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騙領”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案件的偵查與認定
——以偵辦蘇某福等人妨害信用卡管理案為例

2018-02-27 01:56:40劉奕武
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8年6期
關鍵詞:身份證明身份證銀行卡

劉奕武

(安徽公安職業(yè)學院 偵查系,安徽 合肥 230031)

電信詐騙等涉卡類侵財刑事案件的高發(fā),帶動銀行卡非法買賣活動的興起,由此催生了一種新的犯罪形式:冒用他人身份證“騙領”信用卡并出售,由此形成了一條“黑色產(chǎn)業(yè)鏈”。從公安機關近幾年破獲的案件來看,電信詐騙犯罪分子使用的銀行卡均為冒用他人身份證騙領的銀行卡。正因假冒他人身份辦理信用卡、買賣信用卡的非法行為,其背后都隱藏著電信詐騙、銀行卡盜刷等涉卡類犯罪行為,《刑法修正案(五)》對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規(guī)定進一步完善,將“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從而為嚴厲打擊該類非法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jù)。

本文以“蘇某福等人妨害信用卡管理案”為例,從實證角度分析“騙領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案件的偵查與認定過程。2016年5月,金安分局從一條細微犯罪線索入手,深挖細查、成功打掉一專門從事冒用他人身份證騙領銀行卡并出售、以獲取非法利潤的犯罪團伙。該案在偵查過程中充分運用軌跡研判、情報分析,完成證據(jù)的固定、收集,直至順利起訴。此案的成功偵破,對今后打處此類犯罪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基本案情

2016年5月23日,犯罪嫌疑人蘇某福等人駕車從湖北潛江至六安木廠鎮(zhèn)時,在六安農(nóng)商銀行木廠支行冒用他人身份證辦理銀行卡時,被銀行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并報警,金安分局木廠派出所及時出警并控制蘇某福等三人,從其車上搜出100張身份證和18張銀行卡。

二、偵查過程

(一)從扣押的銀行卡入手,查明騙領銀行卡的犯罪過程

偵查途徑可分為人、事、物、信息四大類,在與物有關的偵查途徑中,從查控贓物入手開展偵查是較為重要的偵查思路之一。

蘇某福等人到案后,偵查員從其車上搜出18張銀行卡及大量身份證、手機卡及U盾。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訊時,只有一個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三人來六安的目的以及自己冒用他人身份證騙領銀行卡的犯罪事實,但哪些卡是自己辦理的,其他銀行卡是誰辦理的,何時何地辦理的,卻說不清楚。另外兩人否認自己辦理銀行卡。如果這些細節(jié)查不清,就無法做到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從而無法認定每個人應承擔的刑事責任,甚至有可能放縱犯罪。

偵查員從扣押的銀行卡入手,對銀行卡進行分類,18張銀行卡中有6張是六安農(nóng)商銀行卡,經(jīng)與六安農(nóng)商銀行聯(lián)系,了解到六安農(nóng)商銀行的辦理銀行卡的過程:申請人在申請辦理銀行卡時,銀行將申請人辦理銀行卡時的現(xiàn)場照、傳票照片、申請人身份證照片、電腦系統(tǒng)界面截圖等多張照片實時傳輸?shù)绞跈嘀行挠谰帽4?。于是偵查員到六安農(nóng)商銀行授權中心調(diào)取這六張銀行卡的開戶影像資料,根據(jù)開戶影像資料,確定這6張銀行卡分別是誰辦理的以及辦理的時間、地點等,開戶影像資料的調(diào)取為本案劃分刑事責任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二)從審訊入手,查明作案目的,體現(xiàn)主客觀的一致,實現(xiàn)“人”“案”合一

