞典相提并論。羅氏詞典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大幅度增收詞條、設置詞目的英文釋義以及提供更為確切的譯名。就詞典收詞而言,四卷本的羅氏詞典在增收先前英漢詞典遺漏的詞條的同時,還收錄了大量的科技術語。本文針對羅氏詞典所收錄的科技術語展開論述,既分析這些術語的學科分布,同時也將探討它們的譯名及其演變過程。

一術語的學科分布

最早的三部英漢詞典雖然收錄了一些科技術語,但它們的學科分布并不太廣。若以馬氏詞典為例,我們不難看出該詞典所收術語較為集中的學科主要是醫(yī)學、解剖學、化學、天文學、數學、植物學等,而這些學科的術語每個最多也只有二三十個。其他學科雖有體現,但收詞數卻寥寥無幾,如昆蟲學中的chrysalis(化生)和claw(爪)、地理學中的boundary(交界,境界)和ocean(洋,大洋,洋海)、地質學中的coral(珊瑚)和schistose(越砥石)、動物學中的pore(毛管、毛孔)和quadruped(獸)等。在羅氏詞典中,科技術語的數量已有明顯的增加,學科分布也更為廣泛,術語最為集中的學科主要是醫(yī)學、化學、解剖學、礦物學和物理學。

1.醫(yī)學術語

由于一些醫(yī)學術語屬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語,因而它們順理成章地出現在收詞范圍較小、實際旨在幫助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馬氏詞典中。有趣的是,醫(yī)學術語在馬氏詞典的所有術語中占比最高。這些醫(yī)學術語大致可分為疾病名稱、病癥及其他相關詞條,試看表1:endprint

衛(wèi)三畏和麥都思在他們各自的詞典中增收了一些醫(yī)學術語,如衛(wèi)氏詞典中的diabetes(發(fā)尿淋)、epilepsy(發(fā)羊吊、癇癥)、hepatitis(hepatitis)、rheumatism(風濕)和ringworm(金錢癬),麥氏詞典中的obesity(,膨脝,,)、rheumatic()、syphilis(陽梅)和thrush(,小兒口瘡)等。羅存德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xù)收錄新的醫(yī)學術語,數量有數十條之多,如anthrax(癰疽)、arthritis(酒風疾,酒風腳)、black death(黑瘟)、bronchitis(喉管火,氣管火)、emphysema(風瘇、風腫癥)、heartburn(燋心)、laryngitis(喉嚨熱,氣管熱)、night blindness(畏夜眼)、pneumonia(肺熱癥,肺火)、typhoid(身虛熱癥的)等。

2.化學術語

馬氏詞典收錄了數百條術語,其中大部分為科技術語,而化學術語的數量并不多,只有二十來條,如alum(礬,礬石,白礬)、arsenic(信石,砒石)、borax(硼砂)、copper(銅)、gold(金,黃金)、iron(鐵)、lead(黑鉛)、mercury(水銀)、metal(金)、nitre(硝)、oxide(丹砂)、potash(堿沙)、silver(銀)、soda(青鹽)、sulphur(硫黃)、tin(錫,洋錫)、zinc(白鉛)等②。衛(wèi)氏詞典盡管在收詞數量方面要略勝過馬氏詞典,但其所增的化學術語只有零星的幾條,如alcohol(濃酒)、dyestuff(染料)、ferriferous(發(fā)鐵)等。麥氏詞典不僅在收詞方面要超過馬氏詞典和衛(wèi)氏詞典,而且還首創(chuàng)了為絕大多數詞條提供多個譯名的做法。就化學術語而言,麥都思在增收元素(即“cobalt銅霜”“oxygen酸氣”以及“phosphorus猛火油,陰火”)的同時,還收錄了其他一些術語,如acidity(酸味)、atom③(極微之物)、distillation(熬酒之法)等。

