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慧良
在教育領(lǐng)域,有一種說法,就是“5+2=0”。這也是為什么每周一是學校老師最累的時間,因為這一天是學生返校后表現(xiàn)最差的一天———作業(yè)忘帶了,作業(yè)忘寫了,甚至書也忘帶了,我女兒也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作為家長的我,可能會有這樣一些擔心:擔心老師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的優(yōu)點;還擔心自己的孩子因表現(xiàn)不夠好得不到老師的賞識。
除了這些擔心,我們這些家長們還普遍不知道如何和老師以及學校進行良好的溝通,不知道如何配合老師的工作。我作為學校校級家長委員會會長,在家長群體中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許多家長對家校關(guān)系的認識大致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家長覺得,孩子上小學了,老師應該肩負教育孩子的主要職責。他們認為老師的職責就是教孩子,就應該把孩子教好。孩子只要到了學校,老師就該什么都管好。孩子最后教得不好,主要原因肯定在老師身上!所以這類家長在遇到麻煩或者孩子出現(xiàn)問題后往往會對老師、學校非常不滿意。總是覺得老師是在給自己找事做,覺得老師不夠負責任,教育方法不夠得當,不夠關(guān)心自己的孩子,一切都是老師的問題!
第二類家長,把老師跟得很緊,逢年過節(jié)就不論了,不管什么時候都要找機會和老師接觸,一方面想了解孩子的情況,另一方面想跟老師建立關(guān)系,或者是想通過給老師一些好處換來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更多關(guān)心。這類家長一般認為———只有給老師的好處多一點,自己的孩子才不會吃虧,才會得到更多的照顧,至少這不是什么壞事!很多家長已經(jīng)將“花錢好辦事”的觀念用到了子女教育身上!
最后,還有第三類家長,覺得教育孩子是家長自己的主要職責,家長應該和老師建立合作伙伴關(guān)系,共同教育孩子。這類家長覺得,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無論遇到什么情況,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但真正做到或認識到這點的家長并不多見。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想一想,自己現(xiàn)在屬于哪一個類型的家長。在我看來,我們要有幾個基本的認識,爭取做第三類家長。
第一,對老師職責的認識:小學老師的主要職責是什么?其實老師的主要職責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當然為了使教學順利進行下去,會利用紀律、規(guī)則對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進行約束,對孩子的思想品德有一定的引導。但是這些卻不是老師們的主要職責。如果把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尚的品格、高情商算作老師的主要職責,這既不合理更不現(xiàn)實。假設一個孩子經(jīng)常丟三落四,站沒站相,坐沒坐相,沒有規(guī)則意識,和同學不能友好相處,經(jīng)常在學校打架,私自拿別人的東西,考試作弊,如果只是通過老師的教育來歸正,那將收效甚微。一個孩子的行為習慣、品格教育早在孩子2歲時差不多就應該開始了,而這些方面的教育應該由誰來教呢?如果因為這些方面的教養(yǎng)沒跟上,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和人生,到底該由誰來負責呢?答案是家長,因為這些方面的教養(yǎng)只能依靠家長自己來做!
所以,接下來的第二點:家長必須認清自己的職責是什么。對于這點,我們通常有個這樣的比喻,那就是家長才是“建造商”,而其他人都是“承包商”,包括孩子的老師、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都是“承包商”?!比绻幸惶旃こ藤|(zhì)量出問題了,第一個要負責的就是“建造商”,是父母自己。
我記得在2014年,我女兒剛踏入八達小學的第一個學年,趙騰達校長就為全校的師生家長上了一堂名為《培養(yǎng)有溫度的孩子》的課。通過這堂課,我明白了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溫度”,首先孩子的家長也必須是具有良好“溫度”的家長,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擔負著重要的使命,孩子不能扔給學校后就萬事大吉。所以,針對小學段孩子的特點以及家長、老師各自的職責,家長們和老師之間應該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關(guān)系”。
我們在和老師、學校建立合作伙伴關(guān)系的過程中,具體需要做些什么呢?
第一,教導孩子必須尊重老師。于孩子和家長來說,老師就應該是權(quán)威,因為老師是班級所有孩子利益的共同代表,他們手握管理好班級的權(quán)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應該為孩子做好尊重老師的榜樣,在孩子面前樹立老師的威信。
第二,和學校以及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要做到有效的溝通,其中信息的傳遞最為關(guān)鍵。往往很多老師與家長之間的矛盾就是信息沒能及時傳遞,雙方甚至三方之間的需求或訴求得不到有效解決。八達小學的信息委員會和秘書處就是解決這一難題的,他們將每個班、每個家長反饋的信息及時傳遞給學校,學校針對問題給予相應的解決方案,同時將學校的理念和布局及時傳遞給每一位家長,讓家長做到心中有數(shù),成為學校教育的有力后盾。
第三,家長要加強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品格教育。父母除了關(guān)心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外,更應該關(guān)注孩子的情商培養(yǎng)、自尊心建立、品格塑造、行為習慣訓練。而這些方面的培養(yǎng)責任恰好在家長自己的手中,這些方面的培養(yǎng)才是孩子以后能真正成功、幸福的決定因素。
第四,家長要做好志愿者??山?jīng)常到教室里幫幫忙,看看班級、學校有些什么需要幫助的地方,積極參加和支持學校的集體活動。同時,家長要有為班級服務的意識,因為這個世界不可能有人能夠獨善其身,所以我們不止是教育孩子,更是為孩子們塑造一個整體的、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作者為株洲市八達小學家長委員會會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