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欣
(吉林省白山市渾江區(qū)河口小學 吉林白山 134300)
讀書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這些方式是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關系。讀是學習的第一步,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有感情的朗讀是最為困難的部分,但是目前許多學校和教師并不能夠認識到讀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們對于文章的感知并不是非常深刻和全面。一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僅僅讓全班齊聲朗讀一到兩遍,更多的課堂時間都用來分析文章的脈絡和主要的思想內(nèi)容。在字、詞、句、篇的講授當中,課堂氛圍是相當熱鬧的,教師的教學看起來也是面面俱到,但是小學生們本身就有很強的好動性,學生們只是以旁觀者和傾聽者的立場和態(tài)度來學習,這也就導致了許多學生在課堂結(jié)束之后對于文章的感受和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因而這種教學是低效的,無法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和感知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學生們進行重點的指導和點撥,讓學生們在自我實踐和讀的過程中學習和體會課文,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他們得語文能力和運用水平。[1]
閱讀能力是需要在長期實踐當中才能夠培養(yǎng)起來的,讀書是一個與作者對話、與文章主人公對話的過程。小學生們沒有一定的思維,他們的思想更多是天馬行空、毫無章法可尋的,所以許多教師并不敢把課堂讀的時間放給學生,認為學生們在課堂當中的自讀是對時間和資源的浪費。在這種概念之下,教師們都選擇自己在課堂當中對于課文的脈絡、感情和遣詞造句進行分析,而學生們在課堂當中更多是聽者,而不是對文章進行自我解讀的角色。由于學生們在課堂當中自我閱讀和思考的時間十分有限,因而他們對于文章并不能夠真正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們所接收到的情和理都是教師在閱讀之后個人的感受和體會,這就導致了學生們的思維向著教師聚焦,整體班級缺乏思維碰撞和新思想的萌生。在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之下,教師們應該真正做到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和中心,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自我閱讀的過程當中感知所看到的文字,得出自己的體會和想法。比如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首先讓學生們自己進行閱讀,然后總結(jié)出來課文主要講了一些什么內(nèi)容。然后再讓學生們認真閱讀,將其中陌生不認識的字詞和無法理解的句子畫出來,最后再讓學生們小組討論自己不懂的地方和詞語。在學生們自讀和討論結(jié)束之后,教師再次讓學生們以小組方式總結(jié)出疑問。教師在之后再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析,這樣學生們的問題被逐步解決,不僅能夠使他們真正了解到更多的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
小學生們的認知和知識儲備畢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將課堂時間完成交給他們并不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和知識素養(yǎng)的提升。所以在課堂當中應該將學習自讀和教師點撥相結(jié)合,學生們在自讀的過程中得出自己的認識和感悟,教師則需要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來觀察他們的思維是否進入了誤區(qū)。教師在引導的時候需要發(fā)揮學生們自我思考的能力,在他們精讀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對課文進行比較、揣摩,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引導學生們更加深入理解文字的內(nèi)涵和深義。教師和學生的思維存在一定的差距,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而教師則是對于文章整體都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把握。因而教師的指導就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在立足于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和領悟的立場上對學生們進行點撥。比如在學習《司馬光砸缸》的時候,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教師對課文進行初步的分析,然后教師可以問問學生們司馬光砸缸這種行為對于小孩而言是最否為合適的救人方式,如果學生們回答不是最為合適的,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再次對于當時的周圍環(huán)境和在場人員進行具體的分析。通過字詞的描述和表達方式的不同來體會感情色彩的變化,這樣能夠讓學生們對于文章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誦讀是表達情感的直接方式,真正的閱讀是讀者和作者進行溝通和對話的過程,情真意切和人文合一是誦讀的最高境界。教師在進行分析和講解的時候,學生們并不會對于課文有明確的理解。在老師對情感分析的過程中,并不包含真切的體驗和情感,所以并不能夠真正激起情感的共鳴。對于一篇文章最為重要的是情感的傳遞,在有感情誦讀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qū)ξ恼碌睦斫飧由钊搿K越處熅托枰驅(qū)W生們傳遞一定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在學生們反復練習和誦讀的過程當中能夠?qū)⒄n文的文字轉(zhuǎn)化為有聲的語言。在抑揚頓挫的閱讀和長短疾徐的朗讀過程當中,學生們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這樣不僅能夠?qū)⒆约旱母星楹臀恼碌膬?nèi)涵融為一體,同時真正體會到深層的含義。在誦讀的時候,教師要指導學生不能單純求量,而是需要在正確讀字詞句段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情感。誦讀是一個考驗閱讀成果的過程,因而在進行朗讀的時候需要保證聲音適度,輔之以對句子的品評和分析,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對于句子的領悟程度,同時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思維和能力。
在素質(zhì)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學校教育也應當相應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和方式,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們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各種能力和思維還處于待開發(fā)和培養(yǎng)的階段,因而教師們的教學方式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況且語文本身就是最為基礎的學科,語言表達和文字能力都會對學生們其他學科起到一定的輔助性作用。在本文當中我主要是從自讀中感知、精讀中領悟和誦讀中表達這三個方面對培養(yǎng)學生們讀能力的方式進行了分析。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們語言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來思考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能夠真正提高學生們讀的能力。然而宥于個人知識水平的限制,在文章當中并未能夠就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詳盡的闡釋,僅希望能夠起到一些拋磚引玉的作用。[3]
[1]于春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讀”的訓練[J].新課程(中旬),2011.
[2]張學東.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讀”的訓練[J].考試周刊,2013(17).
[3]索南永吉.小學語文教學中“讀”的訓練[J].學園,2014(9).