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青,譚 期,林濱鈺,廖 靚,曾 嬋,何振忠,邱偉明
(廣東省韶關市質(zhì)量計量監(jiān)督檢測所,廣東韶關512026)
重金屬污染,尤其是土壤和水體中的重金屬污染是全球性關注的重要環(huán)境問題,對環(huán)境和人體帶來極大危害。Pb2+、Cr6+、Zn2+、Cu2+、As 等是常見的水體污染重金屬。從水體中去除重金屬的方法有很多,如氧化法、絮凝沉淀法、膜分離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生物處理法等[1-2]。其中吸附法具有較好的效果,該法的核心是高效吸附劑,常見的吸附劑有碳材料(活性炭、生物質(zhì)炭、碳納米管等)、礦物材料(黏土、硅藻土、沸石、膨潤土等)、過渡金屬氧化物或者氫氧化物、高分子吸附劑(纖維素、木質(zhì)素等)等[3]。
二氧化錳具有豐富多變的晶型(如 α-、β-、γ-、δ-等)和形貌(如棒狀、線狀、花狀、球狀、片狀、海膽狀等)[4-5]。根據(jù)其晶體結(jié)構(gòu)的不同,其基本構(gòu)筑單元[MnO6]可以組裝成不同孔徑大小的隧道狀或者層狀結(jié)構(gòu),這使得其具有優(yōu)異的吸附性能。因此,二氧化錳常常被用于水體中有機染料、酚類化合物等的吸附降解[6-8],金屬的富集或者重金屬的消除[9-13]。二氧化錳的性能受其晶型和形貌影響較大,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晶型依賴或者形貌依賴的性能。筆者可控合成了2種晶型和形貌的MnO2,考察了它們對水中常見重金屬Pb、Cr和Zn的吸附性能,探討了二氧化錳的晶型對重金屬吸附的影響。
所有試劑原料皆為分析純,購自廣州化學試劑廠。
α-MnO2:高錳酸鉀與硫酸錳按照物質(zhì)的量比為0.76配置成酸性液(硝酸調(diào)節(jié)),再在100℃下回流攪拌反應24 h,所得黑色產(chǎn)物經(jīng)過濾、洗滌后在60℃下干燥12 h。
Bir-MnO2:將氯化錳、氫氧化鈉和過硫酸銨按照物質(zhì)的量比為1∶4∶4混合配置成溶液,在常溫下攪拌24 h,經(jīng)過濾、洗滌后于60℃下干燥12 h即得到Birnessite型 MnO2,以下縮寫為 Bir-MnO2。
采用ultima型X射線衍射儀測試樣品的晶型(Cu靶Kα輻射,管電壓為40 kV,管電流為40 mA,掃描范圍為10~70°)。采用S3400N型掃描電子顯微鏡和JEM-2010型透射電鏡觀察樣品的形貌。采用ASAP2020型表面積和孔徑分析儀測試樣品的表面積(樣品在150℃下原位脫氣10 h,再在液氮溫度下測試)。采用AA6880型原子吸收光譜儀測定樣品的重金屬離子含量。
取100 mL一定濃度的重金屬鹽溶液(Pd2+、Cr6+、Zn2+)加入圓底燒瓶中,調(diào)節(jié)體系pH=5,再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錳吸附劑,室溫下于恒溫搖床振蕩混合,間隔一定時間取樣,樣品用微孔濾膜去除二氧化錳,得到的濾液用原子吸收光譜檢測金屬濃度。金屬的去除率采用下式計算:
E=(ρ0-ρe)/ρ0×100%
式中,E為去除率,ρ0和ρe分別為金屬離子的初始質(zhì)量濃度和平衡質(zhì)量濃度,mg/mL。
圖1為實驗制備得到的2種晶型氧化錳的XRD譜圖。由圖 1a可見,樣品在 12.78、18.10、28.70、37.50、41.90、49.90、60.10°處出現(xiàn)了特征衍射峰,與 α-MnO2標準卡片(JCPDS 44-0141)的峰相對應。 從圖 1b 可見,在 12.38、24.90、37.00°等處出現(xiàn)的衍射峰歸屬為Bir-MnO2的特征峰(JCPDS 43-1456)。此外,在XRD譜圖中未檢測到其他雜相,說明本實驗成功制備了2種晶型的MnO2。
圖1 2種晶型MnO2的XRD譜圖
采用SEM和TEM對2種晶型MnO2的形貌做了觀察,結(jié)果見圖 2~3。 由圖 2a、3a可見,α-MnO2呈現(xiàn)出清晰的長短不一的納米棒狀結(jié)構(gòu),其直徑為20 nm左右,長度約幾十到幾百納米。與之相反,Bir-MnO2表現(xiàn)出納米片狀結(jié)構(gòu)(圖3b),而后這些納米片進一步組裝成三維花(圖2b),這些花球具有豐富的孔道結(jié)構(gòu),有利于重金屬吸附。
圖2 2種晶型MnO2的SEM照片
圖3 2種晶型MnO2的TEM照片
圖4為2種晶型的MnO2的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 α-MnO2表現(xiàn)出Ⅳ型吸附等溫線[14],低的相對壓力p/p0對應于微孔填充,較高的p/p0對應毛細管凝聚。吸附脫附等溫線在高壓部分不重合,出現(xiàn)H3型滯后回環(huán)狀,表明有微孔和平行板模型的狹縫狀毛細作用,其BET比表面積為48.6 m2/g。Bir-MnO2的等溫線屬于帶H2型滯后環(huán)的Ⅳ型等溫線,這表明其具有介孔結(jié)構(gòu),與SEM觀察到的具有豐富花球的形貌相對應,其BET比表面積為113.2 m2/g。
圖4 2種晶型MnO2的等溫吸附脫附曲線
圖5為2種晶型的MnO2對3種常見重金屬的吸附性能。從圖5可見,2種晶型的MnO2對3種重金屬Pb2+、Cr6+、Zn2+都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這是因為MnO2的等電點在2左右,當環(huán)境的pH高于等電點時(本實驗pH=5),MnO2的表面被羥基覆蓋而呈現(xiàn)電負性[15],因此可以吸附帶正電的重金屬離子。但是它們的吸附能力不盡相同,其遞變次序為Pb>Cr>Zn。Bir-MnO2對重金屬的吸附性能優(yōu)于α-MnO2,Pb2+、Cr6+、Zn2+的 最 大 吸 附 容 量 分 別 為 210、162、102 mg/g。 究 其 原 因 :1)Bir-MnO2的 表 面 積(113.2 m2/g)遠大于 α-MnO2(48.6 m2/g),較大的表面積意味著其具有更優(yōu)的吸附能力;2)從SEM照片可見,Bir-MnO2是由納米片組裝成的三維花狀形貌,具有豐富的孔道結(jié)構(gòu),與α-MnO2納米棒相比,孔道結(jié)構(gòu)有利于重金屬吸附;3)從微觀角度看,Bir-MnO2是層狀結(jié)構(gòu),α-MnO2是2×2隧道結(jié)構(gòu),層狀結(jié)構(gòu)更加有利于吸附。