羅存德在收錄化學術語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首先,他大量收錄了先前詞典尚未收錄的元素。在element條下④,羅存德在麥都思所提供的“元質、元行”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諸如“行”“本”“本質”“物之本質”等譯名,而此處的“行”正是羅存德用以指代元素的名稱。他在該條下同時還設置了一個例證——“the 63 elements of Europeans六十三行”,而這說明了當時歐洲人已確定了63個元素。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羅存德在其詞典中新增了36個元素,將元素總數增至49個⑤,如antimony(晏地磨尼)、calcium(灰之金質)、cerium(金類)、molybdenum(金名)、nickel(新白金)、platinum(白金)等。其次,羅存德收錄了不少其他類別的化學術語,如carbonate(炭酸鹽)、chemical(煉法的,煉的)、coagulation(凝結者,結埋者,擎結者)、flux(镕者,鑄镕者)、precipitant(墜藥)、reagent(逆藥,攻的藥)等。最后,羅存德增收了一些舊詞的化學用義。例如,acid一直被之前的傳教士詞典編纂者當作形容詞處理,馬禮遜、衛(wèi)三畏和麥都思分別將其譯作“酸,有酸味的”“酸”和“酸”,而羅存德不僅收錄了該詞的形容詞義項,而且還記載了它的名詞用法,只不過他所提供的譯名是“醋”⑥。同類的舊詞新義還包括“combustion燒燃”(麥都思的譯名為“火燒”)“compound雜物”“solid體”等。

3.解剖學術語

由于解剖學涉及身體的各個部位,因而大多解剖學術語屬于日常用語,像ear、eye、heart、mouth、nose都會自然而然地被收進詞典。除了收錄這些常用詞語之外,馬禮遜收錄的其他解剖學術語不下十條,如abdomen(肚腹,腸肚)、artery(筋脈)、calvaria(腦蓋,天靈蓋)、glans(龜頭)、hippocampus(海馬)、kidney(內腎)、mediastinum(膈膜)、oesophagus(咽,喉,肺管通氣)、pericardium(包絡,心包)、prepuce(人陽物尖頭之皮)等。但遺憾的是,較為常用的muscle一詞卻被漏收了。這個詞直到1844年才被衛(wèi)三畏收錄進詞典,他提供的譯名為“肉筋,肌膚”。衛(wèi)三畏同時還增收了其他一些術語,如calf(腳囊)、groin(腿折縫)、hallux(后趾)、membrane(膜)、skull(頭殼,腦袋)、umbilicus(臍)等。麥都思在幾年后補收了馬禮遜和衛(wèi)三畏漏收的幾條術語,如cranium(頭髏)、hip(大腿,股腿,后臀,肷)、patella⑦(臏骨,膝蓋骨,厀端)和vertebra(,項后骨,脊骨)等。在羅氏詞典中,羅存德通過新增兩類術語逐漸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解剖學術語體系:第一類是被之前詞典遺漏的詞語,如armpit(脅,腋下)、carpus(腕,手腕)、ligament(交節(jié)筋)、loin(腰,,腰子)、phalanges(指骨)、sternum(胸骨)、tarsus(脆骨)等;第二類為形容詞,它們均由解剖學術語派生,如carpal(腕嘅)、cephalic(頭嘅,頭的)、cervical(頸的,頸嘅)、dermal(皮嘅,網皮的)、digital(指的)、dorsal(背脊嘅,背脊的)、facial(面,面的)、thoracic(胸膛的)、vertebrate(有脊骨的,有脊的,有膂的)等。

