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杭州灣新區(qū)世紀城實驗小學(315000) 黃雄英
學具,顧名思義就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工具,它能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shù)學思想與規(guī)律。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智力、思維及心理發(fā)展的原因和實質既不是先天的成熟,也不是后天的經(jīng)驗,而是源于后天的動作?!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操作學具能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在“圖形與幾何”一課中利用學具探索知識是學生形成空間表象、獲得空間觀念的最好途徑,可以幫助學生準確地描述實物或幾何圖形的運動和變化,使學生能進一步在大腦中留下空間圖形的印象,從而建立與發(fā)展空間觀念。
成功的幾何教學應強調讓學生主動構造知識,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去感知概念和性質的形成過程,在活動中構建空間觀念。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巧用學具,讓學生利用學具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通過多種操作活動調動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當學生由感性認知逐步上升為理性認知時,空間觀念便易于形成。
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時,學生很容易混淆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棱長之和、表面積的計算與體積的計算,在計算時經(jīng)常分不清該用什么公式。為了讓學生能夠清晰地分辨并掌握這三個概念,同時能準確地進行計算,教師讓學生先后制作了三個學具:在教學“棱長之和”前,讓學生用細鐵絲分別做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并利用制作的學具認識“棱長及棱長之和”;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前,讓學生用硬紙板分別做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并利用制作的學具認識“表面積”;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前,讓學生用橡皮泥分別做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并利用制作的學具認識“體積”。三次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動態(tài)的建構過程。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棱、面、頂點不是三個孤立的元素,棱是面與面相交而成的,頂點是三條棱相交而得的。這樣的操作,讓學生看到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搭建結構;這樣的過程,遵循了學生從具體逐步過渡到抽象的思維規(guī)律,幫助學生突破了思維障礙,為學生建立起初步的三維空間觀念。
學生的認知是由具體到抽象的,而學具操作恰恰符合這一規(guī)律。學具操作能使學生變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的知識,并促使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進而形成空間觀念。
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睅缀沃R的概念比較多,學生容易混淆,勢必影響到其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只有通過比較,學生才能把看似相同的知識區(qū)別開來,把看似不同的知識溝通起來,提高對概念的理解度與區(qū)分度,弄清知識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構建知識網(wǎng),鞏固空間觀念。
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后,為了讓學生探究長方形沿對角的頂點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周長和面積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步驟:讓同桌的兩人分別用1根軟鐵絲做一個大小相同的長方形;把兩個長方形重合在一起,一名學生拉動其中一個長方形的頂點,另一名學生捏住這個長方形的兩邊不動,然后觀察周長和面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學生經(jīng)過操作和觀察,發(fā)現(xiàn)“底不變,拉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比原來的長方形的寬要短一些”。在拉長方形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把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面積越來越小”的規(guī)律。可見,巧用軟鐵絲制作的長方形,能幫助學生更靈活、全面和透徹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巧拉學具,將空間推理的過程直接展現(xiàn)出來,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同時還能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圖形的本質特征及圖形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學生構建起比較完整的空間知識網(wǎng)絡。
“圖形與幾何”中的很多知識都比較抽象,學生要正確地理解和掌握是比較困難的。如果教師能巧用學具,讓學生參與操作,就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突破教學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學“平行線”一課時,學生往往不明白為什么兩條直線必須在“同一平面內(nèi)”不相交才是平行線,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學具來幫助學生理解:準備四根相同的小棒,把其中兩根用透明膠連起來,使其“在同一平面內(nèi)”;另外兩根用鐵絲捆綁起來,使其“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擺弄這兩組學具并仔細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用透明膠粘連的兩根小棒可以在桌面上放平,這兩根小棒代表兩條直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另一組學具卻怎么擺都不能同時把兩根小棒放到桌面上,這兩根小棒代表兩條直線“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通過對這兩組學具的操作,學生理解了兩條直線必須在“同一平面內(nèi)”不相交才是平行線,在突破學習難點的同時也發(fā)展了自己的空間觀念。
學具操作符合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這一認知規(guī)律,能降低學生的思維難度,使學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數(shù)學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具的輔助作用,引導學生巧搭學具,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空間”。
空間比平面更形象,平面比空間更便于邏輯分析。因此,教師要熟悉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轉化,通過帶領學生研究數(shù)量關系與空間形式這,探索圖形各元素之間的隱秘關系,進而深化學生的空間觀念。
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課前,教師讓每個學生先準備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紙盒。課堂中,教師指導學生把帶來的紙盒沿著棱剪開,并讓學生考慮怎樣剪才能使各個面彼此相連,然后把剪開的紙盒展開,觀察哪些面的面積相等。學生在交流中了解到“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作它的表面積”。最后教師再讓學生把展開的圖形拼成原來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并說一說表面積是指哪里。通過對紙盒學具的操作,學生深刻地理解了表面積的概念,為學習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打下了基礎,同時也深化了空間觀念。
平面是既比空間簡單而又具有空間基本結構的幾何圖形。因此,研究立體圖形的基本方法就是將立體圖形先分解為平面圖形。通過操作學具,能夠實現(xiàn)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轉化。這個過程既滲透了研究立體圖形的基本方法,又深化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生天生喜歡想象與幻想,他們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鑒于想象的性質特點,在教學幾何圖形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由實物想象出幾何圖形,或者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從而豐富學生的認知,使其空間觀念進一步升華。
但要注意的是,學生憑空想象或亂加猜測是不行的,一味地依賴“動手操作”也是不夠的,教師要讓學生真正地去理解、去掌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操作——想象——操作驗證”的方法進行教學。如教學“圓柱和圓錐”前,教師用小棒制作了長方形、直角三角形、小旗等學具,先讓學生旋轉學具一周,并仔細觀察學具旋轉后形成的圖形;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旋轉的畫面,說出旋轉后形成的圖形;最后讓學生再次旋轉學具,驗證自己的想象,同時思考:學具各自繞著哪條邊旋轉形成了怎樣的立體圖形,平面圖形的邊的長度與旋轉形成的立體圖形的什么有關系。通過操作學具并適時撤出學具,學生不僅豐富了對圖形的認知,還提高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學習效率。
學具的選擇融合了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對學情的分析和判斷,對知識點的分辨和厘清,對課堂的定位和執(zhí)行。教師要引導學生巧用學具,借助具體形象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獲得清晰和深刻的表象后,再逐步抽象出幾何形體的特征和性質,同時,基于圖形和想象之間的轉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態(tài)想象”能力,切實有效地發(fā)展和深化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教師只有用好和用足學具,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才能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