偵查員根據(jù)從銀行調(diào)取的影像資料,再次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訊,由于銀行的影像資料比較直觀,既能反映出辦理銀行卡的時間、地點和過程,也能反映出每張銀行卡分別是哪一個人去辦理的,這些直觀的證據(jù)對嫌疑人威懾比較大,在證據(jù)面前,犯罪嫌疑人分別交代了自己辦理哪些銀行卡以及辦理銀行卡的目的。通過審訊,查明了犯罪嫌疑人通過冒用他人身份證辦理銀行卡,然后賣給有需求的人,以獲取非法利益的犯罪事實。值得注意的是,冒用他人身份證辦理銀行卡的,并非都是賣出,也有些是為自己今后實施詐騙或者洗錢等犯罪行為做準備,因此審訊必須問明嫌疑人辦理銀行卡的目的,體現(xiàn)犯罪構成中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

(三)從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軌跡入手,擴大戰(zhàn)果

從審訊中得知,犯罪嫌疑人以前曾在六安冒用他人身份證騙領過銀行卡,但多在鄉(xiāng)鎮(zhèn)銀行騙領,辦好即走,由于是流竄作案,其無法說清都是在那些地方辦理的銀行卡,另外嫌疑人辦理銀行卡的目的是為了販賣,不是為了自己使用,有些銀行卡辦好后,連同被冒用的身份證通過網(wǎng)絡、快遞賣給他人,因而無法查找這些銀行卡的下落。于是偵查人員從犯罪嫌疑人車輛行駛軌跡、手機軌跡入手,根據(jù)其在某鄉(xiāng)鎮(zhèn)(犯罪嫌疑人多在鄉(xiāng)鎮(zhèn)銀行網(wǎng)點辦理銀行卡)逗留時間,結合銀行工作時間,又發(fā)現(xiàn)蘇某福等人先后于2016年 3月 10日、2015年 12月 5日、2015年 12月20日、2015年12月30日分別在六安新塘、平橋、九里溝、城北四個鄉(xiāng)鎮(zhèn)銀行網(wǎng)點冒用他人身份證辦理了4張銀行卡。

從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軌跡入手,深挖犯罪,擴大戰(zhàn)果,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這些騙領的銀行卡對社會的危害。

三、“騙領”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取證要點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作為一個罪名,《刑法》早有規(guī)定,但其表現(xiàn)形態(tài)卻多種多樣,2005年《刑法修正案(五)》將“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之后的幾年,此類犯罪并不多見,隨著電信詐騙等涉卡類犯罪的高發(fā),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犯罪呈爆發(fā)式增長,由于此類犯罪行為比較隱蔽,給偵查取證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偵查取證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證明犯罪的證據(jù)

1.信用卡:包括信用卡實物、信用卡照片、信用卡卡號。有些犯罪分子騙領信用卡后,通過網(wǎng)絡進行交易,交易后信用卡實物往往難以查獲,這時可以通過查詢犯罪嫌疑人聊天記錄,從而獲取已經(jīng)賣出的信用卡照片,通過信用卡照片上的卡號從開戶行反查開戶資料,從而證明開卡行為;另外,還可以通過銀行提供的異??ㄌ枺ㄟ^開戶行反查開戶資料,通過申請人辦理銀行卡時的現(xiàn)場照和申請人身份證照片的比對,確定是否為冒用他人身份證騙領信用卡。

2.U盾:“U盾”是網(wǎng)絡環(huán)境里銀行用來識別客戶身份的數(shù)字證書,是一種帶智能芯片、形狀類似于閃存(即U盤)的實物硬件。

3.被冒用的身份證:包括身份證實物、身份證照片。

4.被冒用者的證言:主要內(nèi)容包括身份證曾經(jīng)丟失,沒有委托過任何人或者沒有委托過犯罪嫌疑人辦理信用卡。

5.開戶行辦理信用卡資料:包括辦理即時影像資料(電子數(shù)據(jù))和《銀行服務申請書》、身份證復印件等紙質材料。

6.開戶行營業(yè)廳視頻監(jiān)控。

7.作案手機:辦理銀行卡需登記手機號碼,銀行工作人員也往往通過登記的號碼核對信息,通過對作案手機號碼的反查,可以查出犯罪分子曾經(jīng)辦卡的銀行網(wǎng)點。

8.電子數(shù)據(jù):對嫌疑人使用的手機、電腦等進行電子數(shù)據(jù)固定。

(二)證明犯罪嫌疑人的證據(jù)