4.礦物學術語

在馬氏詞典中,礦物學的術語有十多條,包括crystal(晶,水晶,水晶石)、gypsum(石羔,石膏,君石)、jasper(青碧,碧玉石)、lazulite(青金)、malachite(石綠)、mica(千層紙)、muscovy glass(千層紙)、pyrites(青蒙石)、quartz(白石英)、talc(云母石)等詞語。由于各自詞典的規(guī)模有限,衛(wèi)三畏和麥都思并未增加很多礦物學術語,只有零星的幾個礦物類詞語被添加進去,如衛(wèi)氏詞典中的amethyst(藍寶石)、chrysoprase(翡翠玉)和opal(貓兒眼)以及麥氏詞典中的beryl(綠玉)、calamine stone(無名異,鍮鉐)、emerald(祖母錄)和sapphire(碧玉)。自19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的科技書籍被陸續(xù)譯成中文,其中就包括礦物類書籍。例如,1868年,美國浸禮會派遣來華的傳教士醫(yī)生瑪高溫(D. J. Macgowan)翻譯了由美國地質學家達納(James Dwight Dana)編寫的The Manual of Mineralogy(《礦物學手冊》,1848),而傅蘭雅(John Fryer)的《金石表》(1883)就是根據該譯著編寫而成的。為了增強詞典的實用功能,羅存德增收了數十條礦物學術語,其中包括anthracite(石炭)、aphanesite(銅礦)、bronzite(類銅石,偽銅)、chalcedony(珂,白瑪瑙)、dioptase(綠銅礦)、graphite(行炭鐵,黑鉛)、nepheline(熒臺石名)、nephrite(玉)、obsidian(熒臺玻璃)、zircon(寶石名)等。endprint

5.物理學術語

物理學術語在早先的幾部詞典中并未得到很多的體現。麥都思在其詞典中首次收錄physics一詞,并將其譯作“性學,性理,格物之學”。與此同時,他還記載了其他幾個物理學術語的用法,如electricity(琥珀磨玻璃發(fā)火之法)、vacuum(全空的所,盡空之處,縣空中)、velocity(輕快之勢,輕速之貌,星速之事)等。而在羅氏詞典中,物理學術語到處可見,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羅存德對新術語的收錄。例如,羅存德收錄了十多條與“電”相關的術語,如electric(電氣嘅,電氣的)、electrify(傳電氣,傳電氣過他物)、electrochemistry(電煉之法,電煉之理)、electromagnetism(電攝之法,電攝之理)、electrometallurgy(以電氣鑲金之法,電鑲金之理)、electrotelegraph(電報)、electrometer(度電氣之器,度電氣力針)、electrum(電氣之物,發(fā)電氣之物)等。羅存德同時也收錄了其他類別的物理學術語,總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一些較為常用的術語,如acceleration(使速者,催急者,催速,著急)、adhesion(粘糊,積實)、anode(電氣之陽極)、cathode(陰極)、centigrade(百度者)、gravitation(挨向者,偏向者)、horsepower(馬力)、gas(氣)、machinery⑧(機,總機,機發(fā))、radiation(射光,發(fā)光,出光)等;第二類是舊詞新義或多義詞用法。例如,麥氏詞典只收錄liquid的形容詞用法——“會流的,稀稀的”,而羅存德增收了該詞的名詞用法——“噲流嘅物,會流之物,稀”。又如,gravity一詞最早見于衛(wèi)氏詞典,其譯名為“莊嚴,威嚴”,而麥都思同樣收錄該義,只不過他所提供的譯名略有不同,即“嚴重之心,嚴肅,莊嚴,威嚴”。羅存德在其詞典中不僅增收了gravity的物理學用法(即“物相引者,物附向者”),而且還設置了多個例證,如“the centre of gravity挨向之處,物向之中”和“the greatest specific gravity最大比重”。同時被羅存德增收的物理學義項包括conductor(引)、pressure(壓重之力,壓之力)、stress(力)等。第三類是指代物理學下屬或相關學科名稱的詞語,如acoustics(聲響之理)、dynamics(物行動之理,物動之理)、mechanics(工藝之學,機藝之學,機器之學)、optics(視學,視之理)、statics(重學)等。

