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哈爾濱劍橋?qū)W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69)
介詞在英語和漢語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英語中,介詞的使用更加靈活。介詞在句子組織和意義傳達上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介詞通常讓句子結(jié)構(gòu)更緊湊、凝練,表達意義較漢語來說也更靈活。翻譯是對比語言學(xué)的一個重要應(yīng)用領(lǐng)域,與英漢語言對比有著直接和密切的關(guān)系。翻譯的過程是將一種語言中的某個表達法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言中某個對應(yīng)的表達法的過程,語言差異和使用習(xí)慣使得這種對應(yīng)的表達法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就需要找出差異,力求做到客觀、精確、系統(tǒng)、科學(xué)。只有熟悉了英漢兩種語言中介詞的差異后,才能在這兩種語言中運用自如,靈活轉(zhuǎn)換。所以,本文從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中介詞差異的角度,研究了其在英漢互譯過程中的翻譯策略。
關(guān)于翻譯,卡特福德在《翻譯的語言學(xué)理論》(1991)中,以一種語言學(xué)理論為基礎(chǔ),全面系統(tǒng)地討論翻譯理論。從其觀點中,足以可見語言學(xué)在翻譯領(lǐng)域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由于英漢介詞差異較大,這就要求在熟悉兩種介詞差異的前提下,掌握介詞翻譯技巧,既要避免因語言差異造成扭曲源語言意思,同時也要力求譯文的質(zhì)量更高,使源語言所要傳達的意義通過目的語更加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以達到一種美學(xué)上的效果。
英語和漢語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上的差異表現(xiàn)為英語重形合,即句型結(jié)構(gòu)上的完整,而漢語重意合,即意義表達上的完整。英語句子的擴展,準確意義的表達,往往通過介詞來實現(xiàn)。在漢語中,介詞相對要少得多,而動詞用得多。英語中許多動詞意義通過介詞來實現(xiàn)。同理,漢語中的很多表達在翻譯成英語的過程中,需要用介詞處理以符合英文的表達習(xí)慣和思維。
例如:從杭州坐旅游車向西南方向走大約兩小時左右可以到達一個叫瑤琳的旅游勝地。
There is a tourist attraction called Yaolin which you can reach in about two hours by going southwest by tourist bus from Hangzhou.
在這個例子中,漢語中出現(xiàn)了兩個介詞“從”和“向”,“大約兩個小時”在英語中借助了介詞使這個表達充當了時間狀語?!白糜诬嚒蓖瑯舆\用了介詞表達”by tourist bus”。從此例中可以看出,英語和漢語的翻譯不能逐字對應(yīng)。詞類的相同或相似并不能作為字字對譯的依據(jù),往往需要對詞性加以轉(zhuǎn)換。本文將從英漢兩種語言中介詞使用差異的角度,研究英漢互譯中介詞的翻譯策略。
就英漢語的詞匯形態(tài)特征而言,漢語接近于孤立語,而英語則有較多的綜合語成分。綜合語的特點是詞綴豐富。漢語雖然也有少量詞綴,如詞綴“師”:教師、律師、工程師、藥劑師、廚師、牧師等,但其數(shù)量遠不及英語,意義和使用也極其簡單。所以,在漢語中,一般不根據(jù)介詞的構(gòu)詞形式來分類,而根據(jù)介詞的作用或表達的意義來分類。有以下幾種分類:
1.表示時間、方向、處所:當、趁著、從、往、沿著等。
例如:當我回到家時,地上一片狼藉。
沿著這條河一直走,你就可以到我家門口了。
2.表示方式:按照、通過、拿、本著、以、憑等。
例如:按照這種趨勢,失業(yè)人口會越來越多。
憑常識判斷,這個觀點明顯是錯的。
3.表示原因、目的:為、為了、由于、因為等。
例如:為了不遲到,他把手表調(diào)快了20分鐘。
由于下雨,運動會推遲到下周了。
4.表示關(guān)涉對象:對、對于、跟、同、關(guān)于、除了等。
例如:關(guān)于這個問題,你應(yīng)該多和父母進行交流。
除了他,誰也不知道這件事。
5.表示施事、受事:被、讓、由等。
例如:他被批斗了。
讓張經(jīng)理到我辦公室來一下。
6.表示比較:比、跟、同、和等。
例如:我比他年長,可他比我老練。
他的情況,跟我完全一樣。
從詞義分類來看,英語介詞和漢語介詞的相似性很大,但這并不能作為英漢互譯中逐字對譯的依據(jù)。例如,介詞在英語和漢語中,同樣都可以作狀語,但并不是對應(yīng)的狀語。在英語介詞表伴隨的例子“With the words,he came into the room.他說著話就進來了”中,介詞短語在英語里作伴隨狀語,但在漢語中,卻沒有出現(xiàn)介詞短語,而是譯成動詞短語。
1.按構(gòu)詞形式分類
根據(jù)構(gòu)詞形式,英語介詞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1)簡單介詞。簡單介詞由單個單詞組成,例如:in,about,as,like,across.