證明犯罪嫌疑人的證據(jù)即證明該人實施了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犯罪行為,達到“人”、“案”合一。

1.戶籍證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行為人必須達到法定年齡才構成犯罪。

2.犯罪嫌疑人供述與辯解。

3.證人證言。

4.辨認筆錄。

5.筆跡鑒定。辦理銀行卡時,辦理人應在《銀行服務申請書》上簽字,因此可以通過筆跡鑒定識別認定作案人。

6.搜查筆錄。

四、“騙領”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認定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信用卡管理制度,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為,具體包括四種情形:(1)明知是偽造的信用卡而持有、運輸?shù)?,或者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數(shù)量較大的;(5)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數(shù)量較大的;(3)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4)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

“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作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一種形式,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妨害國家信用卡的管理,犯罪對象集中在信用卡本身,“但是由于這些行為是犯罪分子實行信用卡詐騙犯罪常用的手段,其行為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險性”,[1]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對社會危害的嚴重性,加大對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從源頭上遏制電信詐騙等涉卡類侵財犯罪的蔓延。在辦理此類案件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刑法意義上信用卡的的認定

從功能上看,銀行卡分為信用卡和借記卡兩種。信用卡,又稱貸記卡,是一種非現(xiàn)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簡單的信貸服務;借記卡是指先存款后消費(或取現(xiàn))沒有透支功能的銀行卡。銀行卡是信用卡、借記卡等銀行發(fā)行的卡片的統(tǒng)稱。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借記卡雖然沒有透支功能,但它是屬于《刑法》意義上的信用卡,2004年12月2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guī)定的解釋》規(guī)定:刑法規(guī)定的 “信用卡”,是指由商業(y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發(fā)行的具有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xiàn)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電子支付卡。該立法解釋采取了廣義信用卡概念,將實踐中引發(fā)爭議頗多的借記卡納入了《刑法》中有關信用卡的范圍中。因此從《刑法》意義上來講,借記卡屬于信用卡的一種,這一規(guī)定既符合《刑法》立法原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司法實踐與立法不統(tǒng)一的問題,有利于打擊電信詐騙等涉卡類的犯罪活動。

(二)對“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認定

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是指行為人在辦理信用卡申領過程中,違背發(fā)卡行的有關規(guī)定,向發(fā)卡機構提供了與自己身份不相符合的身份證件,騙取發(fā)卡機構的信任而獲取信用卡的行為。簡而言之,即身份證件是真的,使用者是假的,導致“人”、“證”不符。一般來講,信用卡的申領人提供真實有效的身份證明是其申領信用卡時向銀行履行的最基本的義務,同時也是為了維護國家的信用卡管理秩序。身份證明是信用卡申請人主體資格的最關鍵信息,是信用卡申領者個人資信證明的基礎。[2]當糾紛發(fā)生時,確定信用卡使用者的身份是解決糾紛的前提條件。使用冒用他人身份證件申領的信用卡,司法活動中往往很難確定使用者的身份,使用者一旦利用這些信用卡從事非法活動,將給偵查工作帶來一定難度,使國家、集體或個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中國人民銀行《信用卡業(yè)務管理辦法》規(guī)定:申領信用卡,應當提供公安部門規(guī)定的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各商業(yè)銀行發(fā)卡機構在個人申領銀行卡時也都明示“個人卡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申領”,即使個別發(fā)卡機構規(guī)定“可由他人代為申領”銀行卡,但“必須同時提交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的《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司法解釋》第2條第三款規(guī)定:違背他人意愿,使用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港澳居民往來內(nèi)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護照等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177條之一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

因此,申請人在申領銀行卡時冒用他人身份證并以被冒用者名義簽字確認,或者使用別人身份證申領銀行卡而不同時提交自己身份證的,即構成“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行為。

