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qū)大東英才學校)
為了給孟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孟母三遷其家,選擇在書聲朗朗私塾附近安家,孟子也終不負其母對其的厚望,成為了影響我國數(shù)千年的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為“亞圣”。而作為一所學校,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向孟母一樣,通過“搬家”來改善學生學習的外部環(huán)境,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對教育理念的更新、管理辦法的創(chuàng)新、學習風氣的清新來樹立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通過內(nèi)部的自我改善,自我革新,為學生們塑造一個自由、平等、積極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營造一個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班級環(huán)境;開創(chuàng)一種銳意進取、力爭上游的學習風氣。那么在具體的教學管理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樹立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呢?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具體的闡述。[1]
思想觀念對人的行為具有指導作用,在同一社會情境下,受不同價值觀念指引的人會采取不同的行為,就像面對敵人的嚴刑逼供,堅定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會選擇維護黨和國家的利益而英勇就義;而利己主義者就會選擇向惡勢力低頭、出賣同伴、換取自身的榮華富貴。因此,在校園管理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以優(yōu)秀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引校風建設,以良好的校園風氣引領班風建設。[2]
例如:在我校校園管理過程中,始終堅持著“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教學理念,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背景下所提倡的“生本主義”教學理念,積極組織教育教研活動,交流課堂教學經(jīng)驗、班級管理經(jīng)驗,形成了一個平等、自由、積極活躍的工作氛圍,進而帶動了各班班風的建設。同時在這一教學管理過程中,我校積極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各項規(guī)定,以嚴謹、認真的校園管理態(tài)度,塑造了公平、公正的校園風氣,為學生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
在這一校園管理過程中,我校始終堅持以正確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優(yōu)良的校風建設為指引,以和諧的校園氛圍引領班級建設的潮流,為樹立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打下了理論基礎,提供了明確方向。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班不治何談治校園”,班級是學校構成的基本單位,也是校園風氣構成的關鍵部分,正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要想樹立良好的校園風氣,就需充分重視校園中每個班級的管理建設。校園中的每一個班級都是校園文化的縮影,每一位老師在班級管理中取得的成就都是校園管理中的亮點。正如古語所說:“眾人拾柴火焰高”,要想構建良好的校園風氣,就要充分調(diào)動各班任課老師的班級管理積極性,以集體的智慧,共同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辦法,建設充滿活力、充滿陽光的班集體,以自由平等的班級管理方法豐富校園管理手段,以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充實校園風氣。
例如: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為了打造一個自由平等、和諧友愛的班級氛圍,我班班主任聯(lián)合各科任課老師以及班委會成員,共同建立了一個學習情況網(wǎng)絡交流平臺,在這一交流平臺中,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匿名的方式,提出自己對班級管理、學生學習、老師教學等方面的意見,然后由全體成員不記名方式自由討論、共同商討問題解決的辦法。
在這一班級管理過程中,我班以匿名交流這一創(chuàng)新型班級管理方式,打消了師師交流、師生交流時的顧慮,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自由交流平臺,提高了班級領導團隊之間的工作效率,有利于發(fā)揮群眾的力量,共同建設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營造適宜的班級氛圍。
教師是校園管理是最終環(huán)節(jié),也是校園風氣落實的關鍵步驟。在校園生活中,教師是與學生聯(lián)系最緊密的人,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教師自身修養(yǎng)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品德培養(yǎng)的效果。因此,在校園管理過程中,要想打造良好的校風、班風、學風,就要組織一支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以師風帶動學風。但是,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的構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有良好的教師選拔機制,還要有合理的教師培養(yǎng)機制、教師評價機制。
例如:在我校教師選拔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教師從業(yè)規(guī)范對參選教師們們的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進行全面的考核,確保教師質量,同時我校還會對新入職的教師進行專門的培訓,并且為每一位年輕教師選擇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作為其職業(yè)導師,保證年輕教師的迅速成長。而且我校還設立了專門的教師教學工作評定小組,從全方位多角度關注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客觀、公正的評價機制,保證教師的根本利益。
在這一管理過程中,我校通過建立完善的教師選拔、考核、評價機制,組建了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真正做到了以師風帶動學風。
總之,校風、班風、學風建設是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擇校的重要考慮因素,因此要予以充分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