(2)復(fù)合介詞。復(fù)合介詞由兩個或三個單詞組成,例如:into,without,throughout.
(3)分詞介詞。分詞介詞由分詞的轉(zhuǎn)化而構(gòu)成,例如:regarding,following,considering,including,given.
(4)短語介詞。短語介詞由一個詞組組成,例 如:in spite of,due to,because of,in regard to,in the middle of.
2.按詞義分類及比較
英語中的介詞還可以根據(jù)其表達的意義進行分類,這些意義跟漢語中介詞所表達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但并不是一一對應(yīng)的,尤其是在當英語介詞表達動詞意義時。
(1)表方式或手段。介詞表示方式,在句中作方式狀語在英語中也是一種常見的表達方式。例如:
A:She goes to the park on foot.她步行去公園。
B:He went to school by bus.他坐公交去學(xué)校。
例子A 和B都通過介詞來表示方式,但是這里可以看出英漢兩種語言中介詞使用上的差異非常明顯。表示方式“步行”用的是介詞on,而表示坐公交用的是介詞by,這就需要對英語中表示不同的交通方式所用的相應(yīng)介詞有個清楚的掌握,這樣在漢譯的過程中才不會犯介詞誤用的錯誤。另外,英語中通過介詞表達的意義“步行”和“坐公交”在漢語中對應(yīng)的是動詞,而不是介詞。
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要靈活使用介詞,注意英語和漢語之間的差異。
(2)表示原因。例如:
A:The tree died from want of water.這棵樹因缺水而死。
B:The girl is crying,for she lost the bracelet that her mother left her.這個小女孩在哭,因為她把她媽媽留給她的手鐲弄丟了。
例子A和例子B都是介詞表示原因的情況,其中例子A介詞是跟在動詞die后固定表示原因的狀語,例子B中介詞for是英語中常見的表示原因的一種用法。介詞for表示原因主要用于補充說明或推測的原因,并且for引導(dǎo)的從句只能用于主句之后,用逗號隔開,有別于because。
(3)表目的。例如:
He left home and worked in a big city for the sake of money.為了賺錢,他離開家到大城市工作。
這句話介詞for表達目的,在翻譯的過程中,將其放在了句首,這也說明,為了符合中文的習(xí)慣,不僅要注意介詞在句中所表達的意義,而且還要注意語序的調(diào)整。
(4)表讓步關(guān)系。例如:
In spite of all his effort,he failed.盡管他很努力,但還是失敗了。
在這個例子中,復(fù)合介詞in spite of 對應(yīng)了漢語介詞“盡管”,可以看出英語介詞和漢語介詞也有使用一致的情況。
(5)表條件。例如:
No living thing can live without water.生物離開水都無法生存。
在這個句子中,介詞without表達的是條件關(guān)系,“有沒有水”是生物能不能生存的條件。然而,在譯成漢語的過程中,卻用了動詞“離開”,條件關(guān)系隱含在了句中。
(6)表伴隨狀態(tài)。例如:
With the words,he came into the room.他說著話就進來了。
在這句話中,介詞with表伴隨狀態(tài)。熟練掌握了with表伴隨狀態(tài)的用法后,在漢譯英中就不會受漢語思維或漢語語言結(jié)構(gòu)的影響,將這句話用兩個動詞speak和come來完成此句子意義的表達。從語法和意義的表達上看沒有錯誤,但如果講究譯文的質(zhì)量,追求完美,那么還是應(yīng)該恰當使用介詞with 表達伴隨狀態(tài)。
