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月
和諧高效的課堂應該具有三重境界,實際上這三重境界也是我們評價一節(jié)課的三個標準。能夠達到第一重境界的是及格,能夠達到第二重境界的是優(yōu)良,能夠達到第三重境界的就是優(yōu)秀了。下面分別說明。
建國幾十年來,我國基礎教育搞了多次改革,但不變的是落實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又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jīng)驗”,被稱為“四基”。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課堂教學的一條底線。萬丈高樓靠基礎,如果學生基礎打不好,后患無窮。各門學科對基礎知識的要求不一樣,如語文的字、詞、讀、文學常識、寫作背景等是基礎。英語的單詞、短語、句型、讀、聽、說是基礎。數(shù)學的基本概念、公式、計算或求證步驟是基礎。一般說來,基礎知識都能夠借助課后注釋和工具書自學。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上課開始,老師就要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形成教學的常態(tài)。
一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很多,特別是對于拓展性的問題,可深可淺,教師要本著分層教學的原則。首先要求全體學生把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然后再根據(jù)學情,做到分層要求,讓好學生吃得飽、差學生吃得了。
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是“關注到每一個學生”,這是教育過程的公平,而教育過程的公平會導致教育結果的公平。怎樣才能關注到每個學生?靠老師是沒有辦法的。一個班幾十個學生,老師即使有三頭六臂也照顧不到每個學生,所以要借助合作小組的力量才能解決。和諧教學的做法是根據(jù)班額的大小,本著“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四人一組或六人一組圍桌而坐。合作小組的作用要做到“互查、互督、互助”。在課堂上,每個例題的練習、每個大的知識點的掌握,都是通過合作小組的“相互檢查”來做到“步步清”的。
對于不同的學科和教學內(nèi)容,相互檢查的方式也不一樣。如語文和英語的讀課文、背課文,讓學生全體起立,二人一對相互檢查,誰檢查完了誰坐下。如果是書面練習,則二人交換學案,相互判卷。在同一時間內(nèi),所有的學生都檢查到了,一個不能少。這比個別提問或?qū)W生搶答要好得多。通過小組合作的做法,相互檢查、相互幫助,每個學生都能被關注到。這樣的做法我們叫“小循環(huán)、步步清”。其具體流程是:學生獨立完成——老師點撥或出示答案——小組成員交換閱卷——組長匯報成績——老師給小組記分——組內(nèi)相互糾錯。一般說來,一節(jié)課有二三個小循環(huán)。
在下課前,學生是否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一張“達標測試卷”就能做到“堂堂清、人人清”。達標測試不同于課堂練習:課堂練習,學生可以看書、討論;最后的達標測試就是考試,不準看書、不準討論,在規(guī)定時間要做完。要培養(yǎng)學生當堂學、當堂練、當堂會的好習慣。其實考試就是一種排查的教學方式,能在同一時間段內(nèi)檢查到每一個學生。達標測試的流程還是類同前邊的小循環(huán),通過相互判卷、組長匯報,老師就知道誰會、誰不會,不會的問題讓學生在組內(nèi)相互幫助糾錯。有些學習差的學生在課堂上確實沒有“清”,老師要責成組長課后幫他解決。
小組合作要實行“捆綁式評價”,做到一榮俱榮、一衰俱衰,不然好學生不愿幫助差學生。另外要把課上與課下結合起來,把教學與德育結合起來。課上,他們是合作學習的小組;課下,是合作的團隊,衛(wèi)生、紀律、課間操等都要捆綁評價。這樣一個小組才能擰成一股繩,有共同的奮斗目標,有共同的價值取向,形成小組文化。
對于音體美的課也有基本技能達標的問題。如唱歌課,在下課前學生會唱沒有?單純通過齊唱不行,有的學生可能“濫竽充數(shù)”??赏ㄟ^二人互查的方式,讓每個學生清唱一遍新學的歌曲,哪里不會,同學或老師輔導。如體育課學習“前滾翻”,要通過小組互查的方式,檢查每個學生的動作是否規(guī)范。課堂教學也要打“人民戰(zhàn)爭”,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在同一時間段內(nèi)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課堂效率就是百分之百。如果只有一半的學生在動,課堂效率就是百分之五十。
實際上,我們說的基礎知識“堂堂清”也是分層次的,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課堂教學要做到“保底不封頂”,這個“底”就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果連底都保證不了,就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對于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一般通過背誦、多次重復就能掌握。但課堂不能做完所有的練習題,當學生遇到新的問題時還是不能解決。所以課堂教學的第二重境界是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內(nèi)在規(guī)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一旦掌握了規(guī)律和方法,就能做到舉一反三,運用已知的問題解決未知的問題。
在理科教學中,教師常用到歸納和演繹的方法。通過例題歸納出定義、性質(zhì)、公式,然后運用概念和公式解決問題。這就是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如數(shù)學中常用的遷移法和劃歸法,二者是互逆的。所謂遷移是把已知的知識運用到未知的問題上來,所謂劃歸是把未知的問題轉化為已知的問題。如講小學數(shù)學“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可通過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zhì)”遷移解決。在學習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時可以先讓學生回顧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zhì):“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同乘或同除一個不等于零的數(shù),商不變”。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如果把一個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也同乘或同除一個不等于零的數(shù),結果會如何?”請同學們自己驗算一下并總結規(guī)律。學生通過驗算自然會總結出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分子和分母同乘或同除不等于零的數(shù),分值不變。這類的問題沒有多大難度,只要告訴學生一種方法,他自己就會解決。