(三)對騙領銀行卡的數(shù)量的認定

“騙領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行為犯,只要實施即為犯罪,騙領10張以上為數(shù)量巨大,因此騙領銀行卡的數(shù)量是量刑的重要情節(jié),實踐當中冒用他人身份證騙領銀行卡的犯罪嫌疑人,騙領的銀行卡不是自己使用,往往是通過網(wǎng)絡上聯(lián)系、物流運輸賣給他人牟取非法利,有些車站碼頭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也成為銀行卡買賣的交易地點。犯罪嫌疑人為了逃避打擊,即辦即賣,因此,騙領銀行卡的犯罪分子被公安機關抓獲后,偵查人員從其身上、住處扣押的銀行卡只是其騙領的銀行卡的一小部分,大量“騙領”的銀行卡流入犯罪分子手中,成為涉卡類犯罪的工具,僅僅根據(jù)扣押的銀行卡來認定騙領銀行卡的數(shù)額,既不利于打擊此類犯罪,也不利于從源頭上遏制電信詐騙等涉卡類犯罪的高發(fā)。因此,在查辦此類案件時,偵查人員應充分利用銀行數(shù)據(jù)、通訊資料等電子數(shù)據(jù),窮盡偵查手段,深挖犯罪。

事實上,一些新興的銀行由于起步晚,更容易利用先進電子技術記錄辦理銀行卡業(yè)務過程,以六安農(nóng)商銀行為例,其申請人辦理銀行卡的程序是:申請人提交身份證、填寫《銀行服務申請書》并簽字確認、銀行工作人員核對后為其辦理銀行卡。在這個過程中,系統(tǒng)會自動拍攝申請人的現(xiàn)場照片,銀行工作人員也會將填寫好的《銀行服務申請書》及辦好的銀行卡拍照,這些照片連同綜合業(yè)務系統(tǒng)界面截圖一并上傳給銀行授權中心,由授權中心長期保存。這些電子數(shù)據(jù),完整記錄了辦理銀行卡的過程,即使沒有銀行卡這一實物證據(jù),也能證明申請人申領過銀行卡及其銀行卡號。有了這些電子數(shù)據(jù),只需證明申領人是否為犯罪嫌疑人即可。(附圖:蘇案中調(diào)取的銀行電子數(shù)據(jù)截圖)

(辦卡人現(xiàn)場照)

(辦卡人提交的身份證)

(綜合業(yè)務系統(tǒng)界面,含卡號)

(申請書及辦好的銀行卡)

因此,騙領的銀行卡是否被查獲,并不能作為認定騙領信用卡張數(shù)的必要條件,只要有其他確實、充分的證據(jù)證明犯罪嫌疑人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了信用卡,應當計入騙領銀行卡的數(shù)量。

綜上所述,“騙領”型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當前多發(fā)的一種犯罪活動,其“騙領”的信用卡大量流入社會,為電信詐騙等涉卡類犯罪的高發(fā)起到推潑助瀾的作用。通過深挖犯罪、準確定性,對于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最大程度削減涉卡類犯罪可利用的工具,有利于從源頭上阻斷電信詐騙等涉卡類犯罪活動高發(fā)態(tài)勢,保障信用卡的管理秩序,保護人民群眾財產(chǎn)安全。

猜你喜歡
身份證明身份證銀行卡
都有身份證
復雜背景下銀行卡號識別方法研究
不動產(chǎn)登記中身份證明探析
基于云平臺的部級開放基金課題管理系統(tǒng)
銀行卡被同學擅自透支,欠款誰償還?
公民與法治(2020年3期)2020-05-30 12:29:58
辣椒也有身份證
誰劃走了銀行卡里的款
趣說古人的“身份證”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22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身份證明安全方法應用研究
關于審稿專家及作者提供銀行卡號的啟事
贺州市| 宁武县| 昭通市| 金秀| 麻栗坡县| 上杭县| 稷山县| 长沙县| 海林市| 湖南省| 施甸县| 全椒县| 邹城市| 乐平市| 卢氏县| 东乡县| 蒙阴县| 赣榆县| 康平县| 阿图什市| 抚顺县| 昌黎县| 武定县| 灵璧县| 内江市| 信丰县| 常州市| 麦盖提县| 西林县| 玉田县| 枞阳县| 赤水市| 二手房| 石台县| 筠连县| 墨江| 黑龙江省| 同江市| 通州区| 新乐市|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