(7)表時間。例如:
A:I will be free on Tuesday morning.星期二上午我有空。
B:We will spend our summer holiday in Qingdao in July.我們七月份去青島過暑假。
這兩句話中,介詞后面都接了時間,值得注意的是接不同的時間使用了不同的介詞,這跟漢語有著極大的差異。在漢語表達中,時間前面不需要任何介詞。
(8)表地點。例如:
We will meet at the station.我們在車站見。
從以上介詞通常表達的意義,結(jié)合每種表達意義所給出的例子,可以明顯看出英漢兩種語言存在巨大差異,所以,首先要在掌握介詞所表達的邏輯意義,再譯成合乎目標語語言習(xí)慣的表達。
在上一章節(jié)的分析中,可以明顯看出英漢介詞多數(shù)情況下并不能一一對應(yīng)翻譯,所以,在英漢互譯中,同樣的表達意義,要注意結(jié)合其在英語和漢語中不同的表達習(xí)慣,將源語言譯成規(guī)范順暢的目標語。本章總結(jié)了介詞翻譯的幾種策略。
1.轉(zhuǎn)譯。英語介詞較漢語來說數(shù)量更多,使用更靈活,漢語在表達一些較復(fù)雜的意義時,往往借助動詞,而英語中很多動詞意義通過介詞來傳達。所以,在英漢互譯時,轉(zhuǎn)換詞性是一種常見的策略。例如:
A:We are in good mood.我們心情很好。
B:They are at table.他們在吃飯。
C:We can not live without water.沒有水我們無法生存。
例子A和例子B中,介詞短語在句中作表語,英語介詞在譯文中沒有體現(xiàn)出來,而譯為動詞。例子C中,英語介詞在句子中表達的是條件,也譯成漢語中的動詞;反之,如果在翻譯一個漢語句子“如果沒有水,我們就無法生存”時,當熟練掌握英語介詞的用法后,就可以將條件句用介詞短語表達出來,使譯文結(jié)構(gòu)緊湊凝練,這在科技文和法律文件這類沒有感情色彩的翻譯中,顯得尤為重要。
2.意譯。為了意義表達上的完整和恰當,有時候需要增加一些詞,從而使句子完整通順。例如:
After the sport meeting,Tom was exhausted.參加運動會之后,托姆精疲力竭。
在這個例子中,僅根據(jù)字面意思則會譯為“在運動會之后”,但結(jié)合整句話的語境,可以看出Tom參加了運動會,才會精疲力竭,所以翻譯時,需要將“參加完”這個含義表達出來。
3.分譯。分譯是指根據(jù)上下文語境,把原文的一個復(fù)合句翻譯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尤其是當介詞表達伴隨、條件和原因等意義時。例如:
The teacher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her book in her hands.那個老師拿著書,走進教室。
從語言學(xué)的角度來看,介詞的用法上卻有著極大的差異。英語介詞含義復(fù)雜,譯成漢語的技巧和方法相當靈活。本文從語言學(xué)中英漢介詞差異的角度,探討了英漢互譯中介詞的翻譯。相應(yīng)地,在漢譯英時,一定要學(xué)會巧用介詞,介詞在英語中的使用非常靈活,不僅可以表達時間和空間上的關(guān)系,還可以表達動詞意義。所以,在漢語英譯時,應(yīng)該充分考慮句子的邏輯意義,恰當考慮介詞的使用,使句子的行文表達更加緊湊和順暢,語言風(fēng)格更加符合英文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