圖5 2種晶型MnO2的對重金屬的吸附性能
圖6a為不同吸附時間下Bir-MnO2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性能。從圖6a可見,Bir-MnO2對液相中重金屬離子的吸附量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在初始時吸附速度最快,20 min后吸附速率變緩,100 min左右達到吸附平衡。這是因為在初始階段,吸附主要發(fā)生在二氧化錳的表面和部分孔道,隨著金屬離子吸附量的增加,一方面可供吸附的位點減小,另一方面吸附的金屬離子之間的排斥力增大,所以吸附的速度降低。
吸附飽和后,離心回收Bir-MnO2,用醋酸和純凈水充分洗脫去除吸附的Pb2+,干燥后再次進行重金屬吸附。圖6b為Bir-MnO2對Pb吸附的循環(huán)使用性能。從圖6b可見,Bir-MnO2至少可以維持3次吸附脫附循環(huán),其性能未見明顯降低。這表明Bir-MnO2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圖6 不同吸附時間下Bir-MnO2的重金屬吸附性能(a)與循環(huán)使用性能(b)
分別在100℃和室溫條件下以不同原料制備了α-MnO2納米棒和Bir-MnO2納米三維花。與α-MnO2納米棒相比,Bir-MnO2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和更豐富的孔道結(jié)構(gòu),因而表現(xiàn)出更佳的重金屬離子的吸附性能,對水中的Pb2+、Cr6+和Zn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別為 210、162、102 mg/g。 Bir-MnO2還表現(xiàn)出良好的循環(huán)性能,能夠維持至少3次吸附/脫附循環(huán),而其性能未見明顯降低。
[1]楊瑞香.水體重金屬污染來源及治理技術(shù)研究進展[J].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2016(4):66.
[2]陳玉潔,韓鳳蘭,羅釗.鎂渣固化/穩(wěn)定污酸渣中重金屬銅和鎘[J].無機鹽工業(yè),2017,47(7):48-51.
[3]稅永紅,李前華,唐歡.吸附法處理重金屬廢水的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16,33(2):207-213.
[4]王歌,趙曉昱,張瑾,等.不同晶型二氧化錳的可控制備條件研究[J].無機鹽工業(yè),2017,49(8):16-20.
[5]徐斌,余林,葉文錦,等.不同形貌二氧化錳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J].無機鹽工業(yè),2017,49(10):42-45,56.
[6]史丹丹,許乃才.納米二氧化錳的低溫水熱制備及其吸附性能[J].無機鹽工業(yè),2015,47(10):65-68.
[7]范拴喜.活性二氧化錳的制備及對亞甲基藍脫色研究[J].無機鹽工業(yè),2009,41(11):15-17.
[8]王春雨,侯永江,劉璇,等.不同晶型二氧化錳催化臭氧化降解亞甲基藍廢水[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7(2):908-914.
[9]王昶,王希,翟炎龍,等.離子篩MnO2·0.4H2O的固相法制備及特性研究[J].無機鹽工業(yè),2014,46(10):18-22.
[10]黃一帆,于志紅,廉菲,等.納米二氧化錳對水中Cu2+和Cd2+的吸附特性[J].環(huán)境工程技術(shù)學報,2016,6(4):350-356.
[11]楊威,劉燦波,余敏,等.微污染水源水中重金屬鎘的去除[J].化工學報,2014,65(3):1076-1083.
[12]Peng L,Zeng Q R,Tie B Q,et al.Manganese dioxide nanosheet suspension:A novel absorbent for cadmium(Ⅱ)contamination in waterbody[J].Journal of Colloid&Interface Science,2015,456:108-115.
[13]Du Y C,Zheng G W,Wang J S,et al.MnO2,nanowires in situ grown on diatomite:Highly efficient absorbents for the removal of Cr(Ⅵ)and As(Ⅴ)[J].Microporous&Mesoporous Materials,2014,200:27-34.
[14]Sing K S W.Reporting physisorption data for gas/solid system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M]∥Handbook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NY:John Wiley and Sons,Inc.,2009:603-619.
[15]Zhao D L,Yang X,Zhang H,et al.Effect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Pb(Ⅱ) adsorption on β-MnO2[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0,164(1):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