羅存德在其詞典中也收錄了其他學科的術語,如天文學、數學、植物學、動物學等,但由于這些學科的術語較為分散,在此不再一一分析。

二術語的翻譯

羅氏詞典不僅在收詞方面遠勝先前的詞典一籌,而且在術語的翻譯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一方面,羅存德對前人提供的譯名加以參考借鑒;另一方面,羅存德力求改進原有譯名,并不斷尋求創(chuàng)新的譯法。術語譯名的沿襲在早期英漢詞典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就羅氏詞典而言,羅存德有時基于前人的翻譯加以刪減。例如,麥都思在sleet條下給出了14個譯名(即霏、、浮、、雰、漉、、、、汁、霄、、霰、米雪),羅存德則從中選取“霰”“霏”“雰”“米雪”“”作為該詞的譯名。又如,在forearm條下,羅存德提供的譯名“肘,肱臂”顯然是參考了麥都思的“肘,臂,肱臂”。而在更多的情況下,羅存德在前人的譯名的基礎上補充或添加自己的譯名,試看表2:

事實上,先前的詞典在翻譯術語的過程中提供的譯名有時比較混亂,根本起不到詞典應有的規(guī)范用法的作用。例如,馬禮遜在其詞典中用中醫(yī)術語“上焦”來指代thorax(今譯作“胸”),衛(wèi)三畏和麥都思提供的譯名分別是“骨曷骭”和“胸堂”,而羅存德則在他們的基礎上采用“胸膛,骭”作譯名,這顯然是一大改進。他同時還對其他詞條的譯名做出改進,試看表3:

羅存德繼承了麥都思在其詞典中開創(chuàng)的一詞多譯的做法,在許多詞條中提供了多個甚至十幾個對應詞。例如,buttock一詞在馬氏詞典和衛(wèi)氏詞典中分別被譯作“臀尖,屁股”和“屁股”,而麥都思和羅存德提供的譯名多達11個和13個,并且它們之間還有多處不同(像“”“屎窟”“后臀”等詞均為羅存德首創(chuàng))。表4所列均為羅氏詞典中存在一詞多譯的詞條:

羅存德在翻譯元素時大膽采用造字的方式,即用“行”作為部首,在其中間插入不同的漢字來指代尚未確定名稱的元素,如插入“水”指代hydrogen(今譯作“氫”),插入“炭”指代carbon(今譯作“碳”),插入“光”指代phosphorus(今譯作“磷”),插入“綠”指代chlorine(今譯作“氯”)。在羅氏詞典中,根據此法創(chuàng)造漢字的元素多達22個,如bromine、fluorine、iodine、titanium、tungsten、uranium等。盡管羅存德創(chuàng)造的漢字并未被后人采納,但這種旨在統(tǒng)一譯名的大膽舉措值得稱道。此外,羅氏詞典中的許多術語均未被之前的英漢詞典收錄,而由羅存德提供的不少譯名陸續(xù)被后來的詞典編纂者所采納,如atrophy(肌肉廋,陰亁癥,肉削癥)、bilestone(膽石,膽浮石)、biology(生活之理,生活總論)、camphene(清松油)、cadaver(尸,尸首)、glacier(冰田,山上冰田)、gonorrhea(白濁)、nephritis(腎熱,腎火)、photophobia(畏光,怕光)、scarlet fever(紅熱癥)等。

與馬氏、衛(wèi)氏等詞典一樣,羅氏詞典中在翻譯方面存在的問題五花八門。術語翻譯方面同樣也存在著不少問題。第一類問題是譯名的不確切,如“bismuth金類”“cerium金類”“manganese金類”“molybdenum金名”“Neptune行星名”“nettlerash癥名”“osmium金類名”等。第二類問題是異詞同譯現象。例如,在esophagus(軟喉,喉嚨)、fauces(喉嚨)、glottis(喉嚨)和throat(喉,喉嚨,食管,嗓子)等條目中,羅存德將“喉嚨”作為它們共同的一個譯名,但esophagus、glottis與fauces和throat在詞義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又如,羅存德為crystal提供的譯名包括“晶”“水晶”“玉瑛”“水精”等,但在silicic acid條下,他提供的譯名中同樣包含“水晶”一詞,而兩者實際上差別較大。第三類問題是同詞異譯,如單列的acetic acid(濃酸醋)和acid(醋)條下的“acetic acid濃醋”。第四類問題是同類詞或同源詞譯名前后不一,如“heptagon七角的”“octagon八角的,八面的”以及“pentagon五角形”。endprint