再比如,在小學數(shù)學中“平面圖形”一章,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之后學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為什么要把平行四邊形放在第一位?就是考慮到數(shù)學的劃歸思想——把未知的問題轉化為已知的問題。學生不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他會什么?他會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如果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就可以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把“長×寬”轉化為“底×高”,這里的教學難點是如何轉化。但首先要明確思路,操作的問題是技巧問題。求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也是先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求梯形的面積公式也是先轉化成三角形。雖然具體做法不同,但都是運用劃歸的思想。所以高水平的老師更注重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的教學。原北京二十二中數(shù)學特級教師孫維剛說:“其實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否則的話,你會三角形了,會算正方形了,那么菱形呢?再出現(xiàn)其他的多邊形呢?方法將是普遍的,受用一生的。”
文科教學同樣也要注重方法的教學。如學習歷史的規(guī)律是“論從史出、以論評史”,政治課也是“論從例出、以論評例”,在答題時都是運用“因為……所以”或“之所以……是因為”的公式,“因為”是“結論”,“所以”是“現(xiàn)象”。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方法,就會學習和考試。
學習語文也是如此,師生通過學習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總結出學習這類文章的方法,然后讓學生運用歸納的方法自學另一篇文章或段落。如有個初中語文老師講教育部編寫的教材八年級下冊《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一篇文章《恐龍無處不在》,思考作者是如何通過邏輯推理判斷恐龍滅絕的原因的,通過自學和討論,最后歸納為:聯(lián)系現(xiàn)象——歸納整理——初步結論——提出質(zhì)疑——大膽設想——小心求證(注意時間節(jié)點)——證明結論。然后讓學生運用這一推理的方法自學第二篇文章——《被壓扁的沙子》。
如同幾何圖形一樣,人們對知識的掌握也是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從面到體,從一維到二維,從二維到三維。如果老師教給學生的是一個個知識點,還是零散的,容易遺忘;如果把這些知識點串成一條線,就不容易忘了。這就找到了一種邏輯關系。但這還是停留在思維的一維空間。如果把類似的知識連接起來,就會形成一個面,進入思維的二維空間。如果把同類知識的前后知識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個知識的立方體,就進入思維的三維空間了。
所以我們主張老師要引導學生把一個單元、一個專題的知識進行整合,強調(diào)知識的整體建構,形成知識的立交橋。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就會四通八達,融會貫通。
有些課,老師講得也很明白,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比較熟練,但總感覺缺乏思想的內(nèi)涵和哲學的高度。前邊,我們曾經(jīng)談到孫維剛老師強調(diào)方法的重要性,但他認為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哲學。哲學是科學中的科學,如果抽象到哲學高度,學生就能夠高屋建瓴,深入本質(zhì),切中要害,做到觸類旁通了。其實哲學并不深奧,它是把具體問題上升到最普遍的問題,找出普遍問題的規(guī)律。如小學數(shù)學中《分數(shù)的意義》一節(jié),“單位1”是個抽象的概念,學生不容易理解。有的老師通過反復的變換圖形,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單位1”。但學生的思維一直沒有脫離平面圖形的框架。老師如果結合學生的實際和現(xiàn)實生活進行解釋,就更加通俗易懂了。如:一個小組是“單位1”——我們是一個小組的;一個班是“單位1”——我們是一個班的;一個學校是“單位1”——我們是一個學校的;一個國家是“單位1”——我們是一個國家的……大至宇宙,小至細胞,世界上萬物,只要把它看作是一個整體,它就是“單位1” 。這就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其實,哲學并不抽象,就是把具體問題普遍化,找到事物普遍性的規(guī)律。這樣的課通俗易懂,但更有思想的深度。
教育部新編寫的語文教材一方面強化基礎知識的訓練,如在七年級的課后練習中有了“田”字格的生字書寫。另外也強化了對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思維訓練。如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蒲松齡的《狼》一課,在本文的課后“思考探究”中有一道題:“找出與狼有關的成語,如:狼狽為奸、如狼似虎、狼吞虎咽……從這些成語來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樣的?你如何看待狼的這種傳統(tǒng)形象?”這類題沒有標準答案,是引導學生進行哲學思考。學生可以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
在傳統(tǒng)文化中,狼大多被描寫為人類的敵人,所以都是反面形象。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狼的認識也有了哲學的思考,特別是從狼的生活特點中抽象出一些富有哲理的東西啟發(fā)自己,現(xiàn)在甚至有人研究“狼文化”。電影《戰(zhàn)狼》就是從這些正面意義來命名的,要啟發(fā)我們的學生從哲學的高度來思考問題,而不是從課文中找答案。
在新的部編語文教材中,幾乎每篇文章的后面都有一個類似的思考題,如:“聯(lián)系自己,思考一下本文對自己有什么啟發(fā)”“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等等。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目的是立德樹人,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而很多老師的課卻恰恰在回避這些問題,對于知識的教學舍得下功夫,一遍遍地誦讀、一遍遍地講解,而對于這些有思想性的問題往往一帶而過,或者從教師用書中找到參考答案直接告訴學生,不能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談出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課沒有思想的內(nèi)涵和哲學的高度,也就達不到和諧課堂的第三重境界了。
(作者單位: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處,天津300191)
(編輯:左秀娟 校對:高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