三 結語

羅存德的詞典不僅對英漢詞典編纂,而且對日本雙語詞典的編纂也起到了深遠的影響。1883年,日本哲學家井上哲次郎(T. Inouye)通過增加詞類標注和刪除漢語注音等方式修訂了羅氏詞典。商務印書館在1902年出版的《華英音韻字典集成》就是在羅氏詞典基礎上修訂而成的。顏惠慶的《英華大辭典》(1908)在很大程度上也參考了羅氏詞典。羅存德大量收錄科技術語的做法,不僅提高了詞典的實用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19世紀末期開始的術語標準化進程。

注釋

① 其他出版的均為方言或??圃~典,如德庇時(John Francis Davis)的《商貿字匯》(1824)、馬禮遜的《廣東省土話字匯》(1828)、麥都思的《福建方言字典》(1832)等。

② 馬禮遜收錄的其他多個化合物名稱均為復合詞,如sulphate of iron(皂礬)、sulphate of copper(膽礬)、subborate of Soda or Borax(硼砂)等。

③ 馬氏詞典和衛(wèi)氏詞典雖均收有該詞,但詞義與此不同,分別為“塵一?!焙汀皦m埃”。

④ 馬禮遜和衛(wèi)三畏均收錄了該詞的復數形式elements,分別將其譯作“金水木火土”和“五行”。

⑤ 沈國威(2001)認為羅存德收錄了50個元素,這與事實不符。他將aluminium(礬)視為一種元素,而事實上羅氏詞典并未收錄aluminium,而只是收了alum(礬,礬石)。

⑥ 羅存德在vinegar條下提供的譯名包括“醋”“酸”“酢”“醬”等。

⑦ 雖然馬氏詞典也收有該詞,但它并非用于指代人體部位——“patella of a tiger虎脛”。

⑧ machine一詞最早出現在衛(wèi)氏詞典中,它的譯名為“機,巧機”,麥都思后來將此譯名改進為“機器”。

參考文獻

[1] 高永偉. 羅存德和他的《英華字典》[J]. 辭書研究, 2011(6): 146-158.

[2] 雍和明,等. 中國辭典史論[M]. 北京:中華書局, 2006.

[3] 商務書館華英音韻字典集成[M].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02.

[4] Lobscheid W .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M]. Hong Kong: Printed and Published at the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5] Medhurst W H .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in Two Volumes [M]. Shanghae; Printed at the Mission Press, 1847—1848.

[6] Morrison R. 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 Macao, China: Printed at the Honorable East India Companys Press, 1815—1823.

[7] Shen G W. The Cre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i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In New Terms for New Ideas: Western Knowledge and Lexic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s. Michael Lackner, Iwo Amelung, Joachim Kurtz). BRILL, 2001: 287-304.

[8] Williams S W. An English and Chinese Vocabulary in the Court Dialect[M].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44.endprint

古蔺县| 平顶山市| 东丽区| 崇礼县| 和硕县| 武平县| 阿合奇县| 霞浦县| 龙里县| 平安县| 彝良县| 和田县| 潍坊市| 商丘市| 雷山县| 岫岩| 滦平县| 盘山县| 贡山| 大新县| 沂源县| 化德县| 湟中县| 获嘉县| 青海省| 红安县| 东丽区| 九江县| 阿瓦提县| 陇南市| 萍乡市| 观塘区| 龙山县| 长岭县| 西林县| 温泉县| 建湖县| 驻马店市| 巴东县| 沈丘县| 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